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雨辰;车璐;黄宇光
目的 研究脂肪乳剂对布比卡因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代培养第8天的海马神经元,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计算布比卡因对海马神经元的半抑制浓度(IC50),用接近IC50的3个浓度分别作用12 h、24 h和36 h,MTT法检测神经元活力,观察布比卡因对海马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得出佳布比卡因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后续实验.将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四组(n=3):空白对照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布比卡因组(B组)加入布比卡因;脂肪乳剂组(L组)加入1% 脂肪乳剂;布比卡因+脂肪乳剂组(BL组)加入布比卡因和1%脂肪乳剂.各组均处理一定时间后光学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生长状态,检测各组神经元活力,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裂解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并统计cleaved caspase-3阳性神经元占神经元总数的比例.结果 布比卡因的IC50为0.03362%,摩尔浓度为980.4μM.选择布比卡因浓度为1 mmol/L和作用时间为24 h进行后续实验.与C组比较,B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明显减弱(P<0.01).与B组比较,L组和BL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明显增强(P<0.01).与C组比较,B组和BL组cleaved caspase-3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与B组比较,BL组神经元cleaved caspase-3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C组和L组cleaved caspase-3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比卡因诱发海马神经元神经毒性呈浓度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脂肪乳剂减轻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可能与增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活力有关.
作者:王芳;李军;刘春宏;聂淏;陈学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经导 管 主 动 脉 瓣 置 换 术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指将组装好的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到主动脉根部,在功 能 上 完 成 主 动 脉 瓣 的 置 换,也 称 作 经 导管主动脉瓣置入 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TAVR 手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无需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等优势,适用于不耐受开胸手术、高龄、左心功能差或合并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患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1-2].
作者: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羟考酮用于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收住日间病房拟行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的男性患者22例,年龄35~60岁,ASAⅠ或Ⅱ级,1个月前单侧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后植入双J管.采用序贯给药法测定半数患者术中NRS评分≤3分时的羟考酮静脉注射剂量;同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呛咳、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羟考酮用于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镇痛的ED50为0.121 mg/kg(95%CI 0.112~0.128 mg/kg),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引起呛咳,会引起轻至中度的呼吸抑制(12例),轻度头晕较常见(16例),术后恶心呕吐少见(1例).结论 序贯法测定羟考酮用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镇痛的ED50为0.121 mg/kg,术中不良反应轻微,羟考酮是输尿管支架取出术镇痛的良好选择.
作者:张晓;杨慧慧;曾金芳;曹君利;朱敏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中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钠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30例.P组术前30 min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缓慢静推,术后每间隔12 h静推帕瑞昔布钠40 mg,连续使用3 d;S组术前30 min生理盐水5 ml缓慢静推,术后每间隔12 h静推生理盐水5 ml,连续使用3 d.两组围术期均采用ERAS策略,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12 h(T1)、24 h(T2)和48 h(T3)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24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检测术后2、5 d炎性因子和癌胚抗原(CEA)浓度;记录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炎性肠梗阻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T1和T2时P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24 h内P组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S组(P<0.05).