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综合护理

陈玲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综合护理
摘要:近期循证医学试验结果显示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伴有轻度炎症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而其中引起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因素是血管病变,但是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患者基础和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与降糖药物互相作用维持机体在正常的血糖水平,降低肾病的并发症发生。因此能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多重危险因素更好的控制。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后,现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汇报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预后观察

    目的:观察新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6月份来本医院本科室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6例。按照数字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性口服活血化瘀消血酸止痛类西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除了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制剂的静脉输注。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0天)后进行预后观察,记录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整体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9%明显超过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2.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使用中西药结合进行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对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控制更有效,更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妇剖宫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研究进展

    近些年,实施剖宫产的产妇数量越来越多,术后再次妊娠后实施的分娩方式与母婴的健康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医院,大部分患者不接受再一次实施剖宫产术,渴望实施阴道分娩,这对产科医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时选择何种分娩方式能够确保母子平安,同时还可以满足患者的心愿。

    作者:刘敏洁;吴丽平;胡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内环形节育器异位至膀胱1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3岁,主因尿频6+月,尿失禁10+天,发现环异位1天入院。患者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后不尽感,偶有下腹部不适,无发热、血尿及尿痛,无腰腹部疼痛及放射痛,于当地医院予以口服“消炎药”治疗症状好转,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未予特殊处理,近来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增加,10+天前突然出现小便失禁,于当地医院予以抗生素静点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1天前查尿常规示:红细胞3+,白细胞1+,查妇科彩超未见异常;泌尿系彩超示:膀胱内异物,考虑环形节育器,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进一步查盆腔CT示:膀胱子宫间节育环影(见图1),以“环形节育器异位膀胱”收入院。既往宫内节育器避孕35年,至今未取出。妇科情况:已婚经产型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及宫体萎缩,表面光滑,质软,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入院后进一步查膀胱镜示:膀胱内可见环形节育环,与膀胱壁未粘连,直径约2cm,完整,表面可见黄褐色结石附着,节育环随体位改变而活动,膀胱未见瘘口,两输尿管口清晰,喷尿正常,局部膀胱粘膜红肿(见图2)。结合患者35年前曾于产后放置宫内节育环情况,临床诊断为宫内环形节育器异位膀胱,病情分析:环形节育器游离于膀胱,节育器完整、未见锈蚀、韧性良好,膀胱壁完整无瘘口,两输尿管口未见异常,予以经尿道应用膀胱镜置入异物钳顺利夹出节育环:环形不锈钢金属节育器,直径约2cm,未锈蚀,表面有结石附着(见图3)。尿道未见损伤,向患者交代节育环表面脱落结石可自行排出,建议多饮水,予以保留导尿管7天,恢复顺利,治愈出院。3个月复查膀胱镜示膀胱壁光滑,嘱定期复查。

    作者:胡月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类型儿童骨折患者一般护理与专科特殊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儿童骨折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采取一般护理与专科特殊护理相结合的方法护理102例不同类型儿童骨折患者。结果护理人员针对患儿不同骨折类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好。结论不同类型儿童骨折患者一般护理与专科特殊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效果好。

    作者:张恒波;肖红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电刺激治疗急性疼痛12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在急诊科治疗急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疼痛专科就诊的各类急性疼痛患者128例。对所有受试者在急诊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外,对疼痛症状进行疗效观察,实验组在接受常规处理前先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不予以该项治疗。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前后(5min后)、出院(24小时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s,VAS),评估疼痛缓解时间, VAS评分改善情况及后续疼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 Pain Gone脉冲止痛笔)5分钟后 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出院时(24小时内)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但实验组可一定程度地减少疼痛治疗药物的使用,部分患者无需接受进一步的疼痛处理。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可一定程度地缓解急性疼痛,且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谭昌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骨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80例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调查资料分析,探讨在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方法和措施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的40例高龄患者都采取的外科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间,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患者住院期间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按照普通护理方法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方法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改善,预后效果好。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和干预,对于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诊断分析

    目的:对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 SA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CT影响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SAE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和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年龄均在50岁以上;CT影像上表现为双侧脑时出现对称性低密度灶,脑白质 CT值下降,多并发脑萎缩、脑腔隙性梗死等。结论对SAE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有效诊断SAE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高压电烧伤皮瓣修复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高压点烧伤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因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高压电烧伤皮瓣修复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取的患者开展观察护理干预措施。选择患者修复术后皮瓣成功存活率作为判定依据,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70例患者经过观察护理后,皮瓣完全成功存活67例(95.71%),皮瓣部分成功存活2例(2.86%),皮瓣边缘坏死1例(1.43%),护理总有效率为92.86%。经统计学处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对高压电烧伤皮瓣修复的患者开展观察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皮瓣的成功存活率,对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预后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可行性与可推广性。

    作者: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时慢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

