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红
目的 对患者落实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以达到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90例及对照组410例.实验组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4个主题的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结果 实验组共发生护患纠纷38例,对照组发生65例.结论 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的落实,可减少护患之间冲突,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李玉兰;高艳艳;梁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边际投入与产出关系.方法 把项目投入及当地配套资金作为在常规结核病防治工作外的边际投入,把涂(菌)阳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及发现人数干预前后的变化作为边际产出指标.结果 在世行项目里,每年每县每1万元的边际投入能多发现54.52%与136名阳结核病人;在卫生部项目里,每年每县每1万元的边际投入,能多发现14.20%与54名阳结核病人.结论 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边际投入决定着边际产出率,故应增加边际投入.
作者:王正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和血清白蛋白的测定,探讨血清胆碱酯酶与白蛋白的比值在不同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速率法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用溴甲酚绿法测血清白蛋白.对56例肝病患者、46例肾功不全患者、51例危重患者及和6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员,进行CHE和ALB测定,并分析比较CHE/ALB比值.结果 显示多种疾病患者血清白蛋白值减低同时伴有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减低,危重患者CHE/ALB下降为明显,比值为(118±41);肝脏患者组CHE/ALB下降程度次之,比值(126 ±49);肾功不全患者CHE/ALB轻度下降,比值为(138±40).各疾病组患CHE/ALB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HE/ALB可有利于诊断多种疾病,其比值下降的程度可用作疾病危重程度的判定,其升高的变化也有利于判定疾病的转归情况.
作者:桑赫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认知功能障碍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治疗带来诸多不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使患者融入社会受到严重影响.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我科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者实施了专人护理,效果较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脑卒中认知功能中障碍者68人,将他们按简易智力检查评估后均衡,分为观察组41人,对照组27人.
作者:方艳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性皮炎是由各种类型射线包括α、β、γ和X线、粒子、电子、中子、质子等引起的皮肤和黏膜炎症性损伤性皮肤病.急性放射性皮炎是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大也可发病.我院肿瘤科应用康复新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静;赵红丹;焦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研究相应的护理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2012年我院各75例产妇泌乳不足的案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与未采取针对性护理的2011年75例进行比较.结果 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分娩方式及乳头凹陷;采用针对性护理后,正常泌乳者71例(94.67%),乳头凹陷纠正10例(13.33%),明显优于2011年.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产妇泌乳不足的发生率.
作者:冯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3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1.11%,高于对照组的27.7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克海;马存梅;徐振刚;孙以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48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试试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平;金明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疾病好转率及患儿生存质量,延长患儿生存时间,控制疾病的复发率.方法 对113例早产儿实行优质护理,护理干预.结果 113例早产儿患儿、治愈出院.结论 护士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减少各器官的损害.
作者:何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描述、分析2013年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特征,探讨控制流脑措施,评价防治措施及效果,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4月疏附县一中出现流脑疫情,3月19日-4月7日期间,在发病的3人中,高一年级2人,高二年级1人,罹患率为2.04‰(3/1472),病例均为高中部在校学生.结论 易感人群无免疫力,医疗机构在治疗首例病人时未做到及时在大疫情预警系统报告是导致后续出现流脑病例的主要原因.通过及时采取应急接种、确保流脑疫苗接种率,以及预防性服药和对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等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作者:穆萍萍;薛振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脑中风后遗症病人的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躯体、心理及经济压力.通过提高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水平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品质.
作者:李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下给予整体护理,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病情明显改善,其中痊愈19例,显效4例,好转l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6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救治率,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徐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我辖区内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产后1-5天及42天访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的分析.观察并比较1-5天住院新生儿早吸吮、初乳下奶的时间、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发现,剖宫产术后产妇早吸吮、下奶时间晚、哺乳延迟,母亲的乳量少,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产妇,为保护、促进母乳喂养,故应该倡导阴道自然分娩.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数字化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医院系统是医院业务软件、数字化医疗设备、网络平台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网络在医疗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医院的数字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共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患者46例,按照AO分型,其中C2型27例,C3型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实施复位后在内侧放置普通钢板固定,而外侧则放置髁支持钢板,手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9-13周.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3±1.8)月,膝关节功能测定:优21例,良15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8.3%.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固定性较为满意,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景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电凝刀治疗76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完整分离囊肿38例,分离中囊壁破裂34例,无法剥离4例.用电凝刀分离、电凝、烧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50±32min,术中出血量为55-160ml,平均(85±26)ml,手术中无肠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指60岁以后发病或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糖尿病患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但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率也在逐渐增加,并且由于老年糖尿病人的并发症较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人行动不便等原因.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则变得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家庭护理以及社区康复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与护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作者:吕友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生化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正常橙色生化管,一组应用肝素抗凝管,针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结果 肝素抗凝管生化检验结果与正常橙色生化管生化检验结果相比,两组检测在AST、ALT、DBIL、TBIL等项目检验中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P、GGT、Glu等项目研究中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20项生化检验项目中,大部分项目可以代替正常血清标本,具有生化检验可行性,同时,为了方便于临床医生的参考,建立相应的抗凝血浆的参考范围.
作者:杨焕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浸润性癌共46例(95.8%),其他少见癌2例(4.2%);按乳腺癌TNM分期,Ⅰ期5例,ⅡA期3例,ⅡB期11例,ⅢA期13例,ⅢB期11例,Ⅳ期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32例(66.7%),阴性16例(33.3%).术后复发11例,复发率为22.9%;死亡8例,死亡率为16.7%.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德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内科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护理效果并总结对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护理体会.结果 经内科护理后,6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2个月,60例患儿中出现心力衰竭1例,出现左心室泵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