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氧化二砷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曾军杰;刘丽娜;房佰俊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氧化二砷, 环孢霉素A
摘要:目的:评价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疗效,从细胞分化角度分析原因.方法:54例AA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试验组接受ATO联合CsA治疗,对照组接受CsA治疗,患者同时常规口服司坦唑醇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获取治疗前患者骨髓,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实验组加入0.001 mmol/L的ATO和2.5 mmol/L CsA,对照组加入2.5 mmol/L CsA,观察2组MSC成脂与成骨分化的情况.结果:试验组22例完全缓解,5例为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5例完全缓解,6例为部分缓解,有效率为40.7%.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实验组骨髓MSC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及抑制成脂细胞分化的作用强.结论:ATO联合CsA通过调控AA患者骨髓MSC成脂与成骨分化,可以较好地治疗AA.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血管内栓塞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疗效、复发率,探讨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10例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并对SDAVF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组中临床治愈7例,改善1例,无变化2例,无患者复发.血管内栓塞治疗组中临床治愈20例,改善4例,无变化8例,恶化或加重2例;6例患者在术后9个月内复发.两组疗效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时间、术前脊髓水肿程度与SDAVF预后有关.结论:血管内栓塞和显微外科手术均为治疗SDAVF的有效方法,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确诊时间、术前脊髓水肿程度是SDAVF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张仁德;王蒙;王俊宽;左玉超;孙红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沉默Galectin-3基因对甲状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沉默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基因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6例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的距癌灶1 cm以上癌旁正常组织中Galectin-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阴性对照(NC)-siRNA、Galectin-3-siRNA转染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转染12、24、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转染48 h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Galectin-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Ki67、PCNA、Cleaved caspase3、PI3K、AKT、p-AKT蛋白.以未转染细胞作空白对照.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Galectin-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空白对照和NC-siRNA组比较,Ga-lectin-3-siRNA组细胞Galectin-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升高(P<0.01);Ki67、PI3K、PCNA和p-AKT蛋白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Galectin-3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李德江;王兵;马立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iR-200 a与金雀异黄酮对胃癌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200a与金雀异黄酮对3种胃癌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GC803、BGC823、MKN45细胞分别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NC mimic)、金雀异黄酮组(加入50μmol/L的金雀异黄酮)、miR-200a组(转染miR-200a mimic)、联合组(miR-200a mimic转染联合50μmol/L的金雀异黄酮处理),MTT法观察处理24 h对细胞生长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phA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miR-200a与金雀异黄酮单用均可抑制部分胃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及EphA2蛋白的表达,两者交互作用仅出现在BGC823细胞中(P<0.05).结论:miR-200a与金雀异黄酮可能通过调控EphA2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及侵袭,且二者存在部分协同作用.

    作者:孙庆敏;王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46,XY单纯型生殖腺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研究

    目的:分析8例单纯型生殖腺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并行基因检测以明确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单纯型生殖腺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相关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SRY基因扩增并测序.结果:8例以原发性闭经、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型的患者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所有患者SRY基因扩增均为阳性,其中1例患者存在SRY基因c.280C→G(p.Leu94Val)突变.3例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并切除性腺,4例患者接受激素补充治疗并持续随访.结论:SRY基因并非单纯型生殖腺发育不全的唯一病因,还可能存在其他致病因素;单纯型生殖腺发育不全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并行性腺切除术及激素补充治疗;详细的遗传咨询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长期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刘荷;吴庆华;史惠蓉;孔祥东;赵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个体化调整内分泌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调整内分泌策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将220例PCOS患者分为3组.A1组(基础状态血清T、LH水平同时升高)50例,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2个周期、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1个周期口服;A2组(基础状态血清T水平升高)40例,给予达英-351个周期、屈螺酮炔雌醇(优思明)2个周期口服;A3组(基础状态血清LH水平升高)130例,行达英-351个周期、妈富隆2个周期口服;然后促排卵.结果:A1组调整内分泌后血清T、LH、FSH、LH/FSH较调整前下降(P<0.05),A2组调整后血清T、LH/FSH较调整前下降(P<0.05),A3组调整后血清T、LH、LH/FSH较调整前下降(P<0.05).3组排卵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0例总体排卵率达60.0%,总体有效率达54.5%,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结论:个体化调整内分泌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体内内分泌紊乱状态,提高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冬梅;耿旭景;谭丽;马丽影;张丹;项云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疗效,从细胞分化角度分析原因.方法:54例AA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试验组接受ATO联合CsA治疗,对照组接受CsA治疗,患者同时常规口服司坦唑醇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获取治疗前患者骨髓,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实验组加入0.001 mmol/L的ATO和2.5 mmol/L CsA,对照组加入2.5 mmol/L CsA,观察2组MSC成脂与成骨分化的情况.结果:试验组22例完全缓解,5例为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5例完全缓解,6例为部分缓解,有效率为40.7%.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实验组骨髓MSC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及抑制成脂细胞分化的作用强.结论:ATO联合CsA通过调控AA患者骨髓MSC成脂与成骨分化,可以较好地治疗AA.

