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留顺;李月光;马秀现;叶学祥;许培钦
肝脏对甲状腺的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可使肝细胞受损[2].作者通过检测甲亢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探讨甲亢对肝细胞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杨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焦化厂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对焦化厂炼焦车间工人62名和接苯车间工人82名(精苯作业工人50名,回收车间工人32名)进行了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炼焦工和接苯工多数因子评分高于全国常模,炼焦组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精神病性(P<0.01或<0.05)等方面;接苯组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P<0.01或0.05)等方面.精苯组与回收组比较,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因子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化厂职工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尤其是精苯作业工人,可能与接触毒物种类、工作方式、工作强度等不同有关.
作者:王新朝;徐玉宝;许东;李洪;李时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5年1月至2002年6月,作者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11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晋松如;王树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体外循环(CPB)期间及术后,血液稀释、低温及其他因素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表现为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甲状腺素(T4)低下,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则基本正常,此种情况称为低T3综合征,会对机体产生一定影响[1,2].作者观察了11例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前后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钱建华;韩冬梅;林洪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常见的骨关节疾患,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1,2].作者对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悦保仕;张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准确测定小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pH的底物溶液与肠黏膜提取物反应,计算相应的酶活性;取不同反应时间(45 min,60 min,75 min),不同显色时间(45 min,60 min,75 min)和不同显色剂用量(2.0 ml,2.5 ml,3.0 ml)按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底物溶液与肠黏膜反应的A值作为正交实验的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由正交实验得出,该方法的佳反应条件为:pH 4.6,水浴75min,显色时间45 min,显色剂用量3.0 ml;批内酶活性(0.029±0.003)U/ml,CV=2.49%,批间酶活性(0.032±0.004)U/ml,CV=4.19%.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作者:何伟;黄磊;吕斌;黄承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贲门癌是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CT扫描对肿瘤术前分期和评估手术切除率有重要价值,但对腔内病变的CT表现研究较少.2000年11月至2003年3月,作者利用自制可调式角度板对96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行臀高头低位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及上消化道造影(GI)进行比较,旨在探讨CT对中晚期贲门癌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吕庆才;段成洲;郝安林;蒋明;师晓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微小染色体支持蛋白5(Mcm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0例膀胱肿瘤患者(G1 25例,G2 27例,G3 18例;Tis-T1 47例,T2~T4 23例)、4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尿脱落细胞中Mcm5的表达;并对癌患者肿瘤组织Mcm5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行尿细胞学检查.结果:膀胱肿瘤组织标本中Mcm5阳性率为98.5%(67/68),Mcm5表达量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但相对表达量在各病理分级、各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中Mcm5检测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87.1%)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48.6%,P<0.05);正常对照组和泌尿系良性疾病组中Mcm5阳性表达率为10.0%,低于膀胱癌组(P<0.05).结论:RT-PCR方法检测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膀胱癌诊断方法.
作者:郑涛;张卫星;王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蜈蚣、全蝎、地龙中氨基酸分布规律.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3种药材中氨基酸含量,并与常见动植物蛋白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3种药材蛋白含量均很高,Gly、Ala、Val、Leu、Arg等氨基酸比例较高.3种药材氨基酸分布规律与其药理作用有一定关系.
作者:刘继红;尚娟;贾斌;刘宏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山茱萸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无水乙醇回流提取、无水乙醇回流-正丁醇萃取、体积分数为70%乙醇回流提取、体积分数为70%乙醇回流提取-正丁醇萃取、水提取、超声波提取和超临界CO2提取方法,以人参皂苷Re作对照品,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山茱萸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及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皂苷含量有较大的影响,超临界CO2提取技术无溶剂残留,操作温度低,对环境友好,提取效率高,皂苷含量是传统溶剂提取的1.5~2.0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韩志慧;张景伟;赵玉丛;李新宝;刘国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袢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效果.方法:12只成年犬随机分为游离空肠盲袢胆囊吻合组(IL组,n=7)和胆囊空肠盲袢型Roux-en-Y吻合组(RL组,n=5).IL组行游离空肠盲袢胆囊吻合,RL组行胆囊空肠盲袢型Roux-en-Y吻合.术后通过99mTc-EHIDA肝胆动态扫描、返流及胆管成石情况观察、胆汁细菌培养、肝脏病理学检查了解该术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术后2组肝脏排泌功能、盲袢排空功能相互比较及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止返流及逆行感染IL组优于RL组.结论:本术式效果可靠且在预防返流及逆行感染方面优于盲袢型胆肠Roux-en-Y吻合术.
