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云生;冯涛;梅魁魁;文冰;赵文增
目的:探讨EZH2抑制剂DZNep对裸鼠Eca109细胞移植瘤生长及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Eca109细胞接种于15只裸鼠右侧背部皮下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后分为3组,每组5只,其中2组分别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5-FU)、DZNep治疗2周,另外1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EZH2、SAHH、组蛋白甲基化相关蛋白及mTOR/p70S6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Caspase-3、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通过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计算细胞凋亡率.结果:DZNep组肿瘤块质量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DZNep组肿瘤组织中Caspase-3和E-eadherin表达水平增高,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DZNep组H3 K27 me3表达降低,PTEN表达升高,mTOR和p-p70S6K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DZNep可抑制食管鳞癌移植瘤增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EZH2的抑制增强PTEN的表达,从而抑制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激活.
作者:张乐;李庆华;杨璐;朱立强;张彦婷;关方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NRIP1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对结肠癌细胞糖酵解途径、细胞增殖及迁移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5-氮杂胞苷(5-azaC)降低结肠癌细胞SW620 CNRIP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以未干预细胞作对照.用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细胞CNRIP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分别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NRIP1、糖酵解途径关键酶HK2、PKM2、LDH-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生化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水平;分别采用CCK-8比色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与未干预组细胞相比,5-azaC干预组细胞CNRIP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降低,CNRIP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HK2、PKM2、LDH-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液中乳酸水平均降低,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均减弱(P均<0.05).结论:CNRIP1去甲基化可抑制糖酵解途径,从而降低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作者:冯馨园;张婷;崔戈;王旗春;钱乙;蔡莹;仰舒静;张梦荧;姚嘉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核黄素转运基因2(riboflavin transporter gene 2,RFT2;又称C20orf54、SLC52A2、RFVT3)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重要易感基因[1],NOTCH1基因突变是食管癌变的重要分子事件[2].这些发现引发学者对RFT2和NOTCH1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王立东;杜丹凤;宋昕;赵学科;胡守佳;周福有;毛伟敏;李秀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考察胃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浆代谢谱的差异,并筛查胃癌的生物标志物,为胃癌发病机制的探究和胃癌的初步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30例胃癌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胃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间的代谢谱差异,并筛选出胃癌患者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胃癌患者血浆中脯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代谢物浓度上升,亮氨酸、赖氨酸等5种代谢物浓度下降;而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均发生明显重编程,提示胃癌患者体内形成了新的代谢调控网络.结论:代谢通路的显著变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病机制有关,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有望作为胃癌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作者:王维嘉;杜鹃;赵春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克隆一株能高效转化合成屈螺酮的重要中间体(7α,15α-二羟基DHEA)的尖孢镰刀菌参与反应的关键酶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基因CYP6003A1.方法:根据尖孢镰刀菌转录组得到CYP基因,自主设计引物,运用Trizol法提取DHEA诱导48 h的尖孢镰刀菌的总RNA,通过PCR扩增尖孢镰刀菌CYP基因并进行基因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的cDNA序列.结果:成功扩增出全长3 459 bp的cDNA片段,将CYP6003A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通过NCBI上的BLAST进行在线比对,对照结果显示与CYP6003A1相似度前10个基因有3个是CYP基因,其余均是与CYP基因相关的基因.CYP6003A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片段编码691个氨基酸的多肽.结论:从尖孢镰刀菌中成功克隆了CYP6003A1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单丽红;姜冬冬;赵沙沙;黄佳佳;朱丽;刘宏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镜面右位心发病率很低,约为1/12 000[1],这些患者当中3%~5%会存在心脏功能的异常[2],并且一些患者在成年时期需要手术治疗[3].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1位镜面右位心患者实施了镜面右位心双瓣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惠云生;冯涛;梅魁魁;文冰;赵文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 NGFR)在不同组织来源膀胱癌细胞株中表达的变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选取不同膀胱癌组织来源的鳞癌细胞株SCaBER和中分化的移行细胞癌细胞株5637.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及RT-PCR检测常氧和缺氧24、48、72 h2个膀胱癌细胞系中p75 NGFR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缺氧l、3、5、7d膀胱癌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检测丝裂霉素(MMC)处理24、48、72 h对缺氧条件下膀胱癌细胞的抑制率的影响.结果:p75 NGFR蛋白及mRNA表达在2个细胞系缺氧24、48 h有所下降,但与常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72 h有显著降低,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SCaBER、5637细胞在缺氧第3天开始凋亡率低于常氧组(P<0.05);缺氧48、72 h后MMC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常氧组(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p75 NGFR在膀胱癌细胞的表达随时间逐渐降低,膀胱癌细胞的凋亡率降低,MMC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率下降.
