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
  • 国际刊号:1004-7484
  • 国内刊号:14-1172/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1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2014年02期文献
  • 探讨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与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法

    目的 通过对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对观察组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分析,并根据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常规组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然后对这两组妇产科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的妇产科患者中出现恐惧的患者有2例、出现紧张的患者有3例,出现焦虑不安的患者有3例,出现抗拒的患者有4例,不良心理状况的发生率为24%;在常规组的妇产科患者中出现恐惧的患者有12例、出现紧张的患者有9例,出现焦虑不安的患者有10例,出现抗拒的患者有8例,不良心理状况的发生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22.4±11.3mmHg,平均心率为93.4±8.6次/min;常规组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45.3±12.4mmHg,平均心率为113.4 +8.3次/min.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的围手术期间,妇产科的患者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这会影响到手术以及术后恢复,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情况,提高妇产科手术的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医学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静;毕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MRI增强检查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我院近年来开展MRI增强检查工作中的护理方法和心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100例需要进行MRI增强检查患者护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结果 100例MRI增强检查的病人经过耐心、细致的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中指导、病人积极配合和检查后病人的护理,使患者都能顺利通过增强检查.无恐怖、紧张的心理产生,使患者情绪稳定.结论 对MRI增强病人通过采取合适的语言沟通,非语言的心理暗示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都能够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顺利通过检查;消除病人在MRI增强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

    作者:陈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认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认知状况.方法 选自我院骨科33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院骨科护理对于康复护理认知的情况.结果 在临床康复护理知识方面,得分在15分以下的,有2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6.1%.得分在16分到30分之间的,有4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12.1%.得分在31分到45分之间的,有1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3.3%.得分在46分到60分之间的,有12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6.4%.得分在61分到75分之间的,有2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6.1%.得分在75分到90分之间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得分在91分以上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在临床康复总论知识方面,得分在15分以下的,有3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9.1%.得分在16分到30分之间的,有5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15.2%.得分在31分到45分之间的,有9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27.3%.得分在46分到60分之间的,有14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42.4%.得分在61分到75分之间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得分在75分到90分之间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得分在91分以上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15名护士为本科学历,临床康复护理知识的得分为71.12±1.41,康复护理总论的得分为69.32±1.57. 16名护士为大专学历,临床康复护理知识的得分为57.23±1.31,康复护理总论得分为65.21±1.48.结论 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欠缺,需要不断的加强培训,并且需要针对于不同学历的护士采取不同的培训措施,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认知的水平.

    作者:汪秀红;丁蓓;王志群;胡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层卫生院妇产科护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

    目的 对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若干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方法 对160位来我院进行妇产科疾病治疗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6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为90.0%,还是存在着不满意的情况,且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问题上.结论 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璐;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患者80例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体会及护理干预措施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并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艳丽;吴万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行全髋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B组为65.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富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嘱行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临床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焕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精神科护理工作潜在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目的 使精神科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强化法律意识,减少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观察、护士业务素质、家属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方面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科的医患纠纷与专科疾病的特殊性、护士的责任心、护士的业务素质、家属精神卫生知识缺乏有关.结论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士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大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加强护理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观察和应急能力,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崔德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为降低产妇阴道分娩产后的出血量,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中.方法 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抽样,选取100例患者对比观察,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结果 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护理方法.结论 预见性护理方法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方面有其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董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7例外科下腹部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科下腹部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自2011年12月起外科手术患者432例,发生术后尿潴留患者17例,对17例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针对原因采取对应有效的护理措施,1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病因,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是治疗尿潴留的关键.

    作者:孟燕;刘慧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内科常见病,常因多种因素尤其是感染因素导致病情加重,重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治疗重点是改善气流受限,恢复可逆部分,纠正低氧血症,消除二氧化碳潴留,现将治疗护理简述如下.1 氧 疗严重COPD患者典型表现为低氧血症.长期的低氧血症使患者活动能力受限,体重下降,精神改变.肺泡低氧引起肺血管收缩,虽使V/Q通气提供血流比值大于或接近正常,但引起肺动脉高压,血管通透性增强.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可使肺动脉压及阻力下降,减少渗出,运动耐量增加.

    作者:张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采用优质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之后,患者在服务态度满意度(x2=4.66,P=0.03)、护士技能满意度(x2=6.03,P=0.01)、健康宣教满意度(x2=9.00,P=0.01)、服务态度满意度(x2=12.39,P=0.01)等四个方面具有显著提高.结论 门诊输液室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专人护理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康复的影响

    认知功能障碍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治疗带来诸多不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使患者融入社会受到严重影响.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我科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者实施了专人护理,效果较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脑卒中认知功能中障碍者68人,将他们按简易智力检查评估后均衡,分为观察组41人,对照组27人.

    作者:方艳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运用

    探讨健康教育在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完善健康教育的意识和临床质量.方法 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满意度和对治疗成功的信心.结论健康教育提高了外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鼻饲肠内营养四种干预方法对患者腹泻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与讨论颅脑外伤昏迷的患者鼻饲肠内营养四种干预方法对患者腹泻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1年5月份——2013年1月份来我院住院治疗颅脑外伤的昏迷患者2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患者利用专用泵持续给予常温的营养液;Ⅱ组患者则给予加热的营养液间歇的输入;Ⅲ组患者给予持续输入加热的营养液;Ⅳ组患者则是利用传统的方法在常温下将营养液依靠重力来滴注输入.然后对以上四组患者的腹泻情况进行连续的观察,并且做详细的记录,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分析资料之后得出四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都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且前三组患者与第四组患者的差异也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专用的营养液输入泵来进行鼻饲肠内营养的补充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减少腹泻的发生率;而在输入的方式间歇和持续两种方法对腹泻的发生没有直接的影响;营养液的温度需要在温度低时给予适当加热,这样对减少腹泻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兴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治疗需要引流的患者2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减少或避免由于引流管护理不当引起的事故,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临床的恢复.

    作者:高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病人营养疗法中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43人的营养护理疗法,休克纠正过后,实行早期胃肠道营养,4-7天静脉营养液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结果 43人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为36-82天.结论 严重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营养相结合的原则,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吴秀艳;程佩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的应用

    目的 研究妇产科术后出现腹胀的主要因素,以及分析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68例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34例对比组给予一般护理,而34例研究组于对比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中医干预护理后,研究组全部健康出院且无不良反应,而对比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的患者,以及1例精神萎靡的患者.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腹胀情况,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爱菊;刘海连;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手术室手术的患者120例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满意度上升.

    作者:邓德平;鲁玉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92例于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7月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并与前期72例接受常规护理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对比.结果 上述选取患儿经过采取相应的对症指标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较前期72例患儿在预后改善上有明显的提升,两组在疗效、住院时间上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何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32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医患沟通,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生焦虑情绪较轻,术中配合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妇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医患沟通,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佳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学习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口腔真菌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本科选择2009年1月——2013年5月重症肺炎患者99例,对其中发生口腔真菌感染26例患者进行口腔真菌感染因素分析、处理、治疗、护理对策等.结果26例患者中,有22例好转治愈出院,2例自动出院,2例严重呼吸衰竭并发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转IUC抢救治疗无效.

    作者:段鹤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总结26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认为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健康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下给予整体护理,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病情明显改善,其中痊愈19例,显效4例,好转l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6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救治率,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徐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情志护理干预急诊车祸患者心理应激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急诊车祸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干预心理应激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112例急诊车祸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急诊护理,研究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后,研究组的总有效为9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8%,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情志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应激障碍有着明显的成效,能够缓解患者内心的应激障碍.

    作者:范娟;李建菊;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欣维宁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欣维宁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 对112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应用欣维宁24-72h,给予穿刺部位的护理、出血事件的观察和护理及饮食、心理指导.结果 38例患者轻度出血,2例患者右前胸血肿,1例患者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欣维宁大的风险是出血,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出血征象,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万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人性化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不仅能够提供为专业的医疗服务,还能够在医疗服务中进行人性化服务,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本文针对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人性化护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作者:闫红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18例慢阻肺患者均分为2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护理组制定健康指导书,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干预和指导,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知识掌握度优良率96.6%、护理满意度优良率100%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7%和88.1% (p <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强化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慢阻肺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干预疾病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重视.

    作者:蓝招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科护理在颅脑外伤病人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科护理在颅脑外伤病人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的病人12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全科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的病人实施有效的全科护理措施,包括急救护理措施,基础护理以及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士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施手术室专科化护理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手术室专科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手术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与2011年1月1日开始对专科化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手术配合培训,对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的手术室配合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手术室配合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院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专科化轮转手术配合已经成为了其主要趋势,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深入培训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因此,在对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管理时,可以对手术室专科化轮转手术配合的培训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牛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体会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的依据,是保证患者得到优质服务的基础,是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保障.妇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董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患者的护理干预

    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介入治疗,在手术中出现73例次冠状动脉穿孔、造影剂不良反应、低血压、出血倾向等并发症.通过对症处理、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病人手术都很顺利,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终痊愈出院.

    作者:窦继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前、后护理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医护人员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舒缓病人焦虑及手术后恐惧,有助于病人维持良好状态,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辉;王淑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临床上肺炎合并心衰小儿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抽取86例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病例资料,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根据患儿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人数分别为51例和35例,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以上86例患儿在接受半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痊愈的有46例,另外4例患者的情况均已好转,1例出现了并发症情况,而对照组患儿治愈的有21例,9例患儿情况好转,发生并发症的有3例,2例死亡,并且在心力衰竭纠正和住院的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小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临床治愈率,缩短住院和心力衰竭纠正的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田玉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法是临床上常用给药方法之一,长期静脉输液、输入刺激性较强药物,反复使用一条静脉,造成严重损伤,血管变硬,红,肿,热痛,有时成条锁状,病人造成很大痛苦.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静脉输液,可避免每日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减少病人痛苦,适当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科对200例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年龄大9岁,年龄小1岁;留管时间长7天,短1天.

    作者:侯淑文;张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趋体现出来.护士只有掌握每位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好心理护理,满足产妇的心理需要,稳定其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使产妇达到佳生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术后及围手术期健康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孟凡艳;孙洪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人脑出血术后合并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营养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术后合并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营养护理.方法 脑出血术后合并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25例进行分析,给予有效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治疗后3天内的NA+,血糖值、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结果 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NA+,血糖值均降低而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出血术后合并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给予营养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

    作者:龚建红;徐环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治疗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以及出院6月后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A组高,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秀琼;徐江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0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于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 100例妊振合并卵巢肿瘤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母婴平安,有89.0%的孕产妇能够足月分娩;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5.2±2.27),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和阴道流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妊振合并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精心的综合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保证母婴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例老年性糖尿病足并发难治性溃疡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据统计,约15%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足部溃疡;糖尿病足溃疡主要指初期的糖尿病人,没有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却已出现足部感染如甲沟炎、脚气感染等所造成的足部感染、化脓、溃烂等症状;糖尿病足溃疡多由于未系统控制饮食,未按时服用降糖药或者未定期监测治疗效果等因素,导致血糖控制不佳,造成患者末梢神经损伤、外周血管病变,这种损伤和病变在一定的诱因之下(如足部畸形、外伤)终导致慢性难治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截肢,其截肢率在非外伤性截肢中占首位.2010年11月15日我院收治1例老年性糖尿病足并难治性溃疡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ICU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心理状态变化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情志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其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治疗组焦虑评分(46.5±7.2),抑郁评分(56.6±7.1)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43.21±3.8),抑郁评分(52.0±6.4),组件数据对比P<0.05;两组间满意优良率分别为: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组件数据对比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表现有显著效果,患者满意率高,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标本采集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采集血液标本错误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检验科拒收不合格标本进行分类汇总,探讨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6月检验科拒收我科不合格标本40例,其中血量不足9例,无患者信息及患者信息不全8例,抽血管与血样不符5例,漏抽项目4例,标本凝固3例,在输液肢体抽血造成血液标本稀释4例,血液标本未及时送检4例,血液标本溶血3例.结论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规范血液标本采集及保存行为,提高标本质量,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黄美静;杨建坤;冯鑫宝;刘婷;王燕;张艳;吕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对策效果.方法 选取我市某医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共100例,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其中,实验组进行胃镜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在治疗结束后观患者临床表现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两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总取出率为100%,对照组的临床表现不佳,护理满意度为76%(38/5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较好,且护理满意度为98% (49/5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3例脑血管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脑血管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3例脑血管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处于康复护理不同阶段的护理效果,探讨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患者残存功能得到恢复,肌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有效降低残疾率.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对脑血管偏瘫患者预后起关键作用.

    作者:吕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血播型肺结核、艾滋病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 本文通过对一例血播型肺结核、艾滋病病人护理,做出护理总结,发现目前在护理此类病人时存在的问题,以便持续改进总结经验,更好地护理此类病人.方法 将病人置于单间隔离病房,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病人所有物品专用,设专人护理,负责病人的一切治疗及生活护理,着重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通过对该病人的护理,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对此类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结论 护理工作中,加强防护措施,预防护理过程中职业暴露尤为重要,只有持续的改进,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茶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产儿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早产儿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疾病好转率及患儿生存质量,延长患儿生存时间,控制疾病的复发率.方法 对113例早产儿实行优质护理,护理干预.结果 113例早产儿患儿、治愈出院.结论 护士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减少各器官的损害.

    作者:何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对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手术后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60例完全恢复日常生活(66.7%),18例部分恢复生活自理(20%),4例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帮助(4.4%),2例植物生存(2.2%),4例放弃治疗出院(4.4%),2例因并发症死亡(2.2%).结论 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大大降低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硕;杨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心血管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健康行为以及心理反应明显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深静脉导管在临床的应用和护理

    探讨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有效护理,选择科室使用深静脉置管患者35例,通过临床观察、使用和护理,总结深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李松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前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找到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份来我院就诊的骨折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43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分析的对象.护理手段主要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来制定.包括有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血糖监测、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等.结果 以上患者在手术以后情况都非常好,手术均成功.在术后伤口没有发生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 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之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病死率可以得到显著的降低.

    作者:陈秀华;韩金香;吕建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采血人员的心理状态和护理体会

    通过对静脉采血人员的心理因素和不良心理反应分析,依据人员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让采血人员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陈彩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创新护理管理策略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相关因素及护理管理策略,以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36例住院发生跌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的年龄、疾病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因素、环境设施、陪伴质量、护理人力管理等因素影响跌倒事件的发生.结论 创新并建立完善护理管理策略是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有力保障.

    作者:高庆军;张冬岩;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隔离措施在气管切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中的应用及作用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隔离措施在气管切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实施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护理中的隔离措施及应用效果.结果 50例气管切开病人在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后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6.00%.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表明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 隔离措施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病人的交叉感染,保证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芦亚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例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64例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9在我院救治的晚期肺癌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行疼痛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晚期肺癌患者经疼痛护理干预后,Ⅱ级以上疼痛的患者为32.81%,无疼痛和疼痛轻微的患者为67.19%.结论 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泛发性湿疹32例综合护理

    目的 探讨泛发性湿疹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48例泛发性湿疹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给予细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护理,等全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此组泛发性湿疹的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在不同时间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泛发性湿疹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减轻了患者湿疹带来的不适,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加快了患者疾病的治愈时间,缩短了住院日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谷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专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在临床中应用的体会

    护理记录是护士对住院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和呼吸效果的真实、客观、实时的记录[1].2010年卫生部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由此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简化护理文书,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2].我院护理部根据卫生部推行的《表格式护理文书》,结合我院各科特点,具体制定了不同的专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单,有新人院评估单、基础护理落实记录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表、出院指导单、术前患者评估、手术当日患者评估、术后(1,2,3)天患者评估、手术交接单、转科交接单、危重患者评估记录单等,从2010年10月开始,经试用改进,现在已经形成规范的模式.专科表格式护理记录简便、省时省力,体现专科护理的特点,让临床一线护士从繁琐的护理记录单中解放出来,达到了责任护士每天书写时间不大于30分钟的要求,有了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基础护理.

    作者:隋旭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光照疗法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新生儿蓝光治疗时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些经验.方法 对60例进行光照疗法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新生儿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根据新生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使家属和新生儿的依从性提高,新生儿哭闹减少,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新生儿蓝光治疗的次数,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道癌放射治疗的护理

    我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国家,食道癌的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6.5%,居第四位,在世界各国中仍然位居前列.目前比较肯定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综合治疗、手术+放疗、放疗+化疗、化疗+手术、放疗+化疗+手术.食管癌治疗的基本现状:因为食管的解剖限制,外科治疗食管癌进展有限.而今年来治疗有较大的进展,目前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措施.但是临床上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全身反应、骨髓抑制、食管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脊髓炎、食管穿孔等.食管癌放射治疗时在加强治疗的同时,做好患者放疗前后的护理工作,对减轻患者放疗反应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效果,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孙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抢救模块的护理对策

    在人类疾病威胁排名中,心脑血管疾病占据比较靠前的位置,该疾病以多并发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为特点,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期限内其病情情况是非常凶险的,如果不能展开有效的急救,就可能导致极高的病死率.这就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工作,进行安全隐患的解决.在该文中,笔者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展开分析,进行隐患消除对策的应用,保证急救护理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脑中风后遗症病人的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躯体、心理及经济压力.通过提高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水平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品质.

    作者:李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方法 树立人文理念,增强医务人员素质,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手术护理的全过程.结果 通过人文关怀后,护士可以更好地与患者交流,手术中体贴的关心,手术后不流于形式的访视,很好的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问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人文关怀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手术治疗和护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梁世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采取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手术的14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对护理的满意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显著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满意率,且术后并发症率低,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霞;王艳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的临床处理原则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方法 2011年4月以来,我院共收治高危妊娠患者18例,搜集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安全生产,无临床并发症.结论 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配合有效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董翠萍;李春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仅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3.33% (14/15)和53.33%(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7.65±5.31)天和(22.51±5.8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 =0.04);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高全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生殖道出血量超过500ml,常发生于第三产程和产后2h内,称为早期产后出血.分娩后24h后至产后42d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delayed postpartum hemorrhage),常发生于产后1-2周内.据目前全国的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因产后出血而死亡者占31.2%,高居第一位.

    作者:王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8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目的 通过对住院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维持患者正常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38例2012年1月——2013年9月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观察血糖值的变化.结果 通过饮食指导,除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外,均较指导前血糖控制理想.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科学合理饮食,能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疾病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柯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本组120患者均预后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能保证宫腔镜手术的安全顺利,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人性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并观察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时采取护理干预之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5例患有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两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吞咽康复以及并发吸入性肺炎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康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且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也较低(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提高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水平和能力,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正常视力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恢复正常视力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恢复正常视力率,并且提高复明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丽;荆占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询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询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护理组针对恢复期脑梗死易发生情况提出询证问题,在护理干预中解决,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更高,汉密尔顿康复量表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询证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

    作者:陆步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围生期孕产妇心理问题的疏导护理

    围生期又被称为围产期,指的是孕产妇产前、产中、产后这一特定时期.整个围生期是孕产妇妊娠过程为关键的时期,尤其在妊娠后期,婴儿的分娩过程和产褥期容易诱发各种妇科疾病,所以在这一时期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来保证孕产妇的身心健康.本文试图从心理疏导护理入手,探析围生期孕产妇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作者:单晓清;贾青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护理,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预见性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68例患者经护理后进行6个月及1年随访,研究组患者6个月及1年后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的状态,增强患者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对于提高预后效果,提升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方法 从心里、术前、术后和出院4个方面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病人进行康复指导.结果 43例经系统康复训练、均痊愈出院.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孟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谈谈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三大要素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高,医疗护理活动受外环境影响而变得日趋复杂,患者在就医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提供的技术、药物、食物、心理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疾病转归.为消除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医护人员在公众心目中形象,就需要谈及“护理安全”这一话题.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护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现就我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护理体会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住院患者30例,本组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60-82岁;病程10-25年,足背动脉搏动减退12例,18例有下肢麻、凉、痛症状.

    作者:王丹;于明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出血倾向患者应用无肝素透析的护理

    目的 探讨存在活动性出血和高危出血倾向患者无肝素透析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透析前用肝素盐水预冲管路和透析器,使其充分肝素化;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透析器以减少凝血.结果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严重凝血例数明显降低,临床无血栓及栓塞表现,血小板值无明显变化,未加重出血倾向.结论 无肝素透析对活动性出血和高危出血者既安全又保证透析质量,减少了透析凝血次数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张耕瑞;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我院护患沟通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分析我院护患沟通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护理部对2011年至2012年20例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例中有17例是由于沟通不良引起占85%.结论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技能,提高沟通技能成为护理管理者迫切解决的问题,管理者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沟通技巧培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提高护患沟通效果.

    作者:卢进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患者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观察总结围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后经过规范合理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极大地减轻了其手术疼痛感.且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继发出血以及引流管脱出等并发情况.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满意度高,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所有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患应激程度和不良反应.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莉;王黎;申文荣;陈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训练的方法,达到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笔者对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和康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在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中伤口全部甲级愈合,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及髋关节脱位,术后随访其功能,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并保持了患肢关节的正常功能.结论 通过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度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护理干预

    长期以来,窒息一直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常引起神经、心血管、泌尿及消化等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各器官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其中以胃肠道先受累且程度重,其发生率为33.69%;窒息程度越重,受损程度越重,出现腹胀、呕吐、奶量减少、胃肠道出血,甚至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避免或减少重度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必须强化护理干预.

    作者:贾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88例进行分析总结,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实施整体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血压控制率以及血糖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住院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准确的健康指导及护理是在至关重要的,是调节血糖及血压的正确手段.对于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肺炎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呼吸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期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效果达到97.2%,护理满意率达到100%.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疾病临床治愈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危重休克患者的接诊及护理急救措施

    目的 探讨危重休克患者急诊时的接诊及护理抢救措施.方法 准确判断病情,确定休克类型和原因,及时有效地接诊、分诊,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通畅,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扩容等.结果 本组除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到急诊科时心跳已停止,经积极抢救后不到15min,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病例均纠正休克状态,病情稳定后安全送转病房处理.结论 休克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接诊时,护士准确判断病情,及时有效的接诊、分诊,争分夺秒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作者:赫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应用的效果评价

    一直以来,在普外科中,循证护理都是较为正确的临床护理方式,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便是对循证护理的主要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的方式是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的患者是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3年3月之间,入我院治疗的普外科患者,将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主要的分组标准是护理方式的不一样,从而分成A和B组,其中A组是观察组,B组是对照组.

    作者:罗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常见隐患与应对措施

    当前,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医院也越来越关注对病人的护理情况,加强对病人的护理有利于病人能够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对待疾病.对手术室护理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病人在手术室内动手术的过程也很有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患,容易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医院就必须要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就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并针对问题的存在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作者:古力米热·牙生;热孜万古力·铁木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栓塞伴发老年痴呆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脑栓塞伴发老年痴呆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2年9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脑栓塞伴发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在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之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其中22例患者好转出院,另有一名持续昏迷的患者仍继续接受治疗.结论 对脑栓塞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通过专业的护理对脑栓塞伴发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金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予以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中应用预见性及康复护理,可以增加患者恢复力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思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议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功能受限,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减少,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从而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加强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及保洁,减少分泌物淤积及细菌定植,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马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滑动夹不同夹闭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方法.方法 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在脉冲式正压封管的基础上,封管手的食指、中指分别置于留置针延长管滑动夹的两侧,同时拇指推动滑动夹进行夹闭;观察组在脉冲式正压封管的基础上,封管手的食指、中指同时置于延长管滑动夹的外端,同时拇指推动滑动夹进行夹闭.比较两组封管手法的堵管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堵管率明显降低,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 观察组封管时的手法优于对照组的封管手法,值得推广.

    作者:吕伟华;陈明雅;张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性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向全院提供消毒灭菌的器材敷料及其他物品,将全院各个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材回收,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后按照一定的规定储存、发放,因此,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看似简单而平凡,实则繁琐而重要,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工作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全院的医疗及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认识到,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对我院的医疗及护理质量产生影响,我院自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以来,住院病房床位大量增加,因而我科工作量也明显加大,工作人员也增加很多,存在着年龄、岗位、学历、个人能力、家庭状况、个人性格及对职业的敬业程度的差异,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善于发现、解决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消毒供应室成为一个协调、统一、有机的整体,团结一致、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作者:杨毅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一组进行常规处理,一组例行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处理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骨折导致的大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感染率,提升患者疾病治愈率,效果满意,应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手术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研究,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手术前实施充分的准备工作,手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并无并发症发生,其中临床治疗效果优为71.4%,良为23.2%,差为3.6%,可为1.9%.结论 针对腰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与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丽;姜会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家庭角色功能锻炼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角色功能锻炼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同一病区的75例女性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7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实施家庭角色功能锻炼.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为评价工具,于入组前和入组后3个月进行评价.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前两组患者的NOSIE、HAMD、HA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3个月后,两组的NOS-IE、HAMD、HAMA评分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角色功能锻炼可减轻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庭责任感,恢复患者的生活技能和出院后的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洁英;蔡红涛;邹彩媚;顾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要点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12例SAP患者早期行CVVH治疗,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CVVH的顺利有效进行.结果 12例中治愈5例、好转4例、死亡3例,其中2例因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CVVH在SPA救治中起得良好的疗效,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护理,使CVVH能有效进行,为治疗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子宫全切术的患者38例进行分析,术前充分的做好术前护理措施,包括术前随访、术前准备;术中的配合主要包括麻醉的配合、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的配合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结果 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配合后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的手术,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后能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康复.

