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董明敏;庄银凤;窦永华;王国伟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2例卵巢上皮性癌(浆液性24例,粘液性18例;Ⅰ~Ⅱ期14例,Ⅲ~Ⅳ期28例;G1、G2 31例,G3 11例;有淋巴结转移18例,无转移24例;存活时间≥3 a 16例,<3 a 26例)、16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P<0.05);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存活时间无关(P>0.05).结论:Cox-2表达上调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赵先兰;史惠蓉;乔玉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童和青少年单一症状原发性夜遗尿(PMNE)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郑州和安阳16所学校的8 500名6~18岁无白天排尿异常的正常小学和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过去1个月内是否夜间睡眠时尿床1次或以上;白天有无排尿异常.结果:实际回收问卷8 006份,有效问卷7 896份,其中男3 979份,女3 917份.各年龄段PMNE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男性由6岁10.2%下降为18岁的1.4%;女性由6岁的9.7%逐渐下降为18岁的0.9%.遗尿发生率男性16岁和女童14岁以后降为1%左右.结论:学龄儿童遗尿的发生率仍很高,青春期后稳定在1%左右.
作者:文建国;陈悦;王庆伟;文建军;杨合英;李洪玲;李源;孟然;裴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分类过去一直沿用Papanicolaou提出5级分类诊断法,1988年由美国NCI提出描述性诊断分类法(The Bethesda System ,TBS法)[1].TBS法能对宫颈涂片标本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评估,且对镜下细胞学的变化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诊断结果更趋明确,已逐渐为临床及细胞学诊断医师所接受[2,3].作者按TBS诊断系统对2 200例宫颈涂片进行细胞学观察与诊断,并对其中的66例行病理组织学活检对照, 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鸿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梗阻后肾脏功能的改变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及对照组(n=10).实验组双侧输尿管梗阻24 h后解除梗阻,对照组手术同实验组,但不结扎.所有大鼠于术前3 d 及术后4 d测量饮水量、食量、体重及尿量;术后4 d抽取动脉血化验,同时取出双侧肾脏;右肾全肾快速放入液氮冰冻备份,左肾分离出内髓(IM)、外髓内带(ISOM)、外髓外带加肾皮质(OSOM+C),免疫杂交法检测3型钠氢交换通道 (NHE3)、钠钾ATP酶 (Na-K-ATPase)和钠-钾-2氯协同转运通道蛋白(BSC-1).结果:实验组输尿管梗阻24 h后引起肾脏水钠排泄异常,机体水电解质紊乱; 肾脏不同部位NHE3、Na-K-ATPase 及BSC-1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1).结论:NHE3、Na-K-ATPase及BSC-1水平降低可能是泌尿系梗阻后肾小管性钠回吸收障碍、低渗性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贵宪;文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单一症状原发夜遗尿(PMNE)患儿的自然灌注(NF)和人工灌注(AF)尿动力学表现.方法:47例PMNE患儿,男30例,女17例,年龄6~14(9.6±2.3)岁.先后分别进行NF尿动力学检查和AF尿动力学检查(灌注速度10 ml/min).比较2次检查结果.结果:NF和AF尿动力学的大逼尿肌压、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残余尿量、膀胱顺应性、大尿流率、膀胱不稳定收缩发生率、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发生率和排尿后收缩发生率2次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大膀胱容量和排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和AF分别检出低膀胱容量43例(91%)和38例(81%);NF和AF分别检出低膀胱顺应性17例(36%)和16例(34%).结论:PMNE患儿的NF和AF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均可对患儿膀胱功能作出正确评估.
作者:李源;文建国;王庆伟;刘会范;齐艳;张瑞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有无DNA聚合酶β基因(polβ)突变.方法:采用RT-PCR法、PCR-SSCP分析法对12例正常宫颈组织、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34例宫颈鳞癌组织进行polβ突变检测.结果:CIN及宫颈癌组织中存在polβ突变,宫颈癌组织中的突变率(13/34)高于CIN(2/18),后者高于正常宫颈组织.测序结果表明宫颈癌组织中polβ 660位发生A→G突变.结论:宫颈癌组织中的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韩丽萍;董子明;乔玉环;史惠蓉;赵国强;陈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LE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方法:将45名正常对照和353例PCOS患者按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Ⅰ组、PCOSⅠ组(BMI<25 kg/m2), 正常Ⅱ组、PCOSⅡ组(BMI 25~29 kg/m2),PCOSⅢ组(BMI≥30 kg/m2),各组均行血清LEP和IGF-Ⅰ水平测定.结果:①正常对照与PCOS患者的组间(Ⅰ、Ⅱ、Ⅲ组)LE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EP水平随BMI增大而升高,呈正相关(r=0.975 8, P<0.05);各组间IGF-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OS中存在LEP抵抗状态,肥胖加重了LEP抵抗在PCOS中的作用.
