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恺;董明敏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和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及用褪黑素治疗8周的糖尿病大鼠各10只,应用荧光法测定心肌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应用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乳胶免疫聚集抑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含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糖尿病大鼠各指标升高,而褪黑素组血清MDA以及心肌组织中AGEs、MDA含量和心脏质量指数均较糖尿病组下降.结论:褪黑素能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非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李青菊;姚蔚;李凤良;李鹏诺;张苏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核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显带法对56例M5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结果:M5患者中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为57.14%(32/56).异常核型组完全缓解率25.00%(8/32),明显低于正常核型组的58.33%(14/24)(P<0.05).核型异常涉及多的是8号染色体(11/32),表现为±8、t(8;16)和t(8;21).结论:核型异常的M5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孟小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心肌肥大组、心衰组,每组8只.心肌肥大组和心衰组均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构建模型.假手术组和心肌肥大组大鼠于第4周处死,心衰组大鼠于第12周处死.分别检测各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肥大指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心力衰竭组与心肌肥大组比较,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心室内压变化大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心衰组较心肌肥大组心肌细胞凋亡增加,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P<0.01).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脏由心肌肥大向衰竭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凋亡蛋白Bax和Bcl-2表达改变有关.
作者:付春景;郭龙辉;申琦;黄幼田;许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金叶败毒制剂(JYBD)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建立HCMV感染细胞模型,应用更昔洛韦(GCV)和JYBD进行干预,采用定量RT-PCR法检测干预后不同时间感染细胞HCMV即刻早期基因IE86 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感染细胞的病变进展情况,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染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JYBD与GCV对HCMV IE86 mRNA的表达以及HCMV所致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受染细胞TNF-α、IL-6的分泌水平,JYBD作用弱于GCV.结论:JYBD可通过抑制HCMV IE基因的转录,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体外抗HCMV作用.
作者:张龑;谭丽;闻良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套双向凝胶电泳图像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分析和鉴定差异蛋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可溶性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电泳图片由专用扫描仪获取后,应用图像分析软件(PDQuest 7.1)进行蛋白差异点的表达情况分析.结果:二维电泳图片经过背景消减、点检测、点匹配等一系列分析后,得出了差异点.结论:PDQuest 7.1软件可以用来快速有效地对生物样品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进行分析.
作者:张慧珍;范清堂;吴逸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外阴恶性肿瘤的传统手术方法为外阴根治术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者常规结扎切断双侧大隐静脉及其主要分支,术后切口皮瓣常延迟愈合,感染发生率高,且易并发下肢水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疼痛、感觉异常等并发症[1].1990年1月至2004年7月,作者在行上述式术时保留大隐静脉治疗外阴恶性肿瘤18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赵红霞;王秀琴;杨丽娟;盛修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单纯聚乙醇酸和聚乳酸共聚物(PLGA)以及经Ⅱ型胶原表面修饰后的PLGA,对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粘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抽取成年兔骨髓,流式细胞仪分离骨髓MSC,以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及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的无血清F-12培养基诱导培养.取2周后MSC,接种于24孔培养板,其中Ⅱ型胶原修饰PLGA材料的12孔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单纯PLGA材料的另12孔.采用RT-PCR、细胞计数、免疫组化、MTT等方法检测细胞生长、粘附及分化情况.结果:诱导后的MSC,表达Ⅱ型前胶原mRNA,且能在经Ⅱ型胶原修饰的PLGA上粘附、增殖,并持续表达Ⅱ型胶原;而单纯PLGA使其脱分化.结论:Ⅱ型胶原能促进经诱导的MSC在PLGA上粘附、增殖并维持软骨细胞表型.
作者:许建中;范东伟;张文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蛋白和mRNA定位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RT-PCR法分别检测41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MMP-2,-9的mRNA及蛋白定位表达.结果:用RT-PCR、原位杂交2种不同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细胞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9%和53.66%,MMP-2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4%和9.76%,食管癌细胞与组织成分中MMP-9阳性表达相一致,但MMP-2明显不符.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MMP-9由食管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分泌,而MMP-2则非肿瘤细胞所分泌.