    作者:白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在治疗创伤性骨折病患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5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观察组实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观察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具体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出院时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显著好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不舒适程度,有效的提升满意程度,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和促进患者的康复程度,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作者:夏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其进行护理后获得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高血压病患者296例,对其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对比对患者完成护理后与护理前患者的依从性、患者高血压病的有关症状以及相关知识改善的程度.结果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康复护理后,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提高(P<0.01).不论在患者的收缩压方面或者在患者的舒张压方面,终的维持程度都非常高;患者针对高血压病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 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对其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的有关知识,有效确保患者的血压恢复正常.

    作者:孙月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对策,使患者接受规范的化疗,提高化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 将我院从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4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静脉输液护理、化疗药物副作用护理、以及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对策.结果 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术后6个疗程化疗.结论 科学、有效地护理对策能促进乳腺癌术后顺利完成化疗疗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化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高乳腺癌生存质量.

    作者:鲁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影响效果124例观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48例需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加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组在首次摄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通便时间上、急性胃瘫及胃肠道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碧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 是探讨老年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 对97例患者从心理、饮食,到各项专科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各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实施周密的护理措施和全面的健康教育97例患者有显著疗效的82例、有效的11例、无效的4例,有效率达95.87%.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全面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缩短病程、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苗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探析

    目的 对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出现压疮的ICU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4例出现压疮的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压疮彻底消失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出现压疮的ICU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大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的方法及要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择佳穿刺血管及穿刺部位,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快速处理穿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妥善固定.结果 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了提高,患儿及家属对静脉穿刺技术的满意度有大幅度的提升.结论 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患儿、家长的配合,可减少负面影响,熟练操作、一针见血、妥善固定是提高小儿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阚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供应室护理过程工作质量监测的实施体会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过程工作质量监测的实施体会.方法 针对2011年度与2012年度的消毒护理工作进行比较,以2011年度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对照组,2012年度实施护理过程工作的质量监测为观察组,比较两年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供应室护理过程实施工作质量的监测,完善相关的管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工作质量监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分工的顺利完成,又明显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张思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民族地区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中医特色护理的体会

    2010年落实卫生部全国范围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011年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以及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实施,我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这些“活动”精神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突出中医特色,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展示了中医护士的精神面貌,突出了中医药护理的特殊疗效.

    作者:赵秀萍;闫秋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气管切开术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出现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情况下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多重耐药性是指一种细菌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2].2013年6月,我们收治气管切开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新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76.7%,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及治疗信心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距(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孙耀霞;刘素霞;张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工作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心和重视疾病预防及保健工作,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健康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使人们在面临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岩;曲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弥漫性脑囊虫治疗中出现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囊虫病患者病原治疗中出现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1例弥漫性脑囊虫病患者致精神障碍采用生理、生活以及心理等整体护理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护理模式.结果 通过采取整体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尤其是情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治愈11例,好转8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 对弥漫性脑囊虫病患者致器质性精神障碍除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还应采用整体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等综合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物理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物理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护理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婴幼儿发热的患儿4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物理降温,比较两组患者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采取药物治疗及物理降温后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婴幼儿发热护理中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再次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秀斌;吴夕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病房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人文关怀”在妇产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坚持以“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进行护理文化建设,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杰霞;谢瑞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对医疗护理纠纷现状的分析及策略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对医疗护理纠纷现状分析及策略.方法 通过多次出现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找出护理问题现状以及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策略.结果 采取相应护理管理策略明显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结论 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医疗护理纠纷常出现会,提高医院的效益,采取相应策略制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的美好声誉.

    作者:苗凤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大出血产妇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例进行分析讨论,术后针对性的给予情绪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此组患者的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较前提高,心理情绪有所好转,与护理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对女性带来极大地心理情绪,并且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心理护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阿衣古丽·麦麦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枸橼酸抗凝在床旁血液滤过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枸橼酸抗凝血滤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护理要点和干预措施,以供临床借鉴.方法 选取46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危重透析患者,床旁透析治疗中应用枸橼酸局部抗凝,血流量200-230ml/min.分别在透析前与透析1h、2h、4h、6h及结束时监测患者透析管路动静脉端全血凝血时间(WBACT)、pH、剩余碱(BE)及血清总钙水平,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 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比普通抗凝有所延长,透析后酸中毒得到纠正,无碱中毒发生,出血并发症极少,透析前后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枸橼酸具有良好的局部抗凝效果,明显延长了滤器的使用时间,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风险,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马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家庭式沟通方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家庭式沟通方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诊的妇科病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式沟通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有效例数为80例,总有效率为100%;7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8.6%.对照组有效例数为69例,总有效率为86.3%;5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3%.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在妇科护理中采用家庭式沟通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韩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告知及知情同意制度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患者落实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以达到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90例及对照组410例.实验组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4个主题的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结果 实验组共发生护患纠纷38例,对照组发生65例.结论 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的落实,可减少护患之间冲突,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李玉兰;高艳艳;梁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通过对糖尿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让病人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瑞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高龄胆石患者围手术期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观察优质护理在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方法 取56份高龄胆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在优质护理模式下,56名病人全部顺利出院,其中无1人重感染,11人出现轻微感染,合理治疗后康复,48人2天内下床活动,43人一周内出院.结论 高龄胆结石病人的护理要求高,优质护理效果好,能有效助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周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待分娩的产妇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后自然分娩例数、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妇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不仅缩短了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窒息的新生儿减少,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产科的生产安全率.

    作者:成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内科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护理效果并总结对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护理体会.结果 经内科护理后,6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2个月,60例患儿中出现心力衰竭1例,出现左心室泵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

    目的 针对急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对策,以期提升护理品质,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方法 以病患为中心,就各项护理隐患采取相应措施,彻底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大限度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极力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 作为护理质量的关键要素,护理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障.

    作者:李建菊;范娟;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外科病区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9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还采用同安全隐患防护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通过防范性护理之后观察组安全隐患率3.3%,对照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9%,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全隐患在外科病区中存在较为广泛,数量也较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安全隐患防范护理能够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云梅;李军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人文护理与有效沟通

    优质的护理服务是以病患为中心,关怀病患,与病患进行沟通,了解病患的切身需求.以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为病患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的同时,帮助病患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因此,加强与病患之间的交流,注重人文关怀,是建设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清霞;李普明;吕珍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滋病病人母婴阻断护理干预和随访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人母婴阻断的护理干预措施和随访.方法 针对H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分别在妊娠时、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哺乳过程中实行母婴阻断护理措施,采用艾滋病知识宣教和咨询以及药物干预的措施进行母婴护理阻断.避免其所生子女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果 4例HIV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经过18个月观察和血标本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产科护理干预和必要的药物阻断是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

    作者:包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44例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44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后护士观察量表和SCL-90量表的差异.结果 护理6个月后,护理组患者护士观察量表和SCL-90量表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妇产科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作为开展各项临床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医院在保障人们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性化护理服务予以患者人性化关怀,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医院护理服务的内涵,提高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内在素质以及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愈后护理质量.

    作者:时春梅;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46例(46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46眼中43眼1次手术成功.随诊6个月至1年,43眼治愈,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2眼偶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仍不通.46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可恢复泪液引流系统正常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伤后及时处理及早吻合泪小管,预防感染,做好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工作和出院宣教是提高泪小管断裂术治愈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郭峻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则要例行综合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全面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降低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龚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42例,对其便秘护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 42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通便效果,使得所有患者均安全通过了急性期,没有出现因排便用力过度而造成的并发症.结论 采用合理科学的便秘护理方法对于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合并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有效提高了排便的通畅性,降低了因用力排便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蒋爱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全期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 对手术室全期护理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在进行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中,从其工作性质,及其工作职责出发,对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常见护理缺陷等,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在医院护理人员中,定期组织会议进行学习及讨论,以对防范措施加以完善.结果 在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中,安全问题显著减少,防范措施得当提高,并获得不断完善.结论 在手术室全期护理中,应重视其安全问题,以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为其生命安全,提供基本的保障.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患者饮食护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为PD,也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在中老年人中居多,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口腔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的患病率进一步攀升.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胃肠功能多有减退,出现胃肠运动乏力、食欲下降、便秘等.而本病肌张力高、肢体震颤又增加了能量的消耗,为了避免入不敷出,故应在营养方面注意调理.

    作者:符娇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老年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并在科学合理的护理下,病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1.4%,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继发偏瘫患者康复的积极影响,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8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实验组43例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抑郁评分量表得分差异.结果 实验组43例患者在全方位护理干预下,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且卒中后焦虑、抑郁等心境障碍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关键在于全方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

    作者:王淑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54例,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SAS评分及疾病康复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疾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赵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饮水实验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8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测试、调查.结果 出院时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正常者16例,吞咽困难明显改善者10例,无效果者2例.结论 吞咽障碍诊断方法、饮水实验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康复,对临床康复有极其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作者:张慧霞;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肝硬化病人大部分是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所引起的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多见于食管下端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破裂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如病情不及时处理,将死于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苏建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柱侧弯螺钉内固定三维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行三维矫形术的脊柱侧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体会.方法 随机将51例脊柱侧弯者分组:1脊柱侧弯组(24例)与2脊柱侧弯组(27例),1脊柱侧弯组行全面护理,2脊柱侧弯组行常规护理.结果 比较1脊柱侧弯组与2脊柱侧弯组的护理效果,1脊柱侧弯组比2脊柱侧弯组好,P<0.05.比较1脊柱侧弯组与2脊柱侧弯组的不良反应,1脊柱侧弯组的情况优于2脊柱侧弯组,P<0.05.结论 对做三维矫形术的脊柱侧弯者的临床护理必须全面、详细.

    作者:黄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循证护理在腹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妇科循证护理在腹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6例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围手术期提出循证依据、循证问题并实施循证护理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仅有2例并发症,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国手术期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终使患者身心均得到佳康复状态.

    作者:杨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的应用以及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作用,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满意度.方法 2011年9月——2011年11月对笔者所在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此项培训包括礼仪培训和系统健康知识培训,准确评估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与补救,建立和完善护患沟通流程并规范实施.结果 患者的满意度有培训前的80%提高到培训后的93.3%,护患纠纷明显减少.结论 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流程科学可靠,有助于护理人员的技能提高与完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满意度,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手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可以避免对母亲或婴儿健康及性命损伤.剖宫产的手术伤口大,创面广,术后护理不当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54例剖宫产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音乐疗法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对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音乐疗法对促进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作者:安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病人心态影响的探讨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病人就诊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 把消化内科中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首先从候诊病人开始进行干预,对照组病人直接将挂号单交给医护人员,然后进行候诊,期间接受医护人员的提问;治疗组病人在观察组候诊的基础上,由分诊护士采取主动的护理干预,并及时公布其就诊详细信息,实施一定的健康教育和合理的心理护理,然后对就诊期间的表现症状评分,焦虑程度评分;其次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两组病人都给予多潘立酮或奥美拉唑常用药,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护理干预,1周为一个疗程,并对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1一天分别进行消化症状程度评分,焦虑抑郁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病人与对照组的表现不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焦虑抑郁评分和症状表现评分上呈现较好的趋势.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对消化内科的病人起到积极的影响,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焦虑心态,有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

    作者:姚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囊肿和肾囊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52例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加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患者的术前心理辅导、术中操作配合、术后病情观察,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成功率.结论 熟练掌握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治疗流程,正确实施硬化治疗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董菊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延迟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手段延迟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形式、多方法、多途径的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均提高,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患者入院编号将12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糖的改善情况;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FBG(空腹血糖),2h PBG(餐后2h血糖),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及HbA1c(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更为明显(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更高(P<0.01).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情况.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肺炎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体温、双肺呼吸音、血常规、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临床效果,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杨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

    目的 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细心、有效的护理,本组40例转院,1例家属放弃外,均痊愈出院.结论 细心、有效的护理对重症肺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减轻患儿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冯薇;张瑞;贾梅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褥感染72例临床护理心得

    产褥感染的发病率极高,是诱发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发生产褥感染后,必须尽快进行专业的治疗,避免威胁产妇生命[1].现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72例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行之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论通过积极护理工作,为产妇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缓解患者焦虑.

    作者:付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观察分析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430例受术者给予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IUD副反应、并发症等护理,制定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430例,优325例,良98例,差7例(其中2例因术后阴道少量出血,引起抑郁,焦虑被迫取环).结论 加强受术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可提高护理优良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石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抽取手术室患者8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的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程度,并且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

    作者:吴金兰;吴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站护理技术操作与质量管理进展

    血站是采集血液、储存血液和向临床供血的特殊机构,是输血管理的基地.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逐渐发展,其所针对的对象为自愿无偿献血人员.为保证血液质量,加强临床输血安全,并开展成分输血,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血液,并使前来献血的人员有愉悦的献血心情,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和优质的质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血站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并提出了优化质量管理的方法.

    作者:王星星;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探讨

    目的 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方法 分析我科120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基本状态及疾病情况,找出住院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包括无家属陪护、精神状态、不慎跌倒、环境改变、健康教育缺乏、患者不配合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正确评估患者状况、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做好药物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签名制度、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能够有效防范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凯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132例,在采取中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治愈46例(34.8%),显效39例(29.6%),有效41例(31.1%),无效6例(4.5%),治疗总有效率为95.5%.结论 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中,一定要注意各种护理措施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李杰;李影;谷小敏;房庆华;吕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的影响,探讨脑出血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63%、38.23%,同时观察组和对照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4%、75.32%,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杜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和社区康复的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指60岁以后发病或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糖尿病患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但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率也在逐渐增加,并且由于老年糖尿病人的并发症较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人行动不便等原因.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则变得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家庭护理以及社区康复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与护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作者:吕友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多次手术肛瘘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了多次肛瘘手术患者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干预措施对病人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通过使用心理问卷调查以及进行临床观察的方法来评估,将多次肛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临床治疗以及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则仅给予普通的临床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计分评估.结论 实验组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的评估效果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即P <0.05).

    作者:彭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整体形象,本文就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我院的整体形象,值得推广.

    作者:耑娜;李伟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医改下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分析当前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处理问题的措施与对策.从而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广大农村居民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争取领导对护理工作的足够重视,保障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能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徐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直肠癌术后化疗护理的心得体会

    目的 探讨直肠癌病人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3例直肠癌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直肠癌病人术后化疗经精心、科学的护理,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减低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行有预见性的全程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郁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阻肺合并感染的临床综合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综合舒适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诊断为COPD患者给予化痰、抗感染、平喘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并给予基础护理、营养指导、心理护理、合理氧疗、呼吸道护理、呼吸功能锻炼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咯痰均较前减轻,病情好转出院,非常有效.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辛爱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Br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在术后给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

    作者:李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有效护理措施,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3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的过程和护理方式方法,总结急性脑梗塞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有34例转入ICU,有266例病情稳定转入专科病房治疗.结论 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致伤致残率以及死亡率,还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作者:金菲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目的 对我院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就此提出对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160名护生,参加本次培训的指导老师一共有37位.在本次实验对护生发放的16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回收了150份,有效率为93.75%.在对指导老师发放的37份中有36份有效收回,有效率为97.28%.对这些收回的186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调查中护生实习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与临床脱节;实习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临床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实习和就业存在冲突.结论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护生之前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大多数与实际生产操作有些不符;参加培训的指导老师中,大多数都来自临床第一线,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培训,不知道怎么有效、准确的传授知识,教学经验不够;绝大部分在我院参加实习的护生不仅要每天按时来参加实习,还需要为自己准备好推荐材料,到多个用人单位参加招聘等,对此需要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实践带教管理;对带教老师的选拔,优化管理带教老师队伍.

    作者:许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与灌流联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应用,灌流器的静脉端与透析器的动脉端连接,形成一个有双重作用的体外循环,利用透析与吸附两种不同的治疗原理,灌流应用吸附原理,将中大分子清除,随后血液进入透析装置,达到快速清除血液中农药,疗效迅速,抢救成功率高.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0月共抢救农药中毒1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5岁,送入本科时3例深昏迷,其中1例重度休克伴呼吸抑制,16例病人经过急诊洗胃、补液、导泻等急诊治疗.

    作者:赵靳;马小玉;吕静;孟繁珠;孙芳玲;董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通过对护理方法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疱疹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1.3%,对照组为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彩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156例先心病术后患儿加强循环系统护理、呼吸系统护理、疼痛护理、体温监测、病情变化的观察、心包纵膈引流管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发生并发症10例,主要原因肺部感染、肺不张,经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 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侯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一例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四氢叶酸钙(CF4)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结论 对个别甲氨蝶呤不良反应敏感的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做好化疗前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治疗、护理进行相关工作,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对症处理,将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陈伟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提高PICC操作成功的重点护理环节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 herally Inserted Cent ral Catheters,PICC)近年来,护理上为解决病人长期静脉穿刺的痛苦,又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及对局部组织的损伤.PICC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国临床实践中多遵循各导管公司依据美国静脉输液学会制定的“静脉输液实践标准”而规范的操作规程.我们为恶性肿瘤患者置入PICC进行化疗和静脉营养治疗,借鉴国内护理同仁经验,对导管尖端能到达上腔静脉这一正确位置,尽量一次成功.以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性损伤,防止血栓形成.在操作中进行改进和规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了解暴露人群如何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充分认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进一步推广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作者:王晓芳;赵新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饮食和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和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使用降糖药物和适当饮食控制,不做运动.后者在使用降糖药物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运动锻炼,6个月后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饮食和运动及药物是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缺一不可的治疗手段.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2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对患有胃肠间质瘤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之后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8例患有胃肠间质瘤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质量,患者的肿瘤直径为3-10cm之间,采用腹腔镜切除方法的5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超声内镜胃楔形切除8例、远端胃部分切除3例、近端胃部分切除3例、腹腔镜辅助下部分小肠切除4例.结果 所有的患者都顺的将手术治疗完成,胃间质瘤患者CD34的表达率,其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之间,以及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之间,所表达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且创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强;李硕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医药治疗心绞痛(心刺痛)12例临床观察

    心绞痛蒙医称心刺痛,是由体内基本三元素的“赫依”与“血”相浊,引起血瘀气滞,运行不畅,使心脏血脉的功能被破坏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胸前区疼痛,以胸骨后方及心前区尤为显著,可放射至左侧肩部,直至手指,发病突然,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多见于40周岁以上男性.根据心绞痛(心刺痛)的临床特点和蒙医理论的诊治原则,2010年对12例心绞痛(心刺痛)患者采用蒙药治疗与观察,曲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温都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饮食疗法对疾病症状抑制疗效分析

    本文结合当前饮食疗法对疾病抑制疗效分析,详细介绍碳水化合物的用量,并强调膳食纤维在疾病抑制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对过去研究的成果提出质疑,希望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临床上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传统开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传统开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妇产科传统剖腹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52例患者资料.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经局部消毒、湿敷、清创及引流等处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和患者的肥胖程度、全身系统性疾病、营养程度及合并症、高频电刀使用等手术中物理刺激、对切口的机械刺激等因素有关,提高手术操作的技巧,减少电刀的使用,减少手术的刺激,能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安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列腺肉瘤一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农民,以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1个月人院.人院查体双肾区无叩痛,双输尿管区无压痛,膀胱区无压痛,当地医院行超生检查前列腺增大明显,可疑占位,入院后行MRI检查前列腺增大明显109×83×90mm,边缘不规整,其内信号欠均匀,T1WI等信号伴点状低信号,T2WI为等信号,T4WI+ FS高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PSA:0.54ng/ml.BUN,CR汇报正常.肛诊:前列腺Ⅲ度大,内无结节,呈囊性感,质中等,上界未及,中间沟消失.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为前列腺B细胞淋巴肉瘤.转肿瘤科行全身化疗,现肿瘤缩小,病人随访中.

    作者:刘文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

    1 概 述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以双肺弥漫性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炎症累及细支气管壁的全层,导致细支气管区域内继发性支气管扩张,从而引起支气管、肺反复感染,终发展为呼吸衰竭.本病有报道男性占优势,男女比常超过2:1,高峰年龄在30多岁,通常于20-50岁时诊断.2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东方亚洲人,少数病例被报道在亚洲以外的国家如美国和欧洲等,但大多数是亚洲移民[1].

    作者:郭爱新;刘炳波;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及其并发症防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探讨防治其并发症的相关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3 ——2012年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35例,手术治疗15例,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后,治愈45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89%.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绝大多数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但还有部分病人需要采用手术治疗.这部分病人,医生应该对手术方式、手术时机进行全面考虑,对病人进行合理评估,适时进行恰当的手术,确保患者创伤小,获利大,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余建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动止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

    目的 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用自动止痛泵缓解产妇生产时的疼痛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的160例需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分别采取不同的止痛方法.实验组采取自动止痛泵缓解产妇生产时的疼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肌肉注射止痛药物.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止痛效果,并对其止痛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自动止痛泵)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止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肌肉注射止痛药物)的止痛效果,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用自动止痛泵缓解疼痛的方法对产妇及胎儿的相对刺激小,止痛效果明显.

    作者:侯凯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认识误区

    目的 帮助基层儿科医生及患儿家长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知识,正确宣传、治疗、预防.方法 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认知误区做以简单、易懂、明了的解析.结果 提高一些医生及患儿家长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认知,更好地宣传、预防和治疗,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结论 正确认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认知误区,并引起基层儿科医生及患儿家长重视.

    作者:许淑新;王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年轻女性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增生非典型一例

    子宫内膜增生常见于绝经期或绝经后期的妇女,此时出现无排卵性周期,然而,它也可以发生于年轻妇女和已经有月经但还没有排卵的青少年.[1]现有一例年轻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病例.1 病例资料病史:患者24岁.阴道不规则流血42天.彩超:子宫内膜厚,双侧卵巢多囊改变.大体:膜样碎组织数块,4cm ×3cm×1cm.镜下:内膜腺体排列紧密,腺腔扩张,腺上皮轻-中度异型,中心见圆形,多角形境界清楚细胞团,少数有坏死.病例诊断: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有非典型性.患者激素治疗3个月后活检.大量脱膜细胞间见少许鳞状细胞团.

    作者:田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14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间收住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6例实施祛痰平喘镇咳、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和莫西沙星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祛痰平喘镇咳、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方法联合纳洛酮与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姜民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3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94.4%,对照组为83.3%,两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好,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4例,孕中期确诊的47例产妇为观察组,孕34周以后确诊的47例产妇为对照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后观察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围生期羊水过多、妊高征、酮症酸中毒和产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应坚持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临床治疗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的健康.

    作者:焦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76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38例患者,两组患者皆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泼尼松+雷公藤多甙治疗,研究组加用维甲酸+雷公藤多甙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GFR(肾小球滤过率)与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GFR与生化指标皆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研究组在尿蛋白、甘油二酯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研究组治疗后的甘油二酯与对照组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维甲酸+雷公藤多甙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且生化指标改善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0例新生儿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导致的胆汁淤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中,17例临床治愈,10例临床症状及肝脏酶指标明显好转,1例死亡,2例治疗无效出院,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针对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胆汁淤积后的病理生理确定的综合治疗措施,可更好的防治胆汁淤积,保护肝脏.

    作者:孔繁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危重病人的营养膳食探讨

    所谓危重病人就是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危险的病人.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压力逐渐增加,在很多人身上都肩负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背后就包含着对身体的隐患,很多人一味的忙于升职,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身体的例行体检,等到发现病情时,自己已成为了“危重病人”.但是,这也不代表着无济于事,无药可医.作为医生要从病人的饮食改善和营养补充的基础入手,促进病人的病情的改善,减少危重病人的痛苦.本文针对危重病人的营养膳食进行浅析探讨,更好的促进危重病人病情的改善.

    作者:周蓉;何世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7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燕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妇自由体位分娩对缩短产程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产妇在第一、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产程、产后出血、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106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根据产妇的意愿采取半卧位、侧卧位、蹲位、坐位等自由体位,接生时采用半卧位.对照组产妇进入分娩活跃期后采取床头抬高30°的仰卧位和截石位分娩.比较2组产程的长度、产后出血量、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缩短,阴道分娩成功率高.结论 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并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刘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颈外伤的救治

    目的 总结120急救颈外伤临床救治的经验教训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0年——2005年诊治的颈外伤患者28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例开放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手术清创、缝合19例,其中气管切开6例,颈外静脉结扎3例,挫伤6例,甲状腺缝扎8例,保守治疗4例.结果 全部患者均存活,4例轻度声哑,2例喉狭窄.其余均恢复正常呼吸、语言、进食功能,痊愈出院.结论 对颈外伤的患者应把抢救生命放在首位,尽可能恢复喉室功能和防止并发症,正确处理呼吸困难,出血及休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UA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经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66.67%)患者经治疗后,取得显著的疗效;17例(23.61%)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7例(9.72%)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结论 积极、主动、合理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对患者预后症状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柴东升;阿依吐拉·艾买提;康兴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白内障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其临床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天、3个月患者视力高于1.0患者分别为12.9%、20.0%,视力0.6-1.0分别为38.6%、57.1%,并发症7例(10.0%)采用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水平的恢复.

    作者:毛学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68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8 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经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治愈49例(72.1%)、显效16例(23.5%)、无效3例(4.4%),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以控制感染、通畅引流、祛除病因为治疗原则;包括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对未穿孔且耳痛明显者可加入地塞米松进行静滴,以减轻炎症,缩短病程.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疗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治疗24例病例中痊愈18例,好转6例,出院后复发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合并症,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治疗以休息、抗病毒、保护心肌、中医中药等为主.

    作者:左丽丽;刘艳蓉;田兴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孕晚期贫血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孕晚期贫血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孕晚期贫血孕妇,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1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等现象,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产后出血者多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11.25%高于对照组3.75% (P <0.05).研究组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婴儿贫血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孕妇孕晚期贫血会对孕妇及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孕妇出血率高,婴儿贫血几率高,因此需有效防治孕妇贫血疾病,增加孕妇及婴儿安全性与健康性.