作者:张展;贾莉婷;赵德华;朱艳玲;刘东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myc基因在冠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中的表达.方法:2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将颈外静脉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分别在术后6 h,2 d,7 d,14 d,28 d取静脉桥.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c-myc蛋白的表达,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量静脉桥内膜、中膜厚度及其比值. 结果:7 d时静脉桥内膜和中膜厚度较6 h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 d,28 d时静脉桥内膜和中膜厚度较7 d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 h至7 d,c-myc蛋白血管平滑肌细胞逐渐增多,于7 d达高峰(P<0.01).移植后14 d,28 d c-myc蛋白血管平滑肌细胞开始下降,与 7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myc蛋白表达与内膜增殖有密切联系,可作为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的早期监测指标.
作者:单岩;蔡太生;张谦;徐云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11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D12S391、vWA、D5S818、D16S539、D7S820、F13A01、D13S317、FESFPS、CSF1PO、TPOX、THO1在河南省汉族群体亲子鉴定事件中排除父权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4例做亲子鉴定的河南汉族个体的DNA样本应用多位点复合PCR扩增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结合Power Stats software软件,分析上述11个STR的观察杂合度(Ho)、个体识别率(DP)、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并计算其参与联合排除父权的比率.结果:11个STR参与36例联合排除父权的比率依次为69.4%,52.8%,47.2%,47.2%,44.4%,33.3%,33.3%,33.3%,27.8%,22.2%,16.7%,其中6个(D12S391、D7S820、vWA、D5S818、D13S317、D16S539)Ho>0.7、DP>0.9、PIC>0.7.结论:短串联重复序列D12S391、D7S820、D5S818、vWA、D16S539可作为亲子鉴定的首选基因座,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刘永波;陈辉;李晓雯;连建华;宋国英;程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河南省汉族人群中家族性糖尿病肾病与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基因exon2是否关联.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健康献血者82例,11个糖尿病家系中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HNF-1β基因exon2片段.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献血者均未发现有HNF-1β基因exon2异常条带.结论:HNF-1β基因exon2可能不是河南汉族人群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致病基因片段.
作者:苏永;常雯雯;牛红艳;汪艳芳;马书平;赵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时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别对52例(81眼)老年DR患者和45例(59眼)成年DR患者CR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老年DR患者CRA各血流参数与成年DR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A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舒张期血流速度(vED)明显降低(P<0.01),眼球壁增厚的程度明显高于成年DR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DR患者CRA的RI增加,而收缩期血流速度、vED降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DR患者,随着年龄、病程的增加,视网膜的缺血性改变明显加重.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DR时CR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作者:鲁平;鲁豫;袁建军;郭惠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989年12月至2003年12月,作者共收治大动脉瘤25例,对其中21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4例行保守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刚;胡向东;陈若为;荣金明;梁宝成;林武英;柴文祥;俞平;匡海龙;杨智勇;郝树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方法:167例已行冠脉造影术且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按如下进行分组: (1)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①无狭窄组,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50%,33例;②轻度狭窄组,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50%且<70%,57例;③重度狭窄组,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70%,77例.(2)根据病变位置分为:①前降支组,49例;②回旋支组,38例;③右冠脉组,47例.(3)根据介入治疗分为:①术前组,103例;②术后组,103例;③非介入治疗组,64例.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结果:冠脉狭窄≥70%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P<0.05),而冠脉狭窄<70%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P>0.05);冠脉病变所处位置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P>0.05);介入治疗前后QTd及QTcd变化明显(P<0.05),介入治疗术后与无狭窄组相比,QTd及QTc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脉病变位置对QTd及QTcd无影响,病变狭窄程度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
作者:袁义强;刘怀霖;马业新;王瑞敏;孙运;于力;郭应先;赵玉洁;杨庆之;牛思泉;孙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由于解剖部位特殊成为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难点.近年来,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该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使患者免除开刀之苦,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危险性,取得了明显的疗效[1].本院自1996年11月至2003年2月,收治CCF 29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新巍;吴刚;马南;高雪梅;王艳丽;李永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紫杉醇(Paclitaxel, TAX)是一种新型天然抗癌药,对晚期卵巢癌、乳癌、食管癌、肺癌等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尤其在食管癌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1,2].本科1999年3月至2003年5月,应用国产 TAX加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52例,现将毒性反应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敏;苗向红;梁慧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260例,其中110例在新生儿娩出24 h内开始给予游泳与抚触作为研究组,另外150例作为对照组不予游泳与抚触.观察2组第1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研究组第1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能加速胎便排出,使胎便转黄时间提前,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黄疸发生率,促进生长发育.
作者:刘爱清;张曦;刘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动脉粥样硬化症(A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1].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作者采用中药通脉降脂口服液对郑州铁路中心医院、河南中医学院附院就诊的AS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采用洛伐他汀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肝脏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25%~50%死于癌症的患者有肝转移[1].作者搜集了经证实为肝脏转移瘤的病例124例,对其螺旋 CT 多期扫描的表现进行分析.
作者:窦新民;张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在青少年中发病率亦较高.CT检查能准确估计鼻窦炎性病变的性质、范围、程度,从而引导临床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1].作者对73例青少年慢性鼻窦炎进行了CT影像学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康江;岳松伟;肖新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胫骨中下段骨折延期愈合临床上十分常见,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理想.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本科应用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同时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延期愈合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希彦;左伟;李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