    作者:曾军杰;刘丽娜;房佰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食管癌中MicroRNA-149与DNA聚合酶β的靶向关系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miR-149与DNA聚合酶β(polβ)的靶向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64对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polβmRNA和miR-149的表达水平.采用TargetScan和miRand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49和polβ的结合位点.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未转染的EC9706细胞及miR-149 mimics、miR-149 scramble转染细胞中polβ蛋白的表达.构建野生型polβ3'UTR表达质粒pmirGLO-Wt-polβ3'UTR,检测miR-149 mimic或miR-149 scramble与重组质粒共转染的EC9706细胞中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食管癌组织中polβmRNA表达水平升高,miR-149表达水平降低,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671,P<0.05).miR-149 mimics转染组细胞中polβ蛋白表达水平低于miR-149 scramble转染组和未转染组(P<0.05).miR-149 mimic与重组质粒共转染组细胞中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miR-149 scramble与重组质粒共转染组(P<0.05).结论:食管癌中polβ是miR-149的靶基因,miR-149可通过结合polβ3'UTR下调polβ的表达水平.

    作者:张满;李敏;赵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TC-1细胞系的构建

    目的:通过表达荧光素酶的慢病毒载体感染TC-1细胞株,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TC-1细胞株.方法:根据荧光素酶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荧光素酶的慢病毒载体并包装重组慢病毒,感染TC-1细胞.嘌呤霉素加压筛选,鉴定.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及体外成像系统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经检测证实细胞感染及筛选后,成功构建了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TC-1细胞.结论:获得荧光素酶稳定表达的TC-1细胞,转染效果确切,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稳定.

    作者:韩笑笑;刘丽雅;谭超月;李元;高君碧;韩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Bcl-2抑制剂TW37联用紫杉醇对EC970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Bcl-2抑制剂TW37和紫杉醇联用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考察单用0.20~50.00μmol/L紫杉醇、单用0.20~50.00μmol/L TW37及联用后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考察0.8μmol/L紫杉醇、0.8μmol/L TW37单用及联用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单用及联用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Bcl-2抑制剂TW37联合紫杉醇作用可以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0.8μmol/L紫杉醇和0.8μmol/L TW37都可以抑制克隆形成,2个化合物联用,能进一步抑制细胞集落的形成(P<0.001).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联用紫杉醇和TW37可以促进细胞凋亡(P<0.001).结论:TW37联用紫杉醇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刘卫华;秦甜甜;李蕾蕾;张雪燕;霍峻锋;石晓丽;王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对疾病适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疾病适应现状,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疾病适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治疗的220例早期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疾病适应总分为(64.40±3.75)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疾病适应总分与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不明确性维度、复杂性维度、信息缺乏性维度以及不可预测性维度均呈正相关(r=0.405、0.300、0.394、0.231、0.429,P<0.001).多重线性分析显示,疾病适应影响因素为肾移植意愿、职业、不可预测性、不明确性、复杂性、宗教信仰,R2=0.640.结论: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疾病适应水平亟待提高,临床工作者制定干预时应注重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作者:徐海莉;贾宇;牛杜鹃;翟志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河南新乡地区汉族人群2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检测