作者:樊长晖;许长宝;赵兴华;郝斌;吴国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PTO-253对紫杉醇或顺铂处理的卵巢癌SKOV3及OVCAR3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①培养SKOV3和OVCAR3细胞,分别加入5μmol/L APTO-253、4 mg/L顺铂或40 nmol/L紫杉醇、5μmol/LAPTO-253联合4 mg/L顺铂或40 nmol/L紫杉醇,用Caspase-3/7活性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leaved-PARP及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②用5μmol/L APTO-253处理SKOV3和OVCAR3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于不同作用时间点(0、1、3、6、12、24 h)测定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6、cMyc及P21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在SKOV3和OVCAR3细胞中,与APTO-253、紫杉醇或顺铂相比,经APTO-253联合化疗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增加(P <0.001),并且Cleaved-PARP及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②在SKOV3和OVCAR3细胞中,APTO-253可导致G1期阻滞、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P<0.05).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6和cMyc表达下降,而P21表达升高.结论:APTO-253能够促进SKOV3及OVCAR3细胞的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提高癌细胞对紫杉醇及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王宝金;申爱荣;付喜玲;李霞;王新月;任琛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hRNA靶向沉默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S1)基因后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5种肝癌细胞系中ASS1的表达情况;将shRNA-ASS1转染入SMMC-7721细胞(shRNA-ASS1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观察转染后细胞的生长变化,运用Western blot鉴定其对ASS1基因的沉默效果;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转染3d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转染24 h后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ASSl mRNA和蛋白在Changliver、SMMC-7721、QGY-7703、HepG2和HepG3B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mRNA=1 129.140,F蛋白=1 114.240,P均<0.001),ASS1在SMMC-7721和HepG3B肝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CCK-8实验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shRNA-ASS1组细胞增殖率降低(F=7.176,P=0.007).细胞凋亡实验显示,shRNA-ASS1组细胞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F=88.120,P<0.001).结论:沉默ASS1基因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李越;何玉婷;李晶晶;陈洁;余炎;胡秋月;阚全程;余祖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drenoleukodystrophy,ALD)是一组遗传性脂质代谢病,属于过氧化物酶体病范畴,其中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X-ALD)较为多见,与ATP结合转运子超家族成员D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D member 1,OMIM:300100)基因突变相关,导致极长链脂肪酸(very long-chain fattyacids,VLCFA)代谢障碍,其中儿童脑型X-ALD(cerebral ALD,CALD)又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误诊率高,病情进展较快,治疗手段有限,整体预后不良.
作者:张继要;和宁辛;罗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RIMA乘积季节模型和Holt-Winters季节模型在我国梅毒月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梅毒月发病率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 22.0和Eviews 8.0分别建立ARIMA乘积季节模型和Hoh-Winters季节模型,采用2016年1至6月的实际数据验证模型,评价指标是预测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MAE).选择精度较高模型预测2016年7至12月梅毒月发病率.结果:MAE的比较结果表明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精度优于Holt-Winters季节模型,优模型是ARIMA(1,1,1)×(0,1,1)12,模型口径为:(1-B)(1-B12)(1 +0.374B)x1=(1+0.740B)(1+0.775B12)ε1,2016年7至12月梅毒月发病率的预测结果(1/10万)分别为3.107、2.989、2.879、2.658、2.631、2.644.结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较好地拟合全国梅毒月发病率的演变趋势.
