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颌下腺肿瘤形成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曹选平;刘学军;周弘;张彦喜;张松涛;吴豪阳

关键词:大鼠, 颌下腺, 肿瘤, 端粒酶, 活性
摘要:目的:检测SD大鼠颌下腺肿瘤形成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端粒酶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麻醉后颈部切口暴露颌下腺,右侧腺体植入二甲基苯丙蒽(DMBA)明胶海绵块,左侧为自身对照,每过2周处死大鼠2只,取颌下腺标本.用PCR-TRAP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法分析PCR产物,检测颌下腺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共诱发肿瘤21例,均为鳞状细胞癌(早期10例,晚期11例),另有3例导管上皮鳞状化生.21例端粒酶活性均为阳性,实验侧明显高于自身对照侧(P<0.01).鳞状上皮化生、鳞癌早期、鳞癌晚期3组相比,端粒酶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升高可作为涎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显像与运动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显像与运动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1例疑诊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2周内分别行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显像及运动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按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确诊冠心病44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2例,心肌病1例;正常24例.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显像及运动超声心动图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0.9%(40/44)、73.0%(27/37),2者相比,P<0.05;特异性分别为87.5%(21/24)、90.0%(16/17);准确性分别为89.7%(61/68)、80.7%(46/5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0%(40/43)、93.1%(28/2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21/28)、60.0%(18/30).多巴酚丁胺负荷完成试验率100.0%(71/71),运动超声心动图完成试验率76.1%(54/71),2者相比,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诊断,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显像灵敏度较高且依从性好,较运动超声心动图更适用于这一病群.运动超声心动图对合并心脏瓣膜病及心肌病具独特的特异性,联合应用,具互补作用.

    作者:王池平;宁春华;尚毓;乔茜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一直为临床所关注,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作者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长宇;安敬军;余祖江;江河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表达

    目的: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HNSCC及4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HN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75%(43/80),100%(4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NSCC中,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率分别为37.1%(13/35)和66.7%(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NSCC的发生、演进中FHIT起重要作用,FHIT的检测有助于HNSCC转移潜能的判定.

    作者:殷德涛;董明敏;卢秀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999年至2001年贫困县农村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减寿年数调查

    目的:调查贫困县农村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及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睢县后台乡、尚屯乡和城隍乡,对其3 a来死亡居民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全死因和PYLL分析方法对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当地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及损伤和中毒.其中损伤和中毒占死因构成的9.99%,占总PYLL的22.77%,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病这几种主要的慢性病的死亡率累积构成为65.07%,PYLL累计构成为36.95%.结论: 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当前贫困地区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损伤与中毒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施学忠;段广才;周莹;胡东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益肺抗纤方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目的: 观察益肺抗纤方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益肺抗纤方组、地塞米松组;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其余3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益肺抗纤方组给益肺抗纤方10 ml/kg灌胃,地塞米松组给地塞米松1.5 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给生理盐水灌胃,均给药1次/d.观察各组大鼠肺部病理变化,测定各组第7 d、28 d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 (LPO) 和羟脯氨酸( HP) 的含量.结果: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第28 d时,模型组多呈3级肺纤维化和1级肺泡炎改变;益肺抗纤方组多呈1级纤维化改变,肺泡炎不明显;地塞米松组多呈1级纤维化和1~3级肺泡炎改变;对照组呈正常肺结构.第28 d时,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SOD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和P<0.05),地塞米松组较模型组SOD活性下降更明显(P<0.05);益肺抗纤方组与对照组之间SOD活性无明显差别.对照组、模型组、益肺抗纤方组肺组织LPO 含量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P<0.01);益肺抗纤方组与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益肺抗纤方可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抑制胶原沉积,保护肺组织.

    作者:马利军;李素云;吴纪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活炉灶所致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的:了解生活炉灶所致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以煤炭、液化气、天然气为燃料的居民各30户,测定室内空气中SO2、NOx、CO含量,并对女性烹调人员测定血清唾液酸(S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女性非烹调人员为对照.结果:3种燃料用户室内空气中SO2 、NOx均值均超过卫生标准;煤炭组、液化气组女性烹调人员血清SA、SOD、GSH-Px水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天然气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煤炭、液化气为燃料所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相对较重,已引起了烹调人员血清生化指标异常.血清SA、SOD、GSH-Px在进行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关系研究中,可作为早期人群监护的灵敏指标.

    作者:周书凯;朱静媛;程学敏;姜春霞;任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由基底动脉尖区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本院1995年10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5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探讨非食管癌高发区病例的食管癌组织中聚合酶β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利用RT-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非食管癌高发区25例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聚合酶β基因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5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5例SSCP结果异常,序列分析显示,1例613位A→T,导致氨基酸序列167位Lys→Ile;2例660位A→G,导致第183位Arg→Gly;2例670位A→G,导致186位Glu→Gly;而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SSCP结果均无异常.结论:非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有polβ突变存在.

    作者:赵国强;赵勤;刘栋;杨洪艳;谭晓辉;金戈;郑乃刚;赵继敏;章茜;董子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DNA聚合酶beta (polβ)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75例人食管癌组织及4例正常对照组织中提取总RNA, 进行RT-PCR, 对PCR产物克隆后以Sanger's法测序.结果:人食管癌标本的polβ基因突变率36% (27/75).突变形式包括:①A:G 转换,突变频率为66.7%(18/27), 375位的A→G (Ile→Val)、466位G→A(Gly→Glu)、660位A→G (Arg→Gly)、670位A→G(Glu→Gly)、740位A→G (Lys未改变);②T:C转换,突变频率18.5%(5/27),454位T→C(Phe→Ser)、665位T→C (Gly未改变);③G:T颠换,突变频率18.5%(5/27),462位G→T (Glu→提前终止于116aa);④A:T颠换,突变频率18.5%(5/27),613位A→T(Lys→Ile)、737位A→T (Pro未改变);⑤G:C颠换,突变频率7.4% (2/27),648位G→C(Gly→Arg);⑥177~234位的58 bp缺失, 移码及提前终止, 突变频率为37%(10/27).结论:人食管癌组织polβ基因突变具有以下特点:①标本突变率达36% (27/75);②有以A:G转换和G:T颠换为热点等多种突变形式;③2种提前终止可产生2种截短的polβ蛋白,1种具有116氨基酸长度; 另一种58 bp的缺失者仅有26氨基酸长度.

