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0例临床分析

王丽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治疗, 儿童
摘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多见于中年妇女,儿童发病率较低,但目前有增高趋势.现将本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NIT-Ⅵ对豚鼠右心室乳头状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衍生物NIT-Ⅵ对离体豚鼠右心室乳头状肌慢反应动作电位(SAP)的影响.方法:离体豚鼠右乳头状肌经含异丙肾上腺素或组织胺的高K+台氏液(K+浓度25 mmol/L)灌流诱发SAP后,采用累积浓度给药法依次给予NIT-Ⅵ 3×10-9 mol/L,3×10-8 mol/L和3×10-7 mol/L.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慢反应动作电位.记录给药前后的SAP振幅(APA),0期大除极速率(vmax),复极50%和90%的时程(APD50和APD90).结果:NIT-Ⅵ 3×10-9 mol/L、3×10-8 mol/L、3×10-7 mol/L可明显降低高钾除极时异丙肾上腺素、组织胺等诱发的SAP的APA、vmax,缩短APD50和APD90.结论:NIT-6具有阻断心肌钙通道的作用.

    作者:温洪涛;谢华;胡香杰;张贵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的优化设计及研制

    目的:探讨采用复合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聚乳酸、壳聚糖可降解生物材料为载体,明胶为分散剂,span-80和tween-80混合液为微乳液,根据微粒的表面形态、粒径大小、分布、包封率、载药量选择佳工艺条件,制备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结果与结论:原子力显微镜下可见纳米粒表面圆滑,分布均匀.正交设计效应曲线图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搅拌速度、溶剂挥发温度、聚乳酸与褪黑素投药比、壳聚糖浓度是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在30 ℃, 1 000 r/min搅拌速度, 搅拌时间45 min, m(褪黑素):m(聚乳酸)为1:5,V(Tween-80):V(Span-80)为5:1, 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条件下,可制备成平均粒径为45.84 nm,包封率为38.33%,载药量为8.35%的褪黑素载药纳米粒.

    作者:徐强;董明敏;庄银凤;窦永华;王国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29例体会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由于解剖部位特殊成为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难点.近年来,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该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使患者免除开刀之苦,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危险性,取得了明显的疗效[1].本院自1996年11月至2003年2月,收治CCF 29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新巍;吴刚;马南;高雪梅;王艳丽;李永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性激素对人脐动脉环的作用

    目的:探讨性激素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脐动脉环张力的影响.方法:制备人脐动脉环,观察17β-雌二醇(17β-E2)、右旋-孕-4烯3,20二酮(P)、17β-羟雄甾-4烯- 3酮(T)单独应用,17β-E2与P联合应用,17β-E2、P、T预处理对5-HT缩血管作用,17β-E2和P联合预处理对5-HT缩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7β-雌二醇浓度为10-9 mol / L、10-8 mol / L、10-7 mol / L、10-6 mol / L时均可舒张由5-羟色胺 ( 10-6 mol / L ) 预收缩的血管环(P < 0.05),但在10-5 mol / L 时对脐动脉环无明显作用(P> 0.05 );孕激素和雄激素在上述浓度下均无舒张血管作用(P> 0.05).当10-9 mol / L 17β-雌二醇与10-5 mol / L孕激素联合应用,或者17β-雌二醇浓度为10-7 mol / L、 10-5 mol / L时与孕激素( 10-9 mol / L、10-7 mol / L、10-5 mol / L )分别联合应用时,孕激素均抑制17β-雌二醇的舒张血管环作用(P< 0.05).上述3种性激素无论是单独或联合预处理对5-羟色胺(10-6 mol / L)收缩血管环的作用都无影响.结论:雌激素能够舒张人脐动脉环,但孕激素和雄激素无此作用.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时,孕激素可抑制雌激素的舒张血管作用,提示在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和孕激素替代治疗中应注意适当配伍.

