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热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

吴皓;董子明;张明五;王新朝;张文娟;吴逸明

关键词:舌肿瘤, Tca8113细胞, 紫杉醇, 加热, 细胞增殖
摘要:目的:探讨加热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热疗与紫杉醇化疗的联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温度(39℃、41℃和43℃)及不同浓度紫杉醇(1.25 μg/L、2.50μg/L、5.00 μg/L、10.00 μg/L和20.00 μg/L)采用组内分组设计,共15个组,并设各浓度37℃对照组(5组).在紫杉醇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作用24 h后加温40 min,应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加热和紫杉醇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41℃组细胞增殖率与不同温度同剂量组比较,除与39℃1.25 μg/L紫杉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与其余各组比较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9℃和43℃10 μg/L紫杉醇组细胞增殖率与37℃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41℃时各浓度紫杉醇对Tca8113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39℃或43℃联合10 μg/L紫杉醇时Tca8113细胞增殖能力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探讨新生豚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佳条件.方法:分离新生24 h内的豚鼠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分别于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2%B27的培养基及含4 ng/L bFGF的B27培养基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收集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GFAP及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含bFGF的B27培养基中,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团.传代培养分化的细胞可见NSE或GFAP免疫阳性细胞.结论:含体积分数2%B27的DMEM/F12培养基中添加bFGF可获得大量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

    作者:席恺;董明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B19病毒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人微小病毒B19的方法.方法:根据B19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将PCR扩增的B19病毒VP2区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重组质粒pGEM-T-VP2经筛选、鉴定后,作为阳性模板,用于标准曲线的制定和样品检测;对15例B19病毒感染血标本和几种其他病毒进行PCR测定.结果:应用重组质粒制作的定量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定量对照曲线比较计算,15例B19病毒感染标本中B19拷贝数为4.8×10 5μl-1~8.7×10 8μl-1;对其他几种病毒的扩增均无信号出现.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B19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较常规PCR技术更为简便、快速、准确,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作者:赵国强;胡军;冷弘;王岚;陈宗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泪囊炎泪囊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2002年4月至2004年6月,作者对本院收治的423例小儿泪囊炎泪囊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敏;卢跃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对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体外循环(CPB)期间及术后,血液稀释、低温及其他因素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表现为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甲状腺素(T4)低下,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则基本正常,此种情况称为低T3综合征,会对机体产生一定影响[1,2].作者观察了11例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前后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钱建华;韩冬梅;林洪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儿童肾积水肾脏动态增强MRI检查

    目的:了解动态增强MRI技术评价儿童肾积水肾脏形态及功能的价值.方法: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PUJO)所致肾积水男性患儿7例,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及病理证实.观察并记录动态增强MRI注射对比剂Gd-DTPA前和注射后1 min,3 min,5 min,10 min,15 min,30 min,45 min和60 min肾实质和集合系统相对信号强度(RSI).均以对侧正常肾脏作为对照.结果:平扫示积水肾脏皮、髓质分界不清,集合系统信号强度较低;动态扫描示积水肾实质和集合系统RSI逐渐增大,正常肾脏则逐渐减小.结论:动态增强MRI可对儿童肾积水肾脏的功能和形态进行联合评估.

    作者:孟然;文建国;郑富增;程敬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测定

    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作者对14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测定,探讨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损害程度的关系.

    作者:付雪琴;姚兰杰;阎秋丽;时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39例诊治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由于多合并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1].1998年8月至2004年8月,本科收治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SAP患者3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阳;张水军;赵永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听沉P300改变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的P300改变.方法:将1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PD组(60例)和晚期PD组(60例);其中早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早期PD组(33例)和老年早期PD组(27例),晚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晚期PD组(32例)和老年晚期PD组(28例).将6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年轻对照组(34例)和老年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语言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认知功能,记录分析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PL.结果:年轻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年轻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早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300PL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轻早期PD组较年轻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PD组较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MMSE、FOM、RVR、BD、DS评分和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呈负相关.结论:非痴呆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其认知功能的下降与发病年龄及疾病阶段有关.

    作者:赵莘瑜;卢宏;滕军放;张炳谦;王少平;王左生;赵宗美;王海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目的:克隆和测定在郑州市得到的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1例B19阳性的流产患者血清中分段扩增B19病毒全基因,获得7个互相重叠的片段,分别长814 bp(1~814),849 bp(753~1 601),663 bp(1 523~2 185),738 bp(2 124~2 861),1 011 bp(2 790~3 800),1 014 bp(3 747~4 760),914 bp(4 681~5 594).将其分别克隆入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长5 594个核苷酸,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第1个ORF位于615~2 630位核苷酸,编码672个氨基酸,第2个ORF位于2 623~4 968位核苷酸,编码782个氨基酸,第3个ORF位于3 304~4 968位核苷酸,编码555个氨基酸.在该基因中4种碱基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为:A,29.58%(1 655/5 594),T,26.52%(1 484/5 594),G,22.88%(1 280/5 594),C,21.02%(1 175/5 594).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NC_000883高度同源;存在10个碱基改变,只有1个引起氨基酸改变(3 752位C→G导致Ser→Cys).结论: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和NC_000883属同一基因型.