术后2 d P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5 d P组IL-1β浓度、TNF-α浓度、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前列腺素E2(PGE2)和CEA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5).P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AS策略中使用帕瑞昔布钠能有效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促进术后恢复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作者:刘琳;柴小青;谢言虎;章蔚;王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讨吸烟对丙泊酚麻醉下胃镜检查男性患者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行无痛胃镜检查男性患者80例,年龄40~50岁,ASAⅠ或Ⅱ级,按照吸烟与否分为非吸烟组(NS组)和吸烟组(S组),每组40例.静脉注射丙泊酚至BIS降至60及以下时停止首次给药;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影响操作时或BIS>64时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丙泊酚诱导量和追加例次,胃镜操作时间、苏醒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呛咳、喉痉挛等呼吸道不良反应和其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S组丙泊酚诱导量明显高于NS组(P<0.05),追加次数明显多于NS组(P<0.05),S组出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NS组(P<0.05),S组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NS组(P<0.05).结论 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吸烟增加了男性受检者的丙泊酚的用药量,及术中追加丙泊酚次数,同时呼吸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作者:祁闻;李仁奇;袁亮;高炟鹏;周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用于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65~77岁,BMI 20~24 kg/m2,ASAⅠ 或 Ⅱ 级.随机分为ESP联合静脉镇痛组(E组)和静脉镇痛组(C组),每组40例.E组于麻醉诱导前行0.33%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30 ml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C组不予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记录患者术后1、6、12、24和48 h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和舒适度(BCS)评分.记录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输注总量和曲马多给药次数,记录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记录皮肤瘙痒、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情况和气胸、局麻药中毒、内脏损伤、全脊麻等ES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E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不同时点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BCS评分明显升高(P<0.05),追加曲马多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皮肤瘙痒、头晕和胸闷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见气胸、局麻药中毒、内脏损伤、全脊麻等ESP相关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可安全有效用于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
作者:周桥灵;刘洪珍;赖晓红;贺俭;伍辉萍;赵伟成;王汉兵;杨承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右美托 咪 定 (dexmedetomidine,Dex)是 一 种 高 选 择 性的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与α1 、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比例为 1:1600,与α2 受体的亲和力为可乐定的 7 ~8 倍,具有更强的镇静、镇痛和抗焦虑的作用.本文就该药的镇痛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马波;刘志恒;王显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间断硬膜外推注(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IEB)(IEB组)与持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CEI)(CEI组)罗哌卡因和阿片类药物用于维持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ENTRAL、PubMed、EMBASE、WOS、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时间从建库到2018年3月.纳入比较间断1h推注与持续背景输注罗哌卡因和阿片类药物用于维持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终纳入文献12篇,共1383例产妇.与CEI组比较,IEB组明显降低器械助产率(OR=0.52,95%CI 0.33~0.82,P<0.05)和运动阻滞发生率(OR=0.15,95%CI 0.05~0.44,P<0.05),明显降低麻醉药物额外需求率(OR=0.13,95%CI 0.09~0.2,P<0.05)和罗哌卡因用量(SMD=-1.04,95%CI-1.18~-0.91,P<0.05),明显减少第一产程时间(MD=-11.22 min,95%CI-16.51~-5.92,P<0.05)和第二产程时间(MD=-3.25 min,95%CI-5.14~-1.37,P<0.05).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低血压、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持续背景输注罗哌卡因和阿片类药物用于维持硬膜外分娩镇痛相比较,间断1 h推注的方法可降低器械助产率及运动阻滞发生率,降低麻醉药物的额外需求率同时减少罗哌卡因的用量.
作者:龚添庆;崔宇;曹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患者,男,58 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全麻下行腰椎后路椎间盘髓核常规摘除术.既往体健,无酗酒史.麻醉诱导顺利,予喉镜明视下置入ID7.5 mm 加强型气管导管,导管深度 22 cm,使 用 胶 布 固 定,行 机 械 通 气,静-吸联合麻醉维持.诱导完成后在脊柱外科医师与麻醉科医师共同配合下将患者置于俯卧位.由于该手术时间较长,担心患者口唇牙龈等部位发生硌伤流血,未给予患者放置牙垫,但将一根纱布绷带固定于气管导管与牙齿交接处并固定于患者枕部,防止气管导管因俯卧位分泌物增多而脱出口腔.