作者:温洪涛;张蕾;李继昌;张云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纯槲寄生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有效活性成分并鉴定其分子结构.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出槲寄生乙酸乙酯剂结晶化合物及槲寄生水剂结晶化合物.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和质谱分析进行分子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槲寄生中的PAF拮抗剂有效活性成分是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
作者:万鼎铭;徐从高;张茂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但老年患者由于代偿、修复、愈合等能力较差,LC术后仍存在较大潜在危险,故做好术后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2003年以来,本科共收治60岁以上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5例,LC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云霞;屈清荣;马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高位胆管癌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左右肝管汇合处和肝总管上1/3段的黏膜上皮癌,又称Klastskin瘤或肝门部肝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1].因其特殊的解剖关系及生物学特征,手术切除率极低.作者回顾分析本院1994年2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24例高位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举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分离神经干细胞球并获得大量单个神经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取20周胎龄人胚胎脑组织分离单细胞,应用DMEM/F12培养基培养形成神经干细胞球,取神经干细胞球,分别以2.50 g/L、1.25 g/L胰蛋白酶及0.6 u/ml、1.2 u/ml、1.8 u/ml、2.4 u/ml酵素-Ⅱ(DispaseⅡ)消化,观察消化过程及细胞形态,对消化后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各浓度DispaseⅡ均能较完全地消化神经干细胞球,其中1.2 u/ml、1.8 u/ml DispaseⅡ消化后的细胞生长状况佳.胰蛋白酶消化后细胞有较大的损伤,成活细胞少.消化后的细胞Nestin抗体染色结果(+),证实为神经干细胞.结论:一定浓度的DispaseⅡ消化神经干细胞球后,可获得大量成活单个神经干细胞.
作者:孙剑瑞;杨波;杜英;宋来君;李国喜;张清勇;胡祥;胡平生;徐虹;王云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荧光染料SYBR Green I及EB在定量PCR诊断中检测DNA的敏感性.方法:分别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YBR Green I染色及EB染色,检测26例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人DNA PCR扩增产物,并进行光密度分析比较.结果:SYBR Green I染色于24个循环PCR产物带型清楚,可准确定量检测;EB染色则在28个循环才能进行定量分析.结论:荧光染料SYBR Green I染色较EB染色测量DNA敏感、快捷,在定量PCR技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茜;谢湘芝;经承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颌窦提升术对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患者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患者植入196枚种植体,患者平均年龄60.6岁.将自体松质骨(Spongiosa)与Bio-OSS(R)混合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根据情况一期或二期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至少6个月,选用适当的上部修复体进行义齿修复.结果:上颌窦提升术后或/和种植体植入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松动或脱落,供骨区和种植术区均未见并发症.术后12个月PTVs小为-5,X线检查种植体周垂直骨吸收均不超过1 mm.种植体全部稳定地行使功能.结论:应用上颌窦提升术对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克豪;Lorenzoni M;Wegscheider WA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B19 VP2基因为靶基因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作为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用PCR方法以pGEM1-B19为模板扩增出B19 VP2目的基因;将其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将重组子pcDNA3-VP2及空质粒分别用脂质体包裹接种家兔;ELISA方法检测家兔血清中B19 VP2抗体产生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VP2;其作为基因疫苗接种家兔后可产生滴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抗体.结论:B19 VP2基因可作为B19病毒基因疫苗构建的靶基因.
作者:胡军;戚敏;张世杰;宋建伟;赵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2年2月至2003年2月,作者采用无张力双层补片治疗腹股沟疝患者36例,与同期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比较,近期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冰;韩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常见的解剖异常为脊髓脊膜膨出和隐性脊柱裂[1].作者比较分析了脊髓脊膜膨出和隐性脊柱裂患儿下尿路尿动力学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史云菊;齐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纯化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髓直接接种法分离培养13~18周胎龄水囊引产新鲜胎儿股骨骨髓,贴壁细胞达90%以上融合时消化传代.传代细胞分别接种于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基)和加入15 mmol/L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Hepes)的常规培养基(改良培养基)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酸度计监测培养基pH值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纯度及CD抗原表达情况.并诱导改良培养基培养的hMSC向成骨细胞分化,酶细胞化学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鉴定hMSC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2种培养基培养的hMSC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CD抗原表达等方面相似,但改良培养基由于pH值较恒定而能提高hMSC纯度及细胞增殖速度,且诱骨分化后可形成矿化结节,ALP染色阳性.结论:Hepes能提高全髓直接接种法培养的hMSC纯度及细胞增殖速度,简化骨髓细胞分离程序,减少细胞损伤及受污染机会,利于hMSC培养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霞;李相中;刘清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槲寄生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有效活性成分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HG)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HG对[3H]PAF结合的竞争抑制实验.结果:HG能够将[3H]PAF置换下来,且置换呈剂量依赖性和饱和性的特点.结论:HG是通过PAF受体而发挥特异性的PAF拮抗剂作用.
作者:万鼎铭;徐从高;张茂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术后辅助化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1998年至2000年,作者采用全身化疗+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术后患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俊叶;申学昌;刘义兴;冯献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