    笔者于2006年6月--2009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更年期时慢性胃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6-60岁、45-57岁;慢性胃炎病程分别为3-10年、2-9年,均经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均处于绝经期前后,其主要临床症状:中上腹胀痛或隐痛、灼热、嗳气、月经紊乱、心烦失眠、阵发性潮热,手足心发热,自汗盗汗,常可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大于0.05)。

    作者:古献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蓝光治疗对新生儿血钙的影响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钙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足月儿和早产儿两组,足月儿30例,早产儿30例,测定光疗前后血清钙水平,比较两组患儿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足月儿和早产儿光疗后血清钙均下降,p<0.01。早产儿低钙血症发生率为50%,足月儿为。2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接受光疗时易发生低钙血症,早产儿比足月儿发生率更高,光疗时应监测血清钙浓度,必要时补钙。

    作者:卢绍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进展

    近年来,动脉硬化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的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鉴别斑块的稳定与否,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有关因素,使不稳定性斑块向稳定性转变,是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方法。从生物工程学角度来看,脂核表面的纤维帽越厚,斑块周围应变越小,斑块较稳定;脂核越大,应变越大,较易破裂,狭窄的程度对斑块的应变影响较小。近年来,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1]。

    作者:牛慧敏;薛红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F(芬太尼)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B(布托啡诺)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两组均在1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心率(HR)、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效果满意两组相比无差异,但呼吸抑制、呛咳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分别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复合布托啡诺呼吸抑制、呛咳发生率更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王文珠;王冉;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体会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对象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暴力行为事件时有发生。病房一旦发生暴力事件,会给病房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为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和防止暴力行为事件的发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结核性多发浆膜炎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发浆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结核性多发浆膜炎诊治水平。方法对126例结核性多发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中青年占多数。病程<1-2个月以下者85例。②临床症状:以发热多见多伴有结核病毒性症状,腹胀,腹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积液量大所致)等症。③全组病例均有胸膜炎。④显效70.6%,有效24.6%,总有效率95.2%。结论对胸膜腔积液患者同时应做胸部X线、CT、B超检查,胸部心包腹腔等部位有无积液,以除外多发浆膜腔积液,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于世安;孙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分析

    目的: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对5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9例,其中1例中转手术;脾修补、部分切除加网罩压迫包裹11例;全脾切除35例,其中2例加自体脾组织片移植。结果1例死亡,56例痊愈。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保脾治疗是可行的,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合理,根据脾损伤伤情,制订细致的治疗方案。分别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术中尽量保留脾脏及其功能。

    作者:韦处青;韦和平;李寿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对46例巨大子宫肌瘤(肌瘤大直径≥8cm,子宫体积>12孕周)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78mim,术中出血量平均86ml,平均住院时间3.5天。结论经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求术者应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娴熟的镜下缝合技术。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7例内瘘不良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17例内瘘不良患者的护理总结透析病人出现内瘘不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7例患者进行宣教,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提出各种内瘘护理方法,对病人内瘘进行综合护理,使内瘘血流量提高,满足透析需要,达到正常透析的目的。结果17例患者或家属对透析及血管通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医生配合较好,护理过程较顺利,取得效果较满意,内瘘功能明显改善,流量明显提高,保证了透析效果。结论规范综合护理,可以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挽救即将破坏的内瘘或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马德升;刘凤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专护生临床带教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专护生临床带教的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2012年8月---2013年5月在甲状腺乳腺外科实习的中专护生40人,对其使用带教周计划表、规范入科宣教内容、使用结合临床患者的理论及护理操作落实表、使用双向反馈表等一系列方法进行临床带教。结果护生能够较好掌握本科室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各项护理操作,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出科考试考核成绩优异。带教老师省时省力,满意度100%。结论通过上述临床带教方法的实施,提高了中专护生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生对本科室的带教满意度,为护生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临床老师带教效率。

    作者:米慧;邹海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溃疡散的疗效对比

    目的:研究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溃疡散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溃疡治疗的病患82例,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42例甲组和40例乙组。对甲组实行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对乙组实行口腔溃疡散治疗。使用含有皂角以及蒲公英等成分的口腔炎喷雾剂进行治疗,根据病患具体的患病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情况来决定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的次数。将口腔溃疡散用棉棒等将其均匀分布在发生溃疡的部位进行外敷。对于两组病患还需要每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B等。结果对两组病患的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甲组病患的治愈率为52.38%,总的有效率为100.00%。乙组病患的治愈率为47.50%,总的有效率为97.50%。甲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要优于乙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炎喷雾剂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面和口腔溃疡散的治疗效果非常接近,但是其起效快,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董彩莲;王明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包头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对380例包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结果膳食结构方面男、女大学生对豆类、乳类、蔬菜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比较相对不足;大学生能量摄入量偏低;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例及三餐分配热能分配比基本合理。结论包头医学院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应加强大学生膳食营养教育,合理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作者:高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