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瘦素、NO水平的影响

汪涛;简立国;李莉;崔天祥;樊清波

关键词:高血压, 原发性, 左心室肥厚, 瘦素, 一氧化氮, 缬沙坦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与血清瘦素(Leptin)、一氧化氮(NO)水平的关系及缬沙坦(valsartan)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高血压(EH)并LVH患者(Ⅰ组),60例EH无LVH患者(Ⅱ组);分别进行血清Leptin、NO水平测定,并将Ⅰ组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 Leptin、NO 进行相关分析.Ⅰ组给予 24 周valsartan干预后,复测血清Leptin、NO水平.血清 Leptin 测定采用放免法,血清NO水平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结果:Ⅰ、Ⅱ组血清Leptin、NO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LVMI与Leptin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Ⅰ组经valsartan24周干预前后比较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ptin、NO分别是促进和抑制LVH的重要物质;缬沙坦降低血清Leptin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可能是其抗LVH的机制之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

    尿激酶用于脑梗死的早期溶栓治疗已被广为接受,但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却少见报道,作者自1998年以来用尿激酶治疗TIA 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中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硬膜外术后镇痛对呼吸、循环及血糖的影响

    为了观察术后切口疼痛对血糖的影响,1999年至2001年作者观察了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组和对照组术后血糖的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艾艳秋;张卫;张伟;马君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损伤11例诊治体会

    十二指肠在腹腔内解剖位置较深,大部分位于腹膜后,受伤的机会较少,约占腹内脏器伤的3%~5%[1],常同时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十二指肠及其比邻脏器在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使其损伤后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变得异常复杂、困难,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达10%~27.8%[2],同时合并有胰腺等相邻脏器伤病死率更高.近6 a间作者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11例,现着重就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漏诊和治疗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杨西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刺激大鼠背侧海马对脑干部分神经核团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刺激大鼠背侧海马对脑干部分神经核团生长抑素(SOM)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海马在痛调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不给动物任何处理;B组:疼痛刺激组,大鼠右侧后肢足底皮下注射4 g/L多聚甲醛200 μl,作为疼痛模型.C组:电刺激组,将疼痛模型动物经腹腔注射20 mg/L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借助于脑立体定位仪,待大鼠清醒后,按Paxinos和Watson大鼠脑图谱,用同心圆电极于大鼠右背侧海马给予方波电刺激,时间为2 min.D组:电刺激对照组,操作同电刺激组但不通电,时间为2 min.4组动物均于12 h后处死,经主动脉灌注,冰冻切片,采用地高辛标记反义RNA探针原位杂交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缝大核(NRM)和外侧网状核(LRN)SOM mRNA阳性神经元细胞数及光密度值.结果:疼痛刺激后,PAG、NRM、LRN内SOM mRNA表达较正常明显增高(P<0.01),电刺激组PAG、LRN的SOM mRNA表达较疼痛刺激组进一步增加,而NRM内SOM mRNA较疼痛刺激组增加不明显.结论:海马兴奋可引起PAG、LRN神经元SOM mRNA表达增加,因此,SOM可能与脑干PAG和LRN参与镇痛有关.

    作者:高艳;周彦斌;方智慧;张静;吴爱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浆C型利尿利钠因子的变化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浆C型利尿利钠因子(CNP)的变化及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CNP的水平;经彩色多普勒测定右室射血前期时间(RVPEP)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之比,以反映肺动脉压高低,并行动脉血气分析.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CNP水平((73.38±33.29) ng/L,(43.18±9.68)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6.89±9.16) ng/L)(P均<0.001),急性加重期高于缓解期(P<0.001);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paO2((50.82±15.23) mmHg)明显低于缓解期((77.57±10.08) mmHg)(P<0.001),而急性加重期RVPEP/AT水平(1.64±0.36)高于缓解期(1.26±0.26)(P<0.001);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CNP水平与paO2均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1;r=-0.79,P<0.001),而与RVPEP/AT均呈正相关(r=0.45,P<0.05;r=0.44,P<0.05).结论:检测肺心病患者血浆CNP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项指标.

    作者:侯宇虹;徐云兴;潘金兵;王书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膜瘤组织中PCNA、Ki-67的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增殖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67的表达与脑膜瘤组织学分级、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 70例脑膜瘤组织中PCNA、Ki-67的表达情况,其中复发者32例,未复发(初发者)38例;并分析其与脑膜瘤组织学分级、复发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32例复发性脑膜瘤组织中PCNA表达阳性28例(87.5%),Ki-67表达阳性8例(25.0%); 38例初发性脑膜瘤中PCNA表达阳性22例(57.9%),Ki-67表达阳性7例(18.4%).随脑膜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PCNA强阳性表达者增多,复发组阳性率(28/32)显著高于初发组(22/38)(P<0.05).随组织学分级级别的增高,Ki-67指数(Ki-67 LI)明显增加;复发组Ki-67 LI((3.96±4.89)%)明显高于初发组((1.05±1.62)%)(P<0.05).结论:PCNA、Ki-67可作为临床与病理评价脑膜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航;滕良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开放式灰化·酸溶·氟电极法测定蔬菜中微量氟

    目的:建立开放式灰化*酸溶*氟电极测定蔬菜中微量氟的方法.方法:称取适量洗净、烘干、粉碎的蔬菜样品置于瓷坩埚中,加Mg(NO3)2、MgCl2、NaOH溶液作氟保护剂.于开放式灰化炉上炭化、灰化.灰分用0.5 mol/L HCl浸泡,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后用氟电极测定氟.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E=-101.34-58.58 lgc, r=0.999 9,RSD为1.12%~2.72%,回收率为94.47%~97.7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为测定蔬菜中微量氟的良好方法.

