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虹;唐显春;潘金兵;李莉;王苏;张国俊;邢丽华;孙培宗;王书钧
Sturge-Weber综合征,又名脑颜面血管瘤病或软脑膜血管瘤病,为先天性神经皮肤发育异常,临床少见[1].作者收集本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CT、MRI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彦;任翠萍;李彩霞;程敬亮;张会霞;白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健康[1].乳癌传统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该病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皮下积液是乳癌术后常见并发症[2],也是导致皮瓣坏死和创面感染的主要原因.不但延迟切口愈合时间,而且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接受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的时间.
作者:张忠玲;王晓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本科共收治自发性小脑出血24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中亚;熊海洋;郑新红;乔俊;凌兴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巢式PCR检测孕妇外周血浆中男性胎儿DNA的可能性并评估其在早期判定胎儿性别方面的准确性.方法:采取20例正常孕妇外周血(孕10-38周)各2 mL,枸橼酸钠抗凝后提取血浆,经蛋白酶K及十二烷基磺酸钠消化后直接作为模板,以巢式PCR对其中的胎儿DySl9基凶位点进行检测,并将实验结果与娩出后的新生儿实际性别比较.结果:20例孕妇中有8例经2轮PCR后扩增出DYSl9基因,后均证实为男胎;未扩增出DYSl9基因的12例中有10例证实为女性,2例证实为男性.男胎性别预测符合率为80.0%(8/10).结论:应用巢式PCR能够直接从母体外周血中检测到男性胎儿基因,且预测胎儿性别有较高的准确度.
作者:王雅莉;曾昭书;李瓅;葛秀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构建含人DNA聚合酶B(DNA polymerase beta,polβ)基因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polβ/promoter.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人类polβ基因启动子的核心片段,克隆至含新霉素抗性的萤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Neo-enhancer,构建含DNA polβ启动子的萤光素酶表达载体pGLpolβ/promoter,重组子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将构建的载体用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食管癌EC-1细胞株,应用萤光素酶测定系统检测萤光素酶的表达活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polβ基因启动子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一致,且插入方向正确.pGL3polβ/promoter组萤光素酶的表达活性(2 207 348.000±71 626.763)与空白组(451.670±23.347)和pGL3.Neo-enhancer组(4 884.330±1 623.04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 681.596,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含人DNA polβ基因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polβ/promoter.
作者:李月白;张贵星;于雅丽;赵国强;王欢;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低、高剂量TPM组分别按40 mg/kg和100 mg/kg给予10g/L TPM生理盐水溶液,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h后,前3组大鼠腹腔注射10g/L戊四氮(35 ms/kg)建立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当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达到点燃时,应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GAP-43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齿状回、海马CA3区和CA1区内GAP-3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低剂量TPM组和高剂量TPM组大鼠齿状回与CA3区的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剂量TPM组和高剂量TPM组大鼠齿状回和CA3区的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降低(P<0.05).结论: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GAP-43表达增强,表明突触重建参与了癫痫发生的病理过程.TPM可抑制GAP-43的过表达,2种剂量的抑制作用无差异.
作者:郑得义;连亚军;张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83例ACI患者和185例健康人血清Hcy水平;对183例ACI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根据Hcy水平将ACl分为Hcy正常组(Hey≤20 μmol/L)和Hcy升高组(Hcy>20μmol/L).结果:ACI组血清Hcy水平(25.3 ±8.6)μmol/L高于对照组((15.3 ±5.6)μmol/L,(P<0.01).Hcy升高的ACI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中重度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68.8%和46.9%.高于Hcy正常的ACI患者(分别为30.9%和16.4%,P均<0.01).Hcy升高的ACI患者其颈动脉狭窄和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70.3%和46.9%,高于Hcy正常组(27.3%和9.1%,P均<0.01).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马建军;张连仲;李学;冯艳;袁丽品;徐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可经母婴传播感染胎儿,乙肝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乙肝高发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究阻断宫内感染的有效方法是控制乙肝流行及预防乙肝发生的关键.作者探讨了妊娠晚期孕妇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经母体对胎儿进行被动免疫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疗效.