作者:张晓宇;段宗生;孙艳平;王多友;王虎山;麻海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非 甾 体 类 抗 炎 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分 为 非 选 择 性 的 非 甾 体 抗 炎 药(nonselectiv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NSAIDs)和 选 择 性 环 氧 合 酶-2 (cyclooxygenase-2,COX-2 )抑制剂,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它们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用有多种临床适应证,包括非感染性发热、急慢性炎性关节炎、非关节软组织风湿症等[1].NSAIDs 主要通过阻抑 COX 活性,引起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合成减少,从而发挥 其 解 热、消 炎、镇 痛 的 作 用.人 体 主 要 存 在 两 种COX,即 COX-1 和 COX-2.COX-1 有 保 护 胃 黏 膜 的 作 用;COX-2 在炎症出现时活性增加,导致疼痛和炎症反应加重.传统的 ns-NSAIDs 因为同时抑制 COX-1 和 COX-2,在消炎镇痛时易损伤胃肠道、抑制血小板等,然而选择性 COX-2 抑制剂只针对 性 地 抑 制 COX-2,减 少 胃 肠 道 损 伤 的 发 生.另外 COX 家族的新成员 COX-3 的存在已得到证实,COX-3 与COX-1 源于同一基因,区别在于 COX-3 包含一个与 COX-1不同的内含子,COX-3 在 某 些 肿 瘤 的 发 生 发 展 及 镇 痛 和 炎症反应中发 挥 重 要 作 用[2].NSAIDs 是 导 致 药 物 相 关 不 良反应的主要原 因,尤 其 在 老 年 患 者 和 原 有 基 础 疾 病 的 患 者中[3].NSAIDs 相关不 良 反 应 包 括 胃 肠 损 伤、心 血 管 事 件、肾功能改变、肝损伤和血小板抑制等.其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损伤,包括 NSAIDs 相关溃疡以及溃疡出血,严重者可威胁服药者的生命安全[4].本文就 NSAIDs 相关胃肠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啸云;刘茹;徐建国;沈锦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除关节置 换、关 节 骨 肿 瘤 的 手 术 不 能 在 关 节 镜 下 进 行外,其他关节内手术基本均可在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完成.膝关节镜手术属微创、日间手术,但与手术相关的早期中重度疼痛可能会阻碍患者出院[1].Grevstad 等[2]提出术后疼痛会抑制疼痛区域的肌肉收缩,在没有阻滞运动神经的前提下,缓解 疼 痛 会 增 加 肌 肉 收 缩 力,故 完 善 的 镇 痛可以提高肌肉力 量,加 速 功 能 恢 复,减 少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发生,促进术后早期康复.由此可见膝关节镜手术术后镇 痛的重要性.
作者:马满姣;唐帅;崔旭蕾;黄宇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在全麻机械通气条件下运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VIVC)评估下肢骨科手术中上驱血带引起的容量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拟在全麻联合神经阻滞下行单下肢lisfranc损伤手术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25~50岁,BMI 20~30 kg/m2,ASAⅠ或 Ⅱ级.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下记录上驱血带前即刻和上驱血带后即刻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SV)和上驱血带前即刻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VIVC).根据上驱血带前即刻和上驱血带后即刻SV增加百分比(ΔSV)是否≥13%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ΔSV≥13%,R组)和无反应组(ΔSV<13%,NR组),R组18例,NR组19例.分析VIVC与 ΔSV的相关性,绘制VIV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VIVC评测使用上驱血带造成的容量变化的临床价值.结果 R组上驱血带前即刻SV明显低于上驱血带后即刻(P<0.05).上驱血带前即刻R组VIVC明显高于NR组(P<0.05).VIVC与 ΔSV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627,P<0.001).将诊断金标准定为 ΔSV≥13%,进行VIVC的ROC曲线绘制,计算得出曲线下面积(AUC)是0.886(95%CI 0.734~1.000,P<0.01).VIVC判断容量变化的阈值是15.97%,灵敏度88.9%,特异度为93.3%.结论 在下肢骨科手术中,上驱血带前VIVC与上驱血带引起的SV变化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使用超声测量的VIVC能对驱血引起的容量变化进行预测,当VIVC为15.97%时,其预测灵敏度88.9%,特异度为93.3%.
