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梅;刘凯;赵瑞芳
目的:比较分化诱导剂8-Br-cAMP与基因毒性药物顺铂对Eca-109细胞DNA polβ及wtp53基因表达和多药耐受蛋白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生物素和地高辛标记的polβ探针和生物素标记的野生型p53(wtp53) 探针,并检测各探针灵敏度.将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组如下:①8-Br-cAMP组(Br组);②不加8-Br-cAMP的对照组(C1组),①②组同时培养48 h; ③顺铂组(Pt组);④不加Pt的对照组(C2组),③④组同时培养24 h.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各组细胞polβ基因的表达.对①②及③组细胞进行polβ及wtp53双信号原位杂交,并应用多药耐受蛋白(MRP)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耐药性.结果:生物素标记的polβ探针的杂交信号呈兰紫色细颗粒,分布于胞质; Br组信号弱于C1组, P<0.05.Pt组的信号比C2组强,P<0.05.Br组的MRP-IR弱于C1组,P<0.05; Pt组的多药耐受蛋白免疫反应性(MRP-IR)强于C2组,P<0.05.地高辛标记的polβ探针的杂交信号呈橙色细颗粒,生物素标记的wtp53探针的杂交信号呈蓝紫色细颗粒,均分布于胞质.在双杂交信号细胞内C1组的橙色强于蓝紫色信号;而Br组的蓝紫色信号较明显,Pt组的橙色信号较C1组更显著,3组相比P皆<0.05.结论:8-Br-cAMP可下调polβ基因表达及耐药性,上调wtp53基因表达,提示Eca-109细胞polβ基因是高表达的,8-Br-cAMP具有使细胞趋向正常分化效应;相反,顺铂上调polβ基因表达及耐药性,下调wtp53基因表达,提示Pt可能导致增变基因表型增加,分化诱导剂比基因毒性药物治疗肿瘤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郑乃刚;李士坤;吴景兰;董子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4年至2002年,共收治直肠血管瘤患者5例,现将其诊断与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袁维堂;薛淑好;李德旭;吴长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症分析性心理治疗疗效的间接判断指标.方法:13例神经症患者,对其进行单纯性分析性心理治疗,观察在对症状集中分析解释阶段患者的一些基本生理指标和情绪反应及认知方面的变化.结果: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可在此阶段出现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和一些植物神经反应及情绪反应,同时有认同感,而未取得明显疗效的患者,则无这些反应.结论:一些基本生理指标的变化和情绪反应及认同感可作为分析解释正确程度和判断疗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赵山明;李逊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隐源性脑内小脓肿临床多见,其病灶较小,与典型的脑脓肿不同[1],临床表现、CT影像、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后具有自身的特点.本院1991年1月至2002年1月共诊治9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怀立;芦军萍;罗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中常见的副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合并顺铂的化疗引起的胃肠反应更甚.呕必亭(瑞士诺华公司生产)是一种新型的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能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控制.甲基强的松龙(法码西亚-普强公司生产)可增强5-HT3受体拮抗剂控制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1,2].作者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将63例接受联合化疗的患者分呕必亭加甲基强的松龙组与单用呕必亭组,观察其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安全性及止吐效果.
作者:王丽萍;梅其达;高国谦;樊青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支架转染c-myc反义寡核苷酸是否可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的增殖.方法:25只健康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支架组,正义组,反义组,错配组,将颈外静脉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后用可溶性支架将反义,正义及错配的c-myc基因片段导入静脉移植物.术后28 d取静脉桥标本,测定内膜、中膜厚度.结果:反义组静脉桥的内膜厚度为(43.77±5.89) μm,显著低于对照组、支架组、正义组及错配组((80.00±1.34) μm,(76.06±4.24) μm,(74.80±9.64) μm,(79.62±7.92) μm,P<0.01);反义组内膜与中膜比值为0.68±0.20,明显低于对照组、支架组、正义组及错配组(1.42±0.18,1.35±0.20,1.34±0.26,1.41±0.24,P<0.01).结论:运用可溶性支架转染反义c-myc基因可明显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的增殖.
作者:张谦;单岩;张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因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足部、踝部及小腿下端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骼外露,而局部可供的皮肤少,造成修复困难[1].作者自1996年1月以来,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踝部及小腿下端软组织缺损 13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崔永光;李超;吴学建;任有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本院对30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了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并对其应用及护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宋冬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2年8月至11月,对15例并发胆管结石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首先给予内镜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及经十二指肠乳头取出胆管结石,然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切除含结石的胆囊,即所谓两镜联合的方法予以处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海;赵玉亭;吴继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quercetin)诱导的Eca-109细胞p16基因启动子特异性结合的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DBP)的定位.方法:应用DBP定位改进方法,以制备的特异性DNA探针检测目的DBP在细胞内的定位;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PCNA免疫反应性,作为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生物标志.结果:DBP定位信号以胞核为主,胞质有阳性信号的细胞,胞膜也呈阳性信号;2实验组信号比对照组强;各组信号均以大细胞更强;PCNA免疫细胞化学阳性呈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胞核,对照组强于实验组.各组均以大细胞阳性信号更强.结论:2实验组与p16基因启动子结合的DBP主要位于胞核,但核外存在结合潜力的蛋白质.2实验组PCNA免疫反应性均下降.提示这些与p16基因启动子区结合的DBP在一定程度上可诱导细胞恶性逆转化.
