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芳;段广才;谢婧;郗园林;范清堂
股骨近端干骺端是感染、转移瘤等疾病的好发部位,这与干骺端含红骨髓且红骨髓血供丰富有关[1],因此了解不同年龄段干骺端红骨髓的含量及分布有重要意义.Moore等[2]认为1~25岁干骺端主要含红骨髓,然而作者在工作中发现STIR脂肪抑制序列显示干骺端并不全含红骨髓.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作者选择45例志愿者观察STIR序列干骺端骨髓的分布,并与Moore等[2]的结果对照分析,期望能准确反映红、黄骨髓在股骨近端干骺端的分布.
作者:牛金亮;孔祥泉;冯敢生;王峻;韩萍;苏晋生;谢维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合成氧氟沙星人工抗原.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合成完全抗原,采用混合酸酐法将氧氟沙星与卵清蛋白偶联合成应用于ELISA检测的包被抗原.结果与结论:经紫外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明抗原合成成功.该人工抗原可用于氧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作者:孙武勇;屈凌波;王云龙;刘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型人流感与禽流感H5N1病毒的基因组进化关系.方法:拼接99株A型流感H5N1病毒全基因组编码区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基因组进化树.结果:A型人流感H5N1病毒分布在3个进化枝,与枝内禽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虽然不同进化枝的A型人流感病毒来源均为禽源性的,但是不同进化枝之间的同源性可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刘伟;时永琦;刘利娥;陈明杰;王焕峰;张家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妇女近期下尿路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世界尿控协会推荐尿动力学标准检查方法对29例初产妇剖宫产后志愿者(AD组)和19例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志愿者(VD组)在分娩后3~5 d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以14例因上尿路疾病检查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已婚未育妇女作对照.结果:AD组和VD组功能性膀胱容量、正常尿意膀胱压测定容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大尿道压和大尿道闭合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排尿后收缩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AD组大尿道压和大尿道闭合压高于VD组(P<0.05),但AD组与VD组的AG值和尿道阻力因子(URA)均提示不存在膀胱出口梗阻.其余相关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后近期内多表现为膀胱感觉敏感,功能性膀胱容量下降,且尿道静态阻力增加,但膀胱排空能力无明显变化;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近期内尿道功能较好;2种分娩方式对产后膀胱功能的影响差异不大.
作者:董黎;张曦;文建国;王庆伟;车英玉;张鹏;刘奎;齐艳;张瑞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院采用美国LUMENIS公司的Powersuite60W钬激光器,辅以WOLF F8/9.8硬性输尿管镜,于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共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3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国欣;魏燕;王丽琴;万德礼;杨景勋;郭清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体肿瘤抗原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杀瘤效应.方法:取结肠癌患者原发病灶手术标本,贴壁法培养获取结肠癌细胞,制备肿瘤抗原.分离同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为DC,用肿瘤抗原修饰.尼龙棉柱过滤获取外周血T淋巴细胞.将肿瘤抗原修饰的DC与T淋巴细胞按1∶100的比例共孵12 h、24 h、36 h、48 h,MTT法观察T淋巴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肿瘤抗原修饰36 h后,DC的CD11c、CD80、HLA-DR表达均较修饰前增高,并且高于肿瘤抗原修饰24 h、48 h的DC(P均<0.05).肿瘤抗原修饰36 h的DC与自体T淋巴细胞按1∶100共孵育36 h,T淋巴细胞的肿瘤细胞杀伤率大于共孵育12 h、24 h、48h组(P均<0.05).结论:肿瘤抗原修饰的DC在体外可以增加T淋巴细胞的活性,以DC∶T淋巴细胞为1∶100共孵36 h时,T淋巴细胞活性高.
作者:焦保庭;杨伟明;宋辉;贺子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7.4%、45.2%、6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54,P<0.01);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EGF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40.3%,48.3%,77.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94,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EGF过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有关.EGF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尹磊;张功员;刘键;李晟磊;赵秋民;刘宗文;陈奎生;张钦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的发病特点是有一个较长的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期.从CIN发展到宫颈癌平均约10 a,这就为阻断其进一步发展成宫颈癌赢得了时间.宫颈癌前病变可行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而治愈,不需要切除子宫,保存了患者的生育能力,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本院用LEEP治疗的102例CIN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赵先兰;万爱红;史惠蓉;程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以喘憋为突出症状的婴幼儿肺炎,尤其好发于1岁以内的婴儿,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发病时喘憋严重,治疗棘手[1-2].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作者应用碳酸氢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薛培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离舌橐吾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离舌橐吾叶甲醇提取物用溶剂划分部位,用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理化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离舌橐吾叶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8β-羟基艾里莫酚烷-7(11)-烯-12,8α(14β,6α)-二内酯、β-胡萝卜苷.
