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英;许汴利;马宏
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作者对6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行彭式捆绑式吻合,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福;李勋;吴阳;张水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克降小鼠Ar18a(mAr18a)cDNA,构建带有检测标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并检测由该病毒系统介导的mAr18a基因在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mAr18a基因片段,再将其克隆入pDrive克隆载体并测序.然后将mAr18a目的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GFP中,以磷酸钙法转染294T包装细胞,收集病毒卜清感染树突状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Ar18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成功克隆了mAr18a的cDNA,并成功构建其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GFP-Ar18a,该载体可有效将Ar18a基因转移到骨髓米源的树突状细胞中,转染效率达28.3%.
作者:唐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4 h间断与持续灌注低温含血停搏液对离体猪心脏冠状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瑞典家猪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断灌注组和持续灌注组3组,每组6头.间断灌注组和持续灌注组切取心脏后分别建立冠状动脉灌流模型进行24 h离体心脏间断与持续低温灌注,然后进行器官浴槽实验评价冠状动脉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功能,而对照组心脏未经灌注直接测定冠状动脉功能.结果:对照组、间断灌注组和持续灌注组的平滑肌大收缩值(Cmax)分别为(17.33±4.07)、(17.79±3.67)和(16.89±3.61)m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4,P=0.919),大舒张值(Rmax)均为100%.3组的大内皮依赖性舒张(EDRmax)分别为(97.04±1.42)%、(91.87±2.29)%和(90.16±3.94)%(F=10.164,P=0.002),舒张至50%大收缩时P物质浓度的负对数(pEC50)分别为(7.55±0.16)、(7.25±0.21)和(6.72±0.22)(F=26.712,P<0.001);与对照组相比,间断灌注组和持续灌注组EDRmax和pEC50均降低(P均<0.05);与间断灌注组相比,持续灌注组pEC50降低(P<0.05).结论:24 h间断与持续低温灌注对离体心脏冠状动脉平滑肌功能无明显损伤,但对内皮细胞功能均有明显损伤,其中24h间断低温灌注对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较轻.
作者:马宁;张伟华;周志明;廖秋明;乔晨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豫医无毛小鼠(YYHL)突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对豫医无毛小鼠和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片段克隆后测序,并与Mus muscnlus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测出YYHL DNA序列1 824bp和昆明小鼠DNA序列1816 bp,其不同之处有27处,变异方式包括插入、缺失和点突变.其中在12外显子中有一无义突变(G→A),导致该部位由编码色氨酸的UGG转变为终止密码子UGA.结论:YYHL无毛性状的产生可能与基因组的变异有关.
作者:臧文巧;杨璇;王涛;轩小燕;李敏;杜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精蛋白(GP)I ba Kozak序列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缺血件脑血管病组(228例)和健康对照组(235例)进行Kozak序列多态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CC基冈型频率为8.8%,C等位基因频率为29.2%,均高于对照组的4.3%和23.2%(X2=3.896,P=0.048;X2=4.281,P=0.039).结论:GP I ba基冈Kozak序列多态性可能与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相关.
作者:石磊;许予明;王五洲;宋波;王海珍;杜冉;张华;郑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经口内途径的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IVRO)动物模型,为正颌外科的基础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方法:选用恒河猴建立IVRO动物模型.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恒河猴IVRO模型,为IVRO的生物力学及组织形态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赵强;胡静;李航;艾鸿欧;韩国红;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检测canstatin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检测结肠癌、相应癌旁和远癌组织各40例中canstat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canstati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7±0.14),低于癌旁组织的(0.58±0.18)和远癌组织的(0.62±0.21)(F=4.075,P=0.03);canstatin mRNA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4±0.20),低于中分化组织的(0.59±0.25)和高分化组织的(0.63±0.09)(F=3.121,P=0.04),canstatin mRNA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关(F或t分别为1.012、1.961、1.661和2.011,P均>0.05).结论:canstatin mBNA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町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于泳;唐芙爱;马军;卢高峰;刘霞;李智;张健;ZHANG Jian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a-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讨a-硫辛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7只,其中42只采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a-硫辛酸治疗组(19只)和糖尿病组(18只),另外15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硫辛酸治疗组隔d给予a-硫辛酸腹腔注射,精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2周,记录给药4、8及12周各组空腹血糖.12周后处死实验大鼠,取眼球.制作视网膜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和PKC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给药4、8及12周,3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21,P:0.02),其中a-硫辛酸治疗组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F组间=615.31,P<0.001),但2组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给药12周后3组大鼠‘视网膜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02和169.69,P均<0.01),其中糖尿病组与a-硫辛‘酸治疗组大鼠均较正常对照组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均<0.05),但a-硫辛酸治疗组视网膜组织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较糖尿病组降低(P均<0.05).结论:a-硫辛酸可下调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KC和VEGF蛋白的表达,干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郝燕燕;付蓉花;卢振威;范璐璐;孟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Livin、Ki-6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肠道问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中的意1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Livin、Ki-67和MMP-9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原发部位、Livin表达、Ki-67增殖指数及MMP-9表达I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X2分别为10.04、31.95、14.36、8.40、17.33和6.14,P均<0.05).结论:Livin表达、Ki-67增I殖指数及MMP-9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估计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赵春临;陈文超;张谢夫;刘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利用水成像原理对胰胆管进行检查的技术[1-7].
作者:彭培立;王海亭;郝强;陆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糖尿病所致肾病已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首要病因,该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当检出异常时,肾脏病变已较严重[1],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2].
