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发性小脑出血24例外科治疗体会

吴中亚;熊海洋;郑新红;乔俊;凌兴飞

关键词:小脑出血, 外科治疗, 手术方式
摘要: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本科共收治自发性小脑出血24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性牙龈炎180例临床分析

    妇女妊娠期间因内分泌影响而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牙龈炎称妊娠性牙龈炎.通常表现为口腔有异味,牙龈红肿,遇刺激易出血,甚至牙龈乳头形成瘤样病变(即牙龈瘤).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本院产科和妇幼保健门诊接诊的1 560例孕妇中有牙龈炎者180例,作者对该类患者进行孕期口腔保健和健康教育,收到了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学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66例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其病因难以确定,与感染、食物、药物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常易复发.近年来研究发现,IgG介导的食物不耐受,也称慢性食物过敏,可导致机体慢性免疫性损伤,症状涉及全身各系统,却常常被临床忽视[1].

    作者:孙改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缺氧缺血对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生与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缺氧缺血损伤(HI)对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生与分化的影响.方法:结扎9 d龄(P9)、21 d龄(F21)C57/BL6小鼠(各10只)左侧颈总动脉后分别给予吸入体积分数为7.7%氧气的氮氧混合气35 min(P9小鼠)/30 min(P21小鼠),制成脑HJ模型,选取相应天龄正常对照组小鼠各5只,连续腹腔注射新生细胞标记物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7 d,并分别于末次注射后4周处死小鼠并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以成熟神经元细胞标记物、少突细胞标记物、新生小胶质细胞标记物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检测不同日龄小鼠神经干细胞增生与细胞分化情况.结果:细胞增生随着脑组织发育快速下降;HI后P9小鼠皮层和纹状体的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而在P21小鼠,大量的新生细胞仅发现于纹状体区;P9小鼠在皮层和纹状体区、P21小鼠仅在纹状体区检测到极少量新生细胞为成熟神经元细胞,多数分化为胶质细胞;HI后,P9小鼠3种新生胶质细胞在皮层和纹状体区均显著增高,P21小鼠仅发现在纹状体区新生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均增加,新生少突细胞无明显改变.结论:适中的HI损伤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增生和存活,细胞增生和分化与大脑区域和年龄相关.

    作者:邱林;朱长连;王小阳;徐发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郑州市某医院健康体检者游走心律发生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和了解郑州市某医院健康体检者游走心律的发生情况.方法:采集2 285例健康体检者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标Ⅱ导联P波平坦或倒置者,描计活动后即刻肢体导联心电图.分析游走心律的患病情况和患者的健康状况.结果:游走心律的总体患病率为3.2%.男性为2.0%,女性为4.7%,男、女患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2,P<0.01);男女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χ2=31.09,P<0.01;χ2=36.09.P<0.01),~40岁组女性游走心律患病率高于男性(χ2=12.51,P<0.01);男性患者主要分布在~30岁组.而女性主要出现在40岁以前;73例游走心律患者中72例为健康人.结论:游走心律主要发生于健康青壮年.

    作者:刘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等效性检验若干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等效性检验中一些相关统计概念和应用公式问题.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结果:等效性检验有关概念和应用公式存在歧义和不一致.结论:等效性检验有关概念和应用公式需要学术讨论和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

    作者:王爱英;李克均;施学忠;杨永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0例治疗体会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以往常采用单纯圈套器摘除鼻息肉,复发率很高[1].自2001年7月至今,本院应用鼻内镜技术及动力吸割系统手术切除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测定

    目的:观察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变化.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85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正常35例,轻度异常28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10例)和50例健康人血清CysC水平,酶法测定肌酐(Scr)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精尿病肾病轻、中、重度组血清CysC与β2-MG水平呈升高趋势,且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cr水平仅有糖尿病.肾功能中、重度异常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反映中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刘新郑;毛红丽;毛淑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螺旋CT分析胃间质瘤的大小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大小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GST患者(良性9例,恶性34例)的螺旋CT资料和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螺旋CT所示GST的大小同肿瘤的良、恶性及5 a内复发、转移有关(P均<0.05);恶性、高度恶性及5 a内复发、转移的病例螺旋CT征象大多表现为瘤体直径大于10 cm.结论:螺旋CT对分析GST的大小,判断GST良、恶性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军委;周志刚;高剑波;杨学华;郭华;岳松伟;孙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椎体水泥灌注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例

