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华;王天龙
目的 观察自体血回输对骨科手术患者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回输组术中应用血细胞回输仪进行血液收集、回输,对照组不行血液回收.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及术后24 h(T3)行动、静脉血气分析.记录患者术中回收血量、异体浓缩红细胞量及异体血浆量.监测红细胞变形能力(IF)及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结果 手术开始至术后24 h内回输组输注异体浓缩红细胞量及血浆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T2时回输组PaO2、P(v)O2、S(v)O2、CaO2、CvO2以及2,3-D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T3时回输组氧摄取率(ERO2)以及动脉血乳酸(aLac)、静脉血乳酸(vLac)、IF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能维持有效循环,明显改善血液氧合和能量代谢.
作者:李建华;李斌;胡惠英;程磊;吴坛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GDFT组(G组,n=15)和常规输液组(C组,n=13).G组补偿性扩容量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内补充,术中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在800~1 000 ml/m2范围内为导向目标.采集动脉血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氧饱和度(SaO、SjvO2)血氧分压(PaO2、PjvO2)、血氧含量(CaO2、CjvO)、脑氧摄取率(CERO2)及乳酸含量(aLac、jvLac).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术中两组CaO2与CjvO2明显下降,而aLac与jvLac明显上升(P<0.05),且术中C组aLac和jvLac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 脑膜瘤切除术围术期以ITBI实施GDFT,能稳定心指数,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从而保证脑灌注、改善微循环,降低脑乳酸生成率,不影响脑氧供需平衡.
作者:袁柳青;李凤仙;刘世乐;许睿;张庆国;徐世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0.125%左旋布比卡因或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药配方为:A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B组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在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行硬膜外镇痛.胎儿娩出后,取脐动、静脉血各3 ml行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运动阻滞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无明显影响.
作者:毕国华;栾桂荣;张秀山;赵学导;史大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产妇,28岁,54 kg,RBC 2.8×1012/L,Hb 90 g/L,Plt181×109/L,WBC 12.8×109/L;凝血指标正常;BP 119/86mm Hg,HR 96次/分,SpO2 98%.急症入院行剖宫产.术中发现宫腔内有一不全纵隔3 cm×10 cm,部分断裂,活动性出血明显,子宫收缩欠佳,遂切除纵隔缝合止血.同时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输液,置管过程顺利.术中失血约1 500ml,输注红细胞悬液400 ml,复方氯化钠1 000ml,羟乙基淀粉1 000 ml.术后2d拔出深静脉导管.
作者:胡艳君;陈理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行ERCP术的老年患者50例,年龄60~82岁,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tg/kg(10 min)+丙泊酚1~1.5 mg/kg(D组)或丙泊酚1.5~2 mg/kg(P组)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3~5 mg·kg-1·h-1(D组)或4~8 mg·kg-1 ·h-1(P组).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进镜时(T2)、术中(T3)、退镜时(T4)、苏醒时(T5)的HR、MAP、RR、SpO2;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1时P组MAP明显低于D组,RR明显慢于D组(P<0.05).D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ERCP术丙泊酚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镇静效果满意,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磊;李倩;葛亚丽;夏德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所有患者均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液配方:舒芬太尼负荷剂量0.03 μg/kg,背景剂量0.03 μg·kg-1 ·h-1,单次剂量0.02 μg/kg,锁定时间15 min.分别于术毕前10 min、术后12、24、36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P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记录术后PCA使用情况及术后24、48、72 h患者呼吸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P组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P组术后24、48 h的FVC、FEV1和FEV1/FVC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
作者:李之明;高云飞;庞小林;张东亚;哈斯艳;赵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指输入富含血浆的血液制品后出现的急性呼吸窘迫症状.目前,输血相关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受血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其中TRALI已经成为输血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文对TRAL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志永;高艳;黄宇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腰麻下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腰麻用药为布比卡因7.5 mg复合舒芬太尼5μg(BS组)或芬太尼25 μg(BF组).观察并记录患者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程度,并记录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F组比较,BS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感觉阻滞高平面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改良Bromage评分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舒芬太尼在感觉阻滞方面优于芬太尼.