    作者:李永欣;金寒;杜志军;祁元明;王柏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福辛普利联合氯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氯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C组(假手术组),UUO组(手术组), UUO+ACEI组(福辛普利干预组),UUO+ARB组(氯沙坦干预组),UUO+ACEI+ARB组(福辛普利联合氯沙坦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给予福辛普利(10 mg*kg-1*d-1),氯沙坦(50 mg*kg-1*d-1),福辛普利联合氯沙坦(剂量同前)混悬液灌胃,假手术组及手术组每d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分别在术后第14 d应用鼠尾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再处死并收集3 ml血标本及处死前24 h尿液,留取右侧肾脏.24 h尿送检尿肌酐、尿蛋白,血标本送检肌酐.光镜下观察肾皮质、间质细胞增生及纤维化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后第14 d梗阻侧肾脏H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改变. 结果:①血压及生化检查: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及各药物干预组大鼠收缩压、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HE及Masson染色均显示UUO 14 d间质增宽,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管腔扩张,弥漫的单核、淋巴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纤维化形成,纤维化程度明显;各药物干预组纤维化程度较轻.③免疫组化指标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及药物治疗组HGF、TGF-β1、PCNA表达均增高(P<0.05),且药物治疗组HGF表达高于UUO组,联合用药组更高于单用药组;同时,药物治疗组TGF-β1、PCNA表达低于UUO组,联合用药组更低于单用药组.结论:福辛普利联合氯沙坦可通过增加HGF表达,下调TGF-β1,从而延缓UUO大鼠肾组织间质纤维化进展.

    作者:宋洁;刘章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硬膜外持续输注芬太尼加吗啡剖宫产术后镇痛20例疗效观察

    2003年5月至10月,作者采用吗啡加芬太尼应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剖宫产术后镇痛20例,并与同期采用吗啡或芬太尼单独应用于CSEA术后镇痛的患者各20例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晏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6例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孕激素对肌瘤的增长起重要的作用[1],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可使肌瘤萎缩[2].为观察2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作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荆建红;史惠蓉;王鲁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环醇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41例临床观察

    双环醇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肝炎合成新药,为期4 a的双环醇Ⅰ、Ⅱ、Ⅲ期(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双环醇对慢性肝炎疗效肯定,服用安全、方便[1].在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本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Ⅳ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估双环醇的安全性和疗效.本研究为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遵照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准则进行.

    作者:孙爱民;程豪为;朱金凤;王和平;巴秋菊;赵国龙;杨荟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HIV初筛阳性标本免疫印迹试验结果分析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死率极高.AIDS检测系指对人体体液、组织器官、精液以及有关血液制品、生物组织或其他物品等进行HIV或其相应标志物的实验室测定,包括分离HIV、检测HIV抗原、测定核酸及HIV抗体[1].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血液中HIV抗体检测,分为初筛试验及确认试验.本确认实验室对县区送检的230例标本初筛与确认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梅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单一症状原发性夜遗尿患儿排尿后收缩观察

    目的:初步探讨排尿后收缩(PVC)在单一症状原发性夜遗尿(primary 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 PMNE)患儿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患儿共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6~14(9.4±2.2)岁,无神经病变体征.通过耻骨上途径置入测压管进行自然灌注尿动力学检查,并测括约肌肌电图.结果:有PVC 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6~14(9.5±2.2)岁);无PVC 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6~14(9.1±2.3)岁).2组患儿的膀胱大容量(VMC)、膀胱顺应性(BC)、残余尿量(VPR)、逼尿肌不稳定(DI)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C表现可分为3型,单峰平滑型(Ⅰ型)16例,单峰非平滑型(Ⅱ型)10例和多峰型(Ⅲ型)14例.结论:PMNE患儿PVC与DI、MCC、PVR和BC的发生和改变无明显相关性.Ⅰ型和Ⅱ型PVC与DSD有关, Ⅲ型较为特殊,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源;文建国;王庆伟;刘会范;齐艳;张瑞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有机酚法和Chelex-100法提取不同组织微量DNA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有机酚法和Chelex-100法提取不同组织微量DNA的效果.方法:分别用有机酚法和 Chelex-100法从外周血、脐带血、绒毛、羊水、胎盘、血斑、口腔分泌物、发根毛囊中提取微量基因组DNA,进行D12S391、D5S818基因座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析.结果:外周血、脐带血、绒毛、胎盘、口腔分泌物、发根毛囊均适于用Chelex-100法提取DNA,效果与有机酚法相似.结论:Chelex法是一种高效而快速的微量DNA提取方法,适用于产前诊断和法医鉴定微量组织的检测.