作者:马晓梅;史鲁斌;其木格;闫国立;施学忠;孙春阳;徐学琴;赵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收集15例AR患者和15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别用大籽蒿花粉、尘螨或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细胞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过敏原刺激前,AR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BP+和IL-18R+细胞比例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1.879倍和1,698倍(P<0.05).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后,AR患者IL-18+细胞比例升高约33%(P<0.05).AR患者IL-18+细胞和IL-18BP+细胞MFI高度相关(rS=0.783,P<0.001).正常对照组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在过敏原刺激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源的IL-18、IL-18BP和IL-18R可能在AR中起重要作用,IL-18、IL-18BP和IL-18R可能是治疗AR的潜在靶点.
作者:崔夫波;柴文戍;张慧云;王君灵;胡雅琳;王玲;何韶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纤维生长因子-2(FGF-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单一及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效果.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提取BMMSCs,细胞传至第2代时加入诱导物质,分组(FGF-2诱导组、BMP-2诱导组、联合诱导组及空白对照组)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培养至第28天时4组细胞中cTnT、desmin、α-actin、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应用RT-PCR法对4组细胞中GATA-4、Nkx2.5及α-MHC mRNA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常规养至第28天时,联合诱导组细胞中cTnT、desmin、α-actin和p38ma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30.14 ±8.66)%、(45.30±6.96)%、(60.95±7.73)%和(43.50±7.32)%,且FGF-2诱导组、BMP-2诱导组各指标的阳性率均低于联合诱导组(P<0.05).FGF-2诱导组、BMP-2诱导组细胞中Nkx2.5及GATA-4 mRNA的表达量在第7、14、28天均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联合诱导组中以上两种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低-高-高”的表达趋势;且第28天时联合诱导组中以上两种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单一诱导组(P<0.05);各组细胞均未见d-MHC mRNA表达.结论:BMMSCs可在FGF-2与BMP-2单一及联合诱导下发育为心肌样细胞,且两者联合诱导效果更佳.
作者:孙微;王海萍;吕洋;李柔;陈晓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并扩增海肾荧光素酶基因hRLUC,将其插入到双酶切的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Firefly)的载体pGI4.10中,得到pGL4.10-hRLUC;使用lipofectamine3000将pGL4.10和pGL4.10-hRLUC分别转染入HEK293细胞,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以未转染细胞作对照.结果:使用PCR方法获得hRLUC表达单元(2 350 b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4.10-hRLUC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插入正确.转染pGL4.10组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为(220.311 ±2.082);转染pGL4.10-hRLUC的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低于pGI4.10转染细胞,高于未转染细胞(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hRLUC和Firefly)表达载体.
作者:冯龙;马云云;曹珊;李晓娟;王媛媛;陈肖楠;孙倩倩;吴建博;赵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郑州市臭氧的污染特征,为改善和提高郑州市的空气质量及减少臭氧所引起的相关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郑州市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臭氧等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从臭氧超标的情况、季节变化趋势、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臭氧的日变化趋势等方面,系统的总结臭氧的污染特征.结果:2015年和2016年郑州市8h平均臭氧浓度总超标天数分别为37 d(超标率为10.14%)和68 d(超标率为18.58%);且臭氧浓度在5~9月份内连续多天超标.从季节变化趋势可知,郑州市夏季臭氧浓度较高;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也主要出现在5~9月份,且2016年臭氧污染明显比2015年严重;臭氧日变化趋势呈典型的单峰型分布,在06:00 ~ 07:00出现小值,在14:00 ~ 16:00出现大值.结论:郑州市2015 ~ 2016年臭氧污染愈发严重,且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作者:黄丽;段书音;朱佳城;陈晓慧;朱亚娟;姚达;冯斐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首诊确诊为MDS(423例)与AA(383例)病例的资料,比较两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结果:MDS患者骨髓中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比例均高于AA患者,而淋巴细胞、成熟单核细胞、成熟浆细胞比例低于AA患者(P<0.05).MDS患者多表现为骨髓细胞三系增生、病态造血或原始细胞比例增高,粒系红系增生伴巨核系增生减低或原始细胞比例增高,而AA患者多表现为三系增生减低或原始细胞比例减低(P<0.05).MDS比AA更多地表现为病态造血.