学术投稿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分析

刘保华

关键词:小儿, 手足口病, 病毒性脑炎, 综合疗法, 重组人干扰素, 利巴韦林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72例患有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加用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方案,对比其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2%.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 综合疗法加用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在临床上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有更好的疗效,明显优于综合疗法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明目二十五味丸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明目二十五味丸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30例,其中治疗组18例采用明目二十五味丸治疗,2次/d,每疗程为12d,连续服用2个疗程,对照组12例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2粒/次,3次/d,治疗24d.结果 治疗组显效11眼,有效5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4眼,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明目二十五味丸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有效治疗药物,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包瑞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合适使用输液用品可预防静脉炎

    静脉输液治疗是目前住院或门诊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静脉炎是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防止静脉炎的发生,除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我们在选择输液用品时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要选择精密过滤输液器阻止微粒进入人体.微粒是指那些外来的、非溶性的、直径50微米以下的、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颗粒,是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之一.因药液里布满了玻璃渣、橡皮屑、药渣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一旦进入血液,就将永远留在血管里.人体小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所以药液中的较大微粒可直接造成血管栓塞,导致水肿和炎症,并造成循环障碍,形成血栓和静脉炎,从而引起心脑、肺、肾等器宫功能衰竭.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的影响程度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90例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饮食干预、治疗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措施来进行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睡眠状况的到了有效地改善,因此,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耿丽娟;冯乾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作用及其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E1)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疗程2周,观察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均显著减低(P<0.05),而两组血肌酐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能减轻高血压肾病的蛋白尿,该作用可能通过降低炎性因子CRP的抗炎作用实现.

    作者:刘兴佳;王玲;王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布加综合征临床报道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为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以肝疼血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临床发病率低.尽管目前已有相关报道,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而无特异性,所以极易误诊.本文对我院确诊的布加综合征进行临床分析,以期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千元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L4/5单节段盘源性腰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术后3天及术后1年采用症状缓解率指标和患者主观满意度分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81例患者随访1年,症状缓解率65.8%,主观满意度优良率80.2%.结论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符合现代外科微创特点,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安全性极高,如能严格把握适应症,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博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C0)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的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20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此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结论 针对CO中毒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CO中毒患者的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减轻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护理,是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桂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聚生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与探讨高聚生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共10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给予高聚生进行治疗,直至化疗结束,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血液参数与胃肠道反应.结果 在化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高聚生对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认为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方学辉;张亚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超声与CT检查的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临床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采用CT与超声检查影像结果,分析两者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诊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计86例,将其临床CT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其中65例AP患者表现为轻型,余下21例表现为重症.结果 轻型AP患者中,超声及CT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AP患者中,临床CT检查结果显著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胰腺炎轻型患者的诊断,CT与超声诊断准确率相差无几,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增加临床检出率;针对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的诊断,CT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结果.

    作者:李坚;伍业冬;聂小平;俞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法 本次共选取80例静脉留置针婴幼儿,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临床应用强化及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为(3.6±0.5)d,明显长于对照组(1.5±0.4)d,有统计学差异(P<0.05).药液外渗、堵管、意外拔管,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确保输液安全,降低患儿痛苦,促进疾病康复进程.

    作者:丁延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0例青霉素皮试结果观察体会

    目的 能够对青霉素皮试结果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青霉素.方法 对200例青霉素皮试结果进行认真的观察,按照判断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结果 阳性率下降,大部分病人能按医嘱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结论 青霉素虽然有引起过敏反应的不良作用,但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病人还是能够得到青霉素的有效治疗的.

    作者:张梅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服务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方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个性化流程进行总结,评价护理效果.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稳定控制患者的病情,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护士综合素质提高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由于医疗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等,医疗系统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护理要求,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合格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杨峰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淄博市儿童计划免疫网络管理的应用及评价

    淄博市自2000年始全市五区三县逐步以乡镇医院及城区接种站实行儿童计划免疫网络管理,有计划的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性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达到控制乃至终消灭针对性疾病的目的.以前我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主要由乡镇医院及城区医院、社区门诊部承担,由于基层医生工作任务重且身兼数职,人员流动相对频繁,使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接种卡接种证记录不完整,使国家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难以得到全面实施,同时计划免疫基础资料繁多,手工记录工作量大,容易发生错登漏记,从而造成统计失准甚至错种漏种,阻碍了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儿童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在儿童计划免疫领域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现阶段控制疾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家计划免疫工作技术管理规程要求,经过多方调研考察,2000年始运用计划免疫工作管理经验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结合各级卫生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网络管理工作的实际应用,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桂春;蒋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和络泄浊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实验大鼠内皮素水平以及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从而探讨与内皮素相关的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和络泄浊方对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物模型,将48只Wa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UUO)、和络泄浊方治疗组(UUO+ REL),在术后3d、10d、20d、30d每组各取4只处死,处死前收集空腹血清,尿液标本,检测血浆内皮素水平及肌酐、尿素氨水平和凝血机制,以及尿蛋白水平.结果 术后3天,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天,UUO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与相应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手术后3天各组大鼠的内皮素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内皮素(ET)参与了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和络泄浊方能影响ET的代谢,能够降低ET水平,改善肾功能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冯广青;吴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发性破裂.是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0.2%-3.5%.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胎儿性肺炎、新生儿肺炎,使围生儿死亡率、孕产妇宫内感染率和产褥感染率增加,严重危害母婴安全,因此做好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吴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在一站式服务台工作的心理调适

    我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2011年建立了南北两院一站式服务台.南北两院一站式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分别有4人,2名导医,1名护士,一名医保审批人员.工作内容有:院长代表、便民服务、咨询、预约挂号、预诊分诊,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手续办理、医保审批、导医导诊等十多项工作内容.在3年多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其中就在一站式服务台工作的心理调适方面,当我们面对繁琐的工作时,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纠纷投诉时,采取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的方法,面对工作压力我们进行自我调节,包括:宣泄、锻炼、交友、自我提高和协调各方面关系,从而实现自我心理调节,达到心理平衡,以快乐、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和生活.

    作者:朱桂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胰岛素注射的护理教育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胰岛素注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的66例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规范化注射胰岛素进行系统的护理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发放调查研究表.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的技巧和相关知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护理教育干预有计划、针对性地提高了患者主动参与意识,规范胰岛素注射技术,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檀利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 对急诊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收治了100例急诊输液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护理基础上,找出急诊护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试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急诊输液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找出相关的护理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进而防止和避免患者出现不稳定的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几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雪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在诊断及评估急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Impulse,ARFI)技术对急性肝炎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3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肝炎的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ARFI技术定量测量肝实质剪切波速度,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病程各阶段的剪切波速度,并对肝脏的剪切波速度及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病程各个阶段的剪切波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剪切波速度与肝功能呈正相关性.结论 肝脏剪切波速度随肝功能的好转逐渐下降并且与生化指标呈正相关,其有望成为一种无创评价急性肝炎病情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巍;周显礼;由志强;栾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