作者:樊又嘉;董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Vigileo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每搏量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中容量输注的研究.方法 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直肠癌患者30例,年龄60~80岁,男17例,女13例,体重45~75 kg,ASAⅡ 或 Ⅲ 级.局麻下颈内静脉和桡动脉穿刺置管并连接Vigileo设备行每搏量(SV)监测.静脉给予丙泊酚1.5 mg/kg、阿曲库铵0.15 mg/kg、右美托咪定0.5μg/kg、舒芬太尼0.3μg/k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使用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插入食管超声探头监测SV;记录Vigileo与TEE于气管插管后4 min(T0)、气腹后4 min(T1)、气腹后8 min(T2)时获取得SV并采取Bland-Altman图评价两者的一致性.结果 与T0时比较,T1、T2时Vigileo测量的SV(SVV)明显升高(P<0.05),T2时食管超声测量的SV(SVT)明显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SVV和SVT均明显升高(P<0.05);T1、T2时SVV明显高于SVT(P<0.05);T0时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手段的一致性好;T1、T2时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手段的一致性较差.结论 Vigileo于腔镜术中高循环阻力时监测SV较TEE监测更高,TEE测量SV具有可靠性、连续性、可重复性等特点,在临床运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磊;夏海梅;陈世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NF-κB参与TRPM8受体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方法 鞘内置管成功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4~6周龄,体重18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NF-κB阻滞剂PDTC组(PDTC组),每组12只.鞘内置管成功后第3天,NP组和PDTC组采用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只游离坐骨神经不做损伤处理.三组大鼠术后1 d开始连续鞘内注射,连续14 d(2次/天),PDTC组鞘内注射PDTC 20μg/10μl(20μg PDTC溶于10μl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10μl生理盐水冲管,S组和NP组分别鞘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7、10和14 d鞘内给药后30 min测定冷痛阈、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分别在术后7、14 d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背根神经节(DRG)中TRPM8受体和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 与S组比较,术后1~14 d NP组冷痛阈明显降低、热痛阈明显缩短、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与NP组比较,术后3~14 d PDTC组冷痛阈明显增多、热痛阈明显延长、机械痛阈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术后7、14 d NP组TRPM8受体和NF-κB p65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NP组比较,术后7、14 d PDTC组TRPM8受体和NF-κB p65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大鼠DRG中TRPM8和NF-κB p65表达上调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发展,抑制NF-κB活化可以减少TRPM8受体的表达上调并且改善大鼠痛觉过敏的症状.
作者:李周睿;曹欣娅;秦榜勇;李清梅;刘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就诊于本院的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并且行剖宫产手术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年龄21~41岁,ASAⅡ—Ⅳ级.搜集并记录患者基线数据、围术期药物使用、产后1月及1年时生存情况,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近10年来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且行剖宫产手术患者52例,术后1月随访37例,术后1年随访34例,1月内和1年内死亡病例分别为4例(10.81%)和6例(17.65%);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和术前SpO 2水平.年龄、孕周、麻醉方式、围术期抗凝药物、术中监测等对患者围术期和术后1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早期发现和控制肺动脉高压仍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作者:苑雨辰;车璐;黄宇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预处理对老年大鼠吸入异氟醚后认知功能和海马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48只,约20月龄,体重350~400 g,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异氟醚组(Iso组)、米诺环素预给药组(M组),每组16只.NS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Iso组大鼠开始吸入2.5%异氟醚3 min,随后1.5%异氟醚麻醉维持4 h;M组于吸入异氟醚前30 min腹腔注射米诺环素50 mg/kg,余同Iso组.所有大鼠麻醉结束后24 h立即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包括Morris水迷宫和旷场实验测试,认知功能测试完毕后立即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海马IL-1、IL-6、TNF-α的浓度.结果 与NS组比较,Iso组第2、3和4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第5天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穿越平台象限次数明显减少(P<0.05),第1、2和3天中心区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Iso组比较,M组第2、3和4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第5天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穿越平台象限次数明显增多(P<0.05),第1、2和3天中心区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NS组比较,Iso组海马IL-1、IL-6、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Iso组比较,M组海马IL-1、IL-6、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NS组和M组不同时点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诺环素预处理可减轻异氟醚麻醉所致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洪玉;刘嘉羿;彭书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情况,并与传统的后入路法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单侧TKA手术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0~85岁,ASAⅡ或Ⅲ级,所有患者术毕拔管送麻醉恢复室,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根据坐骨神经入路不同,随机分为2组(n=30):外侧入路组(L组),仰卧位下于转子下股骨干中上段外侧行坐骨神经阻滞镇痛;后入路组(P组),侧卧位下于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间行坐骨神经阻滞镇痛.记录坐骨神经阻滞操作完成时间、穿刺针深度、低平均电流刺激的强度、穿刺成功率、坐骨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患者对操作满意度评分;收集术后36 h内不同时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L组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进针深度明显浅于P组(P<0.05),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P组(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6 h内均未见局部红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的转子间水平后入路法比较,超声联合神经电刺激针引导坐骨神经阻滞镇痛的外侧入路是一种更简单而安全有效的穿刺入路技术.