    目的:调查河南新乡地区汉族人群27个Y-STR基因座(包含3个双拷贝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为法医学个体识别及法医DNA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数据.方法:采集263名河南新乡地区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AGCU Data Y30六色荧光试剂盒复合扩增,GeneMapper?ID X软件分析结果并分型.结果:DYS392、DYS389Ⅱ、DYS447、DYS522、DYS19、DYS448、DYS481、DYS460、DYS458、DYS635、DYS444、DYS643、DYS557等13个单拷贝Y-STR基因座的基因多样性(GD)大于0.7,DYS527 a/b和DYS385 a/b两个双拷贝Y-STR基因座的GD值大于0.8.在263名无关男性样本中,共检测到261种单体型,其中259种单体型仅出现1次,2种出现2次.27个Y-STR基因座的个体识别力和单体型多样性分别为0.9961和0.9999,单体型辨别能力为0.9924.结论:27个Y-STR基因座组成的单体型在河南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

    作者:孟娟;王晓丹;黄艳梅;焦会永;郭利伟;张倩;李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河南农村汉族人群KCNQ1基因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河南农村汉族人群中KCNQ1基因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522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rs2299620位点基因型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分析获得.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采用MDR模型和叉生分析探讨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调整多种环境因素后,rs2299620位点CC和(TC+CC)基因型与河南农村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增加有关联,OR(95%CI)分别为1.74(1.11~2.75)和1.56(1.02~2.40).以等位基因T为参照,等位基因C增加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OR(95%CI)为1.16(1.04~1.29).进一步分析显示,在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因素中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体质指数存在交互作用,OR(95%CI)为1.04(1.02~1.08).结论:KCNQ1基因rs2299620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农村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有关联,且该位点多态性与体质指数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交互作用.

    作者:杨凯丽;霍文倩;刘晓田;屠润琪;刘瑞华;张洪磊;张海庆;毛振兴;李玉倩;王重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鹿血晶辅助放疗对荷S180肉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鹿血晶对荷S180肉瘤小鼠放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放疗组、放疗+鹿血晶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放疗组、放疗+鹿血晶组小鼠给予X线局部照射,2 Gy/次,1次/d,连续5 d,放疗+鹿血晶组自照射开始即灌胃给予鹿血晶混悬液,连续给药10 d.治疗结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FN-γ、IL-1、IL-2、IL-4、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组织转录因子GATA-3和T-bet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放疗组荷瘤小鼠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CD4+/CD8+细胞比例降低,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脾脏组织GATA-3、T-bet的表达均降低;与放疗组比较,放疗+鹿血晶组荷瘤小鼠CD4+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细胞比例均增加,脾脏指数升高,血清IFN-γ升高,IL-1、IL-4水平下降,脾脏组织GATA-3的表达降低,T-bet表达的下降减缓(P均<0.05).结论:鹿血晶对放疗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比例,部分机制可能与其影响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与GATA-3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昕;刘宗文;秦名扬;宋俊丽;戚瑞辉;张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国艾滋病患者自我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患者的《艾滋病患者自我社会适应能力量表》(HIV-SA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构建条目池,经专家咨询及预调查,形成预试量表.对预试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量表.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河南省艾滋病高、中、低发病区选取样本,终随机选取艾滋病患者530人,对正式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正式量表包括社会交往、认知意愿、角色适应三个维度共12个条目,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18,三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03、0.646和0.629,量表的总折半信度为0.757.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450~0.669,三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6.1%,所有条目的因子载荷在0.596~0.810.结论:成功编制了HIV-SAS,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作者:刘亚柯;王重建;袁雪;杨淑敏;孙亮;陈震;陈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ZPR1基因rs603446位点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血脂异常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锌指蛋白(ZPR1)rs603446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关联.方法:从河南农村队列研究中抽取916例血脂异常患者,根据年龄、性别进行1:1匹配,选取916例血脂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2×48位SNPscanTM高通量SNP分型技术获取人群rs603446位点的基因型;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位点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关联强度;多因子降维法(MDR)结合叉生分析评估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血脂异常组和正常组ZPR1 rs603446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调整相关环境因素后,ZPR1基因rs603446位点突变基因型CT+TT携带者可降低血脂异常的发生(调整OR=0.695,95%CI=0.553~0.872);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rs603446位点与吸烟具有相加交互作用(调整OR=0.516,95%CI=0.370~0.663),与体力活动具有相乘交互作用(调整OR=0.873,95%CI=0.819~0.930).结论:ZPR1基因rs603446多态性与血脂异常存在关联,且吸烟、体力活动对血脂异常的发病具有交互作用.