    作者:赵国强;宋建伟;戚敏;张世杰;陈宗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外毒素A对人单个核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热杀灭的铜绿假单胞菌(HKPA)及其外毒素A(PEA)对人单个核细胞(PBMC)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10 7 CFU/ml HKPA作为诱导物、50μg/L、100 μg/L、200 μg/L、400 μg/L PEA作为抑制物、抗PEA血清作为中和物,诱导PBMC体外产生TNF-α.ELISA法检测TNF-α浓度.结果:对照组HKPA可诱导PB-MC产生一定浓度的TNF-α;当PEA浓度≥100μg/L时,抑制TNF-α的产生(P<0.01),TNF-α浓度与PEA的剂量呈负相关(r=-0.82,P<0.01).抗PEA血清完全中和PEA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NF-α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KPA在体外可有效诱导PBMC产生TNF-α,PE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TNF-α的产生.

    作者:邓予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视网膜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目的:研究视网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出生3 d豚鼠以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2个月制备FDM动物模型,左眼作为对照.遮盖前后,检影验光检测双眼屈光度,A超测量双眼眼轴长度.遮盖后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视网膜BDNF的表达,RT-PCR检测BDNF mRNA的表达.结果:形觉剥夺使眼轴增长,近视屈光度增加,遮盖眼与对照眼相比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遮盖眼BDNF免疫活性降低,BDNF mRNA表达下调.结论:BDNF可能参与调控FDM的形成.

    作者:阎磐石;张金嵩;吕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鼠心脏异位移植150例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研究排斥反应和再灌注损伤心脏异位移植模型.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0只,随机均分为供体和受体.供体处理:开胸后游离主动脉和肺动脉,从远端离断,腔静脉和肺静脉集中结扎.受体处理:开腹后游离腹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并结扎周围小分支动、静脉血管.用9-0显微缝线分别进行升主动脉和腹腔动脉,主肺动脉和腹腔静脉端侧血管吻合,术后心脏跳动24 h为移植成功.结果:移植成活率为94.7%.结论: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是一种良好的研究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模型.

    作者:张永科;刘昌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内支架治疗体会

    1998年11月至2003年4月,作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带膜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24例,食管气管瘘6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宏亮;李伟;范英杰;乔合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及EB在定量PCR中敏感性比较

    目的:比较荧光染料SYBR Green I及EB在定量PCR诊断中检测DNA的敏感性.方法:分别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YBR Green I染色及EB染色,检测26例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人DNA PCR扩增产物,并进行光密度分析比较.结果:SYBR Green I染色于24个循环PCR产物带型清楚,可准确定量检测;EB染色则在28个循环才能进行定量分析.结论:荧光染料SYBR Green I染色较EB染色测量DNA敏感、快捷,在定量PCR技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茜;谢湘芝;经承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再次气管插管28例护理体会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可因多种原因而造成再次气管插管辅助通气.2001年至2004年,本科收治的先心病患儿在CICU行再次插管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邱武英;张林虹;周彩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脑内NGF、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各组均16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后,雌二醇组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其余2组腹腔注射花生油.60 d后应用Y迷宫、ELISA法分别检测VD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组织中NGF和BDNF含量变化.结果:大鼠学习尝试次数、记忆测试10次的正确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模型组、雌二醇组脑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雌二醇组脑组织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模型组增高(P均<0.01).结论: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可显著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增加VD大鼠脑内NGF和BDNF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卢宏;姜晓蕊;滕军放;王建平;宋志宇;王凯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金叶败毒制剂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金叶败毒制剂(JYBD)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建立HCMV感染细胞模型,应用更昔洛韦(GCV)和JYBD进行干预,采用定量RT-PCR法检测干预后不同时间感染细胞HCMV即刻早期基因IE86 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感染细胞的病变进展情况,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染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JYBD与GCV对HCMV IE86 mRNA的表达以及HCMV所致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受染细胞TNF-α、IL-6的分泌水平,JYBD作用弱于GCV.结论:JYBD可通过抑制HCMV IE基因的转录,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体外抗HCMV作用.

    作者:张龑;谭丽;闻良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黄体期单纯应用GnRHa引起卵巢过度刺激反应1例

    黄体中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GnRHa)是IVF常用超排卵方案,其并发症之一是可致卵巢囊肿[1,2],但单独应用引起多发囊肿形成卵巢过度刺激反应者极为少见.作者报道1例如下.

    作者:孙莹璞;曹彤;郭艺红;苏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线拴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n=72),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和MSCs组,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后MSCs组将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BrdU)的2×10 6个MSCs通过颈动脉移植入脑缺血大鼠体内,PBS组经颈动脉注入等体积的PBS液,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另设假手术组(n=6).分别于术后2d,4 d,6 d,8 d采用神经缺损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神经系统功能,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内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及营养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MSCs移植后,在脑内存活、迁徙、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多种神经保护性因子,与其他组相比,MSCs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结论:动脉移植MSCs治疗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自分泌或旁分泌多种神经保护性营养因子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黄月;许予明;方树友;秦洁;宋波;马兴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7例临床分析

    目前,我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仍位于首位,农村死于产科出血的病例占全国死于产科出血病例的80%以上[1].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产科患者13 066例,因保守治疗无效的产科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1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梁爱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