    作者:魏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溶血性贫血的40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溶血性贫血临床治疗.方法 本次共选择40例溶血性贫血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针对病因及诱因规范治疗.结果 本组选取病例溶血病情均得以控制,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出院.血象平均恢复时间为(13.3±2.1)d.结论 临床针对溶血性贫血治疗时,需按量、定时、依据疗程用药,并加强实验室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段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了解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病例都接受同样的医护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手术完成后的24h之内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的两周之后再进行康复训练,进而对两组人员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例的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在治疗时间六周之后将两组人员进行对比,实验组对比对照组两组案例的肢体功能康复率分别是70.00%和50.00%.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住院天数对比分别是37.3±2.2d与43.1±2.3天.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前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起到积极影响,减轻病人痛苦,对患者的健康有积极意义.

    作者:章丽香;冯群;李海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16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116例头位难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16例头位难产中剖宫产77例占66.3%,胎头吸引器12例占10.3%,其余27例经旋转胎头后自然分娩,占24.1%.77例剖宫产中,术中因宫缩乏力7例出血量超过800ml,39例阴道助产发生宫缩乏力,6例出血量超过500ml,给与卡孕栓,缩宫素,按摩子宫后出血减少,并发会阴切口延深12例,产程中出现胎儿窘迫30例,出生后Apgar评分7分以上96例,4-7分18例,1-3分2例.结论 头位难产分娩方式选择非常重要,经过恰当处理,可是难产转化为顺产,对母婴均有利,严重的胎头异常及产道异常,必须采用剖宫产结束妊娠.

    作者:王芳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前牙根折或冠根联合折患者30例38颗患牙.患牙经根管治疗1-2周后,行高强度玻璃纤维根管桩根管内固定行烤瓷冠修复.结果 结果术后随访2年,30例患者38颗患牙中,成功28例36颗牙,成功率94.7%.结论 采用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快速、有效、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维生素A缺乏对感染性疾病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儿童维生素A缺乏对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78名小于五岁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并进行检测其维生素A以及观察儿童的患病情况.结果 在近90天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同时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病率相对于未患有呼吸道感染儿童显著增高,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主要诱发儿童患急性感染疾病的原因就是亚临床VAD.所以需要尽早预防,首先多吃胡萝卜、鱼肝油以及肝脏等食物,才能有效预防维生素A缺乏,具备经济性、快速性和有效性等特点,此外,口服维生素A也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患感染性疾病的一种方法.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剖宫产分娩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提升产科临床工作质量.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产科,孕周≥35周分娩的13286例产妇资料,研究所采取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2003年5月——2013年5月就诊的患者中有2657例(20.0%)采取剖宫产分娩;有9898例(74.5%)采取自然分娩;有731例(5.5%)患者采用产钳助产.共648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4.9%).对各年份之间的分娩方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剖宫产率逐年下降(x2=18.854,P<0.05),自然分娩率逐年上升(x2 =231.153,P<0.05),产钳助产率逐年下降(x2=37.982,P<0.05),产后出血率逐年降低(x2 =21.653,P<0.05),重症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占全部产后出血病例的89.9%,对比自然分娩有统计学差异(x2=197.851,P<0.05).结论 剖宫产分娩方式较易引发产后出血,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剖宫产率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陈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自然早产与干预早产的一些相关性的因素和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所收治的136例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出研究,分析所有早产孕妇的早产原因,对早产的婴儿体重进行分析和调查.结果 在136例早产孕妇当中,自然早产的孕妇有95例,干预性早产的有41例,造成自然早产的原因主要有胎膜早破、子宫畸形、生殖道感染、胎盘前置等;造成干预性早产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前置、妊娠高血压和胎儿窘迫等.还发现干预性早产的剖宫产率要比自然早产的剖宫产率高,孕周在34周的早产儿的病死率要明显低于孕周在34周以下的早产儿的病死率.结论 要及早地发现影响孕妇妊娠的高危因素,并对其及时地做出处理和防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胎龄延长到产妇的妊娠,减少早产的发生率,提高胎儿的存活率,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高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7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病例资料(观察组),并与同期72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病例资料(对照组)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病例资料显示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及子宫复原时间比较无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施行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再次手术的痛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雅男;周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78例COPD患者及80例非COPD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COPD组在室内通风差、燃料类型、日吸烟量、呼吸道疾病家族史、职业粉尘接触史的构成比明显大于非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避免COP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可降低本病的发生、复发率,并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肌力增强训练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肌力增强训练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肌力增强训练治疗65例肩周炎患者.结果 痊愈35例,显效2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6%.结论 肌力增强训练是无创、疗效可靠、简单易行的肩周炎治疗方法.

    作者:李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测定胎儿颈后透明层的重要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超声测定胎儿颈后透明层(NT、NF),唐氏(Turners综合征)的筛查,从而尽早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减少畸形儿的出生率.方法 对在我院做产前检查的患者通过飞利浦IU22,腹部探头等仪器检查.结果 通过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60名孕妇进行NT及NF超声测定,其结果与上级医院确诊相同并经临床证实,超声测定胎儿颈后透明层对临床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闫立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首发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首发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状态以及干预对策.结果 对一级亲属心理的干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明显改善.结论 对首发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状态,早分析、提出对策,及早干预.

    作者:张德华;屈靖霞;张智铭;李杰;夏德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种植支抗钉矫正23与21,22易位

    对一例23与21,22易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易位牙的疗效及预后等.

    作者:杨雅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伴腰椎失稳症35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脱出伴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脱出伴腰椎失稳症的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的患者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在术后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约为6-16个月,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以及下肢痛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6个月的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脱出伴腰椎失稳症的患者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均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两者间疗效差异不明显.

    作者:宋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和防治之探讨

    目的 了解我县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县幼儿园及私立幼儿园的1399名3-6岁儿童的“六一”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按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儿童肥胖和超重(排除继发性肥胖),对检出的75名肥胖儿童及对照组儿童家长采用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为5.36%,男童高于女童(男童发生率为6.15%,女童发生率为4.50%),出生体重过高,肥胖发生率明显增加,低出生体重组(< 2500g)肥胖发生率为4.76%,正常出生体重组(2500-3999g)为4.86%,高出生体重组(≥4000g)为9.80%,而且以中度肥胖为主.肥胖组儿童每天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多,食欲量比对照组大,喜甜食、肉类食物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出生体重、活动量少、睡眠时间长,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与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有关.儿童肥胖的预防必须从婴儿期抓起,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喂养指导,避免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多运动是降低单纯性肥胖的重要措施.

    作者:苟雪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转氨酶等指标值均显著下降,提高其存活率.结论 对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有利于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值得在医学界推广使用.

    作者:刘彦森;马桂玲;李丹;崔凯;王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的 对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输卵管绝育术患者132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折结扎切除法患者术后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高于抽芯包埋法结扎患者,妊娠终止后展开手术患者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高于月经结束后行手术患者(P<0.05).结论 在行输卵管节育手术时,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与手术时间,确保结扎部位准确,采取有效绝育方法,促使输卵管节育术后异位妊娠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陈怀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气囊仿生助产330例初产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对缩短产程、降低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率及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及产科质量的效果,我院对2013年2月至10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30例应用气囊仿生助产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使用了气囊仿生助产的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率及剖宫产率均降低.结论 正确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可以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的痛苦、促进自然分娩、有效降低了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率及剖宫产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及产科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湘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妇产科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特点.方法 本次共选择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妇产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n =50)与常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和外敷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明显少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在西药常规应用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逢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 对使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在我院使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0例(49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利用HSS膝关节评分评价实际疗效.结果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HSS得分分别为(48.59±3.21)分、(83.47±3.04)分,评分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良率为93.88%.结论 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预后令人满意,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可推广使用.

    作者:万英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6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的疗程明显缩短.结论 定点旋转复位法与常规推拿法治疗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蒙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胎心监护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分娩的单胎孕妇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胎心监护,对照组进行多普乐听诊,各50例,比较其胎儿窘迫情况、分娩方式、与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结局关系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胎心监护诊断为胎儿窘迫符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8% (P <0.05).

    作者:周金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例骨折患者并发肺栓塞致猝死的教训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由于阻塞的部位和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和复杂,故此病具有极高的漏诊率及死亡率,目前仍为医学领域的难点和重点问题.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62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发骨折而入院.X示右上臂肱骨干骨折,右下肢股骨干骨折,骨盆骨折.入院后按医嘱给予抗炎止血扩容对症治疗,给予右上肢石膏外固定及在全麻下行右股骨干骨折切开内固定术.

    作者:盖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种肠道清洁法用于电子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3种肠道清洁方法在电子肠镜检查与治疗前的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将接受电子肠镜检查与治疗的374名患者随机分为分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组162例(A组)、单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组116例(B组)和口服蓖麻油+20%甘露醇组96例(C组).各组按肠道清洁程度分为Ⅰ-Ⅳ级及合格亚组(Ⅰ级+Ⅱ级)与不合格亚组(Ⅲ级+Ⅳ级),通过比较各组及各亚组肠道清洁程度、不良反应及息肉发现率评价效果.结果 3组肠道清洁合格率分别为82.72%,81.03%,81.2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2%,22.41%,25.00%,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亚组不良反应及息肉发现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清洁方法肠道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无差异,考虑到口感及饮水量的问题,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经济及身体状况合理选择肠道清洁方法.

    作者:王志民;卢高峰;孙趁意;李贵;唐芙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少年儿童颅脑外伤后眼部漏诊原因分析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身心健康是日后成为祖国栋梁的重要基础.颅脑外伤后眼部漏诊失去佳治疗时机致裸眼视力无光感令人无限惋惜.青少年儿童自我表达能力欠佳,医疗卫生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家长监护职责不到位及对青少年儿童眼健康关注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值得深思.青少年儿童颅脑外伤后同时行眼部检查实属必须.

    作者:谢华;厉萍;赵阳;胡兵;路琦;刘翠红;孙志毅;卢秀珍;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应用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手术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切皮前给予6% HES130/0.41000ml,50ml/min.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复方氯化钠.观察记录两组输血量、输液量、出血量的区别.结果 两组患者出血量和输液量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输血量及输血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患者使用HES施行AHH能有效减少输血量,并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6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8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35%,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疾病具有显著效果,且具有恢复快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泌乳影响的观察

    目的 调查研究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分娩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为阴道分娩产妇,对照组为剖宫产妇.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泌乳的时间,产后24h与48h催乳素(PRL)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48h后的PRL浓度为392.12±112.35,与对照组的298.12±114.11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1).观察组患者48h后的泌乳量充足者为97.1%,与对照组的76.5%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阴道分娩产妇的PR浓度高于剖宫产妇,并且泌乳量比较充足.临床中应积极宣传并倡导产妇实施阴道分娩方式,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漫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4例诊疗体会

    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03月——2013年06月间收治的24名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对策.结果 本组24名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有22名患者得到痊愈,另外2例患者症状缓解后再次梗阻,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患者短恢复时间为十天,长恢复时间为三十天,平均时间为十四天,所有患者均无肠瘘、肠坏死和腹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诊查和治疗,对于该类型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牛辉;郝小强;程汝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下腹正中小切口修补双侧腹股沟疝

    TEP是下腹正中小切口修补双侧腹股沟疝的英文缩写.将TEP同其他手术之间进行对比,尤其同“前、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以及使用腹腔镜进行的修补手术对比,发现TEP在手术理念上,同它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TEP相对于二者来说优势较为明显,比如切口比较小,并且修补可以通过双侧进行.在本文中,笔者通过TEP的主要手术方法进行介绍,阐述该手术在相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优势所在.

    作者:余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8例牙冠折裂冠修复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有牙冠折裂的患者进行桩冠修复,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来我院诊治的牙冠折裂患者78例,在其完善根管治疗后采取冠修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修复后根据疗效评价标准,随访2年,仅2例前磨牙冠纵折到龈下根1/3处的冠修复反复出现牙周脓肿、松动,成功率为97.4%.结论 牙冠折裂患者采取冠修复不仅使患者避免了拔牙,保持牙列的完整性,还能够较好的恢复咀嚼功能,提高咀嚼效率及舒适感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玉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和防治

    目的 对脊柱结核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对该院在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4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这140例脊柱结核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为手术治疗,这140例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或者后路的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术以及加行内固定术.并对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对引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 根据随访记录发现本次收治的14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9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71%;在这29例患者中,胸腹膜损伤的有3例,神经功能障碍的有2例,术后感染的有7例,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有1例,脑脊液漏的有3例,手术应激反应的有2例,早期植骨排异反应的有2例,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的有2例,愈合后复发的有8例.结论 脊柱结核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一旦出现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要加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高朝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究外固定器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

    骨外固定器是一种能够对创伤性骨折起到固定、复位的治疗作用,具有疗效快速,应用广泛的特点,本文通过对骨外固定器对骨折治疗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解其应用特点及优缺点,以促进骨外固定器治疗手段的提高.

    作者:王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上臂外侧游离皮瓣治疗手足中小面积皮肤缺损

    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手足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16例,采用上臂外侧游离皮瓣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0岁.初始受伤原因:挤压伤11例,热压伤3例,电击伤2例,5例手背部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4例足背部皮肤缺损,3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2例手掌皮肤缺损,2例手背植皮瘢痕挛缩,缺损面积大12cm*6cm,小5cm*3cm.

    作者:李连军;高树林;庞国强;姜文君;曹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简易腹膜外剖宫产的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简易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需行剖宫产的孕妇12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划分,其中60例采用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作为研究组;其余60例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术后不良发病率方面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操作简单,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效果更佳,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娩方式的不同对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

    对我辖区内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产后1-5天及42天访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的分析.观察并比较1-5天住院新生儿早吸吮、初乳下奶的时间、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发现,剖宫产术后产妇早吸吮、下奶时间晚、哺乳延迟,母亲的乳量少,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产妇,为保护、促进母乳喂养,故应该倡导阴道自然分娩.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60例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设立三个实验小组,分别为萎缩性胃炎组、糜烂性胃炎组和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小组患者各120例,采用C13呼气试验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果 通过检测可得,萎缩性胃炎组中检测85例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为70.8%;糜烂性胃炎组只有10名患者没有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其感染率极高,达92%;胆汁反流性胃炎组中检测出36例,其感染率为30%.结论 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岩;邢煜;杨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内镜术后出血再手术治疗16例临床分析

    术后出血是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之一,有别于一般的术后创面渗血,其出血往往很剧烈,一般需再次行鼻内镜手术电凝止血[1].现将本科自2006年6月——2012年5月出现的16例病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万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病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6-67岁,中位年龄53岁,4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其余患者无明显基础性疾病.术前血小板及出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术前诊断:霉菌性上颌窦炎2例,霉菌性蝶窦炎2例,蝶窦粘液囊肿1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肥大性鼻炎3例,慢性鼻-鼻窦炎7例.所行手术16例25侧,3例为鼻内镜下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1例为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加鼻窦开放,其余为鼻内镜下单个或多个鼻窦开放手术.术后均使用纳吸棉填塞止血.16例中,均为单侧出血,手术当天出血8例,术后次日至1周出血5例,术后1周以上出血3例.

    作者:盛国强;张新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甲亢患者47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47例老年甲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对症治疗,如采用β受阻滞剂,抗心衰,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PTU)等.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3例患者误诊,患者临床症状中,心悸和消瘦较为多见;34例心电图示心律失常;39例甲状腺扫描阳性.结论 老年甲亢FT4及TT4,均升高较敏感,起病较为隐匿,可闻甲状腺血管杂音.

    作者:曹莉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健康保健

    目的 对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健康保健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并推动非药物治疗的开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对自身病情有着全面的了解,肌酐、尿素氮、血糖、血脂等有明显下降,血压控制效果非常理想.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和优化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泉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钬激光治疗的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采用钬激光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共选择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气压弹道碎石(对照组,n=40)与钬激光治疗(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2.5%,排净结石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总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采用钬激光治疗,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净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且具较高安全性,具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志新;李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6例新生儿溶血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主要采取光照疗法对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进行诊断治疗,给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的情况,对其血清胆红素进行监测,并采取光照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76例患儿经过光照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在之后的随访中也未发现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论 及早对病情进行诊断并采取积极治疗,能够有效防止高胆红素脑病等疾病,有效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合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前置胎盘术中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36例患者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即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子宫体及下段多点注射,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子宫排式缝合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和产褥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是(42±11.7)min、(821±234.5)ml、13.3%,有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成功率高,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作者:贾云昀;王海霞;侯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位结扎并点式微创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高位结扎并点式微创刺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住院的36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并点式微创剥脱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CEAP分类诊断,定位标记病变曲张浅静脉及贯通静脉走行,在静脉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高位结扎剥脱术,局部做1-3mm小切口,用静脉钩取出局部曲张血管或结扎功能不全的贯通静脉.结果 21例C2者、10例C3者切口均愈合,浮肿、皮肤瘀斑在术后1月全部消退;5例C4者术后1-3个月皮肤色素沉着消退;1例C4者术后3月浮肿未完全消退.3例术后局部皮肤麻木,于1-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术前彩色多普勒标记定位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并点式微创剥脱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术后皮肤美观等优点.

    作者:莫克旗;杨卫斌;陈延山;邵平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生活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 SST)对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有效性.方法 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训练计划,采用日本SST的训练模式,结合放松训练,以小组训练的方法,对50例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30例,双相障碍17例,器质性精神障碍3例)进行为期6周的集中训练.结果 经过6周的训练,50例患者的SST评价表总分、日常基本技能得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逐步增加.结论 生活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淑芹;杨晓娟;韩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双胎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87例双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比较两组产妇孕周、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孕周、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双胎妊娠的结局有重要影响.应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张延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取环致子宫穿孔、肠穿孔2例报告

    1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28岁,孕1产1主因取环器嵌顿2小时于2013-4-1,17:25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2009年剖宫产一女婴,末次月经2013-3-21,于2小时前在当地门诊取环时,取环器嵌顿不能取出,患者腹痛,被动体位急来我院,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正常节育环,取环器于子宫前壁达浆膜层,活动时可见肠管随之在动,以子宫穿孔,取环器嵌顿收住院.人院查体:T37℃P86次/分BP140/80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下腹有压痛,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取环器嵌顿其中,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0×109/L,HGB106g/L.初步诊断:取环器嵌顿子宫穿孔?瘢痕子宫住院后请外科会诊,组织科内讨论后,不能强行取出取环器(因为乡村医生极力要求把取环器取下来再说)根据B超检查很可能已穿孔,强行取出有可能出现出血,肠穿孔腹膜炎,我们处于被动状态,再者对患者不利,决定行剖腹探查术,于2013-4-1 18:00请外科一同手术,取膀胱截石位,探查见子宫后倾位,前壁下段子宫膀胱腹膜反折处即原有疤痕处,偏左有穿孔,取环器已钩住肠壁拧在一起,在直视下指导台下医生,逆向转动取环器,摘下肠管,退出取环器,在破口处见节育环尾丝,用止血钳取出,破口约1×1 cm,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2针,探查肠管破口约1×1 cm,距回盲部约1.3米,行修补术,其余肠管未见异常.术后禁食3天,术后第二天排气,恢复顺利,7天拆线愈合良好出院.

    作者:李英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2009年10月到2012年7月之前的肺结核咯血患者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咯血是肺结核的严重并发症,且往往加重肺结核的病情,甚至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论 通过积极的治疗处理,患者治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孟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9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三联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三联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69(74眼)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三联手术,针对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 手术结束后,视力恢复到0.4-0.6者58眼(78.3%),0.3-0.4者11眼(14.9%),0.1以下者5眼(6.8%);在眼压方面,69例(74眼)术后眼压恢复至0.96-3.16kPa,平均眼压为1.88kPa;在滤泡方面,74眼在出院时均有滤泡形成,其中54眼较明显,15眼较扁平,5眼不明显.结论 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三联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该种手术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景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45例疗效观察

    寻常型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青少年,病因复杂.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是引起痤疮炎症反应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因痤疮丙酸杆菌的代谢活动,造成非酯化脂肪酸释放是产生痤疮丘疹和脓疱的主要原因[1].目前,治疗痤疮主要采用局部或系统性使用抗生素及维A酸类药物,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各种不良反应的产生,常导致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疗效不佳[2].

    作者:卜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650例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 <0.05.结论 做好围术期保健工作,可有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为产妇健康做好保障.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疗效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手术治疗在锁骨中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选择手术治疗,患者治愈率达到98%,所有患者中由于切口引起感染的有1例.结论 运用手术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并发症情况数量也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福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产儿贫血的常见症状及输血治疗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理化因素的影响,早产儿越来越多,且早产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中贫血较为普遍,如何防治早产儿贫血,成为儿科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早产儿贫血的常见症状,并讲述了相应的输血治疗方式.希望对相关人士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肖邦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措施的应用,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32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均为Ⅰ期愈合,术后无腹壁薄弱、腹壁疝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所有患者,暂未发现复发.结论 以手术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性全方位的诊治措施有利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情治愈,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吉红;刘钦文;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在电子气管镜下对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清除、肺泡灌洗以及局部给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操作,26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治疗无效;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氧合指数以及48hPaO2、PaCO2等指标都明显改善,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9例患者出现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然后继续完成操作.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经电子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纪春东;周鹏;丛园园;于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下消化道出血30例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3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结肠癌(23.4%),结肠息肉(16.7%),肛周疾病(包括内痔、肛裂及肛管炎等13.4%),炎症性肠病(10.0%),结肠炎(6.7%).下消化道出血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升高.结论 中老年患者是发生下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是主要恶性肿瘤、肠息肉、肛周疾病(包括内痔、肛裂及肛管炎等)、炎症性肠病、结肠炎等疾病.注重电子结肠镜等相关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及治愈率.

    作者:王圣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4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例马蹄肾结石患者,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各发生情况以及结石清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经皮肾镜通道均成功建立,14例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出血情况,患者Ⅰ期清石11例,清石率78.6%,Ⅱ期清石3例,清石率21.4%,总清石率100%,所有患者均清石成功.1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热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后得到控制.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对马蹄肾结石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马蹄肾结石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朱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80例智齿冠周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

    目的 明确智齿冠周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80例,根据智齿冠周炎疾病的轻重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脓肿切开排脓及外科手术拔除病源牙.结果 根据智齿冠周炎具体炎症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100%.结论 智齿冠周炎患者应及早、及时就诊,以防炎症扩散及瘘管形成.

    作者:苏文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探析

    目的 探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对患者早期采用甘露醇注射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然后采用手术治疗,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结果 经过治疗,52例患者中有49例明显治愈或好转,2例患者肺部感染死亡,1例因颅内感染死亡,其余的患者全部入院进一步观察治疗.结论 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产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原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均出现了大出血,对患者进行宫腔防止球囊压迫进行止血,并立即入院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18例患者预后良好,无病危案例.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如在人工流产术中出现大出血,通过宫腔内放置压迫球囊止血方法,可以有效止血,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泰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试析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及对策

    众所周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的合理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步骤,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对饮食控制在理解和执行方面还存在着较多误区.由于合理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控制达标的基础,是预防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进行分析,指出其危害,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控制方法.

    作者:魏祎;杨萍;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方法 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和运动治疗,定期测量患者血糖值,观察其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通过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和运动治疗,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均无围生儿死亡和患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发生,新生儿血糖值正常,且没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状发生,没有新生儿畸形的情况出现.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了解,通过采用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和运动治疗,能有效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适时停止妊娠能减少母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董汝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12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和非高血压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 高血压能加速血栓的形成,导致左心室肥厚,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功能不全,因此患有高血压病的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导致心肌梗死,病死率较血压正常者明显增加.

    作者:刘艳蓉;左丽丽;李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Vitapex充填弯曲根管一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以右上后牙疼痛两周,加重2日,于2012年5月6日来本科就诊.口腔检查:左上4深龋,叩痛(+),冷热试验(-),松动I.x线片示根尖周围模糊影.诊断:根尖周炎.治疗方案:去除龋坏,开髓,置丁香油棉球于龋洞内开放2d后复诊.2d后患者按时复诊,叩痛(±).采用逐步深入法(step down)根管预备,根据x线片及根管测量仪确定工作长度(worker length),根管预备按常规清理根管内的坏死、坏疽及牙髓组织分解产物,每次用3%的双氧水与0.9%生理盐水清洗液交替冲洗,治疗中查及两根管较细,其中腭根中段弯曲,根管预备颊根至25#k锉仅至20#k锉.吸潮纸尖吸干根管内液体,髓室内放cp(樟脑酚)棉球,氧化锌暂封,嘱1周后复诊.1周后颊根报管充填剂+牙胶尖常规侧压法根充,腭根Vitapex充填,磷酸锌垫底,光固化充填,观察半月,无任何明显不适.

    作者:刘欣宇;杨学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身麻醉术中经可视喉镜引导放置胃管的体会探讨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术中经可视喉镜引导放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需要置入胃管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经可视喉镜引导下行全麻胃管放置术,对照组行传统气管盲插胃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插管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胃管放置术时长为(5.2±1.6) min,成功率达95.0%;对照组胃管放置术时长为(30.5±6.4)min,成功率为55.0%,两组插管术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插管过程中喉部损伤、出血、水肿及误插入气管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可视喉镜指导下行全麻胃管插入操作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意外损伤少,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罗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腔异物105例分析

    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多在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腔内.家长及时发现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早期取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若未及时发现,但儿童出现单侧鼻塞流涕且伴异臭者应考虑鼻腔异物的可能,应到医院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仇宝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行再次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主要对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再次行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92例剖宫产后再次行剖宫产生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前次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将这192例产妇分为A、B两组;A组(120例产妇)接受过的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而B组(72例产妇)接受的是传统的术式;对两组产妇其再次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疤痕大小、粘连发生率、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再次进行剖宫产中,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粘连发生率等方面与B组相比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再次剖宫产术后留下的瘢痕平均长度A组略小于B组,但其差异不显著(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改良新式的剖宫产术对于再次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在临床上需要尽量避免再行剖宫产,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苏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原因及治疗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100例,并进行抗感染,保肝,以及胆囊切除术的治疗,观察其肝功能变化.结果 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经过治疗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主要原因是感染,积极抗感染,保肝及手术切除胆囊是肝功能恢复的主要方法.