    作者:张洪磊;李玉倩;张霞;刘晓田;屠润琪;刘瑞华;杨凯丽;毛振兴;张功员;王重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接纳在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和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接纳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市7家市级医院的841名在编护理人员,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接纳与行动量表》(AAQ-Ⅱ)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呈正相关(r=0.439,P<0.05),与心理接纳呈负相关(r=-0.417,P<0.05),心理接纳与抑郁倾向呈负相关(r=-0.512,P<0.05).职业倦怠对抑郁倾向(β=0.224,P<0.01)有显著影响;在预测抑郁倾向时,心理接纳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β=-0.007,P<0.01).结论:心理接纳能有效降低职业倦怠对护理人员抑郁倾向的损害,调节作用随着倦怠程度的增加而增强.

    作者:汤丽霞;王红;张育红;徐旭峰;王红丽;李志春;高丽云;王守英;姚永成;陈四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鼠T279基因敲除胚胎干细胞的构建

    目的:利用打靶载体技术构建小鼠T279基因敲除胚胎干细胞模型.方法:订购含小鼠T279基因的129 BAC质粒和PL452,PCR扩增Retrieving同源臂及loxp-neo-loxp片段,利用PL253质粒进行目的片段的连接,并在EL350大肠杆菌中进行同源重组,构建T279打靶载体,将其电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利用Southern blot方法鉴定同源重组的阳性克隆.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鉴定,T279打靶载体构建成功.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到同源重组的敲除T279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结论:T279基因敲除打靶载体构建成功并筛选到了同源重组阳性的胚胎干细胞克隆.

    作者:杨超;王朝亮;张天标;殷正伟;王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VEGF、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作用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VEGF、MMP-9蛋白的表达及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41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30例正常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组织中VEGF、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MTT实验检测2.5、5.0、10.0、20.0、40.0 mg/L的贝伐单抗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 mg/L贝伐单抗、3 mg/L顺铂单独及联合使用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5 mg/L贝伐单抗、3 mg/L顺铂单独及联合使用对VEGF下游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AKT、Bad和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40.0%、6.7%;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20.0%、3.3%,卵巢癌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相比均升高(P均<0.001).贝伐单抗在体外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其IC50为(8.89±0.27)mg/L.贝伐单抗、顺铂可联合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P<0.001);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处理组与单独药物处理组相比,可减弱磷酸化AKT和MMP-9蛋白的表达,增强促凋亡蛋白Bad的表达.结论:VEGF、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呈共同高表达状态;贝伐单抗联合顺铂通过对VEGF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MMP-9蛋白的影响,发挥协同抗肿瘤效应.

    作者:刘端;李红雨;臧星卉;鱼志琪;孙玮;李玉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鼠TSC21基因敲除打靶载体的构建和胚胎干细胞同源重组克隆的鉴定

    目的:构建小鼠TSC21基因敲除打靶载体,电转胚胎干细胞(ES细胞)并筛选同源重组阳性克隆.方法:订购含TSC21基因的129 BAC克隆,PCR扩增2对同源臂,利用PL253、PL452质粒进行目的片段的连接和同源重组,构建打靶载体并电转ES细胞,利用Southern blot方法鉴定同源重组阳性ES细胞克隆.结果:构建了TSC21基因敲除打靶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DNA测序鉴定,TSC21基因敲除打靶载体构建成功.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到打靶序列同源重组阳性ES细胞克隆.结论:TSC21基因敲除打靶载体构建成功并筛选到同源重组阳性ES细胞克隆.

    作者:殷正伟;王朝亮;张天标;杨超;张卫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苦参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脊髓中P53、MDM2及IL-17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脊髓中P53、MDM2及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3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用MOG35-55免疫诱导建立慢性EAE模型,治疗组于免疫后第13天起腹腔注射苦参素200 mg/kg,1次/d,连用10 d.采用HE和勒克斯光蓝(LFB)染色观察3组小鼠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法检测脊髓组织中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脊髓匀浆中IL-17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素治疗组小鼠EAE发病时间推迟,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小鼠脊髓组织中炎症浸润和脱髓鞘评分降低(P<0.05),P53蛋白表达增加(P<0.01),而MDM2与IL-17的表达降低(P<0.01).小鼠脊髓组织中P53与IL-17表达呈负相关(r=-0.665,P<0.05).结论:苦参素可能通过调节P53/MDM2的表达,控制致炎因子的表达,从而对EAE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淑情;吕莹;刘方洲;张慧君;张明亮;马雯迪;朱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