作者:王彩芳;潘成学;程茜;张振中;赵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步制粒法制备美诺佳颗粒的工艺特点.方法:以糊精、蔗糖粉等作为一步制粒的底料,喷入中药流浸膏进行制粒,同时湿法制粒.结果:与传统的湿法制粒相比,一步制粒法制备的颗粒符合药典要求,颗粒致密均匀、流动性好、质量稳定;制备时间、物粒损耗均小于湿法,生产工艺简单,工作强度小.结论:一步制粒法制备的美诺佳颗粒符合GMP生产的要求,可在大生产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甲信;王艳芝;李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GZ)对环孢素A作用下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层黏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肾毒性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细胞,在无血清DMEM低糖培养基同步化24 h后,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CsA 0.25 mg/L组,CsA 0.5 mg/L组,CsA 1.0 mg/L组,CsA 2.0 mg/L组,CsA 1.0 mg/L加RGZ 10 μmol/L组,CsA 1.0 mg/L加RGZ 15 μmol/L组,继续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1 mRNA表达,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FN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CsA均可促进TGF-β1 mRNA和FN蛋白表达(P<0.05),罗格列酮能显著下调CsA引起的TGF-β1 mRNA和FN蛋白的高表达.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下调CsA引起的TGF-β1和FN的高表达,抑制CsA导致的肾脏成纤维细胞外基质的蓄积.
作者:刘章锁;程根阳;李海剑;刘书真;李继昌;刘钟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RNA转染脐血树突状细胞(DCs)分泌的exosomes对细胞毒T细胞(CTL)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经干细胞因子(SC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诱导和BGC823 RNA转染形成成熟DCs,收集DCs培养上清,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exosomes,并用透射电镜、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利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exosomes诱导T细胞增殖和CTL的杀瘤活性.结果:经诱导和BGC823 RNA转染后DCs分泌的exosomes表达MHC-Ⅱ、CD54、CD86,对T细胞的刺激指数(SI)为(2.53±0.09),CTL杀瘤活性(64.92±0.37)%,较转染前的(1.26±0.07)和(35.28±0.16)%均增高(P<0.01).结论:从脐血中诱导的DCs经肿瘤细胞RNA转染后分泌的exosomes,能在体外活化T细胞,有望成为新型非细胞结构的DCs亚单位疫苗.
作者:杜英;李倩如;李付广;黄玉敏;孙蕾;董子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作者采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2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樊伟林;潘亚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经济收入水平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经济收入水平、膳食结构和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进行调查,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进行比较.结果: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能量、蛋白质、胆固醇和钠的平均每日摄入量高于RNI,钙、膳食纤维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低于RNI;碳水化合物供能的比例较低,蛋白质、脂肪供能比例较高;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随收入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其他营养素摄入量不随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膳食结构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有向高蛋白、高脂肪、低谷物方向发展的趋势.
作者:夏欣;王旗;陈萍萍;吴维超;李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职业紧张和亚健康状态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亚健康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为改善中学教师的健康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分别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亚健康状态自制量表从主观方面对685例中学教师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和亚健康状态评价,并按性别、年龄分层,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客观评价中学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采用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职业紧张和亚健康状态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职业紧张水平与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关系较密切,表现为个体紧张反应水平与脑内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而与脑内5-羟色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职业紧张水平与亚健康状态呈相关关系:职业任务水平、个体紧张反应与亚健康状态呈正相关(P均<0.05);而个体应对资源与亚健康状态呈负相关(P<0.05).某些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与亚健康状态关系较密切:脑内化学递质γ-氨基丁酸水平与亚健康状态总分呈负相关,而5-羟色胺水平与亚健康总分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和离异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娱乐休闲和社会支持是预防亚健康状态发生的主要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职业紧张是亚健康状态主要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降低或缓解中学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同时增强其应对职业紧张的能力,以预防亚健康状态发生.
作者:吴思英;王绵珍;李健;王治明;兰亚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封闭人端粒酶RNA功能区的反义寡核苷酸(hTR ASODN)诱导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P16及P21的表达.方法:应用hTR ASODN 1次/d、连续7 d转染EC9706细胞,以未加ASODN的脂质体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转染后1、3、5、7 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检测EC9706细胞的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P16及P2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hTR ASODN转染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及P16与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hTRASODN可能通过上调EC9706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6、P21蛋白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进而影响EC9706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作者:张蕾;温洪涛;张岚;高冬玲;张云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低血糖症是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时的临床状态,病因复杂,误诊率高[1].2002年2月至2006年6月,作者共收治低血糖症患者5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汪丽;李燕侠;张颖辉;马笑堃;秦贵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NS)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41.9%和17.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76,P<0.01).NS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NS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S蛋白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功员;尹磊;李晟磊;赵秋民;刘宗文;陈奎生;高冬玲;张云汉;张钦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脑灰质异位症属先天性神经元移行异常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中枢系统其他畸形,自CT及MR应用于临床以来,该病的检出率有了明显的提高[1-2].2000年至2005年,作者采用MRI诊断脑灰质异位症患者22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焱;程敬亮;胡瑛;高剑波;李建灵;杨涛;李荫太;张战利;任翠萍;高雪梅;周志刚;郭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