    作者:吴厚平;高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例HIE新生儿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 无产检的新生儿HIE发病率高于有产检者,高危妊娠新生儿的HIE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HIE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阴道手术产的HIE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前两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HIE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提高监护技术,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及胎儿窘迫,普及新法复苏,对HIE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动脉栓塞联合醋酸注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向病灶内注射50%醋酸(PA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5年——2011年期间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共126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共64例患者,单纯做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TACE).另一组共62例患者,在做(TACE)2-3周后向病灶内注射醋酸.术后全部病例定期复查CT、AFP观察其疗效.结果 TACE治疗组有效率为43.9%,AFP下降幅度为66.5%,3年生存率22.0%.联合介入治疗组有效率为72.6%,AFP下降幅度为78.0%,3年生存率43%.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优于单纯(TACE)治疗.

    作者:董红建;张海峰;张培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治方法,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儿科及儿童福利院收治的共2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21例先天性梅毒中有15例无症状患儿因母亲因素被建议进行诊治,6例患儿因出现早期先天性梅毒表现而入院诊治.21例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均经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明确诊断.21例中行腰椎穿刺16例(另外5例拒绝检查),发现4例患有神经梅毒.18例接受青霉素治疗而痊愈,另外3例放弃治疗.结论 早期先天性梅毒症状多不突出,易被漏诊,因此要重视孕前检查,加强梅毒的防控教育;采用正规青霉素系统治疗,预后多良好.腰椎穿刺应该成为先天性梅毒的常规检查.

    作者:吴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牙龈瘤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牙龈瘤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牙龈瘤患者174例,分A(微波)、B(手术)、C(微波手术结合)三种方法治疗,其中A组56例,B组41例,C组77例.术后随访1年.结果 A组46例治愈,10例复发;B组41全部治愈:C组74例治愈,3例复发.结论 微波和手术相结合治疗牙龈痛是一个更为稳妥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桂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头痛30临床观察

    蒙医理论认为由于现今人们工作压力增加和生活节奏加快而至精神、饮食、睡眠、疾病等一系列因素引起头痛.对这些疾病蒙医放血治疗具有一定针对性,其中前额脉、金主脉和银主脉为佳的放血穴位.现在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金银脉放血疗法治疗头痛30例,疗效显著.放血疗法是蒙医临床中常用外治法之一.操作简单,治病范围广,应用得当疗效显著.放血疗法具有使血液呈稀释状态,促进新鲜血液的生成和循环等作用.以上三个穴位是主治血热性头痛、巴大干、希拉性头痛,饮酒或日晒,烤火后头痛、过劳性头痛、结膜病、睫毛脱落等症.

    作者:巴拉基尼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并辅局部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采用单纯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150mg/次2/日,甲硝唑片400mg/次2/日的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抗生素的同时,联合妇科千金片6片/次3次/日并于每晚睡前局部热敷下腹部半小时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此综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简单,经济,方便,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董方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Q开关紫翠玉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疗效观察

    雀斑(Freckle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雀斑与日晒关系密切,夏季雀斑的数目多、形体大,为深褐色,冬季则较轻,这与雀斑皮肤黑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有关,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大量的黑素,形成斑点状色素沉着,所以雀斑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雀斑患者色素斑点的数目、大小、颜色取决于吸收阳光的量及个体对阳光的耐受性.面部雀斑影响患者美观,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较大[1],我们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焦园园;梁静;赵红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利用干扰素与羟基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和对照组(羟基脲治疗)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BC、Hb的变化情况以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RBC,H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P<0.05).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四肢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其中12例尺桡骨病人,16例胫腓骨病人,12例肱骨病人,8例股骨病人,以上所有患者术后进行X线疗效评定.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24个个月,内固定处既没有松动也没有折断,并且骨折处全部愈合.愈合率为100%.结论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简单,内固定可靠,有利于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及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关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 保证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进行脑保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共15例患者进行CEA手术,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阻断颈动脉过程中保持足够高的血压水平,保证脑灌注,血管吻合完保持适当的低水平的血压,防止局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甘露醇防治过度灌注综合征,减轻脑水肿.结果 15例麻醉诱导过程平稳,无剧烈血压波动,术后清醒迅速,确保无手术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后返回病房,13例需要药物降压,1例需要升压.随访至病人出院未发生任何麻醉相关并发症.

    作者:陈景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部头皮针穿刺输液贴固定改良法的探究

    目的 临床输液贴固定方法的探究.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在我科手背静脉输液患者600例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观察组在常规固定法基础上,将第三条输液贴于头皮针软管呈8字双向反折粘贴中间固定于穿刺点上方,第四条输液贴在输液管过滤终端上方2cm处固定于输液手的小指或食指外侧,且过滤终端与头皮针衔接处拧紧.结果 背手指固定法可有效减少因牵拉等原因造成的针头移位及输液管松脱.结论 这种改良输液贴固定法优于传统输液贴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霞;李亚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外科手术中小切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中小切口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胸部小切口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应用胸部小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应用胸部小切口,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切口美观、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2例临床表现与治疗

    目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4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表现为头痛29例(69.04%),其次为视乳头水肿22例(52.38%),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12例(28.57%),癫痫发作者占7例(16.67%),还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发热、偏瘫等等.均进行抗凝溶栓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方法的选择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颅内出血和昏迷患者的预后.

    作者:房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诊治体会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它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本病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种植、侵犯及远处转移能力[1].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与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的特点相符合.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种植于腹壁皮下脂肪层、腹直肌前筋膜甚至侵及肌肉组织,多来源于剖宫产术后,也见于孕中期剖宫取胎者.近年来因为各种社会因素的参与,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也随之上升,妇产科医生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应高度重视.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8例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学英;关素华;吴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0例肝移植病人随访体会

    目的 探讨肝移植病人的随访体会.方法 对50例肝移植术后病人在出院后一周、二周、三周、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半年等定期的随访.结果 肝移植术后病人,始终面临着排斥反应,感染和其他潜在的并发症,为此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和某些抗感染药物.结论 要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症随访是关键.

    作者:姜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5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5例纳入观察的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前路组14例和后路组11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Frankel的分级变化及ASIA评分改变情况,比较其疗效.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术后6-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经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较后路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用于手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疗效显著,是其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吉书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肾病患者的健康饮食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肾病患者都能够通过维持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与肾病“和平相处”,为自己减轻肾病所带来的负担.本文从肾病患者养成饮食习惯是关键出发,列举了有益于肾病患者康复的饮食种类,旨在帮助肾病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作者:上官同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2例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72例牙列间隙患者均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牙列间隙应在治疗前后用游标卡尺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牙列间隙明显减小,纠正了牙齿畸形症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牙列间隙发生概率高的是中切牙,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效果完全满意者20例,比较满意者52例,2例患者在佩戴矫治器期间并发牙周病,停止治疗并积极治疗牙周病后再次给予正畸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2例切牙先天缺失的患者经矫治后复发,给予重新矫治后进行义齿修复.结论 牙列间隙的发生率较高.所有患者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牙列间隙消失,前牙形态正常,左右基本对称美观,上下前牙中线协调一致,覆合覆盖关系趋于正常,牙齿畸形得到纠正,外形恢复自然美观,符合生理要求,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大部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2例输液发热反应救治体会

    输液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它是以输液为载体,通过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具有起效迅速,给药剂量准确等特点,由于致热原,液体或药物被污染、变质,输液用具不洁或变质(如胶管变质),液体选用不当,药物配伍错误、输液过多、过快等原因,常可在输液过程中引起严重反应,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作者:刘旭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型钛板治疗手足短管状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治疗手足短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手足短管状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型钛板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年.骨折愈合率100%.无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或钛板螺钉松动.患者掌指关节正常,患足站立平卧,无疼痛不适.结论 应用微型钛板治疗手足短管状骨骨折,术后早期锻炼,效果可靠,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大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6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且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VA)发生的关系,为心律失常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79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UCG)、24h动态心电图(DCG)、12导静息心电图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为LVH组75例,非LVH组104例,比较两组VA发生率.结果 LVH组、非LVH组VA发生率为88.00% (66/75)、30.77% (32/104),LVH组VA发病率高于非LVH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LVH患者易继发房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积极逆转LVH,预防心律失常.

    作者:王建军;孙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0例其他疾病误诊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分析

    阑尾炎是外科临床一种常见病,常常被误诊.急性阑尾炎的误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其他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另一种是急性阑尾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研究的是前一种情况.由于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易与许多疾病混淆,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1].

    作者:麦托乎提·麦木塔吾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次性根充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一次性根充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08例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多次根充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我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统计学有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根充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为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粘接剂与复合树脂的配伍性对微渗漏影响的探讨

    牙齿充填后产生的边缘微渗漏被认为是修复体边缘着色、术后敏感和产生继发龋的主要原因[1].微渗漏的形成主要是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和粘接剂的粘接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大于粘接剂的粘接力时,粘接剂与牙齿之间脱粘接产生微缝隙,导致微渗漏的发生.由于填料含量、填料形态、基质类型等不同,不同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不同.不同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也各异.因此,复合树脂与粘接剂之间是否会存在配伍禁忌,是复合树脂还是粘接剂对微渗漏的产生影响更大,还未有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三种粘接系统中的粘接剂与复合树脂两两交叉配伍,比较不同配伍组间微渗漏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干预对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122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社区干预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3 (37.70%)例,对照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46(75.41%),经过一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鸣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牙间刷在牙周病维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在牙周病的维护治疗中,使用牙间刷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择50名牙周患者分成两组,经牙周彻底治疗后,观察只采用正确刷牙维护与兼用牙间刷维护的疗效对比.结果 20例用牙间刷者牙周维护良好,24例未使用牙间刷者多数牙龈充血有炎症.结论 对于处于牙周维护治疗过程中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使用牙间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牙齿邻面菌斑,预防牙周病.

    作者:李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的患者44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对照组患者不进行髌骨置换,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髌骨功能评分及术后患者膝前痛的发病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全关节置换术中实施髌骨置换有助于降低患者膝前痛的发病率,同时,在术后建议患者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以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董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患者因吸痰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因吸痰操作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从而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92例气管切开患者因吸痰操作而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105例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组的患者因吸痰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发生率较干预前减少78.6%%.结论 加强对护士吸痰技能的培训,采用正确的吸痰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吸痰管,能有效减少因吸痰操作不当而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发生.

    作者:刘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诊治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5例,对患儿家庭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喂养方式、断乳时间、辅食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情况、育儿健康教育状况、贫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其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系.结果 发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与母孕期缺铁、早产、多胎妊娠、不当喂养有关.结论 加强孕妇孕期保健、强化育儿健康教育指导,做到科学合理添加辅食,是防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林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应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5月我院外科临床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76例患者中,54例患者存活,存活率71.1%.22例死亡,死亡率28.9%.54例存活患者中,GOS的评价得分概况为身体技能恢复良好,脑颅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着28例(51.9%),轻度残疾4例(7.4%),中度残疾5例(9.3%),重度残疾10(18.5%),重度昏迷(植物人)7例(13%).结论 大骨瓣开颅手术凭借其具有的止血和减压彻底的优势,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能够取得较好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甘朝敏;蔡德强;杨立行;张红强;寸守逵;刘东;李志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

    目的 对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血小板减少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在经过治疗八周之后,有49例患者病情好转,其临床治愈率达到81.67%.结论 血小板减少可以看作是慢性乙肝肝硬化病情发展的信号,可以作为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过程提供数据支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洪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2013年间收治的48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并随访患者进行5年生存率的统计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20例行Ⅱ期切除吻合术,术后无瘘口发生,无死亡病例.行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患者的5年生存率80.84%,行Ⅱ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0.29%;Ⅰ期,Ⅱ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12%和17.50%.两组的5年生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术中行肠减压和灌洗,术后给予积极治疗和充足的营养支持,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术是更加安全、可靠的,疗效更加满意.

    作者:李运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0例幼女小阴唇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幼女小阴唇粘连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小阴唇粘连幼女的临床资料,通过钝性或锐性分离法治疗,术后创面涂以软膏(红霉素软膏+补佳乐片)及碘伏冲洗外阴.治愈率100%.结果 幼女外阴阴道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致小阴唇粘连,钝锐性分离法是治疗有效的可靠的方法.结论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肠手术术后吻合口瘘临床治疗

    目的 对胃肠道手术术后吻合口瘘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50例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肠外静脉营养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总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吻合口瘘的常规治疗联合胃肠外静脉营养治疗方案,其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刘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早期干预治疗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2年6月1日至2010年9月31日在朝阳市五县两区全部助产单位出生的新生儿及通过筛查确诊的34例PKU患儿,采取单一饮食治疗和联合治疗(饮食治疗加早期智能开发).结果 单一饮食及联合治疗干预通过对两组患儿智能发育上各能区治疗结果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采用联合治疗的PKU患儿智商发育明显高于采用单一治疗患儿智商发育.

    作者:王宏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半乳糖凝集素-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浸润、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alectin-1与MMP-9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Galectin-1与MMP-9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水平随着恶性度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晚期、局部深度浸润中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 在宫颈癌变的过程中,Galectin-1与MMP-9在宫颈癌的中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毕洪艳;刘欣;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并发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并发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我科的31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并发肾损害的患者(观察组)及40例正常分娩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血压、肾功能生化指标以及母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发病孕周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多项肾功能生化指标、胎儿早产、新生儿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并发肾损害的发病孕周早,除具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特点外,还具有肾功能多项生化指标的改变、肾脏严重损害的临床特征,对胎儿影响大,尤其新生儿并发症多,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胎儿早产、妊娠期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影响肝癌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影响肝癌(liver cancer,LC)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多因素情况.方法 将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LC术后肝内复发,以及合并有肝外转移和单纯肺转移(Pulmonary metastasis,PM)患者共16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切除组、栓塞化疗组、化疗组和未治疗组4个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术后复发病理大体上分为局部型、多发型和弥漫型,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复发时间、复发类型、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复发开始后是否有肝静脉和(或)门静脉癌栓四方面因素对LC术后复发及预后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加强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随访,对其局部复发采取手术切除,多发复发采取肝动脉栓塞化疗可有效延长LC术后复发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张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30例急性肾衰竭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入院的58例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另外26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结果 32例患者经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后26例患者病情好转,6例患者终死亡.26例行常规治疗的患者16例终死亡,5例转为慢性肾脏功能不全,1例好转.结论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应给予积极应用.

    作者:王生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转铁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尿转铁蛋白(UTRF)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测定7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1名健康人的尿转铁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转铁蛋白(UTRF)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转铁蛋白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作者:吴欣梅;李丽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重症呼吸道患者共68例,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引痰栓、或稀释痰液进行负压吸引并进行抗炎治疗.结果 59例患者经治疗后,呼吸畅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例因痰栓较深的患者,经治疗后脱离危险状态.结论 对重症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减少患者因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并可将药物直接送入感染部位,缩短了治疗过程,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与诊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与诊疗.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与诊疗.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2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经过3-6个月的治疗,12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6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2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轻度改善.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血红蛋白及维生素B12浓度进行复查,均恢复正常.结论 充分了解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疾病病因,对患者进行科学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祥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微小型甲状腺癌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微小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近几年治疗微小型甲状腺癌的150例患者,将这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一组有75例患者,治疗组的患者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的患者是采用的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法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临床效果和随访状况以及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显效45例患者(60%),总的有效率88%;而对照组显效29例患者(44%),总的有效率是73.3%.显效率、无效率和总的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后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采取手术治疗微小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还能够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采取手术治疗微小型甲状腺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学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在现阶段,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开始走向规范化,保护β细胞功能已经成为了治疗的关键任务.由此可知,要将早期预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积极控制体重,强化体育锻炼,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保护胰腺β细胞功能,大限度地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IHS)是神经内可较为多发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出现剧烈的体位性的头痛,而且患者严重者甚至出现项部强直,或者头晕,耳鸣等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1].但是本病由于其症状与多数神经内科疾病症状较为类似,因此容易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2].为研究此病的临床特点,我院对2008年6月——2010年9月收治的1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丙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本院1999年1月——2010年12月.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征的灵床资料.结果 12例均有剖宫产史,均为手术切除病患手术后假孕治疗3个月,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切口部位包块做出诊断.手术切除包块是首先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手术中彻底切除病灶及手术后假孕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

    作者:田德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全部患者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中西医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5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我科住院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洋地黄类强心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治疗肺炎并发心衰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萍;葛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生菌制剂对自发性腹膜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52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对照组23例,观察组29例,均给予抗感染、保肝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制剂,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指标Tbil、Alb、PTA及血清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肝功能指标好转,血清PCT水平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指标Tbil、Alb、PTA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血清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制剂能够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降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鲁冰冬;何萍;王锦华;张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50例(56眼)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30天的视力明显好于术前,术后第7天及第30天的角膜散光度明显好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生兰;唐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7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静脉点滴,连续治疗14d.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尿激酶治疗心源性脑梗死,能在治疗早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韩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3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胃肠道间质瘤发生部位,胃21例,小肠14例,结直肠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且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6-40个月.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存活3年以上者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对预后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COX分析发现,肝脏转移,扩大切除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以胃及小肠,主要表现为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郭金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SCHVD与心律失常关系的初步分析探讨

    目的 研究老年SCHVD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 分析200例老年SCHVD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全部患者首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实验室资料排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其他继发性心脏瓣膜病.结果 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2%.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占52.4%,室性心律失常占14%,房性心律失常并室性心律失常占10%,各种类型传导阻滞占24%.结论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的退行性变以及病变心肌的扩张、钙化涉及传导系统有关.

    作者:孙丽丽;刘培良;袁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研究

    急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卒中,以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备受各方的关注.近三十年来,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加深了对脑卒中病理机制的认识,提高了诊断水平,并拓宽了治疗的领域.然而,在临床治疗上(尤其是脑血管病的急性期)仍有许多疑难问题,至今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普遍适用的疗法.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依然甚高,成为人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康复治疗对减少脑卒中的致残有重要作用,是效果好又安全的方法,此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作者:张雨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1月到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临床诊断为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伤椎置钉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胸腰椎骨折均愈合,无死亡或失访病例,无退钉、断钉、断棒现象.术后X线复查:伤椎高度恢复良好;CT复查:椎管内有效矢状径恢复满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效果好、减压充分,并能减少术后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同时能很好地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内固定融合节段,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务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慢性肾小球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追踪并收集某院近年来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资料,分析患者在服用霉酚酸醋、泼尼松和拉米夫定联合药物治疗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相对治疗前显著降低以及血胆固醇的浓度趋向正常.结论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应用霉酚酸醋、泼尼松和拉米夫定的效果是目前治疗此病佳的药物,治愈率较高.

    作者:梁冰;张靖华;梁亚林;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纵膈肿瘤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肿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口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疗效判定.结果 ①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观察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平均时间等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②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优势明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掌握好手术的禁忌症和适应症,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邓成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要点及临床特点

    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病例均很多见,40岁以上年龄易发,两者合并存在的机会也较多,在治疗和预后上均不尽相同,在心电图及临床表现上均有其自己的特点.但对此类疾病的确诊方面却有困难,往往会有漏诊现象发生.而慢性肺心病常见的合并症就是冠心病,现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35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例,并对该部分患者的心电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诊断要点,提高临床的诊断符合率及治愈好转率.

    作者:李云霞;张方;范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8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48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48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均很成功,中途没用患者转为开腹手术治疗.其中胃窦部溃疡穿孔4例,胃体部小弯侧穿孔1例,其余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结论 在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相当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它能减轻患者手术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中感染的机率,并且缩短了患者治疗所需的时间.

    作者:魏善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APACHEⅡ评分与胆碱酯酶、血糖检测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与胆碱酯酶、血糖检测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全血胆碱酯酶、血糖化验结果.结果 67例患者中成功救治51例,死亡16例.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全血胆碱酯酶明显偏低(P<0.05)、血糖明显偏高(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能够评价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全血胆碱酯酶及血糖可作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参考指标.

    作者:台小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特点分析

    目的 对血管性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选取5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5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实验组),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SSD)对这100例实验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与正常人的注意力、短程记忆能力、计算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时间定向以及空间认知功能相比,实验组的患者在这些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方面显著减退,并且这50例VD患者均存在着脑萎缩和额叶萎缩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脑血管弹性减退的现象.结论 VD患者的突出行为症状是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障碍,其危险因素是脑动脉的硬化和额叶萎缩.

    作者:王辉;李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综合讨论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30个对双额叶脑挫裂伤病例的诊断资料.结果 在治疗后跟进观察,以GOS标准分析:18例恢复良好(60.0%),3例中残(10.0%),2例重残(6.7%),2例植物生存(6.7%),5例死亡(16.7%).结论 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复杂,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应仔细观察病情,进行动态头颅的CT复查.若患者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要注意使用早期冠状皮瓣切口双额叶减压,这会大幅度降低患者的伤残率.

    作者:白易欣;张美丽;高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的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6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观察组与病理检测结果的相符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2.0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可增加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玉洁;赵全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手术治疗方法,观察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1例在我科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全部经手术治疗,50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 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较多,在保守治疗无效及出现手术指征后应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治疗新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方法 把80例均有心衰的患儿分为四组:a组给予常规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抗感染,支持疗法.b组给予高渗碳酸氢钠5ml/kg静滴,c组给予东莨菪碱每次0.1-0.3mg/kg,轻者日一次,重者4-6小时一次,d组给予高渗碳酸氢钠+东莨菪碱联合静点.结果 以48小时统计各组有效率分别为:a组35%,b组70%,c组75%,d组95%.结论 东莨菪碱为抗胆碱能药.①有利于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以止喘.②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部循环及肺的通气功能.③东莨菪碱可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肺的通气能力.④降低耗氧量和能量消耗,有利于脑组织恢复.高渗碳酸氢钠有纠正代酸,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恢复酶的活性,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微循环,减轻呼吸困难.两药联合应用,使心衰得到迅速控制,缩短住院天数,且系高效价廉,值得推广,是目前治疗心衰的理想用药.

    作者:袁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根管治疗难度评估系统的改良及其在牙体牙髓科初级医生中应用的研究

    为更好地根治牙髓和根尖周疾病,本文对根管治疗难度评估系统建立和改良相关因素、根管治疗失败的解剖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其在牙体牙髓科初级医生中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从而对更好的指导临床建立根管治疗难度评估标准和评估系统,为进一步的临床推广提供依据.

    作者:吴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共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患者46例,按照AO分型,其中C2型27例,C3型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实施复位后在内侧放置普通钢板固定,而外侧则放置髁支持钢板,手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9-13周.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3±1.8)月,膝关节功能测定:优21例,良15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8.3%.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固定性较为满意,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景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营养支持决策的作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医院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而临床营养支持这一新兴名词,作为缓解疾病,增强治疗效果的辅助措施,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重视.除了良好的治疗手段外,良好的临床营养支持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对于疾病的恢复以及健康的维护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临床营养支持决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作者:沈爱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种植体单冠6个正交方向的被动触觉分析

    目的 检测种植体单冠6个正交方向的被动触觉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指导临床种植修复体的调颌.方法 利用牙齿触觉测试工具,测试15例种植修复患者的种植体单冠6个正交方向的被动触觉,以同颌对侧同名天然牙为对照牙,来判断种植体单冠不同受力方向敏感度的差异.结果 种植体单冠和对照天然牙的被动触觉分别为(1.26±0.74)和(0.53±0.53)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单冠颊舌向、近远中向和垂直向的被动触觉分别为(1.28±0.69)、(1.08±0.65)和(1.42±0.75)N,其中,近远中向与垂直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体单冠与天然牙被动触觉差异数十倍,其本身存在方向上的差异.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研究

    本文主要对超声在产前畸形胎儿的检查诊断的作用中进行了研究,并证明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临床应用普遍,在胎儿产前畸形检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老年患者骨科治疗的探究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出发,根据老年骨科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进一步在目前骨科治疗模式的基础上探索老年骨科的治疗模式,以期评估老年骨科患者手术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张阿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来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约在1.5小时-2小时,出血量少,术后髋关节活动能力基本恢复,能够进行正常的活动.结论 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髋部及股骨的质量综合考虑,选择合适假体和固定方式,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科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微量白蛋白及脂蛋白a升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Alb)、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把患者按Alb> 20μg/ml及Alb< 20μg/ml分成两组,分别为16例、31例,并测定LP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RI)、餐后2h胰岛素(2hRI),先排除了糖尿病,然后做冠心病的系列检查,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者为冠心病,反之排除.结果 Alb> 20μg/ml组16例,Alb平均(41.03±20.658)mg/ml,符合冠心病诊断12例占75%.Alb< 20μg/ml组31例,Alb平均(10.21±3.994) mg/ml,符合冠心病诊断11例占35.48%(P<0.001).Alb> 20 μg/ml组,Lp(a)平均(0.3019±0.1921) g/L.Alb< 20μg/ml组,平均Lp(a) (0.129±0.1226) g/L(P <0.01).结论 Alb、LPa升高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冠心病的又一危险因素及诊断依据.