作者:王美容;柳垂亮;李志鹏;蒋群锰;何妹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选择性肺叶隔离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食管癌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0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左全肺隔离单肺通气组(O组)、选择性左下肺叶隔离组(S组)、选择性左下肺叶隔离联合右美托咪定组(SD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气管堵塞器法肺叶隔离.O组行左全肺隔离,术中右肺单肺通气;S组和SD组行左下肺叶隔离,术中右肺单肺通气+左上肺通气.SD组自麻醉诱导时静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 min),以0.3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S组和O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气管插管后即刻(T1)、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30 min(T2)、60 min(T3)、术毕(T4)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后5 min(T1 a)、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后15 min(T2a)、45 min(T3a)、恢复双肺通气后15 min(T4a)时的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动态肺顺应性(Cdyn),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T1时比较,T2—T4时三组TNF-α、IL-8、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T2—T4时SD组TNF-α、IL-8、IL-10浓度明显低于O组和S组,S组明显低于O组(P<0.05);与T1 a时比较,T2a、T3a时三组Pplat、Ppeak明显升高,Cdyn明显降低(P<0.05);与O组比较,T2a、T3a时S组、SD组Pplat和Ppeak明显降低,Cdyn明显升高(P<0.05).SD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组、S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可优化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减少机体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琳;李同;裴学坤;管宏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与类固醇激素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本院疼痛科的足底筋膜炎患者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36~73岁,BMI 18~35 kg/m2.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组(PRP组)和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组(S组),每组16例.在超声引导下PRP组将制备出的4 ml PRP注入跖筋膜表面.S组将复方倍他米松1 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的混合液注入跖筋膜表面.评估患者注射治疗前(T0)和治疗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时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的VAS评分.采用超声测量T0和T2时患者俯卧位时跟骨-筋膜结合处足底筋膜厚度.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足底筋膜有无撕裂等并发症.结果 与T0时比较,T1、T2和T3时两组患者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1和T2时PRP组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T3时PRP组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2时两组足底筋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T0和T2时两组足底筋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足底筋膜撕裂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类固醇激素均能有效治疗足底筋膜炎,激素局部注射显效快,但富血小板血浆疗效相对更稳定持久.
作者:程浩;陆伟萍;高献忠;徐晨婕;管华;鲍红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2 ~ 12 岁患儿在接受全身麻醉后发生躁动和谵妄的现象时有报道,这一问题引起了普遍关注.目前认为,患儿苏醒期躁动和谵妄是短暂的临床现象,绝大多数发生于麻醉苏醒后即刻.苏醒期躁动是一种患儿意识与行为缺乏联系的状态,它主要表现为兴奋、烦躁、定向障碍和行为不当[1].苏醒期谵妄主要表现为患儿对周围环境缺乏自制力和定向力,对刺激过度敏感,出现躁动不安、无目的 性打闹,与照顾者或父母无眼神接触,并无法安抚等[2].苏醒期 躁 动 和苏醒期谵妄是密切相关的,苏醒期谵妄可以认为是在苏醒期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种谵妄的发生不仅让患儿感到不适,并且存在潜在的身体伤害,伤口感染的风险,需要医护和家长格外照顾,并可能需要追加镇静镇痛药物使用,延长住院时间.但因其原因不明,而且很难处理,因此导致了这一问题的研究难点,目前认为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焦虑、疼痛刺激、术前用药、麻醉方式、手术类型以及苏醒时间.目前就苏醒期谵妄的危险因素以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作一综述.
作者:赵紫健;曹君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