    作者:陈辉;刘永波;谢庆瑞;李晓雯;张钦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深部埋伏阻生前牙助萌矫治39颗

    1997年以来,作者对35例埋伏过深的阻生前牙行翻瓣手术,助萌矫治,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平生;连卫娜;关源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2例,迁延期17例,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培养后制片进行银染,检测并计算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和细胞核面积比值.结果与25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迁延期Ag-NORs含量逐渐恢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作者:王霞;高丽;马冬菊;崔崇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微量元素检测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脑梗死患者80例及对照组40例血清及CSF中Zn、Cu、Fe、P、Ca、Mg含量.结果:脑梗死组血清及CSF中Cu、Zn含量及Cu/Zn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Mg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Fe、P、Ca含量2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2组血清各元素测值与CSF测值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及CSF中Cu、Zn、Cu/Zn增高,Mg降低,Fe、P、Ca无明显变化.

    作者:夏昱;孙玉华;王继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通脉降脂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症33例疗效观察

    动脉粥样硬化症(A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1].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作者采用中药通脉降脂口服液对郑州铁路中心医院、河南中医学院附院就诊的AS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采用洛伐他汀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TIL)评分标准对51例LN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分级,并结合临床资料观察不同LN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活动指数(AI)、慢性指数(CI) 、病理分型、蛋白尿、肾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51例LN患者伴有肾小管间质病变者49例(96%).对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LN患者的AI、CI、TIL进行评分,Ⅱ级AI评分高,与其他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和TIL均以Ⅲ级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病理类型为Ⅳ型的LN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相关分析显示,LN患者TIL与AI、CI、Scr及Ccr水平相关,r分别为0.373(P<0.01)、0.813(P<0.01)、0.396(P<0.05)、-0.476(P<0.05),与24 h尿蛋白定量等无相关性.结论:LN肾小管间质病变与病理类型、肾功能损害程度、活动指数及慢性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金石昆;张桦;李中和;王玉新;林宇静;林琳;邹和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探讨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260例,其中110例在新生儿娩出24 h内开始给予游泳与抚触作为研究组,另外150例作为对照组不予游泳与抚触.观察2组第1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研究组第1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能加速胎便排出,使胎便转黄时间提前,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黄疸发生率,促进生长发育.

    作者:刘爱清;张曦;刘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6例体会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是由于心脏或动脉内脱落的血栓或因动脉病变而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血栓完全阻塞下肢动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后果十分严重.本院于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6例,均在X光监视下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血栓溶解血管再通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章锁;谢海富;张军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法.将4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7.4±14.7)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33.8±11.3)岁.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和西沙必利5 mg/次,3次/d,共治疗4周.于治疗14 d、28 d 后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4 d及28 d时早饱、上腹胀、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灼热、烧心、嗳气等症状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 d及28 d时胃排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2例出现头晕,4例出现腹痛或腹泻,但均未影响继续治疗;对照组1例因头晕中断治疗,3例出现腹痛或腹泻,未影响治疗. 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

    作者:冯常炜;赵影影;李振峰;赵治国;崔静;程香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家兔静脉移植桥血管内膜c-myc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c-myc基因在冠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中的表达.方法:2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将颈外静脉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分别在术后6 h,2 d,7 d,14 d,28 d取静脉桥.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c-myc蛋白的表达,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量静脉桥内膜、中膜厚度及其比值. 结果:7 d时静脉桥内膜和中膜厚度较6 h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 d,28 d时静脉桥内膜和中膜厚度较7 d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 h至7 d,c-myc蛋白血管平滑肌细胞逐渐增多,于7 d达高峰(P<0.01).移植后14 d,28 d c-myc蛋白血管平滑肌细胞开始下降,与 7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myc蛋白表达与内膜增殖有密切联系,可作为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的早期监测指标.

    作者:单岩;蔡太生;张谦;徐云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