    作者:胡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6例心源性脑栓塞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特征,探讨适用于该病的治疗方式.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6例心源性脑栓塞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依达拉奉注射,对两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心源性脑栓塞实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预后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国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射频消融术靶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射频消融术靶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射频消融术靶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肌瘤剥除治疗,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与82.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对患者的身心创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骨水泥渗漏情况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实施的经皮椎体成形术27例(男性6例,女性21例;年龄54-89岁,平均60.7岁)共42节椎体,均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通过对术后影像资料的分析统计骨水泥渗漏情况,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度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第二天腰背疼痛情况.结果 27例共计42节椎体均成功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在1.5-5ml,平均(2.58±0.30)ml,共有7节椎体出现渗漏,1节发生椎间盘渗漏,其余6节为椎体旁渗漏,总体渗漏率为16.7%(7/42),未见神经根、脊髓压迫症状等其它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1.9±0.3)较术前(7.5±0.6)明显改善(P<0.001).结论 PVP能迅速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李玉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08例乳腺肿瘤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08例,对其进行乳腺X线检查、B超检查、红外线扫描以及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108例患者中,85例患者行肿瘤切除,18例患者进行了肿瘤切除术,外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进行二次手术的患者共有5例;术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及病理证实,所有患者中,19例患者为乳腺癌,55例患者为乳腺纤维腺瘤,16例患者为乳腺增生,其他性质的肿瘤患者一共为20例.结论 乳腺肿瘤是临床中一种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常用的检查方法为彩超、X线检查以及红外线扫描等;患者肿块切除后,对其进行再次的病理检查,对其肿瘤性质的判断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全麻复合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的研究

    目的 观察单纯静脉全麻与静脉全麻复合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尿道下裂手术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择期手术32例,32例尿道下裂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静脉全麻复合小儿骶管阻滞麻醉(Ⅰ组);静脉氯胺酮(Ⅱ组).观察两组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平均动脉压(MAP)、术后清醒时间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全麻药的用量,Ⅱ组比Ⅰ组显著增多(P<0.05);Ⅰ组麻醉清醒时间比Ⅱ组短,分泌物少,Ⅰ组比Ⅱ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少(P<0.05).结论 静脉全麻复合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比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患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麻醉不良反应少,麻醉产生费用少,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国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局部复发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局部复发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归性分析15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出现远处转移,复发后5年总生存率39.2%.胸壁复发灶数目及其大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或PR表达、HER-2表达等因素的不同亚组间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壁多发结节及复发灶大径>3cm者局部控制率不佳,放疗、化疗结合手术是改善局部控制率的较好模式;有腋窝淋巴结转移、ER及PR均为阴性、HER-2阳性表达的乳腺癌复发后容易远处转移.

    作者:苏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型钠尿肽与急性心肌缺血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NP)与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256例,根据选择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支数的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组,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闭塞组,比较各组间BNP的水平.结果 三支病变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BNP水平又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闭塞组BN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BNP水平又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提示BNP浓度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孙立平;赵晓峰;贾永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科发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科发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为早期鉴别诊断小儿发热的病因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选取于2012年3月至2012年9间因小儿发热来我院就诊的患儿108例,按照发热病因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采集静脉血并测定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降钙素原;对于降钙元素水平,记录<0.5μ g/L、≥0.5μ g/L、≥2μg/L和≥10μg/L4个区段内的患者数,并以PCT≥0.5μg/L作为细菌感染阳性阈值,评价PCT在细菌感染监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的CRP、WBC未出现变化,而降钙素原(PCT)显著升高;细菌感染组中仅2例患儿的PCT含量小于0.5μg/L,非感染组仅5例患者的PCT水平介于0.5 μg/L-2.0μg/L之间,以PCT≥0.5 μg/L作为细菌感染阳性阚值,PCT水平鉴别是否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5.1%.结论 降钙素原的检测对于临床早期小儿发热病因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志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双腔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100例,52例间隔部起搏患者,48例心尖部起搏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年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大小以及分析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及心电图波时程变化.结果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在不同部位植入起搏器后变化差异无明显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术前变化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年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高,心尖部起搏组和间隔部起搏患者在术后三年QRS波时程均较术前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室失去同步收缩以及心方的不良重构大都由心尖部起搏引起,间隔部的起搏和生理性起搏更加接近,理想部位较为理想.

    作者:潘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目的 对三氧化二砷(As203)联合化疗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方面所取得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50例AP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As2O3诱导治疗,在完全缓解(CR)后利用DA或者是MA方案进行1个疗程的巩固,之后利用三氧化二砷与化疗进行交替治疗,每3个月治疗一次,治疗时间连续3年.之后再利用甲氨蝶呤片以及巯嘌呤进行1年时间的维持治疗.结果 在所选择的50例患者中,有42例达到完全缓解效果,有40例坚持治疗从而持续缓解,缓解时间在18-120个月之间,中位缓解时间在80个月;有2例CR2患者的缓解时间在42-70个月之间,中位缓解时间为50个月.有42例缓解仍处于完全缓解时期,生存时间为20-13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结论 对于APL患者来说,在其完全缓解之后,对其进行每年四个周期的巩固以及维持治疗,能够使三氧化二砷以及化疗疗程减少,避免由于长期连续服药而产生的耐药性,使药物副作用减少,复发率降低.

    作者:黄振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ELLP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HELLP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5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HELLP综合征均为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胎盘早剥,2例产时大出血,1例死产,3例早产,1例重度窒息.结论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降低母婴死亡率.

    作者:尤春华;郭彦丽;雷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肝外胆管结石二次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二次手术患者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及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科行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切除标本病理报告为肝管细胞癌者1例.术后T管造影显示残留结石6例,左肝内叶2例,肝右叶1例,胆总管内3例,术后12周用胆道镜取出残留结石5例,1例因结石位于左肝内胆管且胆管狭窄而无法取出.结论 合适的手术方式及病人的基本状况是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提高成功率必要条件.

    作者:石鹏飞;滕毅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0名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6例,占总数的43.33%,有效32例,占总数的53.33%,无效2例,占总数的3.33%,无1例恶化,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8例,占总数的13.33%,有效15例,占总数的25.0%,无效29例,占总数的48.33%,恶化8例,占总数的13.33%,总有效率为38.33%.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兰行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6例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46例,女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一年之后,进行随访,了解到7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48例患者的功能评价为优.结论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学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微创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胫骨近端骨折患者8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髓内钉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按Johner-Wruhs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35%、86.06% (P <0.05).结论 经皮微创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效果稳定、术中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优点,临床疗效优于髓内钉.

    作者:蒋长伟;刘红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与其他局麻药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比较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用1%罗派卡因1.7 ML+ 50%葡萄糖0.3ml,0.75%布比卡因1.7ML +50%葡萄糖0.3ML以及1%丁卡因1.7ML+ 50%葡萄糖0.3ML,配成重比重溶液.用25G脊麻穿刺针于L3-4间隙穿刺,以0.1ML/s的速度蛛网膜下隙给药.比较三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组的大阻滞时间比丁卡因组长而感觉恢复时间比丁卡因短,而与布比卡因组相似;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大运动阻滞时间罗哌卡因组比其他两组长,而大Bromage评分罗哌卡因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小(P<0.01),运动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和丁卡因组(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恶心呕吐,而心率减慢发生率罗哌卡因组少于布比卡因组(P<0.01)和丁卡因组(P<0.05).结论 17ML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较布比卡因和丁卡因占优.

    作者:张东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所引起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1——2013年我科诊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症患者7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睑板腺按摩及清洗、眼睑热敷、局部应用眼药水等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58例(82.9%)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0例(14.3%)患者部分缓解,2例(2.9%)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7.1%.结论 通过睑板腺按摩及清洗,眼睑的热敷及局部应用眼药水等综合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引起的干眼症.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55岁以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55岁以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大竹县CDC结防所2005年——2010年55岁及以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和治疗效果.结论 55岁起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肺结核的症状和X线表现越来越不典型,并发症增多,治疗效果渐差,复发率增高.

    作者:蒋进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7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在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57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16例行一侧附件切除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d,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冰冻切片均为良性肿瘤.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3年,1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患者在术后1年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切口美观等优点,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因其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作者:刘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EGFR基因突变与吉非替尼的疗效和获得性耐药关系的研究情况概述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为NSCLC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但几乎所有对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的病例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缓解期后会出现疾病进展,即发生获得性耐药,我们就吉非替尼临床疗效和获得性耐药及与之相关的EGFR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魏旭东;李进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与MIPPO手术治疗pilonⅢ型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传统切开复位固定与MIPPO手术治疗对pilon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治疗的58例pilon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恢复优良者25(83.33%)例,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后恢复优良者16(57.14%)例,且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9,p =0.03).结论 对于pilonⅢ型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优于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高向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新生儿内科病房中所见的外科疾病

    通过分析收住的新生儿内科的临床资料,可以发现常见的外科疾病有炎症疾病、消化道疾病、肠道功能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等等.在152个病例中,消化道疾病有63例,肠道疾病有39例,共死亡61例.其中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7例中,死亡32例,占36%.因而对新生儿外科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治疗66例病例探究

    目的 分析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妇科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6例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62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2例采用介入治疗,2例气腹,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经1年随访发现,66例患者无1例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保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3268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对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活检和病理学诊断,将细胞学与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TCT共检出阳性涂片388例,占11.87%,其中ASC-US132例,占4.04%;ASC-H42例,占1.29%;LSIL156例,占4.77%;HSIL51例,占1.56%;CA7例,占0.21%.388例细胞学检查与病理检验符合率分别为:CA100%,HISL88.24%,LSIL52.56%,ASC-H28.57%,ASC-US23.48%.年龄≤35岁的CIN检出率为60.1%,年龄>35岁的患者CIN检出率为39.9,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方法,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配合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验,可明显提高早期宫颈癌变的检出率.

    作者:刘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术治疗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者共18例,实施后腹腔镜下切除术,观察其手术效果,并总结其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均未发生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平均手术时间为(86.5±12.2) min,平均出血量为(110.3±12.5)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1.3±0.4)d;平均住院时间为(7.1±0.5)d.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症状均完全消失,残留半肾的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者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永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非体外循环完全动脉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配合

    目的 采用完全动脉化桥血管旁路移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可提高再血管化率,防止术后狭窄及闭塞远端通畅率高.方法 回顾3例非体外循环完全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 3例患者中,2例三支病变,1例左主干及前降支旋支病变,均痊愈出院.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病人侵袭少,术后死亡率低,总结手术中配合体会.

    作者:王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术式治疗垂直分离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不同术式治疗垂直分离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我院一共收治了86例,共14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对患者采用上直肌超常量后徒术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治疗.结果 在患者出院时,120眼的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85.71%;20眼治疗效果为好转,占14.29%.近期治疗效果满意度为85.71%.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24个月的随访,平均(20.5±1.0)个月,远期治疗效果良好的为116眼,好转24眼,满意度为82.86%.结论 对不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采用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对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采用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则能够有效地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

    作者:苏宝清;李庆雨;万刚林;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帕金森氏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氏病(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为Hoehn-YahrⅡ-Ⅲ级,并接受左旋多巴治疗30d以上,其中42例作为研究组,患者在原来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首次服药剂量为0.125mg/次,3次/d,1周后根据病情增加剂量,4周后至1.5mg/d,维持8周;对照组44例,不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前后采用PD评定量表(UPDRS)对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帕金森患者在应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洪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0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资料.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前后的检查值上存在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患者占76例,成功率为84.4%,住院期间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6.7% (6/90),心肌梗塞动脉残余的狭窄程度是(5.1±6.3)%.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瑞鹏;范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观疗法在躯体形式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内观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 内观疗法分为集中内观和分散内观两大类,集中内管需与外在环境隔离一段时间,每天进行;分散内观则是集中内观的基础上让被治疗者回到日常生活中继续治疗,每周1-2次,每次1-2小时,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168例病例,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9.3%.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治疗难度大,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通过内观疗法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作者:李杰;彭艳;孙莉荣;张智铭;张德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36例临床体会

    目的 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残留病变及复发.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对径路留置适宜大小的窦口,避免窦口周围重要结构发生损伤.

    作者:历茂刚;任海燕;李丽;赵丽丹;张会利;杨家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

    目的 讨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在不同的妊娠时期采用不同方式终止妊娠及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观察在不同妊娠时期终止妊娠或不同分娩下,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子痫组采用剖宫产的患者比较子痫前期组多.早期终止妊娠的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要少于晚期终止妊娠的患者.结论 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首选方法.若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在早期结束妊娠,可以明显的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承香;王婷婷;邱建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研究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的顽固性青光眼,在临床中随着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增多而越来越多,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控制眼压和保留较好视力的关键.因此,结合眼科新进展采用多种方法控制眼压,减轻患者痛苦,制订科学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是治疗NVG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几种治疗法案,并对NVG治疗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浸润性癌共46例(95.8%),其他少见癌2例(4.2%);按乳腺癌TNM分期,Ⅰ期5例,ⅡA期3例,ⅡB期11例,ⅢA期13例,ⅢB期11例,Ⅳ期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32例(66.7%),阴性16例(33.3%).术后复发11例,复发率为22.9%;死亡8例,死亡率为16.7%.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德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龙葵合剂联合化疗对4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龙葵合剂联合化疗对4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方法 40例胃癌患者给予至少2疗程化疗,同时以龙葵合剂为基础方的中药治疗,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体力活动情况(KP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细胞免疫(T淋巴亚群CD3+、CD4+、CD4+/CD8+)指标的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后KPS及QOL评分较治疗前无下降,部分有升高趋势(P>0.05),其中生活质量中患者症状/副作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龙葵合剂联合化疗可以减轻中晚期胃癌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免疫功能,维持患者较好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作者:刘凤春;朱鸿;李晶;李艳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2012年38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优12例,良16例,可9例,差1例,无一例症状加重或无效,未有行第3次手术者.术中3例硬膜损伤缝补后出现脑脊液漏,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漏的并发症.结论 腰椎管狭窄、瘢痕粘连、神经根受压变细及复发性间盘突出等为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梗塞中医证型与血脂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236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及Hcy,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塞中医证型分布是以痰瘀互结、气虚血瘀、阴虚阳亢三型为主,脑梗塞组患者TG、Tch、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患者TG、Tch水平显著高于阴虚阳亢证组,痰瘀互结证Hcy水平显著高于气虚血瘀及阴虚阳亢证.

    作者:窦晨辉;王松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0例小儿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探讨K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典型KD与不完全性KD的主要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 KD发病5岁以下多见,男多于女,无季节性差异,典型KD多见,不完全性KD发生率低,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皮疹、黏膜充血、手足硬肿、脱皮、淋巴结肿大、肛周潮红脱皮.60例患儿经过阿司匹林、潘生丁口服、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均治愈.结论 对KD应及时做超声检查,早期足量使用IVIG,可减少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作者:李文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颌下区气管插管在治疗全面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在全面部骨折手术中用颌下区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在6例全面部骨折手术中,均采用颌下区气管插管.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影响恢复咬合关系,术后无口底出血、感染、窒息、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颌下区气管插管是一种适合于全面部骨折手术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崔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8例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入我院28例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来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5个月,优22例(78.6%),良4例(14.3%),差2例(7.1%),优良率为92.9%.患者达到或近似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无伤口感染,无内固定钢板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使肩关节功能活动恢复理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颖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残胃癌36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01 ——2011年间36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72.2%,首次手术B-Ⅱ式24例,占66.7%,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平均时间为27.5年.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占52.8%,残胃小弯侧30.5%,贲门部16.7%.结论 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Ⅰ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残胃癌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兴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阿奇霉素联合注射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口服阿奇霉素联合注射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比较口服阿奇霉素联合注射红霉素和单独注射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阿奇霉素联合注射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比单独注射红霉素疗效好.

    作者:尹翠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7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8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晶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盆腔炎抗生素治疗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盆腔炎抗生素治疗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 盆腔炎抗生素治疗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冷志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临床上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4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氧氟沙星注射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持续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没有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临床上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宋立涛;王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舒利迭对老年COPD患者的治疗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舒利迭治疗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门诊及住院患者102例进行研究,随机将102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4例,观察两组治疗1疗程疗效及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结果 经1疗程治疗后,A组以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且治疗后FEV1、FEV1/FCV及6min步行试验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 高剂量舒利迭治疗老年COPD患者疗效确切,但本院仍认为初次采用舒利迭治疗患者,应以低剂量开始.

    作者: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中耳炎等临床新用途

    湿润烧伤膏为临床常用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药物主要成份由黄连、黄芩、黄柏等组成,可改善创面下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起到活血化淤止痛、预防和抗感染的作用,从而使新生肉芽及上皮组织迅速生长,促进溃疡面愈合.现随着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对一些临床常见病也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孙爱妮;陈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合理用药的浅析

    药物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治疗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就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地使用药物,具体表现在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使用剂量,给药次数,患者的依从性等各方面.儿童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很多药物在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方面,儿童和成人是有区别的.因此用药安全更受关注.

    作者:许立峰;刘冰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扩冠,降低心肌耗氧量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14天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黄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郝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配伍654-2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配伍654-2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甲(实验组),乙(对照组)两组,甲组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及654-2;乙组按人工流产常规操作手术,结果:甲组手术效果优于乙组,术中术后患者痛苦及并发症均少于乙组.结论 利多卡因配伍624-2宫颈注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安全简便,可减轻痛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后恢复快,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维A酸治疗6种皮肤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异维A酸治疗6种皮肤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共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采用异维A酸治疗,总有效率为91%.结论 异维A酸治疗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确切.

    作者:焦林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布洛芬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符合小儿高热的门诊留观患儿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和对照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治疗)各112例.疗程均5d.期间定时记录两组患儿的体温变化,评价疗效,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各时段体温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67.0% (P <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较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高热的退热更快,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国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急性心肌梗死是病情危急的急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治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尿激酶属于纤溶酶原激活剂,促进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起到溶解血栓作用.方法 本文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冠脉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与对照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实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可靠、安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适合基层医院对AMI的抢救施临床效果显著,冠脉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膦甲酸钠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膦甲酸钠对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16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以膦甲酸钠联合弥可保、维生素B1进行治疗,对照组以阿昔洛韦联合弥可保、维生素B1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水泡消退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及总体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水泡消退时间结痂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总体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膦甲酸钠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志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0例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50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缬沙坦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68.75%,治疗组疗效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且对空腹血糖影响较小,效果佳.

    作者:覃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儿中选择2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均按肺炎防治方案,在使用抗生素前提下,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2mg、炎琥宁2mg、糜蛋白酶5mg微量气泵吸入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佐治疗.用法为盐酸氨溴索7.5mg,2次/日,每次约吸入10分钟,雾化后吸痰,共3-7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6.2%,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5).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消失天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9±2.04天和5.02±2.35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治疗过程中均无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佐治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对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7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25例,研究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甲氰咪胍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26例患者痊愈,15例患者治疗显效,9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7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伍志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通便药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类型通便药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极其优劣.方法 选取我院7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类型通便药物进行治疗,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过服用益气通便汤后显效者31例、有效者6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4.9%远高于对照组的23例、6例以及74.4%,治疗组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治疗组并发症情况控制更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通便汤可以补养气血,填精润肠,针对于老年人体质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便秘功效,疗效更为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林;林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近期有效率、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84例需实施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方法在小儿短小手术临床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神经系统影响较小.

    作者:汤云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分析了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哮喘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6.0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喘息、气促、喘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较好,短时间内可改善小儿哮喘临床症状,而且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春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磷酸铝胶凝胺治疗小儿腹泻体会

    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多病原以及多病因所引起的疾病,是我们国家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这个病症大多数发生于6个月到2岁之间,这个主要是由于大便的频率的发生以及性状的改变为主要的特点,容易造成小孩子的营养不良以及生长发育的障碍,甚至能够威胁到生命安全,这是我们国家卫生部所重点防治的疾病.目前,治疗的方法大多数是液体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讲述了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联合磷酸铝胶凝胺治疗小儿腹泻的一些体会.

    作者:米艳丽;于新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风疹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风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风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风疹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罗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67例牙周牙髓病患者为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采取奥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氢氧化钙糊剂预备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达91.2%总有效率,而对照组有51.6%总有效率,进行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对照组有优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患者,能够将病灶损害程度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有效改善临床疗效,让患者的换牙大部分保留,同时,也可以使用于特效药物,拥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苏楠;王英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奥扎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20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联合组的20例患者则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然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4%、78.2%、94.8%,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好(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 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郭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金因肽与华素片联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应用金因肽与华素片联合干预方案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干预组(25例).对照组患者以华素片作为干预用药,干预组则以金因肽与华素片作为联合干预用药.对两组患者进行3d的治疗.观察3d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18/25).干预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X2=15.587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应用金因肽与华素片联合干预方案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见效速度快,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敬雅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20例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各类疾病患者,对其临床用药行循证药学干预,并对其实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循证药学主要以循证医学作为指导,且比较注重规模较大的临床试验.将其试验的结果及结论应用具体的病患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更加完善治疗方案,使其用药更加合理.120例偱证药学临床实践中,肿瘤患者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用药得益于循证药的表现极为明显.结论 循证药学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临床用药干预的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医院药剂师的整体素质的,促进了医院药学水平的提升.

    作者:黄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妈咪爱联合菌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妈咪爱联合菌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光照疗法、丙种球蛋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妈咪爱联合菌栀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具体见表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胆红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胆红素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咪爱联合菌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肯定,易于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手术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80例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B组术前不用任何止痛方法.结果 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的出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在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镇痛效果较满意,全身反应低,且不增加手术出血量,操作方便,花费低廉,值得基层妇产科门诊推广.

    作者:董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钙离子拮抗剂、脑细胞保护剂等临床综合治疗,对照组75例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75例加用血塞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血塞注射液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功效,应用于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脑梗塞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0例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治愈,有22例患者有效,有4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2%.而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治愈,有21例患者有效,有1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既安全又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4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给予尿激酶(UK)溶栓治疗,治疗组经外周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和血管再通率等.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9例、32例患者的溶栓值趋向正常标准化,标准率分别为92.86%、76.19%,将两组数值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88.10%、73.8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引发的并发症例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使用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再通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萍;董路兵;苏琴;李娟;段成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丹红注射液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丹红注射液组(4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使用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左室射血分-(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6min步行距离、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结果 丹红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NYHA心功能、LVEF、LVSD、6min步行距离、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龚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单片复方制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4例:给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一次一片,一日一次;对照组76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一日二次治疗,观察降压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降压疗效及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单片复方制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服用方便依从性好,积极推广单片复方制剂(SPC)利于慢性病长期管理.

    作者:顾宗明;蔡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200例疗效观察

    探索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10-16周的妊娠是一种应用方便、不做手术、痛苦小、安全、有效、效果可靠、省时、出血少、避免手术流产的疼痛及发生某些并发症的佳给药途径方法,是非手术终止妊娠的一种避孕非器械性流产.减少了患者对手术流产的恐惧,患者易接受.达到有孕止孕、无孕催经的目的,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而阻断孕激素活性,使蜕膜变性坏死,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而诱导流产,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而提高成功率.米非司酮片能明显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作用于宫颈,使宫颈扩张,软化,促进宫颈成熟.

    作者:陈戈霞;夏米西努尔·吐尔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呋塞米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目的 探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呋塞米注射液之间存在的配伍禁忌,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2ml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 250ml0.9%氯化钠溶液配好后再分别加入呋塞米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观察莫非氏滴管内有没有白色的絮状沉淀或者其他的化学反应.结果 当滴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时,两种药液的交界处马上变成乳白色;当滴入呋塞米注射液中时,两药的交界处马上产生白色的混悬物或者白色的絮状沉淀;而呋塞米注射液加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时,没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仍为澄清透明液体.结论 盐酸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呋塞米注射液配伍时,可能会出现变色、沉淀或者浑浊等现象,存在配伍禁忌.因此,护士在给药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注意,应分开给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何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予产妇1次口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肌肉注射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后2h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均<对照组,仅2例出现轻微恶心,5min后自然缓解,均无腹痛、腹泻发生.结论 米索前列醇具有较好的促宫缩作用,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并缩短第三产程,对产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松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临床用药的处方数1200例,对2011年和2012年不合理的临床用药记录和进行药学干预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为36.99%,2012年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为15.9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011年209例不合理用药中200例提出建议,建议率为95.69%,医生接受建议的机率为84%,对2011年101例不合理用药中101例提出建议,建议率为100%,医生接受建议的机率为89.11%.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药学干预,能有效地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纠正不合理的用药现象,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机率,提高医疗的安全性和质量.

    作者:宋晓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甲硝唑栓及雌激素软膏治疗,结果表明采用甲硝唑栓及雌激素软膏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性优于单纯采用甲硝唑栓治疗,这说明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可取满意临床效果.本文也为临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淑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总治疗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时采用纳洛酮药物,用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8例,常规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联合组加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4d、7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88.09%)明显高于常规组;血β-HCG(1150.24±460.16) U/L和盆腔包块(1.74±1.53)cm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蓉;杨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88例冠心病心绞痛联合应用舒血宁、参麦注射液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堵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心病,也是临床上常见、普通的疾病.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冠心病8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红花注射液以及消心痛口服.

    作者:高艳琴;汤舒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迪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TP方案姑息化疗,其中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1d,时间>3h,常规应用地塞米松抗过敏处理,顺铂20mg,静脉滴注1-5d;治疗组姑息化疗及抗过敏处理同对照组,并加用艾迪注射液80ml,静脉滴注7-14天.结果 经2个疗程的化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4%,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满意,进一步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肺癌有其独特优势.

