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璐;丁现琴;李秀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有效的提高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兰;张旭东;陈晓琳;庄爱君;李艳;丰景斌;李进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质量改进在中心注射室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中心注射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护理服务的提高,对改善前后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在患者等待实时间、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巡视间隔、患者满意率的表现上,均优于改进前。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在中心注射室应用中,护理质量呈平稳上升趋势,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薛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效果和相关对策。方法将我院采用胃镜治疗的6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胃镜治疗护理干预。结果此次的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和治疗后,消化道异常顺利取出。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9%明显优于对照组78.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胃镜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胃镜治疗还具有微创、快速、住院时间短、安全等优点,此外,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自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包括基础治疗、控制感染、去除痰液、哮喘处理以及饮食控制等,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其中治愈10例(33.33%),好转15例(50%),有效5例(16.67%)。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两者会相互影响,诊断较困难,全方位的病情分析有助于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利于疾病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南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68例糖尿病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对照两组患者手术后1h及24h的血糖指标、尿酮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h的血糖指标及尿酮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淑萍;李红菊;韩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T动态随访联合TCD预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SAH)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CT动态随访及TCD监测脑血流,6个月后行GOS评分(预后评分)。结果 CT扫描tSAH出血量多、Hidjra分型13分以上、出血部位位于颅底大血管周围(外侧裂池、基底池、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合并明显颅内损伤,颅内压较高及TCD监测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明显增快者GOS评分低,预后较差。结论 tSAH患者CT动态随访表现严重、TCD血流增速明显者,预后差。
作者:王俊锋;高朝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儿科患者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细节管理的内容,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方面,对照组比观察组低,对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强化细节管理,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提高管理的水平。
作者:刘宏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经过8周的护理监护,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痊愈出院45例,痊愈率为66.2%;有17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综合以上两项,总有效率达到94.0%;其余6例重症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死亡率为3%。结论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后,有效率达到94.0%,效果明显。
作者:王宝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阵发性房颤疾病呈阵发性,发病时病人表现心悸、头晕甚至出现黑蒙,病人恐惧,焦虑,我科除日常给予常规护理外,结合病人不同的证型特征给予不同的健康指导,使病人能够对自己的疾病有更多了解,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在临床疾病的转归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护理中我们提出了护理难点,供大家共同参考与改进。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CYP1B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中特异性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量极低,以 CYP1B1为靶点研制肿瘤组织 CYP1B1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并初步应用于卵巢癌组织CYP1B1表达的检测,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指标和依据。
作者:王秀珍;陈奎生;杜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贺兰县医疗机构不良行为执业积分状况。方法对贺兰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以《宁夏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对其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进行积分。结果各类医疗机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主要积分的指标有医疗废物未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违反放射诊疗相关规定和要求、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门诊日志登记不规范、未按规定执行消毒制度等。结论贺兰县各级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逐年降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有所提高。
作者:王丽娟;盛春宁;王岩;韩云霄;林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肺炎在ICU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38例重症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在ICU综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并加以总结。结果38例重症肺炎患者中,有36例康复出院,占94.7%,2例患者死亡。结论给予重症肺炎患者积极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葛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结核病痰涂片的检查状况,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选取我中心结核科120例结核病患者通过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其结果判定按照《痰涂片镜量保证手册》来进行。结果总共120例结核病患者做痰检,总的涂阳率为19.4%;男性的涂阳率为19.3%,女性的涂阳率为13.5%,其中15-34岁组的涂阳率为27.6%,34-54岁的涂阳率为18.3%,55-74岁的涂阳率为15.6%,15岁以下为1.3%,由此得知,男性患结核病的概率比女性高,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涂阳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概率,应适当扩大接受痰检病人的覆盖面;加强实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合理的加大经费的投入,保证结核病网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作者:叶永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临床护理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行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行乳晕切口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患者行乳腺手术治疗时,采用乳晕切口的方式并加以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在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肖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展开分析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35例存在睡眠障碍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儿中,有8例患儿为睡眠昼夜节律紊乱,17例患儿为磨牙症,3例患儿为梦魇,3例患儿为睡行症,4例患儿为睡惊症。导致患儿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为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心理因素。本研究的所有患儿均完成了为期3-6个月的随访,在随访过程中,睡行症以及睡惊症患儿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梦魇患儿的症状消失,磨牙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昼夜节律紊乱患儿痊愈。结论在对存在睡眠障碍的儿童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让家长正确看待患儿的此类情况,确保其睡眠时间具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睡姿,以此来对其患儿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邓松梅;赵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全面提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手术室近年来护理工作出现或者潜在性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以总结并制定防范措施。结果根据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制定防范措施大大提升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显著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结论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并制定防范措施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能获得患者及家属广泛信任,提升了医护人员形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结核病在我国是常见的多发病,是影响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国约有近600万结核病人,约占全球病例的1/4,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肺结核。我市自2001年实施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以来,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达85%以上,各项成绩的取得,除了严格管理,规律服药外,健康教育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对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结核病控制项目是一项政府承诺与国际合作的卫生项目。其策略目标是“高治愈率”和“高发现率”,主要技术政策核心是以化疗控制传染源。开展此项工作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首先向市政府有关领导,讲述了肺结核在全国和本市的流行状况,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的确实施项目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是为人民群众办的一件好事,以及我们工作所面临的任务和困难。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使结核病控制工作走向法制化轨道。
作者:唐国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颈源性咽炎患者采用针刺配推拿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颈源性咽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3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推拿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试验组:痊愈6例,占46.2%;好转6例,占46.2%;无效1例,占7.6%;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痊愈3例,占23.1%;好转5例,占38.5%;无效5例,占38.4%;治疗总有效率为61.6%。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颈源性咽炎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患者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感染、胆漏、肠梗阻、胆管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慧;那顺布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晶状体浑浊称为白内障。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老年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等白内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为常见。白内障手术可解决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其术前准备对手术成功尤为重要。
作者:王家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