作者:陈治军;梁玉寿;田玉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年龄20~60岁,高血压1或2级,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0例,插管前15 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 ml(C组)、舒芬太尼0.1μg/kg(S组)或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1.0、2.0 μg/kg(D1、D2、D3组),所有患者插管前均行气道表麻.记录基础值、插管前即刻和插管后即刻的MAP、HR和BIS值,记录插管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不良反应.结果 气管插管前即刻D2、D3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C组、S组和D1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插管前即刻除C组外BIS值均显著下降,插管后即刻D3组BIS值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较低,D2、D3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S组和D3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P<0.05),C组、S组和D1组高血压、心动过速、躁动的发生率较高,而D3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P<0.05).结论 在完善的气道表麻基础上,静脉泵人右美托咪定1.0 μg/kg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血压患者FOB清醒气管插管.
作者:葛亚丽;郭松青;李倩;高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SD成年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10),采用乙醚麻醉后,N组和M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C组注入米诺环素10 mg/kg.M组和C组分别结扎大鼠双下肢3h,再灌注4h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切除右肺,上叶测量湿干比,中叶测定IL-6含量;左肺下叶免疫组化S-P法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在肺组织的着色及灰度对比.结果 右肺上叶湿干比、左肺下叶MMP-2和MMP-9表达以及匀浆IL-6含量均为M组>C组>N组(P<0.01).结论 米诺环素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肺损伤.
作者:李郑琛;贾英萍;梁郑;姜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三种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对小儿喉罩插入条件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四肢骨科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分别为0.1μg/kg(F1组)、0.2 μg/kg(F2组)、0.3 μg/kg(F3组),丙泊酚均为2.5 mg/kg.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入喉罩即刻(T2)、插入喉罩后1 min(T3)、3 min(T4)和5min(T5)的MAP、HR.记录喉罩一次插入成功率、喉罩插入完成时间、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5 min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T4、T5时三组MAP明显降低,F2、F3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与F1组比较,T2、T3时F2、F3组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T2时F2、F3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与F1组比较,F2、F3组呼吸暂停时间明显延长(P<0.01),呼吸暂停>5 min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与F2组比较,F3组呼吸暂停时间明显延长(P<0.01),呼吸暂停>5 min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F1组喉罩插入满意率为75%,明显低于F2、F3组的100%(P<0.05).结论 舒芬太尼0.2μtg/kg复合丙泊酚2.5 mg/kg诱导能提供佳的喉罩插入条件并可较充分地抑制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马丽;贾有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确定经超声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气道表面麻醉无肌松条件下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Ce50).方法 择期乳腺癌全麻女性患者32例,年龄24~59岁.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后,丙泊酚2~3 mg/kg分次推注继以6~8 mg·kg-1 ·h-1恒速泵注,维持BIS 40~60.使用Dixon序贯法确定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初始靶浓度3.5 ng/ml,平衡10 min后行气管插管,靶浓度梯度0.5 ng/ml.采用概率回归分析法计算瑞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Ce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有1例患者因严重心动过缓而排除.瑞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Ce50为3.48 ng/ml,95% CI为2.22~4.97 ng/ml.结论 利多卡因超声雾化气道表面麻醉无肌松插管TCI瑞芬太尼Ce50为3.48 ng/ml.
作者:张雁华;王天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大鼠围心肺转流(CPB)期的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SH组为假手术组,CPB组仅做CPB,G1组、G2组、G3组在CPB前3d每天从鼠尾静脉注射谷氨酰胺(Gln)0.15、0.45、0.75 g/kg,CPB时预充液中也加入相应浓度的Gln.采用ELISA法检测CPB开始前(T0)、开放主动脉(T1)、CPB 1 h(T2)及停CPB 2 h(T3)血浆中MMP-9含量.结果 T1~T3时CPB组血浆MMP-9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四组(P<0.05),T1时含量高,肺损伤程度与之相应;G1、G2、G3组血浆MMP-9含量依次降低(P<0.05),以G3组为显著,但仍明显高于SH组(P<0.05).结论 CPB后大鼠血浆MMP-9含量明显升高,是肺上皮屏障功能受损的重要机制.Gln预处理可以降低MMP-9含量,减轻肺损伤程度,对肺上皮屏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存在剂量相关性.
作者:高光洁;宋丹丹;孙莹杰;张铁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测定无肌松药诱导插入经典喉罩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半数有效浓度(Ce50).方法 择期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5例.采用改良序贯法确定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初始血浆靶浓度设定为6.0μg/ml,梯度为0.2μg/ml.待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平衡时插入喉罩.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丙泊酚Ce50和Ce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丙泊酚Ce50为5.49 μg/ml,95%CI为4.99~5.75μg/ml;Ce95为6.07 μg/ml,95%CI为5.78~10.75μg/ml.结论 无肌松药诱导插入喉罩丙泊酚TCI的Ce50为5.49 μg/ml,Ce95为6.07 μg/ml.