    作者:张健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卡尼汀治疗急性病毒心肌炎观察

    我们观察了左卡尼汀治疗急性病毒心肌炎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2006年2月至2012年5月心内科收治急性病毒心肌炎患者83例,选择36例成人急性病毒心肌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除外重症心肌炎及未成年人心肌炎).随机分为试药组和对照组,试药组18人,男10人,女8人,年龄(22±2)岁;对照组18人,男11人,女7人,年龄(21±3)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程度无明显差异.生化检验肝,肾功能,离子无异常.急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提出成人急性心肌炎参考标准,即:[1]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3周内出现与心脏相关的表现,严重乏力,胸闷头晕,心脏扩大,心衰,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尖第一减弱,严重的阿斯发作;[2]:a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束支阻滞;b多源,成对室早,自主性房性或交界心动过速,阵发或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心室扑动或颤动.c两个以上导联S-T段下移≥0.05mv或ST异常抬高或异常Q波.[3]:肌钙蛋白,CK-MB明显增高,超声心腔扩大或室壁活动异常(我院无核医学科,也不能检测病原学).具备[1-2],(a,b,c中任何一项),[3]中任何2项,除外其他原因心肌疾病后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王学军;王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径后妇女取宫内IUD336例体会

    目的 研究并分析米索前列醇用于绝径后妇女取宫内IUD的优势.方法 选择我院于2003年1月——2013年1月份收治的放置IUD的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在取器前3小时予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宫颈软化情况与取宫内IUD成功率.结果 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11例出现轻微下腹坠胀、12例有手足发麻感、15例有轻微胃肠道反应,未经特殊于处理均自行缓解,无明显腹泻、腹痛与呕吐病例,336例均取器成功,成功率达到100%.结论 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宫内IUD宫颈软化效果理想,成功率高,简单、有效、安全,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使用.

    作者:孙艳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芒硝大黄合用对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帮助

    目的 观察芒硝外敷加大黄、芒硝灌肠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大黄和芒硝灌肠、芒硝外敷,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82.4%.结论 大黄、芒硝灌肠加芒硝外敷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费用低廉.

    作者:严云泉;肖龙海;夏志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1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4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差异,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其安全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代洪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06/2012-06诊治的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丹红注射液组患者较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轻明显,心电图改善.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缺血性心电图ST-T段变化,是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彦君;李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奥曲肽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总结奥曲肽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6例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5.2%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止血迅速且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较垂体后叶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海英;孙书欲;龙跃辉;郭继军;金玲;于波;杜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氟哇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我院76例应用氟哇诺酮类药物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氟哇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男性发生率明显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化,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应用中静脉给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结论 临床应用氟哇诺酮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禁忌症,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及时判断和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姚惠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慢性湿疹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的80例慢性湿疹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静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湿疹患者应用复方苦参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皮肤损害情况,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缓解疼痛,应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安法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并分析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门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每周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记录血压状况与服药依从性.结果 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45、43、12例,分别占比45.0%、43.0%与12.0%,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2、2例,服用单药者31例,其中依从性佳21例,部分依存10例;服用两药者51例,其中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19、29、3;服用两药以上者18例,其中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5、4、9例.结论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存性存在于药物治疗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师需要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大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卡尼汀注射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应用左卡尼汀后肌肉痉挛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本透析室选择规律透析2年以上的40例患者中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名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回血前3min从血路管静脉端注入左卡尼汀1g;对照组20名患者发生上述症状时只给予停脱水或回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补钙.统计应用左卡尼汀后8周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肌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次数.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药前,每次透析过程中均可出现肌肉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连续给药8周后透析后用药前后肌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持续8周连续透析后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几率明显降低.

    作者:白智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艾司洛尔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不同剂量的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中产生的不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80例镇静麻醉药物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E1组8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0.5mg/kg的艾司洛尔;E2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0mg/kg的艾司洛尔.观察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各项数据变化,不良反应、OAA/S评分和恢复时间.结果 对照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著高于E1和E2组;对照组在BIS、HR、MAP变化方面均显著高于基础值和其他两组(P<0.05),而在术后五minOAA/S评分中对照组数据则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恢复时间也显著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艾司洛尔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和麻醉中能够有效减轻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伤害,其佳剂量为1.0mg/kg,通过使用艾司洛尔能够大大减少麻醉剂的用量,同时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周业建;李彦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对冠心病血脂及安全性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对68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加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37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共12周;B组31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共12周.A组患者在服药4周后如血脂水平未能达到有效标准者,阿托伐他汀增加剂量至20mg每日睡前口服,共观察12周.结果 A、B两组对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显著性疗效(P<0.05),B组有80.6%患者TC、LDL-C下降到理想水平,较A组(51.4%)有显著性疗效(P=0.012),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阿托伐他汀20mg/d较10mg/d能更有效地使LDL-C、TC达标,同时对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

    作者:孙明宝;刘培良;袁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奥平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机理与单纯性疱疹病毒(HSV)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密切关系,我站自2009年12月——2012年9月,采用武汉天奥公司研制的抗病毒药物奥平宫颈糜烂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妇科门诊已婚育龄妇女在本站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自愿来我站进行阴道上药治疗,年龄21-45岁.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成本效果差异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绞痛患者的成本效果差异.方法 本文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心绞痛患者在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和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比较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成本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5%)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8%)相当,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成本/效果(1251.4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成本/效果(2064.5元)(x2 =0.276,P =0.028 <0.05),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同样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但血塞通注射液的成本低,效果好,可以作为治疗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菊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79例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和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7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76.9%,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参考组(33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参考组有2例患者转氨酶轻度上升,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美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患者用药依从性是治疗疾病成功的关键,但由于患者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疾病情况及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表现为各种各样.以服务患者为宗旨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优良的药学服务已成为药房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1].

    作者:刘效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30眼急性视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10例15眼)和对照组(10例15眼).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全身用药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用药治疗加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在治疗两周、一个月、两个月后进行的疗效观察显示,实验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全身用药治疗基础上加以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缩短治疗周期,值得推广.

    作者:段易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Pd)、大P波时限(Pmax)以及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每日一次,必要时联合利尿剂.对照组患者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和利尿剂联合控制血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Pd、Pmax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和房颤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6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房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控制血压达标,降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d和Pmax,并能够减少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作者:李恺;陈国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9例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2年11月间收治的79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静脉注射血塞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两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肝炎78例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的肝功能情况和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肝功能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为81.8%,两组治疗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效果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分析

    盐酸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疗效好、抗菌谱广、耐药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现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感染等方面的治疗.本次研究主要从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为出发点,同时结合临床实践,为盐酸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及合理化的建议,使临床用药更加经济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邵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6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诺和锐30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66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3例,实验组给予诺和锐30治疗,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方法在控制血糖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且实验组用药后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所用时间较短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诺和锐30能够安全、快速有效的降低血糖浓度,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低,能达到很好的强化治疗,值得应用于以后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谢晓华;张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氧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16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16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C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D组采用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治疗.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血压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D组患者收缩压变化值与舒张压变化值明显低于A、B、C三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富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甘油、美托洛尔、阿司匹林等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毫升加入25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中,日一次,静点,14天为一疗程.结果 临床症状疗效对比、心电图缺血变化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5%、90%,对照组为80%、7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崔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小儿咳嗽性变异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小儿咳嗽性变异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咳嗽性变异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妥洛特罗贴剂.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咳嗽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小儿咳嗽性变异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哮喘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性皮炎是由各种类型射线包括α、β、γ和X线、粒子、电子、中子、质子等引起的皮肤和黏膜炎症性损伤性皮肤病.急性放射性皮炎是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大也可发病.我院肿瘤科应用康复新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静;赵红丹;焦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樟脑酚和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儿童牙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樟脑酚和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儿童牙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口腔科治疗68例儿童牙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对照组采用樟脑酚根管消毒,两组均用氧化锌暂封.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34例中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组34例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儿童牙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既减少了感染复发几率,又维持了乳牙列的完整性,提高了患儿的咀嚼效率,同时引导了恒牙齿正常萌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妇科子宫肌瘤手术采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将我院96例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复方异丙酚的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对比两种麻醉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HR、SpO2等相关麻醉前后数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作为新一代的阿片类镇痛药在临床针对妇科子宫肌瘤手术的麻醉中较芬太尼具有术后苏醒快、恢复良好,拔管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防治方法 严格使用指征,预防为主,发现不良反应多数为对症治疗.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在抗感染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地应用此类药物,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何爱荣;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3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和84.62%,均高于对照组的69.23%和61.5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选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转化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兰索拉唑主要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的伴有出血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尤其是对溃疡伴出血、呕吐以及严重外伤引起的应激性溃疡,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转化糖注射液适用于需非口服途径补充水分或能量的患者的补液治疗.

    作者:张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

    目的 临床上由于抗生素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发挥有效治疗效果的同时,很多不良反应也随之出现,因此对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性分析.方法 分析抗生素如何产生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类型,并对抗生素在临床上如何合理使用进行分析.结果 因为应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二重感染和致癌等.所以应用抗生素时要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药物,使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治疗的合理性.结论 只有了解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才有利于合理使用抗生素,使临床的治疗效果得以提高,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再娜·哈万;古丽沙尼·再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应对措施,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100例报告为回顾性分析对象,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原因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我院门诊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100例报告中涉及抗菌药物高达28种,主要为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发生的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涉及20类药物,发生78例,口服给药22例,涉及8类抗菌药物,口服给药的安全性高于静脉滴注给药;临床不良反应表现部位以皮肤组织为多见,共54例,其次为消化系统23,原因主要为剂量使用不当、滴速过快、联合用药不当等几方面.结论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有一定的隐患,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与控制,强化医德教育,建立处方评估制度,以确保临床抗菌药物安全、有效、规范的使用,尽大限度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龙家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分析及抗凝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因及抗凝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2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患者服用的抗栓药物将其分为华法林组和无抗栓组,并统计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的基础病因、心功能情况、心房颤动类型、治疗情况以及血栓栓塞事件等.结果 本研究的所有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病、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其在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出血事件、严重出血以及全因死亡事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以华法林作为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的作用是显著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左岸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8例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3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1.11%,高于对照组的27.7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克海;马存梅;徐振刚;孙以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康复新液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局部应用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单发的牙周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牙周袋,局部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牙周袋,局部应用碘甘油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牙周脓肿临床疗效优于碘甘油,是治疗牙周脓肿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铭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效果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的80例ASAI-Ⅱ级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年龄3-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浓度8%七氟烷面罩吸入诱导,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手术开始前,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0.2ug/kg慢推,对照组患儿予氯胺酮2mg/kg,术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吸入3%-5%七氟烷维持麻醉.结果 术后停药到苏醒的时间,对照组大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呼吸抑制两组均未发生.结论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具有术后苏醒过程平稳,舒适,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项兆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布林佐胺应用于青光眼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58只高眼压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及术后残余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34只眼,观察组采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眼压平均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现心率抑制,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5.3460,P<0.01).两组血压均正常,均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出现.结论 布林佐胺有显著的降眼压作用,并且无心率抑制作用,适合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广学;赵忠霞;徐兴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分析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CT扫描,MRI扫描,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0例病变发生双侧股骨头20例,左侧20例,右侧30例,以右侧多见.其典型的X线及CT表现为股骨头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界模糊,其间混杂有斑片状或囊状透亮区,严重者股骨头变扁、塌陷、关节间隙变窄.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线样征、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熊巧玲;杨富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浓度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1——2012年10月收入我院心内科确诊的ACS患者120例,于发病后即刻及一天后清晨静脉采血,采血前低盐低脂饮食,检测血D-二聚体、hs-CRP及BNP浓度.结果 既往已确诊为ACS的患者再次发病组和首次发病确诊为ACS患者组入院即刻及入院一天后的血D-二聚体、hs-CRP及BNP浓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浆D-二聚体、BNP及hs-CRP水平对ACS患者的临床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姜桂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本次观察组共选择研究对象50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对收集的住院期间静脉血液标本加以检测,并选择同期收集的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对比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液采集标本相应指标检测结果,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PDW、MPV、PLT、PCT血小板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红细胞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血液检验时,对预后有准确预估作用的指标包括RDW上升和血小板参数变动情况,另外,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相关数据变化也为评估患者有无心肌损伤伴发的标准和参考,故冠心病患者应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有贴切的诊治作用.

    作者:邵翠华;种敏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讨论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方法 对1196例患有乙肝的患者同时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比较常见的模式1,3,5阳性503,HBV-DNA阳性率95.8;1,4,5阳性469例,HBV-DNA阳性率23.8;1,5阳性103例,HBV-DNA阳性率35.8;1,3阳性103例,HBV-DNA阳性率3.8.结论 仅仅依靠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病毒含量、病程发展情况是远远不够的,要结合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这样才能对乙型肝炎基因诊断,特别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虎晓文;李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三种血清学检验梅毒的临床分析.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20272例标本,运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血清学检验方法对梅毒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 经过ELISA法检测有1350例患者为阳性,经TPPA复查1314例患者为阳性,阳性负荷率为97.33%.TRUST法检出848例阳性,经过TPPA确诊为阳性,然而经过ELISA筛查为阳性的患者,进行TRUST检验为阴性标本中约7.17%为假阳性.结论 临床上好是将三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显著的提升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阳性率.

    作者:王博;马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标本状态对全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仪器在临床实验室的广泛应用,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已发展成全面质量管理(TQM)[1],管理内容包括影响分析结果的全过程和全方面,即是要保证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分析后质控即检验报告的确认,至关重要.全血细胞分析采用的是全血标本,对于一些由标本状况引起的误差,只能在分析后利用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分析原因,纠正误差.笔者收集了数例由各种标本状态导致检测结果产生误差的报告,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如何加强分析后质控,提高审核结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现分析如下.

    作者:曹敏;侯秀芳;尹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和CT的临床表现区别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和CT的临床表现区别,分析两者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方面的价值,以期为患者带来福音.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一组,偶数为二组,各为40例.一组患儿采用X线胸部检查,二组则给予CT检查.收集其检查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组结果显示胸部表现各样,主要表现为肺门阴影增大,间质比较浸润,支气管肺炎和叶实变;二组则表现为肺实质阴影,呈现斑片状或者大片实变,胸腔内含有积液.结论 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两者均是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很好诊断依据,为制定出详细的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超检测肝中静脉内径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肝中静脉内径的改变对诊断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价值.方法 分析了我院诊断2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2例慢性肝炎患者作对照着,两组患者均采用B超检测肝中静脉内径并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平均肝静脉内径小于慢性肝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肝硬化患者平均肝静脉内径小于早期肝硬化,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测肝中静脉内径对诊断肝硬化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还可判断肝硬化的程度,操作简单,而且安全、无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自建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自建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以日立7180检测系统为参比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新鲜血清对自建检测系统的15项生化结果与参比系统进行比对,采用回归统计法分析相对偏差,以不大于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 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结果 参比检测系统和自建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结论 当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相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临床可接受性评价,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黄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X线检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结果 82例患者通过X线检查,均能确定肺结核病灶,诊断结果较检查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检查快速、方便、准确,能有效诊断肺结核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和病变性质等,提高肺结核临床诊断率.

    作者:黄永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灵RXL-MAX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

    目的 了解全自动生化华分析仪德灵(Dimension)-RXL-MAX的性能结构及特点,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原理及特点 根据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得到广泛使用.适用范围 集常规生化检测、电解质检测、急诊检测、脑脊液测定等功能于一身,是一台全新概念的整合型多功能生化分析仪.

    作者:王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血清CHE与ALB比值在多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对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和血清白蛋白的测定,探讨血清胆碱酯酶与白蛋白的比值在不同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速率法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用溴甲酚绿法测血清白蛋白.对56例肝病患者、46例肾功不全患者、51例危重患者及和6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员,进行CHE和ALB测定,并分析比较CHE/ALB比值.结果 显示多种疾病患者血清白蛋白值减低同时伴有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减低,危重患者CHE/ALB下降为明显,比值为(118±41);肝脏患者组CHE/ALB下降程度次之,比值(126 ±49);肾功不全患者CHE/ALB轻度下降,比值为(138±40).各疾病组患CHE/ALB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HE/ALB可有利于诊断多种疾病,其比值下降的程度可用作疾病危重程度的判定,其升高的变化也有利于判定疾病的转归情况.

    作者:桑赫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EELE特定蛋白分析仪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对DELTA特定蛋白仪和HEELE特定蛋白仪两种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分别使用两种仪器门诊患者进行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s-CRP <0.5mg/L时,HEELE特定蛋白分析仪的灵敏度低,hs-CRP>0.5mg/L时两种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EELE特定蛋白仪操作简便、快捷,用血量少,成本较低,并且迅速得出结果,适合门诊、夜间急诊患者和临床上的需求,可作为目前急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首选仪器.

    作者:杨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静脉血管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静脉血管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搜集整理了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一年间收治的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影像造影的患者共72例,对于动脉血管造影患者通过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对于静脉血管造影的患者则通过下肢静脉进行对比剂注射,通过三维重建对其血管造影图像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过CT影像研究发现72例患者经过包括头部、颈部和胸部、腹部以及下肢静脉在内的CT血管造影,诊断得出的病情分别有:2例动脉瘤、1例烟雾病以及1例动静脉瘘;1例颈部血管迂曲,1例椎动脉发生变异;2例肺动脉出现栓塞,1例患者主动脉发生变异;1例肠系膜上动脉出现栓塞,1例患者的肾动脉发生栓塞.此外,接受下肢静脉CT血管造影的14例患者其影响均显示下肢静脉呈现浅淡性血栓,其迂曲扩张的侧支循环血管影响可见,且健侧的影响显示良好.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于患者动静脉的血管病变情况的诊疗具有显著清晰准确等优势,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探析

    目的 对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择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由于感染而导致腹泻的婴幼儿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检测对获得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并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属于轮状病毒感染的110例,共占73.3% (110/150),属于茵痢感染的40例,共占26.7% (40/150);调查显示不同性别之间感染轮状病毒与出现茵痢的几率无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在不同年龄段感染轮状病毒与出现茵痢的几率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且主要集中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人群中.结论 造成婴幼儿腹泻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轮状病毒,细菌侵入也占较高的比例;同时该病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中,因此临床上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张景莉;王利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生化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正常橙色生化管,一组应用肝素抗凝管,针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结果 肝素抗凝管生化检验结果与正常橙色生化管生化检验结果相比,两组检测在AST、ALT、DBIL、TBIL等项目检验中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P、GGT、Glu等项目研究中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20项生化检验项目中,大部分项目可以代替正常血清标本,具有生化检验可行性,同时,为了方便于临床医生的参考,建立相应的抗凝血浆的参考范围.

    作者:杨焕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糜烂性胃炎X线诊断的分析

    目的 分析X线检查对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7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胃镜病理确诊为糜烂性胃炎.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35例患者出现糜烂性病灶(占74.47%);12例出现小息肉样冲缺(占25.53%);糜烂性病灶更为常见(P<0.01).25例病灶位于胃窦,8例位于胃体,14例呈弥漫性分布;故而病灶多位于胃窦部(P<0.05或P<0.01).此外,44例为多发病灶,3例为单发病灶;多发病灶更为常见(P<0.01).结论 采用低张性双重造影法结合病理学检验及内窥镜诊断糜烂性胃炎具有操作简便,检出率高的优点.

    作者:王龙江;麻然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胃底贲门癌的钡餐造影与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7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螺旋CT诊断,比较两组不同胃底贲门癌影像学表现检出率.结果 造影组软组织肿块、黏膜病变、恶性龛影检出率高于CT组(P<0.05);CT组胃壁增厚、食管下段狭窄、肝脏或淋巴转移检出率高于造影组(P<0.05).结论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CT诊断胃底贲门癌各有优势,临床可结合两者检查以提高胃底贲门癌诊断正确率.

    作者:孙宗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做血液检验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改进组40例,常规组40例.改进组采用应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临床检验,常规组采用常规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临床检验,观察对比两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改进组UA为(318.82±87.17),Glu为(4.77±1.01),CO2CP为(21.97±2.64),常规组UA为(330.61±93.02),Glu为(5.57±1.16),CO2CP为(29.02±3.26),改进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准确检验数据,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梁文龙;谢会娟;王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在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临床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与10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的血清T-PSA及F-PSA检测结果.结果 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相比T-PSA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F-PSA无明显差异.结论 T-PSA和F-PSA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评价

    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主要经血传播的传染病,目前尚没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目前我国阻断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筛选供血员.然而抗-HCV的出现时在HCV感染后的6-12周(窗口期),所以抗-HCV阴性并不能排除携带HCV具有传染性的可能.而HCV核心抗原(HCVCAg)的检测可将HCV的检测的窗口期缩短到15天,降低了HCV经血传播的风险.本文对136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的检测并分析期临床意义.

    作者:王宏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检验方法检验阴道念珠菌病的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阴道念珠菌病运用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的妇女,采集其阴道分泌物,分别应用凝集法、显色法以及PCR技术对检验结果进行鉴定.结果 三种方法中运用PCR方法检出率高,达到96.0%,其次为快速凝集法,后为显色法,PCR方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还要根据PCR电泳图谱来验证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及检出率.结论 PCR的操作简便,不需要运用很好的设备及实验材料,与过去的培养鉴定方法相比,前者更为迅速,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赵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彩超对小腿动脉性阻塞性病变中侧支血流的诊断

    目的 探讨临床上彩超技术对患者小腿动脉性阻塞性病变中的诊断,特别是对于其侧支血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腿动脉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有效运用彩超观察患者的小腿侧支动脉的影响特点,同时与患者主干动脉的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经过彩超的有效检查,发现对100例患有小腿动脉性阻塞性疾病的患者的侧支血流情况能够完全的检测出,即侧支血管的检出率是100%,且不同的病因会产生不同的侧支血流.结论 应用彩超对患者侧支血流的检查,有效的提高了对小腿动脉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原发型小肝癌,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入肝癌瘤体内对其射频消融.结果 本组有90%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70%的AFP值下降;术后1M80%的肿瘤体积缩小60%-65%,术后2M瘤体缩小65%-7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敏;姜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了胱抑素C(Cys 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立7100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的Cys C、U-mAlb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患者Cys C和U-mAlb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Cys C和U-mAlb的浓度与T2DM患者的肾功能早期损伤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阳性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瑞锋;陈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机体感染与血常规检验中部分项目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机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及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平均宽度值与机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法国ABX PENTRA-60型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对21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进行静脉血常规(DIFF模式)检测.结果 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明显升高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可见中毒颗粒、空泡及退行性变,血小板总数明显升高,平均值大于300X109/L.结论 血小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在观察临床感染者的生理指标中有明显相关性,特别是细菌性感染随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明显升高而血小板升高更明显.

    作者:卢明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T3T4值对甲状腺毒症的诊断意义探讨

    目的 对血清T3T4值对甲状腺毒症的诊断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2年5-10月间的正常人群20例、甲状腺毒症患者20例,两性甲状腺病变患者30例,均进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检测,对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解,并且比较分析.结果 三组人员的FT4以及T3水平有一定的差异,甲状腺毒症患者的FT4以及FT3水平相对于健康人群以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较低,P <0.05.三组人员的T4及T3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甲状腺毒症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血清T3、T4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骼系统X线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移动数字化X线摄影(DR)对骨骼系统疾病床旁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1例患者行移动DR(DR组),121例患者行移动CR(CR组).对比两组X线平片质量.结果 DR组,甲级片率为79.34%,乙级片率为20.66%,废片率为0;CR组,甲级片率为61.98%,乙级片率为34.71%,废片率为3.31%.与CR组相比,DR组甲级片率更高(P<0.01).结论 移动DR具有成像快速,操作简便,平片质量高等诸多优点,利于骨骼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

    作者:罗庆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病情的治疗情况.结果 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显效64例,治疗有效38例,治疗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9%,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羽;林峰;李冠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刍议

    在科研分析和临床医学中,免疫学检验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为其它学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本文重点分析了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作者:刘博;杨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超声对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超声对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56例腹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和影像学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周围脏器的病变与患者的淋巴结肿大之间的关系.结果 超声图像显示,17例患者回声均匀、包膜完整,且团块较小;15例患者多表现为淋巴结聚集、瘤体巨大、回声均匀;24例患者则表现为淋巴结重叠、内部回声低且不均匀.结论 超声检查能比较准确地为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临床诊断信息,是一种操作简单、显示效果良好、经济实用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nI、Myo、CK-MB、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8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16例.检测血清中cTnI、Myo、CK-MB、hs-CRP的含量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在AMI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结果 AMI组cTnI、Myo、CK-MB、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Myo、CK-MB、hs-CRP的联合检测在AMI的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新勇;郭改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 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抽取血标本62份,分别注入3支干净试管中,1管血放置室温下(20℃),另1管血放置4℃冰箱内存放,第3管采血后即刻离心取血清放置于4℃冰箱内.分别在2h、12h、24h后对3种存放方式下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展开检测,将各时段测定值与即刻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即刻测定值比较,在不同放置方式及放置时间下,标本的部分生化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及放置方式的不同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为保证生化指标的准确性,应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对于不稳定的检测项目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测定.

    作者:邵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以及80例同龄的健康者(对照组),对其做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er)、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分析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BUN、Ser、CysC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5%、25%、85%,CysC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BUN、Ser;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BUN、Ser、CysC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胱抑素C(CysC)有利于早期诊断老年糖尿病肾功能的损伤,可作为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敏感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洪银;刘海连;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液中检出一粘质沙质沙雷菌

    粘质沙雷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近年来渐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本文报道了从一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到一株产红色色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根据标本中分离得到的粘质沙雷氏菌的生化特性,本菌属于肠杆菌科,经微生物学鉴定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属.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粘质沙雷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磷酶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等敏感(S),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敏感性下降为中介[1],对头胞类、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等耐药(R).该菌株耐紫外线照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小白鼠有致病力.