结论:MDS与AA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张晓雅;汪可可;周莹;王国立;尹素凤;刘斌;袁欣;王倩;曹英志;宋宇;武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结合紫癜性肾炎(HSPN)肾脏病理分型,评价尿小分子蛋白α1微球蛋白(α1m)、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否能及时反映HSPN肾小管的损伤.方法:选取33例正常儿童、99例单纯过敏性紫癜(HSP)患儿、101例HSPN患儿(Ⅱa型21例、Ⅱb型13例、Ⅲa型41例、Ⅲb型26例).HSPN患儿肾组织行HE、PAS、PASM、Masson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评估肾小球、小管间质病变;用免疫比浊方法检测3组儿童尿标本α1m、RBP,用酶比色法检测尿NAG酶.结果:病理形态结果显示,HSPNⅡ型未见明显肾小管间质病变,HSPNⅢ型病理上可见散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脱落,肾小管间质炎细胞浸润和灶性肾小管萎缩,多为轻度病变.与正常对照和HSP患儿比较,HSPNⅡ型患儿尿α1m[(1.591 ±1.365) g/mol]、RBP[(4.583 ±3.576)g/mol]和NAG酶[(20.321 ±11.262)U/g]均升高(P<0.01).与HSPNⅡ型相比,HSPNⅢ型尿α1m[(2.032±1.811)g/mol]、RBP[(8.102 ±7.193) g/mol]和NAG酶[(31.236±24.985) U/g]的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且尿α1m和尿RBP的水平呈正相关(r=0.513),尿NAG酶与肾小球新月体百分比呈正相关(r=0.331).与Ⅲa型相比,HSPNⅢb型患儿尿α1m、RBP均升高(P<0.05),尿NAG酶的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α1m、RBP和NAG酶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评价HSPN肾小管损伤的状态和程度,其敏感性高于肾组织病理检测.新月体形成可加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杨晓青;黄岩杰;张龙真;李静;梅晓峰;李金刚;毕亮亮;翟文生;宋纯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Jagged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析二者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5例冠心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9例、急性心肌梗死26例)以及30例对照(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血浆Jagged1和VEGF水平,并分析Jagged1与VEGF的关系.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Jagged1和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血浆Jagged1和VEGF的水平在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逐渐升高(P均<0.05).冠心病患者血浆Jagged1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708,P<0.01).结论:Jagged1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作者:刘存存;杨国杰;李栋博;李国栋;秦鹏;WEI Zihan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ncRNA MEG3(MEG3)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0-MEG3重组质粒.qRT-PCR法检测MEG3在人正常成骨细胞hFOB1.19,转染pcDNA3.0-MEG3前后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U-2 OS中的表达,以转染空质粒和未转染的骨肉瘤细胞作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空质粒和pcD-NA 3.0-MEG3的MG63、U-2 OS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成骨细胞相比,MEG3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降低(P<0.05).转染pcDNA3.0-MEG3重组质粒后MG63和U-2 OS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减弱,凋亡增强(P<0.05).结论:MEG3在骨肉瘤细胞中低表达;MEG3过表达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凋亡.
作者:刘珂;侯毅;郑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贲门癌与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和微小RNA(miRNA)的差异表达谱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鉴定15例贲门癌与癌旁组织中的lncRNA及miRNA的差异表达谱,生物信息方法分析与H19相互作用的候选miRNA分子,qRT-PCR验证H19和miR-148a-3p在贲门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5例贲门癌与癌旁组织中鉴定出5倍以上差异性表达的lncRNA 182个,2倍以上差异性表达的miRNA 152个.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lncRNA H19与7个miRNA表达具有相关性.qRT-PCR验证37例贲门癌与癌旁组织中H19和miR-148a-3p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8,P<0.001).结论:贲门癌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iRNA分子参与了癌变过程,H19可能直接调控miR-148a-3p的表达.
作者:杨俊强;胡晓辰;齐义军;高社干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