作者:黄韶鹏;林雪;李迪;张瑞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宫腔镜检查术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P组仅给予丙泊酚2 mg/kg,另三组分别复合舒芬太尼0.1 μg/kg(S1组)、0.15 μg/kg(S2组)和0.2 μg/kg(S3组).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3 min、扩宫颈时、术毕时患者MAP、HR、丙泊酚用量、术中SpO <85%例数和术后不良反应.记录清醒即刻(T0)、术后15min(T1)、30 min(T2)、1 h(T3)、2 h(T4)及6 h(T5)下腹疼痛情况(Prince-Henry评分).结果 与S3组比较,麻醉后3 min、扩宫颈时和术毕时S1、S2和P组MAP明显升高(P<0.05);S1、S2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S1、S2和P组术中SpO2 <85%患者例数明显减少(P<0.05).与P组比较,S1、S2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S1、S2和S3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S1组比较,TO~T3时S2、S3组Prince-Henry评分明显降低,P组Prince-Henry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T0~T5时S2、S3组Prince-Henry评分明显降低(P<0.05).S1、S2、S3组术后烦躁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提高宫腔镜检查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0.15 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2mg/kg在宫腔镜检查术应用安全性更高.
作者:颜洁;韩翠翠;沈晓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七氟醚及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全麻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心肺转流(CPB)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丙泊酚(P组)、七氟醚(S组)或丙泊酚复合七氟醚(PS组)全麻.于麻醉诱导前(T0)、升主动脉开放后2 h(T1)、4 h(T2)、8 h(T3)、24 h(T4)、48 h(T5)采集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丙二醛(MDA)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T0时比较,T1~T5时三组血浆cTnI浓度、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5);T1~T4时三组血浆MDA浓度升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1~T5时P组、PS组血浆cTnI浓度、T2~T5时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5);T1~T4时血浆MDA浓度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七氟醚维持麻醉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赵佑君;顾尔伟;朱德浩;李晓红;陈庆书;李卫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镇痛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PKP手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1~82岁,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于手术开始前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μg/kg,10 min泵完,后以0.5 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用1.0%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总量为30~40ml.观察患者给药后即刻(T0)、注入局麻药时(T1)、穿刺针到达椎体时(T2)、骨水泥注入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MAP、HR和疼痛VAS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T1~T4时D组VAS评分、MA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而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清醒镇痛可为PKP提供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降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反应.
作者:尹加林;张勇;吕云落;王晓亮;史宏伟;鲍红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及远端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单侧膝关节及远端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下肢神经阻滞实施成功后,分别于手术当日、术后第1天、第2天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P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于术后24、48、72 h进行疼痛VAS评分,记录早出现疼痛的时间及72 h内高VAS评分,要求镇痛的患者人数及吗啡用量,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P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72 h内高VAS评分,术后72 h内要求镇痛的患者数及吗啡用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5).P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及远端手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平;顾华华;刘妍珺;梁伟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探查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后分别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两组患者均输注瑞芬太尼0.3 μg·kg-1·min-1并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BIS值维持在40~60.术毕所有患者均行芬太尼PCIA,并在PACU观察2h.记录患者术后24、48 h 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芬太尼用量.结果 与C组比较,D组患者入PACU后第一次VAS≥4分的VAS评分明显减小(P<0.05),VAS<4分时间明显缩短(P<0.01),PACU时PCIA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24、48 h内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术中静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并能够减轻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且不影响患者麻醉苏醒质量.
作者:孙静;吴斌;胡衍辉;余树春;周志东;徐国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G)监测的影响.方法 癫痫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其中三组术前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维持剂量分别为0.2 μg·kg-1·h-1(D2组)、0.4 μg·kg-1·h-1(D4组)、0.6 μg·kg-1·h-1 (D6组),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四组患者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ECoG定位时间以及术中ECoG棘波的频率、波幅及分级情况.结果 D6组ECoG定位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D2、D4、D6组术中ECoG棘波的频率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术中ECoG棘波波幅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癫痫病灶切除术中0.2~0.4 μg·kg-1·h-1右美托咪定对ECoG棘波无明显诱发或抑制作用.
作者:田刚;涂青梅;郑敏;冉然;余开峰;王群;姚尚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