    作者:杨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微小钙化的X线征象与诊断不典型乳腺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微小钙化形态征象及伴随征象,并与对应的病理结果对照,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38例女性患者乳腺数字化摄影的X线影像资料分析,并且与其手术切除后的病理资料相对照.结果 乳腺微小钙化恶性率较高,手术或活检前X线检查发现微小钙化诊断乳腺癌准确率为87%.结论 单纯微小钙化、微钙化伴腺体结构紊乱,微钙化伴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征象,应高度怀疑乳腺癌的可能性.

    作者:范建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骨关节外伤应用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骨与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骨与关节损伤病人行64排螺旋CT扫描,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分析损伤情况.结果 80例病人中5例X线未发现骨折,经多层螺CT检查确诊有骨折.5例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修正骨折分型.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成像能更细致、全面、形象地显示病变部位.

    作者:尹继权;赵添雄;莫子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类型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类型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儿科确诊为细菌性支气管肺炎90例,支原体肺炎70例为观察组,病毒性肺炎30例,另选9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CRP和WBC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 在细菌性肺炎CRP和WBC的值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健康体检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分别于健康体检组比较或二者之间比较,CRP和WBC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WBC联合检测对肺炎类型的鉴别和诊断有较高特异性.

    作者:郭艳华;王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意义

    目的 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旅顺口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病人1016例,病史及查体典型病例608例,病史及查体不典型病例行CT检查408例,CT提示阑尾炎386例,敏感率94.6%.结论 CT能快速、准确判断有无急性阑尾炎及并发症,可提高鉴别诊断能力,特别是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明确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作者:林龙伟;王玉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酶联免疫技术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接收诊断的乙型肝炎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与同期就诊的44例健康者进行对比设为对照组.对全部患者运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并具体分析其检测结果予以评价.结果 近似临界值分析物的重复性情况:+20%浓度时,临界值分析物检测结果阳性率大于等于95%;-20%浓度时,临界值分析物检测结果阳性率小于等于5%.灵敏度情况:观察组中43例患者乙型肝炎呈阳性,灵敏度约为97.73%;对照组中43例乙型肝炎呈阴性,灵敏度约为97.73%.结论 酶联免疫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其临界值为±20%.在检测浓度范围内能够获得很高的灵敏度,对临床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施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状旁腺素的测定对于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素的测定对于慢性肾衰患者在病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70例慢性肾衰患者和305例健康人血清中的甲状旁腺素(PTH),同时测定其他血生化指标.结果 慢性肾衰患者血PTH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PTH准确,有价值.

    作者:程治军;王金霞;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二次造影对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 调查研究二次造影技术在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30例,根据其二次检测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二次造影组)15例,对照组(头部CT、MRI组)15例.而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二次造影组患者的假阴性、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头部CT、MRI组患者的相应几率,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 二次造影技术对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相信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GLU在两套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的比对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对两套Roche 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的GLU项目进行结果的对比分析及偏倚评估,探讨同一医院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间是否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样本分析次序及测试时间 将所有患者样本分成若干天测定,每天测定的样本数目应相等(一般是将40个患者样本分成5天进行测定,每天测定8个患者样本),每个患者样本应进行平行管测定,做双份2次测定时,样本顺序应全部倒过来,如第1次序号为1、2、3……n,第2次序号应为n、n-1、n-2……1.但对比方法或测试方法的测试时间都不应超过2小时确保可以维持分析物的稳定性.

    作者:刘联;卢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疾病的超声影像诊断研究及进展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影像诊断手段,较其他检查方法,其大的优点是无创性,适用于各年龄段和不同生理周期,可动态观察病情,有利于随访.本文综述了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等技术在乳腺疾病超声影像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1 概 述医学影像学对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的广大女性对乳腺健康的关注也随之提高.

    作者:康睿;商鸿;何芳;靳莉;王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

    目的 研究脑出血并发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54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病症、左心室造影、心电图、冠状动脉等方面的检测结果.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都因受到心理打击而产生应激现象,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患者通过心电图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心肌酶有轻微上升,病理性Q波出现情况较少,冠状动脉没有产生病变,左室射血与左心室造影分数变低.结论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心肌病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在诊断过程中要重视两者的区别,通过核素心肌显像能够对病变区中的存活心肌进行辨别,有利于提高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率.

    作者:金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所有8例患者MRI表现为宫腔增大,肌层不均匀增厚,宫腔和肌层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的囊性影和等信号结节影,外肌层和盆腔内可见大量的血管流空信号.5例宫腔和肌层内见斑点状、条片状高信号出血灶.6例双侧附件出现实性或囊性肿块.增强扫描表现为宫腔、肌层及附件病灶呈环形和结节状强化.结论 侵蚀性葡萄胎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作者:王宝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在肺结核、肺外结核及潜伏性结核感染中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细胞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细胞检测与传统的细菌学检测方法比较分析.结果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中远远优于传统的细菌学检测方法[1].结论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是较灵敏和特异的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对控制活动性结核的发生与再发生、潜伏性结核感染的预防、儿童结核病的辅助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申明莉;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及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难8月收治的86例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40例为甲减患者,46例为甲亢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并与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各项超声检查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甲亢组、甲减组甲状腺动脉PSV均有所上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抗体与其血流信号相关.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患者具有血流速度较高的特点,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等应用优势,在亚临床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螺旋CT对临床有症状的病例进行扫描,取得完整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多数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 螺旋CT有助于明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情况及治疗结果,愈后情况.

    作者:苏绍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B组,测定对比两组人员的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较B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验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能够作为评估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

    作者:付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EL血型鉴定

    Rh血型根据D抗原是否凝集分为阳性和阴性2大类,阳性中包括正常D和变异D,而变异D中又含弱D、部分D和D放散型(DEL)等.DEL红细胞膜D抗原非常弱,常规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测定为阴性,只有通过敏感的吸收放散试验才能检出.我们采用血清学方法筛选,基因分型技术验证来检测DEL血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3年1月——3月辽宁省血液中心经3批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证Rh(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50例.

    作者:孟跟东;章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场MRI VIBE序列在肝脏占位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场MRI VIBE序列在上腹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8月——2009年8月间的114例上腹部MRI检查患者利用VIBE序列进行检查.使用Siemens Essenza 1.5T超导MRI机器,上腹部扫描使用体线圈,行各向同性扫描.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2WI、脂肪抑制序列T2WI,上腹部检查患者加用导航条技术及BLAND序列,发现病变后用VIBE序列行动态增强扫描,并行3D-MIP重建.结果 11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按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及延时期扫描是否有强化判断其性质,并结合3D-MIP及多平面重建,了解其与血管及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综合判断其性质.结论 Siemens Essenza 1.5T超导MRI机器VIBE序列可以行动态增强扫描,并取得各向同性扫描数据,完成重建后能达到与MRA相当的血管表现,对病变的显示、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不同序列影像表现及增强扫描成像特点,能够将绝大部分占位病变性质区别开来.

    作者:杨开;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32例(观察组)及1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清尿酸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临床分级越高,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也就越高.结论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尿酸血症,动态监测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高血压病的病情发展,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重视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作者:唐国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6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各6mL,平均分置于3支试管中,分别编为A组、B组和C组,每支2mL,A组是自然分离未发生溶血现象的标本;B组是指在较轻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轻度溶血的现象;C组是指较重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严重溶血的现象.观察并比较三组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同程度的溶血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影响.不溶血和轻度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溶血标本对于大部分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王露;谢在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非衍生化液相串联质谱法筛查遗传代谢病高危患儿380例初步分析

    目的 应用液相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技术对380例遗传代谢病(IEM)高危儿童进行筛查,初步了解我国IEM的发病种类和阳性率,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380例临床疑似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滤纸血片,用非衍生化法进行前处理后,采用安捷伦6460串联质谱仪分析其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浓度.结果 发现阳性患儿31例,其中氨基酸代谢病18例(58.1%),脂肪酸代谢疾病8例(25.8%),有机酸血症5例(16.1%).结论 液相串联质谱可以快速检测血滤纸片中的氨基酸及酰基肉碱浓度,是筛查IEM的有效工具.

    作者:李娴;张振华;李林飞;赵鼎;宋银森;孔京慧;李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柱结核CT、MRI的影像对比分析

    本文探讨脊柱结核CT、MRI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就脊柱结核CT、MRI的影像表现以及CT、MRI各自优势方面进行了探讨,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在于提高对脊柱结核的综合认识以及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王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检查对无脑儿的产前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对无脑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2013年10月来本院常规检查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诊断无脑儿27例,均在本院分娩获确诊.结论 超声是诊断无脑儿及其合并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37例患者为1期愈合,其余3例(7.5%)患者出现并发症,延期愈合.按照Maryland评分标准,优34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为92.5%.结论 应用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锡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48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试试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平;金明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内窥镜治疗胃肠道良恶性病变28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窥镜治疗胃肠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胃肠道良恶性病变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内窥镜下微创手术,而后对病变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120分钟,住院时间为7-10天,术后症状消失且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和内窥镜联合治疗胃肠道良恶性病变具有肿瘤病灶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琳;王丹;唐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剖宫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待产的100名初孕妇均分为A、B两组,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执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满意度.结果 ①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A组自然分娩率为66%,剖宫产率为15%,B组自然分娩率为86%,剖宫产率为14%,B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A组,其剖宫产率明显低于A组(P<0.05);②两组满意度比较:A组满意率为92%,B组为100%,B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既能降低剖宫产率,又能提高孕妇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秀丽;李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介入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法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方法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肝癌治疗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D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介入治疗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法对于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刘保清;田静;李品品;柳计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0例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特征.方法 选择我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肺结核住院的30例病人,入院后半月内取静脉血分别以形态学方法和全量法测定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活性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同时查抗体IgA、IgG、IgM,观察30例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玫瑰花环、抗体IgA、IgG、IgM的分布情况.结果 30例中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者22例,玫瑰花环降低者26例,体液免疫中IgG升高者14例,IgA升高者4例.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大多数细胞免疫功能是降低的,淋转和玫瑰花试验的降低与拍菌和病变范围无关,体液免疫的改变大多为免疫球蛋白的增高.

    作者:武贵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比用不同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3年9月这段期间内我院收治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身体状况都有所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效果达到94.24%,对照组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有93.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恢复情况良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更快,相对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

    作者:许志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中miR-2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3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TaqMan实时定量RT-PCR法对该组标本中的结直肠癌组织miR-2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其癌旁正常组织miR-21的表达进行对比观察,从而探讨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miR-21的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与对比癌旁正常组织miR-21的表达进行对比观察发现,结直肠癌组织miR-21的表达明显要高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miR-2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情况没有较大的关联,而与其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学分级、及术后生存率三个方面有着紧密的关系.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miR-21的表达要高于正常组织,并且它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及肿瘤的生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张阿娜;唐桂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额角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22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交通脑积水手术时机和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交通性脑积水,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回访0.5年-5年,术后无感染;术后意识状态,精神状态,大小便失禁不同程度改善以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分流管1例堵塞;有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结论 与后角或三角区分流,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对比,值得推广.

    作者:刘日祖;谢开友;邹于鹏;杨帅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61例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关于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手段.方法 仔细分析之前施行的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1544位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 其中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61例,是同期剖宫产术的3.95%,枕后位、胎先露低于+3cm、胎儿体重大于4000g、麻醉效果差的病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率也随之明显增加.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是常见的并发症.胎儿位置、胎儿体重、胎先露高低及麻醉效果好坏都与切口撕裂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吴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对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诊断价值与鉴别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阑尾炎阳性患者有97例,阴性患者有3例,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7%,准确性为97%.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与鉴别,具有高准确性的特点.

    作者:徐联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芬太尼腰麻与常规腰麻在高龄抗凝患者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芬太尼腰麻在高龄患者关节置换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ASAII级或Ⅲ级的40名老年关节疾病的患者,围术期均抗凝.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用药:A组,0.75%布比卡因15mg+ 10%葡萄糖1ml,B组芬太尼50μg+0.75%布比卡因15mg.术中观察两组病人感觉与运动阻滞时间,SBP、DBP、MBP、HR及麻醉效果的评估.结果 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P小于0.05).感觉阻滞时间满足手术要求(P小于0.05).结论 在蛛网膜下腔使用50 μg芬太尼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无需追加麻醉辅助用药,无需硬膜外腔给药.麻醉效果确切,对抗凝干扰小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作者:郝美玲;白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普瑞巴林联合黛力新治疗丘脑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黛力新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普瑞巴林联合黛力新治疗(n=30);对照组单独应用黛力新治疗(n=30),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临床治愈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普瑞巴林联合黛力新治疗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9.10+0.31,2.22 +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P<0.05);黛力新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4 +0.21,5.54+ 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治愈19例,总有效率63%;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总有效率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黛力新治疗丘脑痛疗效优于黛力新单药治疗.

    作者:席富强;王颖慧;薛钢;杨志甫;冯慧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肾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5-200min,平均时间为60min,失血量为35-125ml,平均为45ml,1例患者因囊肿暴露困难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4-9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疗效显著.

    作者:李传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卵巢癌组织中GRP78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卵巢癌中GRP78表达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5例卵巢癌和37例正常卵巢标本中GRP78的蛋白表达,并分析GRP78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化疗耐药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中GRP78表达阳性率74.5%,癌旁组织中GRP78表达阳性率29.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卵巢癌组织中,GRP78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患者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低分化和Ⅲ-Ⅳ期进展患者GRP78表达水平显著明显增高;此外,GRP78表达与患者顺铂耐药和预后亦具有相关性.结论 GRP78在卵巢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卵巢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作者:李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无创呼吸机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鲁威;刘汉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4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针对不良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体重指数以及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体重指数以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改变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降低发病率,提高血糖的控制效果,临床中实施针对不良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变患者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跃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机采血小板的影响因素与全程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及全程质量的因素.方法 对在我站自2013年6月至2013年9月的640名参加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小板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 10例是因为采血不顺利导致血小板收集不成功,这大约占总数的1.5%,630袋血小板终符合血小板的质量检测.结论 要保证血小板全程质量的控制.必须对献血者进行全面的体检,还要对采血期间的不良反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采集到合格的血小板.

    作者:王小琴;范惠玲;陈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 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抢救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通过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降低颅内压、止血和利尿、严密观察病情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54例患者得到及时抢救已经好转,6例患者因错过就医时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脑出血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使用异烟肼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应用异烟肼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合并有肺结核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12周的临床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未见异烟肼加重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结论 在使用足量维生素B6基础上,雷米封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患者.且治疗相对安全.

    作者:陈青松;门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只采取西药(阿昔洛韦片以及泼尼松等)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西药治疗,能有效减轻后遗性神经疼痛,减少角膜炎、虹膜炎等眼部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鲁勃文;明春平;杨忠友;孙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24例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普通钢板加空心钉固定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均获得临床骨质愈合,且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膝关节功能根据HSS评价标准,观察组优良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且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理想选择.

    作者:乔立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患者HBV、HCV、TP和HIV感染率分析

    目的 分析2011——2013我院住院手术患者HBV、HCV、TP和HIV感染率,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68358例手术患者血清HBsAg、HCV-Ab、rP-Ab和HIV-Ab,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高,2011年为9.39%,2012年为9.85%,2013年为11.2%;TP-Ab阳性率2011年为2.86%,2012年为3.29%,2013年为4.05%;HCV-Ab阳性率2011年为2.39%,2012年为3.18%,2013年为3.62%;HIV-Ab阳性率2011年为0.36%,2012年为0.53%,2013年0.74%.结论 近年来.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这四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自身保护.

    作者:梁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33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脑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脑瘤的患者33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一般准备工作,并于术后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针对性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以及护理干预,使患者治疗的显效率54.5%、有效率为24.2%以及无效率21.3%.结论 对于脑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遇辉;路芳;孙志璞;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解剖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26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解剖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3年5月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26例,SchatzkerV胫骨平台骨折21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5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2-58岁,平均46.27±11.83岁.术中采用前外侧切口+内侧微创切口,外侧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内侧用松质骨螺丝钉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以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以优良率表示.结果 26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14.6±5.7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优良率为92.3%.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能早期活动,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高述玲;张平;孙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制霉菌素软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制霉菌素软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制霉菌素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85%,治疗组治愈率为97.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霉菌素软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艳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脉多支病变不同治疗策略的预后及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对不同治疗策略的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研究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治疗策略不同将396例患者分为三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药物组,比较三组的预后,本文即指术后(PCI组和CABG组)或造影后(药物治疗组)12个月MACCE发生率.将PCI组分为两组:完全血运重建组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比较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将所有病例分为MACCE组及非MACCE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再发MACCE的危险因素.结果 药物组MACCE发生率高,与其他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PCI组中不完全血运重建组MACCE发生率高于完全血运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E组老龄(年龄≥65岁)、男性、体重指数、吸烟史、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水平与非MACCE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不同治疗策略的冠脉多支病变患者12个月MACCE发生率药物组高,提示MVD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应采取积极的血运重建治疗策略.而完全血运重建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老龄(年龄≥65岁)、男性、体重指数、吸烟史、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水平可能为再发MACCE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莉娜;张爱元;侯瑞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帕瑞昔布对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对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帕瑞昔布组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PCEA组不用药.两组均于手术结束离室时启用PCEA.记录手术结束后2、4、8、12、24小时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口干等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8、12小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及在恶心、头晕、嗜睡、口干等发生情况,帕瑞昔布组明显低于P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对下肢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孙志璞;赵遇辉;王丹;李军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艾滋病毒(HIV)、丙肝病毒(HCV)、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输血前患者传染病的发生情况,避免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126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记录统计结果并作出分析.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96%(41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为0.048%(2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为0.22%(9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为1.55%(64例).结论 输血前进行标志物检测可为相关血源性感染的疾病提供依据,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庹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5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收治的215例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有80例,为对照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135例,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患者恢复快,手术并发症较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廖义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4260例高危妊娠孕妇的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期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60例高危妊娠胎儿中,发现心脏大血管畸形45例,其中心内膜垫缺损12例,肺动脉狭窄9例,法洛氏四联症8例,单心房4例,单心室3例,右室双出口2例,室间隔缺损4例,永存动脉干2例,主动脉离断1例,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结论 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和可重复性操作的诊断技术,是产前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也是胎儿先心病理想的检查方法,四腔心切面是观察胎儿心脏的基本切面,多切面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胎儿先心病的检出率,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7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电凝刀治疗76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完整分离囊肿38例,分离中囊壁破裂34例,无法剥离4例.用电凝刀分离、电凝、烧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50±32min,术中出血量为55-160ml,平均(85±26)ml,手术中无肠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证实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463例为研究组,研究组再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1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1例),另设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证实为冠脉正常者(7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CAG检查结果将ACS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LISA法)测定血清中MIF,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在各分组中的浓度变化.结果 ①冠心病组MIF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ACS组高于SAP组(P<0.05).②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ACS患者MIF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MIF及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二者均可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而血清MIF水平为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提供更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连连;李敬田;刘建立;李双宏;胡家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针对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曾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手术止血及术后再出血影响及相关治疗.方法 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发幕上脑出血的39例手术患者,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3例,CT立体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18例,进行总结.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组,术中止血困难.术后均有大小不一再出血.CT立体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术中发现血肿凝结不牢固.结论 补充新鲜血小板可有效控制手术止血及术后再出血.CT立体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安全有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除非影响患者生命或者并发脑疝.尽量不选择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魏涛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气道湿化液在烧伤气管切开病人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在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烧伤科住院的4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组采用0.45%氯化钠250ml+沐舒坦30mg+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持续湿化气道.结果 治疗组温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温化效果,有利于痰液及时排出,能够明显改善肺的顺应性,改善通气,明显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吴杨炀;张逸;胡克苏;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的结果的影响和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院40例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空腹静脉血进行分离,对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溶血对ALT、AST、TBIL、CHO、CK、TP、ALB、DBIL影响较为严重,溶血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TG、UA、BUN以及Cr则没有太大影响.结论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影响,临床上需要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预防,提高生化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于长英;杨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外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脑外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1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脑组织缺氧缺血,迟发性颅内血肿,体位不当,术中阻断回流静脉急性脑充血,脑血管紧张性调节中枢受累等均为引起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正确摆放头位,大骨窗减压,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控制性降低收缩压等是防止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 颅内肿瘤术中急性脑膨出由多种因素引起,针对病因采取积极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减轻其发生后引起的脑组织损害,降低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魏涛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患者132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手术室特殊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8.18%,满意度为92.42%,而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1.82%,满意度为74.2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治疗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王春桃;岳大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治的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6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手术配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在实施加强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不仅要给予实施常规的护理配合,更应该加强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效果,加快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崔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的20名医护人员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分析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急救流程改进后的现场抢救处理成功率、抢救室抢救成功率及社会综合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急救流程改进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有效增强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

    作者:吴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联合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37例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配合西医常规药物在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以数字表法将79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7例联合给予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中医症侯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优于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NT-proBNP血清水平、中医症侯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联合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可促进病情缓解,提高运动耐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疼痛科对疼痛全程护理的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疼痛科对疼痛全程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根据我科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根据患者的疼痛原因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在实施前后的焦虑程度以及疼痛程度.结果 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明显减低患者的焦虑程度与疼痛程度,与实施全程护理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疼痛科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焦虑心理.

    作者:程琳;高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每日1剂,另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确定.

    作者:曹秀清;牛清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疼液搽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消疼液搽剂的制备,观察消疼液搽剂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消疼液搽剂制备完成后,选择473例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颈肩腰腿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用消疼液搽剂,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治疗者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疼液搽剂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直接作用于患处,对颈肩腰腿疼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各种疼痛疗效确切,使用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胡永军;朱晓帅;赵树楠;尚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治水先治气

    众知水液的代谢,全赖脏腑的气化.人以五谷为本,入胃,经脏腑的功能活动,分清别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如此循环,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脏腑功能紊乱,气……化失常,水不化精,则停聚而为胀为肿.故张仲景曰:“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景岳全书》)精辟地论述了理气在水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他又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关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以理气又分主次,尤以肺脾肾为主.且三焦为决渎之官,主通水道,故调气又当兼顾三焦.笔者就治水先治气谈论几点体会,如下.

    作者:潘红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1例乳腺增生患者,给予患者实施逍遥散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51例患者通过治疗,治愈26例,占51.0%;有效22例,占43.1%;无效3例,占5.9%;总有效率为94.1%.结论 采取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消除乳房肿块,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痹治疗与脾胃的关系

    胸痹一证以胸背牵引作痛、咳唾、喘息、短气为特点.病机以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衰微,阴邪上居,胸阳痹阻不通.辨证有轻重、缓急、虚实不同.《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论述详细,笔者临床运用金匮理法方药辨证治疗该病疗效满意.胸痹属于西医心绞痛,《金匮要略》谓:“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灵枢》指出:“真心痛,青足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是一种由于心肌急剧缺氧与缺血而引起的短暂发作性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的疾病.本病以胸前骤起的闷胀性的或压榨性的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病因多与思虑过度,饮食不当,喜静少动,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其病理有虚实之分,虚为心、肝、肾亏损,功能失调.实为痰阻,气滞血瘀,虚实可以相互转化.一般由实致虚者多见,由虚致实者少见.瘀的病理,由于气虚、血少,若心阳心气不足,肺气宣降失职,气血运行不畅、心失所养、脉络瘀阻、不通则痛.《素问·金匮真言论》,“心肺阳气虚衰或阴寒痰饮阻遇阳气,则胸中脉络痹闭不通,不通则痛而发胸痹.”胸痹的病位在于胸背,胸乃心肺之廓,故其病症表现主要在心肺二脏.心乃脾之母,心阳不足导致脾气虚弱,脾主运化为水谷精微化生之本.一旦脾胃虚衰,运化失职,无以滋养心阳,是子病累母之病理.即《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所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肺乃脾之子,脾胃虚弱,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发生肺气失养而郁滞之病机,心肺同主血气之运行,二脏阳虚,乃由于脾胃先衰,此类胸脾治当补脾胃建中气,清升则浊降,胸痹方愈.

    作者:武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中药熥疗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疑难病症之一,也是骨科的常见病.此类疾病的发病与现代社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也是现代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常见职业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占50%左右,甚至高达90%.多数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以下肢痛为主.伴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肌力减退,少数病人兼见马尾综合征.近年来,笔者应用针灸、中药熥疗、熏蒸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单纯用针灸对症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部长期劳损,椎间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影响邻近的神经.骨髓、椎动脉而导致的以颈项及肩背疼痛、头颈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点的综合症,属中医学的“痹症”“痿症”“颈筋急”等范畴.本文对73例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使用“物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服用“加味和肝汤”康复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组73例患者中,至今无发生复发病例59例,偶尔轻微发症14例,至今无发生复发病率80%,偶尔轻微发病率20%.

    作者:朴哲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具有疗效迅速,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等优点,可为患者提供选择治疗的途径.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5-20岁6例,20-30岁6例,30-40岁8例,40-50岁5例,50-60岁4例,60岁以上7例;病程长者5年,短者1年.2 诊断标准口腔黏膜反复出资按大小不等的溃疡面,此起彼伏.3 辨证论治3.1 胃火炽盛型 22例.症见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多个溃疡面,伴有牙龈红肿或牙痛,或齿衄,口气热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治则:清胃凉血.基本方为清胃散加减.处方:黄连10g、当归10g、生地15g、丹皮10g、生石膏30g.便秘者加熟大黄6g,牙痛者加细辛5g,牙龈出血者加仙鹤草15g,口干甚者加玄参30g.

