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阿不里克木·卡的

关键词: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基层医院, 运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外科领域的价值.方法 收集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108例做临床观察.结果 106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创伤小,恢复快,且并发症少,是基层医生腹腔镜培训良好的基础手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防治体会

    目的 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以此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干休所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均有所降低,血压控制在(130-138)mmHg/(86-89)mm-Hg.治疗过程中有65例患者需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治疗.结论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情况,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联合用药,保护靶器管,降低血压波动,从而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与其它疾病合并,降低致死率,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作者:汪洪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与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共6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复发率,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9±1.5)d,复发率为6.7%,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0±2.0)d,复发率为40.0%,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复发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6.7%,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复发率,并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共处,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闪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C0)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的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20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此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结论 针对CO中毒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CO中毒患者的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减轻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护理,是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桂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5例甲亢危象前期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甲亢危象前期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近5年住院的甲亢危象前期病例35例,分析其治疗方法与疗效观察护理.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后,35例病人有34例恢复,1例死亡,治疗成功率为97.14%.结论 甲亢危象前期的病情变化仍然是可逆的,如能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其成功率是相当高的.

    作者:白淑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6例糖尿病足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2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心理护理、足部保健以及创口收缩等.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治愈好转出院14例;余出院后随访治愈6例,好转4例.结论 精心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有明显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那春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赴日学习老年介护的体会与思考

    笔者通过赴日学习老年介护,分析我省老龄化现状,提出应对我省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想法与建议.

    作者:章永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价值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肿瘤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0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报告及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肿瘤中的准确性及价值.结果 4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29例,甲状腺癌者6例,甲状腺淋巴瘤者5例;准确率分别为97.3%、85.66%、100%,误诊率分别为2.7%、14.34%、0%.结论 甲状腺肿瘤中应用超声诊断安全、准确性高,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肿瘤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谭光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部损伤是指:颜面、颌骨和口腔部位的损伤.现将我院自2008年以来收治的颌面外伤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年龄与性别构成本组213例患者中男性169例,女性44例,见表1.1.2 损伤原因213例口腔颌面部损伤中,交通事故伤多共119例(55.87%),其次为斗殴致伤56例(26.29%),其次是日常生活伤17例(70.75%),见表2.

    作者:张耀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方法和作用探究

    目的 探讨对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管理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科室全体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从护士工作主动性、工作压力等方面着手管理,分析管理后患者以及医师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士工作水平有显著提高,患者及医师对护士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结论 对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创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护士职业生涯有长远性的帮助.

    作者:王存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计划生育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计划生育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通过对护理对象进行相关的护理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理服务沟通链,说服对象遵守国家政策,主动避孕.结果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以及对相关避孕情况的说明,患者都主动接受了计划生育的政策,自己主动避孕.结论 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在开展计划生育护理工作起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DXW-A型洗胃机的使用及常见故障分析

    由于本院位于中原地区,中部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民为了保证农作物不受病虫害,经常喷洒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本地区洗胃机的使用率较高.由于本地区的特殊性,几乎每乡镇都配备将近三台洗胃机.

    作者:付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临床路径中的权重分析及满意度调查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中优质护理的权重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426例,213例来自临床路径病房(观察组),213例来自非临床路径病房(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入院介绍、病情观察及病房巡视、护士帮助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路径中实施配套优质护理,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洁净手术室环境管理及干预对策

    针对洁净手术室环境管理缺陷制定干预对策.严格环境管理,建立有效的环节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空气洁净度,提供安全合格的手术室工作环境,提高了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王元;文慧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90后”乡镇中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90后”乡镇中学生症疮患病情况,探讨其患病特点.方法 用体检及填表法,选取“90后”某乡镇112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痤疮患病情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组对象痤疮总患病率为41.47%(男23.34%,女18.13%),男、女患病率有显著差异性(X2=5.36,P<0.05);其他患病率比较:油性皮肤(66.58%)高于中性皮肤(28.97%);油炸、多糖类饮食(66.58%)高于普通饮食(28.97%)、晚睡(73.32%)高于早睡(14.02%),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90后”乡镇中学生痤疮患病与饮食睡眠习惯、皮肤类型等密切相关,通过恰当的对策干预,可以降低中学生痤疮患病率.

    作者:余嘉明;梁国雄;李瑞机;王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川畸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人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川畸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50例川畸病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依次研究患儿热程、退热时间及冠脉病变发生率,并辅以发热护理,用药观察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采用球蛋白治疗后,50例川畸病患儿的体温逐渐降低,热程明显缩短;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人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川畸病能迅速降低体温,明显降低冠脉病变的发生率,护理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廖雁影;卢蕴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对介入栓塞临床治疗肝血管瘤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诊治的肝血管瘤患者5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2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1-3月后,症状消失的患者32例(61.54%),症状得到改善或缓解患者12例(23.08%),症状没有消失或无变化的患者有8例(15.38%);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例,其中,疼痛2例,发热3例,呕吐、恶心患者1例;给予疼痛患者止痛药,2d后得到缓解,其余不良反应患者2d后症状自行缓解.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3-6月后,瘤体缩小>25%患者16例,瘤体缩小>50%患者36例;且临床症状消失49例(94.23%),缓解或明显减轻患者2例(3.85%).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创伤小,能够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是治疗肝血管瘤较为理想的方式.

    作者:赵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颈内静脉置管在儿童肿瘤外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与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在儿童肿瘤外科的应用价值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儿童肿瘤外科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肿瘤患儿共7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颈内静脉置管.对患儿的穿刺方法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儿童肿瘤外科患儿颈内静脉置管的注意事项与护理要点.结果 本文70例接受颈内静脉置管患儿通过精确的穿刺方法,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并未发生穿刺并发症.患儿置管后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置管期间发生导管感染共2例,导管堵塞共1例,无患儿发生气体栓塞.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避免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疼痛感,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特点,在置管过程中应对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以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马文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妇产科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

    妇产科病人在手术后多发急性疼痛,这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是由于病人本身的组织机体损伤所引发的反应.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也不相同,对不同的镇痛法进行了比较、探讨.

    作者:史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护士综合素质提高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由于医疗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等,医疗系统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护理要求,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合格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杨峰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救治并14例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救治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四肢主要动脉损伤1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四肢血管损伤病例的诊断、急救、血管修复治疗和术后处理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14例病人全部急救成功,术中血管吻合通畅率100%;术后随防期内,所有患者损伤血管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损伤后早期诊断、及时修复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与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国鹏;陶海南;方钢;蒋守念;黄绍东;胡伟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