    作者:赵国强;郑乃刚;赵勤;杨洪艳;刘栋;赵继敏;金戈;高丽;董子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7例X线诊断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是一种较罕见的先天性骨发育障碍,主要为四肢骨骺的发育异常,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短肢型侏儒和骨关节畸形,本院1983年以来发现7例,X线表现典型,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东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术后镇痛98例

    既往术后患者的疼痛是靠肌肉或静脉注射镇痛药以及硬膜外、静脉应用各种药泵自控镇痛的方法解除.上述方法均有一定的创伤,且部分镇痛药如哌替啶、吗啡等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较重,给术后管理带来不便.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是一种无创性治疗癌痛的新剂型.为探讨其能否用于手术后镇痛,作者观察了98例术后用多瑞吉镇痛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民玉;唐哲;马君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肾母细胞瘤41例分析

    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腹膜后恶性肿瘤之一[1],严重影响患儿的发育及生命.现将1989年元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肾母细胞瘤41例分析如下.

    作者:庞艳丽;王汴云;范应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食管癌组织DNA聚合酶β基因表达水平及定位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polβ)表达水平及定位.方法:取17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距癌灶4~5 cm处的正常组织.每块组织分2等份,其中1份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原位杂交,另1份提取总RNA进行RNA斑点印迹,并以TLC扫描数值.结果:蓝紫色杂交信号颗粒定位于胞质.弱信号见于正常组织的上皮基底细胞;癌旁组织的增殖细胞信号增强; 癌组织分化较高的癌巢信号较弱;浸润的癌细胞信号强.原位杂交信号积分值与TLC扫描数值在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依次降低(P<0.05或P<0.001)分别为:癌组织(32.1±7.8)和(35.8±8.7),癌旁组织(22.1±5.3)和(28.1±6.8),正常组织(11.2±2.4)和(11.2±2.7).结论:人食管癌组织polβ基因呈高表达,DNA聚合酶β较高表达可能是癌变早期事件.

    作者:郑乃刚;李士坤;吴景兰;董子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阿替洛尔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替洛尔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例,每d 口服阿替洛尔50 mg,连续8 d,分别于服药前,服药的第3 d,第8 d及停药后的第2 d,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服药的第3 d 升高(P<0.05),服药的第8 d降至正常水平,停药后2 d无反跳现象发生,血浆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高血压患者每d口服阿替洛尔50 mg短期治疗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影响.

    作者:姬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50例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近几年来本院对部分患有子宫肌瘤需要行子宫切除术者采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光萍;曹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兔食管和结肠上皮对水、电解质转运的差异

    目的:探讨兔食管和远端结肠上皮对水、电解质转运的差异.方法:在药物和特异性通道阻断剂的作用下,用短路电流技术,体外测量两类上皮基本电参数的改变.结果:远端结肠上皮的短路电流显著高于食管上皮;在食管上皮的顶膜加入amiloride ,短路电流从基础状态下的(17.4±2.2)μA/cm2 (n=15)减少到(7.5±1.7)μA/cm2 (n=13),P<0.001.在基侧膜加入Ba2+,短路电流从基础状态减少到(13.5±0.3)μA/cm2 (n=4),P<0.05;在结肠上皮的顶膜加入Diphenylamine-2,2'-dicarboxylic acid (DPC),短路电流从(119.7±19.0)μA/cm2 (n=8)减少到(49.8±15.5)μA/cm2 (n=5),P<0.001;indomethacin和TTX不改变食管上皮的基础电参数,却使结肠上皮的短路电流从基础状态减少到(71.1±11.1)μA/cm2 (n=4),P<0.005.结论:与相对疏漏、具有较低电阻的远端结肠相比,食管是具有较高电阻的紧密上皮;在稳定的基础状态下,钠离子吸收和氯离子分泌分别是构成食管上皮和结肠上皮的跨上皮电压和短路电流的主要原因;钾通道分布在食管上皮的基侧膜,在基础条件下处于开放状态;粘膜下神经丛和前列腺素的作用不参与构成食管上皮的基础电流,却是结肠上皮基础电流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邢莹;何琼;朱进霞;陈小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川崎病52例回顾性分析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发热性疾病,目前KD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的疾病[1].为提高对K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探讨改善预后、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措施,作者对近15 a内收治的52例KD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安金斗;徐灵敏;刘松茂;高铁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乡市1991年至2001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新乡市性病疫情,掌握其流行趋势及流行特征,作者对新乡市1991年至2001年性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董继锋;芦天成;刘新生;韩作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内镜下热疗加放射治疗进展期食管癌56例

    本院自 2000年1月至2001年4月,使用放射治疗(放疗)加内镜下微波局部热疗治疗56例进展期食管癌,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建普;马学玲;阎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流产并发症体会

    本院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对在2001年元月至2002年5月就诊的176例可疑流产并发症患者,进行了诊治,结果如下.

    作者:白桦;申爱荣;沈红玲;任芬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