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秋华;申秀荣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肺炎支原体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莫西沙与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西沙星是一种可以有效、安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推拿配合刮痧在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膏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线8例,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刮痧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较好,能促进组织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笃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 MP)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52例MP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起病较急,咳嗽剧烈,少痰,肺部体征轻微,但胸片和肺部CT表现重,病变多位于右下肺,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结论 MP是年长儿大叶性肺的重要原因,临床症状重,易合并肺内并发症。采用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效果佳。
作者:李文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5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52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作对比,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特征、心肌酶学标志物指标、治疗及预后。结果观察组 CK、CK-MB、LDH、HBDH、AS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 cTnI、MMB 及MYO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较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心肌酶学标志物检查,应结合心电图确诊,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张崇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认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以200名家长为对象,在患儿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儿童安全用药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安全用药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平均知晓率比干预前具有显著提升,χ2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要积极开展儿童家长儿童安全用药健康教育,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者,更应当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作者:黄永辉;李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童接种疫苗后两对半的检测结果进行讨论。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中心行疫苗接种后的1-10岁儿童630例,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查,并检测其乙肝两对半,方法为金标快速免疫层析法。结果630例儿童疫苗接种后两对半的检测中,抗 HBs 阳性儿童占77.14%,抗-HBc阳性儿童占2.54%。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HBsAg儿童占2.38%,其余均为阴性。且1-3岁中无HBsAg阳性儿童,产生抗体的百分率较高。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对降低人群HBsAg阳性效果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血清抗-HBs抗体阳性率逐渐减弱或出现疫苗接种免疫低应答,积极普及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
作者:丰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心理干预在围手术期对机体的调整作用。方法收集本院混合痔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焦虑症状、疼痛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疼痛比较,观察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阶梯治疗方案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依据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42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依据PH检测结果分为A、B、C三组,A组轻度(PH7.3-7.34)15例,采用A治疗方案治疗;B组中度(7.3-7.25)11例,先用 A治疗方案之后选择B方案;C组重度(PH小于7.25)16例,先选择B治疗方案之后选用C方案,其中2例使用了D和E方案。结果 A、B、C三组经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阶梯治疗方案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显著,减少了气管插管的几率,同时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泽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宫外孕又称作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的发病率高,各个年龄段的生育期妇女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救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对宫外孕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高效的护理是患者有效治疗和快速康复的关键。我院对宫外孕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MMC)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收集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52例共183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共98只眼)和对照组(72例例共85只眼),两组均行相同的切除术,观察组在术中应用 MMC,对照组不予以MMC,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级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合理应用MMC,可提高疗效,并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7名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实施为期4年的随访发现,有14例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氏手术,无一例复发现象;有57例上颌窦真菌感染鼻内镜手术,其中3例复发,复发率为5.26%;有16例筛窦、蝶窦单发真菌感染鼻内镜手术,无一例复发现象。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鼻中带血等等,经鼻内镜手术是目前的常用方法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另一种有效的方式是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氏手术,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将上颌窦真菌清除干净,并能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于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研究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2年收治消化内科患者102例,男52例,女50例;年龄35-74岁,平均54岁,通过分析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探讨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之后,消化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隐患可以减少,同时,护理效果大大提升。结论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确实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应该加强护理过程的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吉爱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显微手外科患者的护理管理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显微手外科的患者450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护理要点的护理管理方法,比较护士在实施护理管理后的护理考核和护理质量情况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此组患者实施针对护理要点的护理管理模方法后,护士疾病知识的普及、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方面均较实施前的合格率有所提高,前后比较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士的考核优秀率也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护理要点的护理管理方法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要点护理管理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护士的优秀率、护士个人素质、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玉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的现状,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详细统计了我省各级卫生监督稽查科人员年龄、学历、专业、职称构成情况以及稽查工作开展情况。结果调查发现我省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存在稽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稽查文书使用率很低等问题。结论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加强稽查人员队伍建设等途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耿继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散痰宁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超声提取,过滤,取续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9: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207nm。结果盐酸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2.396-21.564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1%,RSD=0.59%(n=6)。结论此方法准确度较高,可用于测定散痰宁糖浆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为散痰宁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钟茂团;何德中;温国梁;古莉;邹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手术室急救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50例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手术室急救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和急救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急救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两组术前准备和护送交接以及完成基本支持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室急救时,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流程干预,有效地缩短各个流程的时间,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手术室急救护理中应用。
作者:穆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分析研究,探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间接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均为动脉介入先造影,再采用动脉溶栓法。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静脉溶栓法。结果患者出院后回访,试验组显效+有效病例32例,无二次中风复发。对照组显效+有效病例20例,二次复发病例8例,无效4例。试验组显效+有效病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FAM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试验组FAM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的手术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治疗后二次复发几率低,机体功能恢复良好,且能减少全身静脉用药对机体的损伤,FAM指数、BI评分都能较好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弘;赵慧荣;吕原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手术切口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相比,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使手术切口更美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福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欣母沛与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患者120例,预防性欣母沛肌注62例,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者58例,两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欣母沛组有5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8.06%;联合用药组14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24.14%。结论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徐忠声;张晶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断、处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34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治愈26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重度低钠血症的死亡率高,病情危险,及时诊断及积极处理能够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