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和MRI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价值探讨

悦保仕;张焱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 影像学, 诊断
摘要: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常见的骨关节疾患,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1,2].作者对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术后2种辅助化疗方法效果比较

    近年来术后辅助化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1998年至2000年,作者采用全身化疗+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术后患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俊叶;申学昌;刘义兴;冯献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33例EMC组织中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EMC.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78.8%和55.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且与PCNA呈正相关(r=0.446,P=0.005).结论: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细胞增殖活性明显相关,可用来鉴别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

    作者:史惠蓉;陈志敏;梁爱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探讨新生豚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佳条件.方法:分离新生24 h内的豚鼠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分别于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2%B27的培养基及含4 ng/L bFGF的B27培养基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收集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GFAP及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含bFGF的B27培养基中,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团.传代培养分化的细胞可见NSE或GFAP免疫阳性细胞.结论:含体积分数2%B27的DMEM/F12培养基中添加bFGF可获得大量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

    作者:席恺;董明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线拴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n=72),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和MSCs组,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后MSCs组将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BrdU)的2×10 6个MSCs通过颈动脉移植入脑缺血大鼠体内,PBS组经颈动脉注入等体积的PBS液,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另设假手术组(n=6).分别于术后2d,4 d,6 d,8 d采用神经缺损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神经系统功能,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内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及营养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MSCs移植后,在脑内存活、迁徙、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多种神经保护性因子,与其他组相比,MSCs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结论:动脉移植MSCs治疗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自分泌或旁分泌多种神经保护性营养因子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黄月;许予明;方树友;秦洁;宋波;马兴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脑出血可增加致残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作者对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助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并以常规治疗的42例作对照,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马丽;侯巧红;郭建超;许予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游离空肠袢修复犬肝门部胆管狭窄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袢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效果.方法:12只成年犬随机分为游离空肠盲袢胆囊吻合组(IL组,n=7)和胆囊空肠盲袢型Roux-en-Y吻合组(RL组,n=5).IL组行游离空肠盲袢胆囊吻合,RL组行胆囊空肠盲袢型Roux-en-Y吻合.术后通过99mTc-EHIDA肝胆动态扫描、返流及胆管成石情况观察、胆汁细菌培养、肝脏病理学检查了解该术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术后2组肝脏排泌功能、盲袢排空功能相互比较及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止返流及逆行感染IL组优于RL组.结论:本术式效果可靠且在预防返流及逆行感染方面优于盲袢型胆肠Roux-en-Y吻合术.

    作者:牛跃平;徐智;李东庄;赵蕊;周孝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98例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皮肤不留瘢痕、患者机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2000年10月至2004年7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9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雪芳;杨继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槲寄生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槲寄生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以槲寄生的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分别给兔灌胃.观察灌胃前,灌胃后4 h和8 h各提取物对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槲寄生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槲寄生水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有拮抗PAF的作用.

    作者:万鼎铭;徐从高;张茂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脑内NGF、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各组均16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后,雌二醇组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其余2组腹腔注射花生油.60 d后应用Y迷宫、ELISA法分别检测VD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组织中NGF和BDNF含量变化.结果:大鼠学习尝试次数、记忆测试10次的正确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模型组、雌二醇组脑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雌二醇组脑组织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模型组增高(P均<0.01).结论: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可显著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增加VD大鼠脑内NGF和BDNF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卢宏;姜晓蕊;滕军放;王建平;宋志宇;王凯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郑州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了解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10个居委会,对居委会内全部已确诊的227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膳食控制状况、治疗方式、病情监测、体育锻炼、糖尿病相关知识等进行调查.采空腹及早餐后2 h静脉血测血糖.空腹血糖<7.77 mmol/L且餐后2 h血糖<11.10 mmol/L为病情控制良好;空腹血糖≥7.77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0 mmol/L为病情控制不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研究因素与病情控制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尿病知识评分、膳食控制状况、治疗方式等5个因素对病情控制状况有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病程、糖尿病知识评分、膳食控制状况3个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结论:病程、糖尿病知识评分、膳食控制状况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的主要因素.但科学的、正规的药物治疗对病情控制状况的影响也不应被忽视.