作者:苏安英;张莹;吴景兰;丁一;张钦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成3组,Br组:加8-Br-cAMP至终浓度为2×105 mol/L;Q组: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43 μmol/L;C组:不加任何药物,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同时培养48 h,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3组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结果:实验组(Br组与Q组)与对照组(C组)比较,相对分子质量64 000、66 000、58 000为增加的条带,14 000、17 000、18 000为增强的条带,92 000是减弱的条带.2个实验组相比,以Br组变动显著.结论:8-Br-cAMP和槲皮素可以诱导Eca-109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改变,可能对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调控、分化及凋亡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钦宪;张莹;吴景兰;苏安英;丁一;王一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腔隙性脑梗死(LI)模型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按照Toshima腔隙性脑梗死模型的制作方法,于实验第1 d、3 d右颈内动脉内注射100 μg月桂酸钠建立LI模型,其中3组每d 1次尾静脉内注射不同剂量的RES(剂量分别为1 μg/kg、0.1 μg/kg、0.01 μg/kg),第4组只注射等量溶剂作为对照.采用姿势反射试验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组织病理学分析脑梗死面积.结果:第2次注入月桂酸钠后72 h(实验第6 d),1 μg/kg,0.1 μg/kg,0.01 μg/kg RES剂量组及对照组中,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大鼠分别占46.7%、40.0%、73.3%、73.3%,4组数据行χ2检验,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μg/kg,0.1 μg/kg RES组有减少LI模型脑梗死面积的趋势,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在LI急性期有减少LI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可能, 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茅茅;王拥军;李小玲;梁宪红;梁德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油田注水作业噪声对人体听力系统的损害.方法:对中原油田采油二厂、三厂、四厂注水车间生产环境进行噪声强度的现场测定,从3个厂中随机选取573名接触噪声(接噪)工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检.结果:注水作业工人耳鸣检出率49.2%,记忆力下降检出率46.4%、失眠检出率33.2%,听力损伤检出率21.1%;男性听力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累计接噪越大的工人听力损伤的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油田注水作业的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系统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作者:郭永千;李继芳;李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治疗中,并发症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治疗中棘手的问题,其中迟发性脑梗死(DCl)是影响其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作者分析本院近6年来经脑CT和脑脊液检查证实为SAH 132例患者的病历,试图通过影响DCI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影响DCI的关键因素,从而预防其发生和调整治疗.
作者:贺维亚;赵雪艳;王朝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8年9月至2001年12月,作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TVP)50例,报道如下.
作者:牛卫兵;李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先天性椎管内肿瘤是指椎管内的胚层异位性肿瘤,包括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肠源性囊肿、脂肪瘤和脊索瘤等.本院从1985年元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7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凯;翟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6年以来,作者收治脉络膜转移癌1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8~52岁,中位年龄46岁.全组病例原发灶均经细胞学和(或)病理证实确诊,12例中源于乳癌6例,肺癌5例,胃癌1例.12例中先后发生2眼脉络膜转移者2例,共有14眼脉络膜转移癌,左8眼,右6眼.
作者:左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支气管灌洗液及痰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肺部疾病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肺组织和相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其中32例为肺癌,24例为良性肺部疾病.标本经一般处理,PCR扩增后,产物经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32例肺癌组织标本中,14例(43.8%)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其中9例(64.3%)在相应的BALF中检出甲基化存在,5例(35.8%)在相应的痰标本中也检出甲基化存在.24例良性肺部疾病,其中肺囊肿10例,肺结核14例,无论在手术切除标本还是BALF和痰标本中均未检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MSP技术对肺癌患者BALF及痰标本中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项很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作者:杨丽萍;张舒林;刘旺根;何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1~4].作者对48例不同的妇科疾病进行超声检查,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妇科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单独和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8-Br-cAMP组(Br组); ②槲皮素组(Q组); ③(Br+Q)组; ④不加药物的对照组(C)组.同时培养48 h,对以上4组细胞制备细胞滴片及硝酸纤维素膜(NCM)滴膜2种标本,分别进行MRP和POLB的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斑点印迹阵列及TLC扫描.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C组的MRP-IR、POLB-IR强于Br组、Q组或(Br+Q)组,P<0.01.TLC扫描OD值:C组MRP-IR高于Br、Q(Br+Q)组约3倍;POLB-IR高于Br、Q或(Br+Q)组约2倍;MRP与POLB呈显著正相关r=0.983 8,P<0.01.结论:8-Br-cAMP和槲皮素联合用药或单独用药均可降低Eca-109细胞的多药耐受性而提高药物的敏感性,可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宫璀璀;王文丽;吴景兰;刘影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