作者:曲蕴慧;陈奎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制备氟甲砜霉素(FF)的佳人工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琥珀酸酐将FF的羟基活化后制备出半抗原氟甲砜霉素半琥珀酸(FF-HS),并经质谱(MS)鉴定合成成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FF-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采用混合酸酐法将FF-HS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采用羰基二咪唑法将FF直接与BSA偶联,制备了3种人工抗原(FF-HS-BSA、FF-HS-OVA和FF-BSA).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实验(3种偶联物选择前2种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进行抗血清制备及ELISA实验)鉴定3种人工抗原.结果与结论: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初步证实3种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在动物免疫实验中FF-HS-BSA与FF-HS-OVA得到了效价较高的特异性抗体,IC50分别为150、300ug/L.FF-BSA免疫原免疫效果不理想.
作者:曾华金;李楠;屈凌波;孙武勇;师明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自体移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组I)、单纯EPCs移植组(组Ⅱ)和阿托伐他汀联合EPCs移植组(组Ⅲ).每组10只.大鼠无菌心脏采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获得较纯的EPCs.3组大鼠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大鼠AMI模型.组Ⅱ、组Ⅲ在模型制备后,于梗死周边庆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EPCs,组I注射等量培养液.24 h后.组III以阿托伐他汀50 mg/(kg·d)灌胃.8周后观察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内EPCs及修复情况.结果:8周后,3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及压力变化速率大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5.7、296.5、844.9、67.6、127.0,P均<0.001).组Ⅲ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组Ⅱ和组I改善(P均<0.05),缺血区域的移植细胞部分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组I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心肌细胞被瘢痕组织替代;组Ⅱ和组III心肌结构排列明显有序.结论:EPCs移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MI效果优于单纯EPCs移植.
作者:梁鹍;牛颖;魏经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作者分别应用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及鼻腔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鼻窦内窥镜术后持续鼻窦炎状态4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尹志华;董明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胫骨平台骨折足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合并有韧带、半月板的损伤,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治疗效果往往不佳.2006年6月至2008年7月,作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同程度下陷,若早期负重则平台下陷更明显.
作者:西立峰;吴学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海马脑组织切片,灌流含5 mg/L尼可刹米的人工脑脊液,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 min脑组织切片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绘制给药前后钠通道的钠电流一测试电压(I-V)曲线、稳态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结果:尼可刹米在脑电位-50-+20 mV范围内增大钠电流.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稳态激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激活电压由(-34.6±3.07)mV变为(-37.63±3.37)mV(t=3.38,P=0.02),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变化;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失活电压由(-43.36±3.06)mV变为(-33.24±2.05)mV(t=6.13,P=0.002),曲线向去极化方向变化.结论:增加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可能是尼可刹米兴奋中枢神经元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千智斌;姬明丽;宋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生理pH值下偏端霉素衍生物与DNA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单独的配体和DNA在300-380nm区域都没有信号,向DNA液中滴加偏端霉索衍生物,在圆二色谱(CD谱)上300-370 nm区域会有信号出现.利用这种方法观察核酸构象的变化.结果:在偏端霉素衍生物与DNA的混合液的CD谱上观察到在300-370 nm区域有特征峰.结论:偏端霉素衍生物对DNA的碱基有识别功能.
作者:叶勇;杨俊亮;刘艳红;赵玉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合成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偏嗜性密码子,利用Synthetic Gene Designer软件对HBcAg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分成24条相互重叠的寡核苷酸片段,采用PCR法扩增获得完整的HBcAg基因,经BamH I和Xho 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pET30a(+),得pET30a(≠)-HB-cAg,经PCR扩增、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定点突变法改正错误位点.之后将重组子转入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HBcAg,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表达,表达效率64%左右;Wesb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合成HBcAg基因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作者:王丽;刘金波;段春燕;龚舒;何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转移结肠癌细胞SW620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营造的微环境对人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为DC疫苗在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的RPMI 1640培养液诱导培养,第2天对照组同前培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SW620条件培养基,均隔天半量换液,第4天加入超声破碎法制备的SW620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对照组正常成熟DC和实验组肿瘤相关DC(TADC).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 mRNA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检测其刺激T细胞增殖及杀伤能力.结果:TADC与正常成熟DC相比,细胞形态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正常DC及TADC CD86及CD1a分子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6.95及19.09,P<0.001).与正常DC比较,TADC CD86分子阳性率由(68.56±8.04)%降为(42.41±10.87)%,CD1a分子阳性率由(55.71±12.12)%降为(26.60±12.03)%(P均<0.05);CD1a基因表达降低,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112.53±7.16)%懈.(91.26±6.62)%]及杀伤能力[(62.42±0.57)%vs.(50.37±2.21)%]均下降(t分别为6.17、17.41.P均<0.001).结论:SW620条件培养基所营造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其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康栋;秦珍珠;路静;杨洪艳;黄幼田;郑智敏;赵明耀;董子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颢骨外段面神经干的定位方法.方法:对10例(2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用上颈段侧方入路进行逐层解剖,观测颢骨外段面神经干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颞骨外段面神经干位置恒定、暴露清晰,外耳道软骨尖距离面神经干(9.60±1.64)mm,鼓乳切迹内侧(12.26 4±2.14)mm为面神经干.结论:外耳道软骨尖、鼓乳切迹、二腹肌后腹及腮腺后上缘可作为颞骨外段面神经干的定位标志.
作者:韩云志;娄卫华;游言文;陈四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