作者:牛跃平;徐智;李东庄;赵蕊;周孝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人微小病毒B19的重组蛋白抗原,为建立ELISA方法诊断B19病毒感染提供特异性抗原.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B19 VP2基因,将之插入到T载体中进行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后再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用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表达 产物经亲合层析柱纯化得到VP2重组蛋白抗原.用B19 VP2 IgG对该蛋白进行了Western-Blot分析.结果:筛选出2株B19 VP2蛋白抗原高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后,表达VP2重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4.6%.结论:VP2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
作者:胡军;王岚;宋建伟;陈宗德;赵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构建含人乳癌DF3/MUC1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白喉毒素A链(DTA)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人乳癌细胞MCF-7中扩增出DF3/MUC1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序列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再从pMD18T-DF3重组质粒中切下DF3/MUC1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序列并亚克隆入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L3-DF3.从质粒pIBI30-DTA中切下DTA片断,以DTA基因替换重组质粒pGL3-DF3中的虫荧光素酶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L3-DF3-DTA.结果:构建了含人乳癌DF3/MUC1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DTA的表达载体,酶切和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结论:重组质粒pGL3-DF3-DTA构建成功.
作者:罗威;黄文广;殷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70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在心衰初步控制后加服倍他乐克,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HRV;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HRV各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总有效率97.1%(34/35),高于对照组的71.4%(25/35)(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再住院率17.1%(6/35),低于对照组42.9%(15/3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CHF,可提高患者HRV,增强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高寒梅;郭龙枝;裴济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YP17基因-34 bp处T→C碱基置换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对中国汉族人118例PCOS患者和106例对照组的CYP17基因-34 bp碱基置换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睾酮(T)水平,比较CYP17基因多态性与PCOS患者T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国汉族人PCOS组CYP17基因型频率分布为9.9%(A1A1)、56.4%(A1A2)、33.7%(A2A2),对照组为20.0%(A1A1)、52.0%(A1A2)、28.0%(A2A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0,P>0.05);PCOS组A1、A2等位基因频率为38.1%、61.9%,对照组为46.0%、54.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32,P>0.05);PCOS组A2A2基因型组的T水平((1.63±o.58)μg/L)高于A1A2组((1.30±0.85)μg/L)和A1 A1组((1.00±0.66)μg/L)(P<0.05),且含A2组(A1A2,A2A2)的T水平((1.43±0.67)μg/L)显著高于不含A2组(A1A1)的T水平(P<0.05).结论:CYP17基因-34 bp处T→C碱基置换的存在与PCOS高T血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PCOS的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谭丽;张蕾;朱桂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龄老年人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心脏性猝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9例≥75岁心脏性猝死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死亡前6个月之内24 h动态心电图HRV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以同期资料完整的老年健在患者作对照.结果:高龄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多于对照组,HRV各参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HRV减低是预测高龄老年人心脏性猝死较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郑爱兰;郝道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GZ)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模型组、正常组(n=9).治疗组、模型组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均造模成功7只.治疗组大鼠于造模前24 h行RGZ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2周后处死动物,观察肾小球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外基质(ECM)相对面积,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皮质CT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及模型组肾小球ECM相对面积及肾皮质CTGF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但治疗组2指标均较模型组低(P<0.01);治疗组肾脏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RGZ能改善糖尿病时肾脏的病理变化,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有关.
作者:孟晓青;邓安国;朱忠华;杨晓;刘建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核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显带法对56例M5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结果:M5患者中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为57.14%(32/56).异常核型组完全缓解率25.00%(8/32),明显低于正常核型组的58.33%(14/24)(P<0.05).核型异常涉及多的是8号染色体(11/32),表现为±8、t(8;16)和t(8;21).结论:核型异常的M5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孟小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可因多种原因而造成再次气管插管辅助通气.2001年至2004年,本科收治的先心病患儿在CICU行再次插管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邱武英;张林虹;周彩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由于多合并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1].1998年8月至2004年8月,本科收治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SAP患者3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阳;张水军;赵永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