    作者:吴予明;张洪权;吴拥军;常爱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对非Q波心肌梗死高危患者的识别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非Q波心肌梗死高危患者的识别作用.方法:研究196例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80例,ST段压低57例,仅有T波变化59例),全部进入CCU病房进行24 h二维(16节段模式)超声心动图检测,记录室壁运动异常(WMA)、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左室射血功能(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结果:36例预后不良,与预后不良的主要有关因素有年龄,WMSI,ESV,EF和ST段压低.各因素对早期临床事件阳性和阴性的预见价值ST段压低为0.30和0.87;WMA>3节段为0.28和0.86;WMSI>1.33为0.28和0.87;收缩末容积(ESV)>46 ml为0.49和0.91;ST段压低和WMA异常>3节段为0.60和0.88.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资料,有助于非Q波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识别.非Q波心肌梗死伴有ST段压低和更广泛的WMA的患者是高危患者,应予积极治疗.

    作者:于力;刘怀霖;杨兴明;宋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克隆抗体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脂蛋白(a)

    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一种独立的运载胆固醇的脂蛋白颗粒,Lp(a)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心脏疾患有关,是促进AS的独立危险因子1.Lp(a)也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与急性感染,冠心病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2,3.以往测定Lp(a)多采用ELISA法,缺点是操作繁琐,步骤多,不能用于自动化检测.近年来,作者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Lp(a), 对来本院体检的196名健康成人进行了正常参考值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会枝;赖泽仁;李兴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30例护理

    本科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儿童30例,经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爱红;郭小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男性解脲脲原体感染不育患者76例分析

    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作者收治男性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不育患者76例,对其药物治疗前后精液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庆华;曹征;刘红春;金雨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癌组织中核基质蛋白的变化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核基质蛋白的改变.方法:应用SDS-PAGE技术及Genetools定量分析软件,对22例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核基质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Mr为30 000、28 000的核基质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不同分化类型及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组织间比较,此两种核基质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核基质蛋白的改变可能在肿瘤的早期已经发生,是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

    作者:丁一;乐晓萍;李卓;张钦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为治疗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打下基础.方法:制作脊髓横断大鼠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分别在损伤急性期和损伤3周后移植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观察移植后的动物行为变化、脊髓神经电生理变化和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细胞移植后第8 d即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2~3周后可出现爬行,4周后后肢活动活跃;对照组瘫痪的肢体无任何恢复.脊髓诱发电位部分出现,动作电位波幅较高;对照组未出现诱发电位,且动作电位波幅明显减低.脊髓移植区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新生的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阳性染色.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使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作者:马希峰;杨波;任新民;唐艳花;赵建英;张正勇;宋来君;李惠翔;徐晓丽;何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造影114例导管选择体会

    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UCG)及X线心脏三位片检查主动脉起始段(主动脉根、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起源部位),指导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导管的选择,与常规导管选择方法相比,更趋合理,置管完成更快捷,报道如下.

    作者:郑德根;翟晓江;李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鼠喉返神经电生理检测

    目的:探讨一种鼠喉返神经的电生理检测法.方法:SD大鼠20只,分离暴露左侧喉返神经,单次手动刺激,刺激强度0.2 mA , 波宽0.1 ms,扫描速度1 ms/DIV,0.1 mV/DIV.结果:20只大鼠均在同侧甲杓肌获得良好确切诱发肌电波形,波形特征为一光滑双相或三相波形,正常值潜伏期(0.93±0.16)ms, 波幅(1.36±0.96)mV.结论:本实验确立了 SD大鼠的喉返神经检查法及正常值.为喉返神经损伤的治疗与康复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检测手段.

    作者:张炳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LIF对人胚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LIF对人胚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孕24周流产胎儿脑组织中分离NSCs,并分4组培养.对照组用基础培养液,第1,2,3实验组分别于基础培养液中加入20 μg/L EGF和B27,20 μg/L LIF和B27,20 μg/L LIF、20 μg/L EGF及B27.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在不同时间进行细胞计数.诱导细胞分化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培养3 d细胞开始分裂并聚集成球,后逐渐增大,培养10 d,第1,2,3实验组和对照组神经球形成数分别为(21.5±7.8),(23.8±5.4),(25.2±6.3)和(24.8±6.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化实验显示含LIF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少.结论:在体外,LIF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作者:杜英;杨波;阮丽荣;赵新利;李红伟;宋来君;张清勇;韩志强;张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克隆试剂误诊ABO血型8例分析

    单克隆抗-A(B)试剂(单克隆试剂)是目前ABO血型鉴定的常规试剂,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单克隆试剂误诊ABO血型的问题已受到国内外的关注[1~3].为了研究单克隆试剂在ABO定型中的准确性,作者于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对本院输血患者7 989例采用不同来源的抗-A(B)试剂检测其ABO血型,同时用反定型验证,误诊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先萍;胡利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宫腔镜及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注液术52例分析

    输卵管梗阻是导致原发或继发不孕的原因之一.作者采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注液术,对输卵管梗阻患者进行注液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鲁文;申爱荣;白桦;吕桂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4-硝基苯基)-3-(2-氨基苯骈噻唑基)-三氮烯的合成

    目的: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与结论: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

    作者:郭茂峰;龙跃;焦凤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7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浓度.肾移植患者分为肾病组(n=27),慢性肾炎组(n=137),感染组(n=6),另设正常对照组(n=20).结果:sIL-2R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者27例,分别为肾病组12例,慢性肾炎组9例,感染组6例.27例患者术后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临床证实为急性排斥者21例,余6例因感染引起.结论:血清sIL-2R浓度可以作为肾移植排斥反应早期诊断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作者:李金陵;程爱明;王长安;韩林;荆宇红;赵国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