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吡氯铵含片的含量

王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西吡氯铵含片, 含量
摘要:目的 建立西吡氯铵含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KromasilCN柱,流速1.5mL·min-1,柱温30oC,检测波长259nm.结果 主药与辅料得到较好的分离,线性、精密度及回收率良好.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西吡氯铵含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意义及护理要点.方法 食管癌患者术中经鼻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将营养液经十二指肠营养管直接滴入肠腔.结果 病人均能耐受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量,可减少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结论 食管癌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能很快纠正机体的负氮平衡状态,明显改善患者营养,并具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且费用低廉,病人耐受性好,既满足了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需要量,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盛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维适形放疗加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58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评价患者血清PSA变化、3年、5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均出现血清PSA降低.3年生存率81.4%,5年生存率70.7%,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80.4%.2级以上胃肠道急性反应3例,2级以上急性泌尿道反应4例,无晚期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反应.结论 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局控率、降低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中晚期前列腺癌有效综合治疗手段.

    作者:徐西伟;裴小锋;杨乐伟;王思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个体化强化式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体化强化式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2月骨科病人546例,随机分两组进行不同形式健康教育,比较速两种健康教育形式的效果.结果 个体化强化式健康教育组患者对骨科疾病相关知识掌握、键康行为执行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传统式教育组(P<0.05),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个体化强化式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式健康教育,有效促进了患者康复.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糖尿病社区联动管理新模式实践

    目的 探索采取干预手段的社区联动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的防治是否有效.方法 采取对照试验的方式,试验对象的数量为149例糖尿病患者,将试验对象分为两组,需要进行干预防治措施的一组患者命名为实验组(联动管理组),其余不需要采取干预防治措施的划分为对照组(松散组),试验时间为1年,在这一年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和观察、记录比较,后得出结论.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都有变化,实验组即是联动管理组变化小.结论 糖尿病患者-社区-医院联动管理模式是适应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模式.

    作者:徐巧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聚生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与探讨高聚生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共10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给予高聚生进行治疗,直至化疗结束,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血液参数与胃肠道反应.结果 在化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高聚生对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认为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方学辉;张亚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致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缩写为GBS),又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疾病[1].发病率很低,约为十万分之一到二.任何年龄和男女均可得病,但以男性青壮年为多见.

    作者:徐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疗效研究

    目的 对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50例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胃炎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 有29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占患者总数的58%,有19例患者病情好转,占患者总数的38%,有2例患者病情没有发生变化,占患者总数的4%,总效率为96%,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论 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在治疗急性胃炎患者时应该结合其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此外,还应该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文琼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头位难产的诊治

    近年来因计划生育及围产保健工作的广泛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及定期产前检查,横位、臀位发生率明显下降,因而头位难产比例明显升高,故防治头位难产成为产科工作中的主要课题,若处理不当可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正确处理头位难产直接关系到母婴预后.

    作者:曹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Ⅱ型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治疗体会

    综述:糖尿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它是以葡萄糖分泌障碍和葡萄糖代谢障碍而引起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病变可波及心脑,肾血管,有很大危害性.尤其是其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肝性恼病、脑猝中等等.在此我不作一一论述,以下讨论的是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治疗.

    作者:毛任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胰岛素应用与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的关系讨论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与胰岛素应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的基础上,调整治疗方案,并对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治疗方案调整后,两组的患者的FBG、2hBG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改善.结论 应在综合分析患者血糖、胰岛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胰岛素的合理使用,以保障临床治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作者:蒋元武;林星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以减少安全隐患发生.方法 针对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进行分析、完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宣教、规范操作流程、培训学习、配备专业防护用品、制定确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 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有效避免了职业危害的发生,防止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 消毒供应室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推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管理及有效防护措施,减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保证供应室工作质量.

    作者:刘清秀;李少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玻璃离子和MTA治疗医源性髓室底穿孔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玻璃离子和MTA治疗医源性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医源性髓室底穿孔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玻璃离子治疗组(A组)与MTA治疗组(B组),观察这两组治疗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上,玻璃离子组为73.3%,MTA治疗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医源性髓室底穿孔患者中应用MTA,可以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这是由于MTA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防水性比较好,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患牙的症状,推动硬组织的形成,极大地恢复了患者咀嚼功能,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蒋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63例.对照组63例患者,对其进行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及护理程序;观察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2.5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3.9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5min步行距离为(532 +28)m,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的(376 +26)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改善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3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治疗配合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心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尹菊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制剂中辅料的不良反应

    目的 总结和分析中药制剂中辅料的不良反应情况,探索避免和降低辅料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归纳,深入剖析中药辅料问题,分析中药制剂中辅料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中药辅料在中药制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成分多样,构成复杂,如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应予以充分关注.结论 当前中药辅料依然是中药制剂薄弱环节之一,在管理和使用上依然存在一定缺陷,全面建立中药辅料标准,实施中药制剂辅料科学管理,是解决中药制剂辅料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海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肺大疱切除186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肺大疱切除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4月——2013年2月期间186例双侧肺大疱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手术,并实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186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时同为7-16天,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6±2.4天,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落实是保证手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尤其应该重视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作者:钱顺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士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患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手术室护士作为特殊的护理群体,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职责和角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服务范围大大延伸.其工作重点也从“以疾病为中心”,机械性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转变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者:夏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救治并14例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救治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四肢主要动脉损伤1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四肢血管损伤病例的诊断、急救、血管修复治疗和术后处理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14例病人全部急救成功,术中血管吻合通畅率100%;术后随防期内,所有患者损伤血管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损伤后早期诊断、及时修复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与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国鹏;陶海南;方钢;蒋守念;黄绍东;胡伟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广泛,尤其在内科病房,老年病人多,血管条件差,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在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我的体会介绍如下:1 我院使用的是BD留置针,BD留置针的型号留置针主要有美国BD,有蝶形或者是Y型,型号常用的是18G-24G,以24G的BD留置针(Y型)为例,黄色代表的是24G的规格型号:分直型、Y型两类,均有24G、22G、20G、18G四种该产品由导管管路、导管座、针管、针座、排气接头、斜面根部、导管组件、护帽.

    作者:刘红艳;潘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190名糖尿病病人并发症,了解并发症的影响因子、发病状况,并找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患有糖尿病的90名年轻患者及100名老年患者分成两组,分析他们各自的血压、并发症及发病的过程.结果 有三种并发症的出现频率较大,包括:出现频率为4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频率为42.55%的神经病变,出现频率为44.5%的糖尿病肾病,出现频率为45.0%的冠心病,出现频率为49.0%的高血压;且这些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也与年纪有着密切的关系,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结论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均与年龄有关,老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大,为控制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应注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

    作者:李立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诊断技术在疾控中心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诊断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其在疾控中心的应用,重点介绍其在细菌检测和病毒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汪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