作者:陈敏;和春霞;张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妊娠是妇女的正常生理过程,妊娠期妇女可有甲状腺体积增加、血流丰富、基础代谢率增高等改变[1].为了解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血清甲状腺及垂体激素的水平,评价孕妇的甲状腺功能,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作者:王庆祝;刘保平;韩星敏;孟玉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山药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Dioseorea batatas,DA)对四氯化碳(CCI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造模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组)、不同提取工艺的山药水提物A、B、C组,用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结果:各组肝损伤模型小鼠经山药水提物A、B、C及联苯双酯干预后,血清ALT、AST水平与造模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镜检观察山药水提物A、B、C及联苯双酯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发现山药水提物A、B、C及联苯双酯组较造模组肝组织损伤坏死明显减轻,坏死灶减少,范围减小,粒细胞浸润减少,并且山药水提物A组较B、C 2组干预肝损伤效果好.结论:山药水提物能明显改善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状况,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作者:刘伟萍;金国平;陈培波;王彦平;何伟;裴广军;张洪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solated noncoml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INVM)是由于胚胎时期心肌形态发生(致密化)过程受阻,导致窒壁内持续存在大量异常突出的肌小梁网和深陷隐窝,临床表现为左室功能不全、体循环动脉栓塞和严重心律失常的一种先天性疾病,不合并其他心脏结构的异常.
作者:陈岩;刘晓宇;张连仲;朱中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大小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GST患者(良性9例,恶性34例)的螺旋CT资料和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螺旋CT所示GST的大小同肿瘤的良、恶性及5 a内复发、转移有关(P均<0.05);恶性、高度恶性及5 a内复发、转移的病例螺旋CT征象大多表现为瘤体直径大于10 cm.结论:螺旋CT对分析GST的大小,判断GST良、恶性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军委;周志刚;高剑波;杨学华;郭华;岳松伟;孙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其病因难以确定,与感染、食物、药物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常易复发.近年来研究发现,IgG介导的食物不耐受,也称慢性食物过敏,可导致机体慢性免疫性损伤,症状涉及全身各系统,却常常被临床忽视[1].
作者:孙改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小脑幕脑膜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脑膜瘤的2%~9%,多发于40-60岁,女性居多,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1].1995年6月至2006年9月,作者收治小脑幕脑膜瘤57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闫东明;宋来君;徐国本;保建基;魏新亭;徐滨;孙剑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肠气囊肿症以肠管黏膜下、浆膜下或肠系膜存有气囊肿为主要病理特征,国内少见,多发生于新疆、青噜海等地[1].1988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共收治6例肠气囊肿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聂洁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2年3月至2007年4月,作者采用思他宁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30例,并与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相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段德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5年3月至2007年7月,作者采用腹腔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峰;危林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作者对入院的2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了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司亚卿;王家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3年2月至2007年1月,作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48例,疗效满意.现从手术入路、神经电生理检测、面听神经保护、内听道肿瘤处理等方面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郭孝龙;吴进松;程小兵;赵勇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纯热疗、单纯化疗以及热化疗联合应用对H446细胞生长及MMP-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温度(39℃、40℃、41℃、42 oC、43℃和44℃)、不同剂量紫杉醇(30μg/L、60μg/L、120μg/L、240μg/L和480μg/L)及热化疗联合的方法处理H446细胞.同时设对照组(0μg/L紫杉醇,37℃),每组又分为3个热疗时间(30 min、60 min和90 min),观察热疗、化疗和热化疗联合对H446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另取H446细胞.分为单纯热疗组(43℃,90 min),单纯紫杉醇化疗组(60μg/L、120μg/L和240 μs/L),43℃热疗90 min联合紫杉醇组(60μg/L、120μg/L和240μg/L),对照组(0μg/L、37℃),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MMP-2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单纯热疗与紫杉醇均可抑制H446细胞的生长,热疗不同程度地增强r紫杉醇对H44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热化疗联合对H446细胞生长抑制的优组合是43℃热疗90 min联合120μg/L紫杉醇化疗,在此条件下,H446细胞MMP-2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热化疗联合对H44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MMP-2 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而实现.
作者:张瑞芳;王琳;吴卫东;吴逸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