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

牛莉姝

关键词:小儿哮喘, 氨溴索, 不同给药途径,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以口服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和超声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研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相关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咳嗽、肺部哮鸣音和气促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3.72%,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5.3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给药途径明显优于口服给药,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36例发血至开始输注时间的统计分析

    随着我国输血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部门对输血的安全越来越重视,但把重点放在了血站和血库(输血科)者居多,较少对血液从血库(输血科)发出至开始输注这一过程进行监督,而这一环节仍有因冷链因素导致的血液质量和安全的隐患.我们对某县供血库供血的两家县级医院和5家乡镇卫生院400份输血病历进行了调查,探讨血库(输血科)发血至输注前是否存在因冷链因素而导致的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隐患.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肛周脓肿感染性切口的护理.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6月对20例患者采用VSD方法处理肛周脓肿感染性切口,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VSD治疗,保持足够的负压、有效的引流,同时加强营养及注重心理护理,才能促进肛周脓肿感染性切口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病苦,减轻愈合后切口瘢痕,效果满意.

    作者:侯晓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教育健康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 2010年8月——2013年2月,我院老年慢阻肺患者43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了解慢阻肺的知识,并学会和采用正确行为减轻自己的不适,减缓COPD的进展、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次数,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及心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从而能有效地促进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谭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婴儿早期营养紊乱与轻微缺氧史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婴儿早期营养紊乱与轻微缺氧史相关性,为新生婴儿争取更早的保健干预线索,为家长早教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在0-1岁婴儿中随机设营养正常的婴儿100例为对照组,设营养紊乱的婴儿88例为观察组,调查两组婴儿妊娠、围产期、生长发育疾病史情况,比较轻微缺氧史的发生率.结果 婴儿早期营养紊乱与轻微缺氧史的一致性达到0.9105.结论 婴儿早期营养紊乱与轻微缺氧史有密切的相关性.否定了社会大多数的观点:轻微缺氧史对婴儿生长神经发育无影响的观点.值得儿童保健营养指导的重视.

    作者:胡粤辉;龚小倩;肖鸿燕;张文英;林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板蓝根治疗急性咽炎48例分析

    目的 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综合探析复方板蓝根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接收的96例急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氨苄治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复方板蓝根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4%.结论 复方板蓝根对急性咽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邵深深;林希;王琼;俞路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紧急子宫切除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紧急切除子宫手术在难产后由出血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0年2到201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以后实施紧急切除子宫手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院内治疗)和对照组(外院转入);实验组20例,对照组40例.结果 60例病人都有难产以后出血情况发生,出血量为2000-4100毫升.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原因是胎盘原因,大部分采用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手术,20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链原因是软产道受到损伤、胎盘原因,大多数采用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手术其中8侧患者在手术以后出现盆腔表面或者阴道残端部位出现渗血,并且出现多项内脏器宫功能衰竭,终导致死亡.结论 产后出血的相关处理主要是在短的时间内进行彻底止血,如果出现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没有明显效果的情况下,采用紧急切除子宫是为难产以后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手术要求稳、准、快、要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手术后应该密切监护.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知识技能的培训,加强健康教育,及时转移危重病人,能够使紧急子宫切除得以明显减少,具有临康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易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肺炎104例

    目的 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价值.方法 将重症肺炎患儿20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100例,进行常规抗感染、对症处理;观察组10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结果 观察组患儿全身症状如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等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泵入,改善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张新利;牛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社区8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随访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经社区随访干预后,患者血压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7.7%.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社区随访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庆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灌肠1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0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以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为特点.临床难以治愈,复发率高[1].临床常规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但存在不良反应多、停药后发率高等问题[2].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UC已被广泛接受,我们采用改良灌肠方法,经过临床实验充分证实,中药灌肠在UC的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郝新芳;刘俊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质疏松症病人的康复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增高,而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严重的后果,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做好骨质疏松症病人的心理干预、康复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

    目的 本研究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围术期行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CHIPC)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7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后均行早期CHIPC,强化患者在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严格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护理,对患者的血常规以及肝功能进行复查.结果 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化疗治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异常的情况,1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肠梗阻、腹腔感染、切口裂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好,且对近期疗效较为满意.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术后行CHiC时,其不良反应较轻,通过强化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高魏丽;郭研;陈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37例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收集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37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者行导管动脉栓塞术,对照组行子宫或者髂内动脉结扎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难治性妇产科出血应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可快速止血,且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云;袁爱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胚胎停止发育对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胚胎停止发育对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25例,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超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确定宫腔内是否有妊娠囊,妊娠囊内是否有胎芽,是否有胎心搏动.结果 25例患者经过首次超声检查和复查均确定为胚胎停止发育患者.22例患者为枯萎孕卵型,占到88%,3例患者为胚胎死亡型,占到12.0%.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对平期妊娠胚胎发育情况进行直观、准确的判断,在临床中准确确定胚胎停止发育能够及时采取终止妊娠措施.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硝酸甘油和重组人脑利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EF)、中心静脉压(CVP)及X线心胸比等.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中心静脉压及X线心胸比等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中心静脉压及X线心胸比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硝酸甘油,重组人脑利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心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刘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士与医生的手术配合

    护理是一门特殊的而又神圣的职业,她与医生的职能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专科业务,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医生和护士是以一种特定的工作方式来为患者服务的.医生与护士的关系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不是医护分离的关系,而是目标一致,相互协调,彼此平等的关系.医护关系是否协调,对整个医疗工作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医院的特殊科室——手术室.医护间配合的默契与否是显得由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收拾能否顺利完成的问题.如何使手术室护士与医生配合的更加默契,医护关系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我认为:首先是各自完成好各自的角色,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其次是相互协作与谅解;后要相互尊重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

    作者:谢朝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肺癌放疗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给予肺癌放疗治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40例肺癌放疗的患者,对其在放疗期间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均顺利完成了放射治疗.有3例放射性食管炎,2例放射性肺炎,1例放射性皮肤损害,均经相应治疗和护理全愈.结论 肺癌放疗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董韦利;韦怡;张阿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8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措施以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急救护理措施,遵医嘱配合抢救,给予溶栓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经有效救治与护理后,显效率为79.4%,有效率为16.2%,无效率为4.4%.结论 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加上溶检治疗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从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术前饮食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术前饮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为13例、8例、19例.三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饮食治疗方法对血糖进行控制,对入院前后患者的体重、身高、尿糖、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项目指标进行测定并复查.结果 入院时空腹血糖< 15mmol/L,血糖控制达可接受水平者为27例,≤6.4mmol/L水平上三组间的对比具有差异,其中C组患者显著优于A、B两组患者.A、B两组空腹血糖控制为7.8mmol/L以下较为困难,两组间疗效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通过饮食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达正常水平,对自身病情的治愈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对我国基层疾病控制中心的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对策.

    作者:胡金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改善工作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以人为本理念进行护理,针对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并且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进行结果分析、评估以及总结.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两年工作效果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使得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趋向于人性化管理,真正地做到动之以情,并且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奖惩机制等制度的实施,有效保证了妇产科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协调性,不仅提高妇产科工作的顺利、高效、稳定,而且增强护理人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作者:杨春英;邓云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