    作者:张卫东;袁媛;郗园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93例IgA肾病患者,其中高血压36例,血压正常57例.对2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其高血压发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IgA肾病的小动脉增厚表现为肌层增厚或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蛋白尿程度、血肌酐水平及肾小动脉管壁增厚为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蛋白尿程度、血肌酐水平及肾小动脉管壁增厚与IgA肾病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寒;王沛;刘章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20例诊治体会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也称左侧门静脉高压症,是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经脾切除治愈[1].本院1976年5月至2002年12月收治RPH 20例,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福;唐哲;冯留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126例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本院自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治疗先天性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大小便失禁126例,现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汴云;张桂菊;孔建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鼠心脏异位移植150例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研究排斥反应和再灌注损伤心脏异位移植模型.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0只,随机均分为供体和受体.供体处理:开胸后游离主动脉和肺动脉,从远端离断,腔静脉和肺静脉集中结扎.受体处理:开腹后游离腹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并结扎周围小分支动、静脉血管.用9-0显微缝线分别进行升主动脉和腹腔动脉,主肺动脉和腹腔静脉端侧血管吻合,术后心脏跳动24 h为移植成功.结果:移植成活率为94.7%.结论: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是一种良好的研究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模型.

    作者:张永科;刘昌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测定

    肝脏对甲状腺的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可使肝细胞受损[2].作者通过检测甲亢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探讨甲亢对肝细胞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杨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T和MRI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价值探讨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常见的骨关节疾患,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1,2].作者对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悦保仕;张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随访的冠脉造影资料较全的100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依据术后冠脉造影复查结果将其分为无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比较2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靶血管病变特点(如病变部位、病变分型、病变长度、术前狭窄程度、小管腔直径、病变血管支数),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病变部位、病变分型、病变血管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狭窄组男女比例(39:6)较无再狭窄组(29:26)高(P=0.02);再狭窄组吸烟比例(80%)较无再狭窄组(58.6%)高(P=0.03);再狭窄组术前狭窄程度(94.65%±3.62%)较无再狭窄组(88.81%±3.23%)重(P=0.04);再狭窄组病变长度(23.2±10.8)mm较无再狭窄组的(17.6±11.8)mm长(P=0.04).结论: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病变部位、病变分型、病变血管支数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无关,男性、吸烟、病变长度、术前狭窄程度与其有关.

    作者:刘灵芝;侯翠红;刘恒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上颌窦提升在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牙种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上颌窦提升术对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患者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患者植入196枚种植体,患者平均年龄60.6岁.将自体松质骨(Spongiosa)与Bio-OSS(R)混合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根据情况一期或二期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至少6个月,选用适当的上部修复体进行义齿修复.结果:上颌窦提升术后或/和种植体植入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松动或脱落,供骨区和种植术区均未见并发症.术后12个月PTVs小为-5,X线检查种植体周垂直骨吸收均不超过1 mm.种植体全部稳定地行使功能.结论:应用上颌窦提升术对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克豪;Lorenzoni M;Wegscheider WA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管活性药物海绵体内注射致阴茎异常勃起46例处理体会

    阴茎异常勃起是指阴茎长时间持续勃起,并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自然情况下较少见.血管活性药物海绵体内注射(ICI)可以导致阴茎异常勃起[1].1993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本科采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罂粟碱和前列腺素(PGE1)等药物检查、诊断和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940例,发生阴茎异常勃起46例(4.89%),妥善处理后,均未出现严重后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立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外毒素A对人单个核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热杀灭的铜绿假单胞菌(HKPA)及其外毒素A(PEA)对人单个核细胞(PBMC)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10 7 CFU/ml HKPA作为诱导物、50μg/L、100 μg/L、200 μg/L、400 μg/L PEA作为抑制物、抗PEA血清作为中和物,诱导PBMC体外产生TNF-α.ELISA法检测TNF-α浓度.结果:对照组HKPA可诱导PB-MC产生一定浓度的TNF-α;当PEA浓度≥100μg/L时,抑制TNF-α的产生(P<0.01),TNF-α浓度与PEA的剂量呈负相关(r=-0.82,P<0.01).抗PEA血清完全中和PEA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NF-α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KPA在体外可有效诱导PBMC产生TNF-α,PE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TNF-α的产生.

    作者:邓予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