    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作者采用椎体水泥灌注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例(28个椎体),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士杰;耿孟录;何贵生;李永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COX-2、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不典型增生性口腔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两步法检测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3例不典型增生性口腔白斑和4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和Ki-67增殖指数.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性口腔白斑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8.3%、45.5%、76.2%)、Bcl-2(0%、12.2%、54.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8.722,21.968,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组织(F=280.019,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χ2=6.402,r=0.390,P<0.05),COX-2蛋白表达阳性组Ki-67增殖指数明显高于COX-2蛋白表达阴性组(t=6.99,P<0.05).结论:COX-2和Ki-67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之一.Bcl-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形成的早期阶段可能并不发挥主要作用,但对临床监测不典型增生的转归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肖燕;毛红丽;李道明;石爱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丙泊酚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来本科就诊的4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未用药.2组均于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Ang-Ⅱ、ET-1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浓度.结果:①治疗组术后6 h、12 h、24 h、48 h、72h血清Ang-Ⅱ含量分别为(69.57±17.98)ng/L、(65.71±19.37)ng/L、(57.62±18.35)ng/L、(63.35±24.34)ng/L、(61.25±16.39)ng/L,对照组分别为(72.41±19.38)ng/L、(81.62±22.59)ng/L、(85.07±16.23)ng/L、(70.68±19.64)ng/L、(68.77±23.21)u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ET-l含量分别为(13.27±4.24)ng/L、(12.55±3.07)ng/L、(12.34±2.95)ng/L、(11.37±3.32)ng/L、(11.84±1.76)ng/L,对照组分别为(14.25±3.61)ng/L、(16.78±2.64)ng/L、(18.76±3.18)ng/L、(15.35±2.74)ng/L、(14.51±2.90)ng/L,2组比较除术后6 h外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术后6h、12 h、24 h、48 h、72 h NO浓度分别为(25.69±7.31)ttmoL/L、(27.34±5.36)μmol/L、(26.58 4-6.21)μmol/L、(28.09±5.16)μmol/L、(27.89±4.55)μmol/L,对照组分别为(26.38±6.73)μmol/L、(22.51±5.08)μmol/L、(22.67±6.91)μmoL/L、(24.36±4.01)μmoL/L、(25.76±6.37)μmol/L,2组比较除术后6 h外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给予丙泊酚输注,可明显降低血Ang-Ⅱ、ET-1含量,升高NO浓度,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改善术后心肺功能.

    作者:舒礼良;韩雪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镜诊断治疗13 843例配合体会

    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共采用内镜诊治患者13 843例,现将内镜诊治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星星;晋爱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川崎病和败血症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检测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水平的变化对小儿川崎病(KD)和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0例KD和40例败血症患儿治疗前后血浆sPS水平的变化,以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KD组((62.67±4.82)μg/L,(57.96 4±7.55)μg/L)和败血症组((65.67±6.82)μg/L,(15.46 ±6.82)μg/L)患儿的血浆sPS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均高于对照组((7.14±2.16)μg/L);治疗后KD组高于败血症组(P均<0.01).结论:sPS参与了KD和败血症发病的急性炎症反应,治疗后血浆sPS水平持续较高可作为诊断KD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徐灵敏;贾莉婷;董子明;胡素君;栾斌;张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郑州地区4种尸食性苍蝇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基因序列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尸食性苍蝇线粒体DNA(mtDNA)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 I)中305 bp基因序列,鉴定尸食性苍蝇的种类,解决依据形态学不能鉴定苍蝇幼虫种类的难题.方法:随机采集郑州市区、郊区等不同放置地点的实验动物尸体上的2科4种共17个苍蝇的成虫、蛹、卵为样本,提取上述样本的mtDNA进行PCR扩增,产物检测与纯化、正反双向测序,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及进化距离分析,并构建种内和种间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种内进化分歧均数小于1%,种间进化分歧均数大于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尸食性苍蝇mtD-NA中CO I序列分析能有效地对尸食性苍蝇的种类进行鉴定,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作为法医鉴别尸食性苍蝇种类的可靠依据.

    作者:闫红涛;王旭东;朱运良;曾昭书;郭克民;张广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和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和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1例健康人、4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培养72 h后,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4和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 V-FITC/PI)法检测PBMc凋亡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上清液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呈负相关(r=-0.647,P<0.01);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正相关(r=0.598.P<0.01).结论:淋巴细胞凋亡和Th1/Th2的失衡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宏伟;申保生;莫清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耐力训练及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突触体素的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耐力训练及力竭运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及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SYN)的变化.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等分为5组:安静组,急性力竭运动后即刻组,急性力竭运动后24 h组,耐力训练+急性力竭运动后即刻组,耐力训练+急性力竭运动后24 h组.安静组不外加运动,其他组次日进行力竭运动.力竭运动:开始速度为10 m/min,逐渐提高速度并在5 min内到达预定的速度,并保持速度直至力竭,并记录力竭运动时间(力竭标准为大鼠用毛刷驱赶无效,在跑台尾端停留2s仍不愿跑,且失去快速翻正反射).耐力训练方案:大鼠在动物跑台进行运动训练,1次/d,6 d/周.跑台速度由开始的10 m/min逐渐增加至第4周的30 m/min,运动时间由30 min/d增加到40 min/d.4周后断头处死取脑,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NMDA及SYN的变化.结果:50只SD大鼠均完成实验设计方案.运动训练后,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显著,切片尼氏染色显示,与安静组相比,运动组锥体细胞层变薄,神经元密度明显下降,神经元胞体肿胀、变形,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排列稀疏,并有神经元崩解、丢失现象;大鼠海马NMDA受体的表达增高;SYN免疫阳性产物密度明显下降.结论:大强度的剧烈运动可引起海马NMDA受体及SYN的一系列变化,使海马神经元发生功能和形态改变,海马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突触传递效能下降,这可能是产生运动疲劳的中枢原因之一.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5例MRI表现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dysplastie gangliocy-toma of the crebellum)也称Lhermitter-Duelos disease (LDD)病,是十分少见的小脑肿瘤,病理学上认为它可能属于迷芽瘤或错构瘤性质,为一种低级小脑新生物,WHO将其定为I级肿瘤,该类病变以单侧小脑皮质缓慢进展的占位性病变为特征[1].

    作者:张继良;李永丽;徐俊玲;史大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脑幕脑膜瘤57例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小脑幕脑膜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脑膜瘤的2%~9%,多发于40-60岁,女性居多,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1].1995年6月至2006年9月,作者收治小脑幕脑膜瘤57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闫东明;宋来君;徐国本;保建基;魏新亭;徐滨;孙剑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构建

    目的:探讨构建稳定的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方法.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I、Ⅱ、Ⅲ3组,I组采用倍频532 nm激光在裂隙灯下光凝阻断大鼠右眼1条巩膜上静脉,Ⅱ组阻断右眼2条巩膜上静脉.Ⅲ组阻断右眼3条巩膜上静脉,左眼为对照眼.用Tono-Pen眼压计分别于术后即刻、1 h、1 d、1周、4周测量眼压.并记录大鼠一般情况.结果:I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右眼眼压与左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术后各时间点大鼠右眼眼压较左眼明显升高(P<0.05);术后1周内Ⅲ组大鼠右眼眼压高于Ⅱ组大鼠(P<0.05),1周后Ⅱ组和Ⅲ组大鼠右眼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均未出现角膜、巩膜病变;角膜直径未见明显增大,瞳孔大小未见变化,前房深浅正常.结论:倍频532 nm激光阻断2条巩膜上静脉可成功构建长期稳定的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

    作者:郝燕燕;范璐璐;付蓉花;卢振威;孟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5'侧翼区功能分析

    目的:分析人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5'侧翼区的调控序列.方法:构建CCR5基因不同长度5'侧翼区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别转染入Jurkat细胞中,检测分析其萤光素酶活性.结果:CCR5基因5'侧翼区-1 006 bp至-1 bp、-804 bp至-1 bp、-586 bp至-1 bp和-478 bp至-1 bp区段的pGL3重组质粒在Jurkat细胞中能表现出明显的萤光素酶活性.结论:CCR5基因5'侧翼区-478 bp至-1 bp序列中存在基因转录的主要上调元件.

    作者:靳静;赵国新;冯龙;马云云;卫艳萍;赵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