    作者:孔丽;宋剑波;慈志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固肾消石汤配合耳针治疗泌尿系结石4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固肾消石汤配合耳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 应用自拟固肾消石汤加减配合耳针治疗4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果 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 固肾消石汤配合耳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满意,患者既免受了手术痛苦,又不会造成泌尿系粘连、狭窄、疤痕变形等后遗症.

    作者:曹秀清;牛清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法合治腰肌劳损

    由于我院工作性质的关系,来我科治疗的患者,逗留的时间比较短暂,为了快速的解除病人的不适和痛苦,我努力探索,极力寻找一种快速而又行之有效的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方法.经过多年临床积累和不断摸索,考虑到本证的得病原因主要是寒邪所累,就尝试着运用被动能量输入,采用在推拿的基础上,合并振颤手法、油膏擦法和物理疗法三者相结合的组合式方法来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到目前为止,临床中总计治疗了945例慢性腰肌劳损,治愈率达到90.1%,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吴勇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减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方法 以附子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为研究对象,观察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结果 与单一的附子提取液相比,附子与麻黄或甘草共同煎煮后,其毒性成分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且三者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优.结论 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能达到有效的减毒效果,该配伍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华;李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通窍化痰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常见,处理棘手,预后不良.本研究通过回顾我科近年收治的6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可初步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①人院时出现局灶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②在发病后72h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评估,评分下降1分以上.③头颅CT检查除外脑出血.④除外TIA和脑栓塞.所有患者均符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作者:白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9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方法 分析92例轻、重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总体疗效.结果 92例中显效64例(69.690),有效18例(19.690),无效10例(10.990),总有效89.190.结论 辩证使用蒙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为此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许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药白甘露丸治疗慢性胃炎50例的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不良症状.也可无临床症状.内镜检查见组织学改变.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我科门诊自2013年3月应用蒙药白甘露丸共收治慢性胃炎患者50例.疗效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病例中15-30岁的11例,31-55岁的24例,56-70岁的15例病程长的20年,病程短的2个月.

    作者:包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腰腿痛的疗效评估与分析

    目的 对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根据患者自愿填写的患者调差表中的三种病症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退性病变相,各病症随机抽取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生活能力等全方面评估,分析病症病史及相关性.结果 根据患者调查表获取的ALS指数表,患者在治疗后,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腰肌劳损指数相差较大,分别为88%、93%、98%.结论 腰肌劳损可能对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造成影响,通过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可以预防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发生恶化.

    作者: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五脏的肝脾证治法则与参考用药

    肝、脾的虚实证候,治则和用药及参考用药.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但它们的生理、病理并非解剖刀下直观的概念,而是指脏象中所说的内涵.脏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脏包括五脏和六府,狭义之脏仅指五脏而言.脏者藏于内;象者表现于外.按《内经》“有形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由脏表现于外的象,可诊查到脏的生理、病理;反之,由脏的生理、病理,也必然影响到象的外在表现.例如:肝主藏血,能润精于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因此,肝的证治也包括了:肝脏、胆、目、筋肉、镇痛、解痉、息风等方面的药物.脾主统血、司运化,能运谷气于肌肉、四肢,其华在肉;开窍于唇.因此,脾的证治也包括了:脾、四肢、肌肉、胃肠等方面的用药.

    作者:王得雁;王金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汤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患者240例随机分组各12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汤.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基底动脉TCD收缩末大流速变化比较,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汤加阿司匹林及氟桂利嗪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王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议中医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大量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新成果,结合作者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单纯西医治疗大肠癌转移和复发率仍很高,应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能明显延长大肠癌病人的生存期.强调治疗本病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而尤要注意健脾消坚.采用具有扶正固本,解毒抗癌功效的中医固定处方及如平消胶囊等公认的抗大肠癌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并利于科研.指出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实验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期望通过放免指标CEA及CA19-9联合检测、大肠癌肝转移动物实验、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等研究,使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科研水平上一个台阶.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柴夏枳术厚朴理中汤加味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124例疗效观察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健忘、焦虑、注意力涣散、神经过敏、疼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作者:宗学银;周庆法;孙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应用体会

    补中益气汤乃[脾胃论]中治疗饮食劳倦内伤的重要方剂,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的各种病症.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辩证思想,应用于内伤发热、口疮、哮证、尿血等病,均获良效.

    作者:张赫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论中医舌诊与妇科病的关系

    舌诊为望诊的重要内容.舌为心苗,五脏六腑与舌相联系,望舌与独取寸口诊病的机理相似,临床诊病很重视舌诊.笔者体会舌诊在妇科病诊断中有独特之处,对治疗用药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周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谈中医疗效评估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本文针对中医疗效评估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作者:凌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夫妇血型不合所致复发性自然流产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儿血型不合所致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16-36周孕妇42例,实验组22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以黄体酮+孕康口服液+茵陈汤口服,对照组予以黄体酮+孕康口服液.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综合效果、流产、死胎情况比较、降低IgG抗体A(B)效价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84.1%,经比较后,两组在疗效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发生先兆流产、难免流产、死胎和早产的概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可明显的降低IgG抗体A(B)效价.降低抗体效价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发生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儿血型不合所致习惯性流产,可有效降低发病率,是一种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所致习惯性流产的有效方案.

    作者:赵卫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行发热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泰诺酚麻美敏片治疗,连续服用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廷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西医治疗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利用中医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时利用中西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且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邹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患者实施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选取的72例患者均接受为期8个月随访观察,骨折恢复情况如下,优53例,良1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4.4%.结论 采用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助于患者骨折早日愈合,恢复关节功能,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推广.

    作者:许科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45例

    尿失禁(UI)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以老年人多见,系指尿液不自主的从尿道流出,可发生于任何季节,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属中医“遗溺”“小便不禁”范畴,多由于机体肾气亏虚,膀胱气化失约而发病.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4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大82岁,小59岁,平均年龄68岁.59-69岁16例,70-79岁25例,80岁以上4例.病程长者5年,短者1个月.

    作者:高纪林;赵慧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9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探讨从而寻找更加完善的混合痔疗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肛肠科混合痔患者98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不同的是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中药汤剂坐浴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恢复时间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疼痛评分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良好,对促进混合痔患者康复痊愈有着极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痴呆症的中西医防治进展

    老年痴呆症是当代医学技术仍然无法克服的一种智能损害综合征,主要包括原因不明的阿茨海默型痴呆(简称AD)和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性痴呆(简称VD),而其中以AD为多见,老年然发病率7%到10%.临床表现主要是进行性的学习能力减退,直到丧失,伴有活动能力降低,后期甚至不能说话和行走.文就目前国内外对老年痴呆症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

    作者:刘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变腹水临床治疗病案分析总结

    肝硬变腹水,属中医鼓胀病范畴.目前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已占明显优势,现仅就中药治疗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肝硬变腹水的病因病机:①酒食不节:嗜酒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②情志所伤:情志怫郁,气机失于调畅,以致肝气郁结,久则气滞血瘀.③血吸虫感染:血吸虫感染日久,内伤肝脾,脉络瘀塞,气机不畅,致气、血、水停瘀腹中.④黄疸、积聚等病迁延日久,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虽然其病因常见于以上四方面,但终形成本病的病机可概括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瘀滞腹中.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错杂.

    作者:李成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中药与穴位贴敷联合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较低复发率,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夏玉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与养生

    纵观中华养生之法有很多,不管是健身,养颜之法,都不是固定单一的模式,都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即使如此,仍要注意以下几点:1 起 居从早晨起床开始,就应当适时、适季,《内经》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则逆,是为内阁.”人的生理活动,广泛的应用阴阳理论来说,人体一天的寤寐而言,白昼人体内属阳的兴奋作用制约了属阴的抑制作用而至主导,人就处于醒寤的兴奋状态;进入黑夜,体内属阴的抑制作用制约了属阳的兴奋作用而至主导,人就进入了休眠状态.《内经》指出“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宜早卧晚起.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成神俱,而尽终天年.”而且,即使是晚睡也要掌握一定的时间,中医认为子时(23点到次日凌晨1点)是肝经当令,是一天中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内经》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所以,即使晚睡也要在23点前.

    作者:刘冰冰;许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脑血栓治疗中应用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脑血栓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脑血栓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具有显著疗效,可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予以有效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唐丰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

    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存在许多误区,滥用现象十分普遍.儿科临床中,由于儿童期的特殊性,滥用抗菌药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药,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避免药源性的损害,充分考虑患儿监护人的经济能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实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学生肺结核影像表现及筛查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大学生肺结核影像表现及筛查方法,为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高校大学生和因症就诊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所有学生实施胸部X线检查.结果 本次体检发生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结核病灶的主要集中部位是肺上叶,并占据总数的约百分之九十左右.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细菌学检查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为百分之十一点七,痰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为百分之八点六,对正常体检和因症就诊的患者对比发现,因症就诊患者发现肺结核的发现率高于体检,其数量低于体检.结论 在每年的大学生体检中往往都会发现肺结核患者,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有关肺结核的健康知识讲座,鼓励学生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作者:张家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宜宾市翠屏区2005-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2005——2011年宜宾市翠屏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麻疹病例个案流调资料,对麻疹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麻疹发病以冬季为主,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人群为主;散居儿童发病多,占54.48%;病例主要分布在城镇、城乡结合部,占发病总数的57.46%;有免疫史病例占总病例的47.76%.结论 本区麻疹防治工作时间应以冬春季为主,人群应以5岁以下为主,提高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及适时地加强免疫是预防麻疹有效、经济的手段.

    作者:周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需求的调查和干预

    目的 了解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的需求,并对该人群进行认知干预和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麻醉相关知识认知问卷调查,分析381名被调查的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需求情况,并实施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该人群对麻醉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了解及需求,但是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对麻醉认知程度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手术与否等因素有关;干预后,该人群对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所增加,对麻醉相关知识的需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麻醉相关知识的普及干预是提高人群对麻醉工作和麻醉医师认识的有效途径,而了解人群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和收集麻醉相关意愿反馈于临床,对制定有效的宣传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诗月;陈东旭;何静;刘杰;周超;毛茂光;肖久佳;邓世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随访模式与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产后随访模式与效果.方法 选自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内我院雨田社区的产妇,从其中先后共选取1800例产妇进行产后随访,先是从产妇准备出院时对产妇与家属进行沟通,讲解产后随访的情况内容,争取到产妇与家属的同意后开始产后随访工作,随访采取入户访视,与产妇交谈、身体检查、健康知识教育等方面内容,然后将这1800例产妇进行随访前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查统计,通过随访前产妇对育儿知识、自身保护能力意识、身体各方面健康状况的了解情况,和随访后,产妇对这些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产后随访模式产生的有益效果.结果 随访前,1800例产妇只有180例,占该总人数10%的产妇对产后护理方面的知识算是比较了解,有760例产妇,占该总人数的42.22%的产妇对产后护理知识有一定范围的认知,860例,对产后护理几乎没什么医学概念,通过随访后统计,1800例产妇,占总人数93.33%的产妇都基本了解产后护理知识,只有6.67%的产妇还未全部了解.结论 产后随访模式对产妇进行全方面了解,讲解产后护理知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梅;黄秋丹;陈彬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某单位职工超重、肥胖的流行特点及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某单位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员工971人进行分析,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空腹血糖,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 某单位职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3.3%和3.3%,超重、肥胖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组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随BMI的增加而增加,不同BMI分层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须加强超重、肥胖预防知识的宣传,加强体育锻炼,减少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邱建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项目漏检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健康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严格执行,提高健康体检质量,更好的为健康体检者服务.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参与健康体检者项目漏检原因进行分析,与2012年我院实行人性管理后的漏检人数和服务满意度对比.结果 经分析健康体检项目漏检原因主要有健康意识薄弱、保护隐私、紧张害怕等主观因素和健康知识宣传不足、体检地标不明等客观因素,我院加强人性管理后2012年漏检人数明显减少,且对我院体检服务更加满意.结论 健康体检项目漏检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影响,要对症下药,加强人性管理,将漏检人数降到低.

    作者:赵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辽宁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MDR-TB)防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耐多药肺结核诊断、治疗和管理策略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采取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项目”执行期间3个项目单位的月报表和季度报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12年4月——2013年9月,筛查MDR-TB可疑者数共1644例,培养阳性率为88.45%.进行药敏试验1311例,确诊MDR-TB 288例,MDR-TB检出率为23.78%.确诊的288例MDR-TB患者中,纳入治疗110例,纳入治疗率38.19%,等待结果100例,未纳入治疗36例.治疗满6月患者数89例,6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87.64%,痰培养阴转率为76.14%.结论 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地(市)为中心开展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答理的模式、标准化治疗方案为主的治疗策略是可行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钟威;戚巍;曹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卧床患者家庭照顾状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老年卧床患者家庭照顾状况并提供干预措施.方法 调查60例老年卧床患者的家庭照顾者对患者的家庭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常见的家庭护理问题,如日常生活行为训练、功能康复训练、营养管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进行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培训前后对照顾者的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照顾者对家庭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对老年卧床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系统培训,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护理知识水平和照顾技能.

    作者:马运芳;华国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溪市2008-2012年结核菌痰涂片检查室间质量评估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室间质量评估(EQA)在痰检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2008——2012年全市室间质量评估抽取的2073张痰涂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开展室间质量评估,2008至2012年,痰涂片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2.1%、76.5%、81.6%、87.5%、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2,P<0.01)痰检阳性结果符合率从93.1%上升到100%,痰检阴性结果符合率从97.2%上升到100%.结论 室间质量评估是痰涂片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幅提高了基层单位痰涂片的符合率.

    作者:邓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3年新疆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调查分析

    目的 描述、分析2013年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特征,探讨控制流脑措施,评价防治措施及效果,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疏附县一中流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4月疏附县一中出现流脑疫情,3月19日-4月7日期间,在发病的3人中,高一年级2人,高二年级1人,罹患率为2.04‰(3/1472),病例均为高中部在校学生.结论 易感人群无免疫力,医疗机构在治疗首例病人时未做到及时在大疫情预警系统报告是导致后续出现流脑病例的主要原因.通过及时采取应急接种、确保流脑疫苗接种率,以及预防性服药和对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等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作者:穆萍萍;薛振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茶坊镇60岁以下已婚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分析

    2013年3月份起,我院对茶坊辖区的632名,60岁以下的已婚妇女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普查普治.1 妇女病普查的结果查出患妇科病的有13种,患病人数431人,患病率68%,其中常见病有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其次为子宫肌瘤、腹部包块、还有极少数人患有外阴营养不良、尖锐湿疣,有两例为生殖器发育异常[幼稚子宫、阴道横隔]等.患病妇女中,宫颈炎286人,居首位,发病率45.25%,以宫颈糜烂多见,还有宫颈息肉、宫颈“纳囊”、宫颈肥大、宫颈裂缝等.附件炎居第二位,发病人数117人,发病率18.51%,附件炎多见附件囊肿、积水、粘连、增厚等.子宫肌瘤11人,发病率1.74%,外阴炎、阴道炎108人(部分并发有宫颈炎、附件炎).发病率17.09.尖锐湿疣3例,发病率为4.7‰,外阴营养不良3例,发病率为4.7‰,生殖器异常2例,发病率为3.16‰.

    作者:杨彩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正确治疗.方法 抽取来我院诊治的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失眠原因-因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因素者46例;因工作或学习压力、家庭及婚姻问题者27例;因出差或值夜班等生活节律经常改变者13例;因心动过速、心悸、呼吸不畅等躯体因素者11例;因咖啡因、麻黄碱等药物引起者3例.失眠类型-混合型者44例;入睡困难者21例;早醒者19例;维持睡眠困难者16例.结论 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失眠原因主要为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因素,失眠类型以混合型为主.

    作者:甘炜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我院2012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2年全部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以限定日剂量数(DDDs)、用药合理指数(DUI)作为评价用药是否合理的指标.结果 我院麻醉药品有6种药品、4种剂型,频次依次为:硫酸吗啡缓释片34.87%,盐酸哌替啶注射液23.34%,磷酸可待因片17.50%,盐酸吗啡片12.21%,盐酸吗啡注射液10.04%,盐酸羟考酮控释片2.04%.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吗啡片、盐酸吗啡注射液以及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的DUI值均<1,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UI值为1.08.结论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吴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基础计划免疫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免疫效果

    目的 探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240例新生儿,对所有的新生儿按照0、1、6个月的顺序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新生儿进行血液采集,将新生儿的血液样本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0例来我院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儿童,年龄均在6-12岁之间,按1、2、7个月的顺序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然后进行血液采集,将采集的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的检测结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儿童的采集血样进行对比,观察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2.1%,对照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1.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进行基础计划免疫,其免疫效果具有持续性,可以有效控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对于预防乙型肝炎有很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合计生技术服务开展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

    从前的计生工作主要是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来进行的,常常忽略了计生服务的质量.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问题的越来越重视,计生技术服务的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结合计生技术服务开展RTI防治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述,并且分析了结合计生技术服务开展RTI防治的措施.

    作者:陈秋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患者前列腺穿刺术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患者对前列腺穿刺术健康知识的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50例前列腺特性抗原升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具有强烈的健康知识需求,主要以对前列腺穿刺术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其次为疾病知识需求、穿刺手术环境需求、穿刺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知识需求.结论 加强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患者关于前列腺穿刺术的健康知识的教育指导,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及健康状况的了解的需求.

    作者:牛志杰;牛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试论综合大学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构建的意义

    医学的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以往传统的单门学科以及组合的实验教学不能达成这种教学目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为了完成学科重组,教学中心成立和新实验教学新平台的搭建,以及实验教学独立的地位,都提供了可行依据.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有两个保障:即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体制构建.据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开放实验室等要求,以实验教学体系为具体依据的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组织机构设置,是为了确定实验教学模式和管理实验室.

    作者:姜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科学合理用血,保证输血安全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是紧急情况下不可替代的救治手段.临床输血可以补充患者血容量,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救治患者生命.但部分受血者会出现输血反应,不当输血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经输血传播.输血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过程复杂,所有环节中都可能隐含着人为因素的错误,从而影响输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规范输血操作,科学合理用血,加强监督管理措施[1],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防止输血事故的发生.

    作者:杨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边际投入与产出

    目的 研究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边际投入与产出关系.方法 把项目投入及当地配套资金作为在常规结核病防治工作外的边际投入,把涂(菌)阳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及发现人数干预前后的变化作为边际产出指标.结果 在世行项目里,每年每县每1万元的边际投入能多发现54.52%与136名阳结核病人;在卫生部项目里,每年每县每1万元的边际投入,能多发现14.20%与54名阳结核病人.结论 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边际投入决定着边际产出率,故应增加边际投入.

    作者:王正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考

    本文主要探讨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改革思考和方案,并为进行食品药品体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旨在提高监管工作效益,进行科学的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饮食和用药需求.现有的体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清晰等.以下就是通过对食品药品监管现存体制的缺陷,以及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思考.

    作者:魏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解剖学教师人格的隐性教育功能

    解剖学教师教育职能主要体现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设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情感迁移.

    作者:程龙;潘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院前急救人员即专业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整个工作性质体现了一个“急”字.由于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以及救治对象的复杂性和救治现场的多变性,使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每天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为此,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院前急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作者:王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乳腺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索产后乳腺炎患者的病情观察内容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产后乳腺炎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疼痛及焦虑程度、住院时间.同时对8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病情观察内容.结果 所有患者都治愈出院.经比较发现,研究组的疼痛及焦虑程度明显较轻、住院时间也明显较短.结论 积极对病情进行观察,并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产后乳腺炎患者的疼痛及焦虑心理,并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总结其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宫颈癌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均无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是及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手术配合,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作者:刘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4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后.结果 治愈42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一例死于阿托品反跳),抢救成功率为95.5%.结论 彻底而及时的洗胃是抢救成功与否的重要治疗措施,系统的内科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薛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镜检查术前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电子胃镜检查术前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和SAS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恐惧情绪.结果 诱发胃镜检查术前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与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付费方式、疾病认知程度、胃镜检查知识、社会家庭支持满意度、护理干预质量满意度方面有关,女性、高中(含中专)、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自费、疾病知识不清楚、对胃镜检查知识及并发症不了解、对社会家庭支持不满意、对护理质量不满意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明显较高.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生恐惧原因的分析,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家庭支持网络,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服务质量,有效化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作者:钱明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研究相应的护理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2012年我院各75例产妇泌乳不足的案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与未采取针对性护理的2011年75例进行比较.结果 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分娩方式及乳头凹陷;采用针对性护理后,正常泌乳者71例(94.67%),乳头凹陷纠正10例(13.33%),明显优于2011年.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产妇泌乳不足的发生率.

    作者:冯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本院治疗老年抑郁症住院的患者52例,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护理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显效率为80.76%,总有效率为90.39%;护理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评分,护理后第2、6、8周,HAMD评分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52例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后,轻微抑郁症和中重度的抑郁症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患者情绪较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认识误区与健康教育探讨

    高血压病是目前全球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我国现在大约有9000万高血压患者,而且高血压病患病率仍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许多地区已成为超过肿瘤的主要杀手.但经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病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和高致残、致死率.笔者认为通过调查,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对本病存在的认识误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确实有效.

    作者:王莹;安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滑县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探讨

    目的 探讨滑县健康教育工作在结核病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医院及结核病防治机构医务人员的口头宣教、文字宣传和利用大众传媒等,对就诊患者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结果 就诊患者增长了健康知识,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了结核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发现率和患者规则治疗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付长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人群中健康教育干预对艾滋病防治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预防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某地1502名居民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并对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大学生对艾滋病认识和预防知识的平均得分在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农村居民和中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在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不同人群对艾滋病防御的认知和预防知识,并能够明显改善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作者:杭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患者健康教育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护士通过向患者传授健康知识技能,增加患者健康知识,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采取促进健康行为促进恢复身体健康,使病人掌握日常护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本文就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浅析探讨.

    作者:姚燕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如何开展社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以健康为核心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其中,妇幼是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人群,并成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开展社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对提高妇幼保健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教育内容,并提出了开展社区妇幼健康教育的方法.

    作者:徐江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该手术对病人的打击较大,且患者往往伴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针对82例围手术期胃癌病人不同特点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理想,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3年06月共进行胃癌手术82例,其中男性69例,女13例,大年龄84岁,小年龄33岁,均为进展期胃癌.口头询问病人家属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病人不知道自己已患胃癌,病人家属要求医护人员对病人保密.全部患者希望得到手术治疗有关知识的指导.

    作者:张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宣教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中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宣教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50例宣教组给予一对一护理健康宣教,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手术配合情况及裸眼视力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时间.结果 宣教组的手术配合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达到佳矫正视力时间短.结论 护理健康宣教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赛燕菲;孙玉霞;隋红娜;刘淑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取多种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教育前后采用问卷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主动配合治疗.结论 采取多种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 探讨在一些企业、报社、杂志社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对高血压的预防与宣教的重要性,加强企业、报社、杂志社对其工作人员普及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方法 以本报社每年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为例,在2013年本报社医务室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将2013年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与2012年体检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作对比分析、观察.结果 2013年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明显比2012年少,而且2013年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以及未患高血压病的健康人群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普遍比2012年的要高,此外2013年体检的人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比2012年也普遍积极.结论 在一些企业、报社、杂志社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预防与宣教是对医务人员来说很重要.

    作者:程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慢阻肺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内的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相同时间内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够减少患者发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及对策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进一步减少退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方法 通过分析、统计本院2010.6——2013.6月期间住院药房366份退药登记,分析退药原因,研究应对措施.结果 导致退药的原因主要有:①医患之间缺少沟通,医师书写错误;②患者自身疾病变化(死亡、转院、出院),患者经济负担较重;③药房供应错误,收费错误;④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效果较差等.结论 完善各项医院规章制度,积极做好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患者用药随访,大限度避免退药发生.

    作者:赵晨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如何做好西药房管理

    加强西药房管理是促进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西药房涉及药品流通、资讯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具有较好的临床优势,做好西药房管理不仅对于落实医药管理制度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做好西药房管理对于医院健康运转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做好西药房管理的相关方法.

    作者:郭应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我院PIVAS的质量管理经验.通过采取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质量管理,完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有效减少各工作环节的差错和隐患.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是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建立

    目的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探索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建立的方式.方法 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进行一些调查研究,探讨建立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建立具体实施的措施或者实施构想方案.结果 根据乡镇卫生院具体实际情况,设想建立乡村居民、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以及档案电子化管理措施.结论 通过构建实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的建立,必将为乡村居民生活,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将会是一个很重大的转变,为公众就医看病提供很大的帮助,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作者:韩晓丽;高洪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院信息网络在医疗活动中的应用

    数字化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医院系统是医院业务软件、数字化医疗设备、网络平台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网络在医疗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医院的数字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医院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公立医院医疗拨款降低,医院融资渠道狭窄,医院运营成本较高,对大型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迫切,但资金不足,因此从用融资租赁方式使用和购置医疗设备的方式应运而生.

    作者:李艳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制定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进行有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是推广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的过程,是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使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和结果科学、准确和具有可比性,对于提高社会和政府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信任度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实验室市场化带来的竞争,有相当一部分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已不完全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特有技术,正在受到来自其他实验室的挑战.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出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绩效考核对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为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全面管理,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绩效考核被充分的运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系统的全面高质量管理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刘明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院病案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本文针对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将实施解决方案制定出来,从而实现对病案管理进行优化的目的.医院可以通过增强病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积极地利用病案信息、加强病案的管理质量、规范病案管理行为、规范和健全医院病案管理制度、保证病案的完整性、增强病案科学管理意识等方面促进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加强,终推动医院病案管理水平不断地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作者:苏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在我院药局的应用实践

    通过介绍我院全自动口服摆药机的工作流程,讨论摆药机的优缺点.探讨了应用摆药机后的体会与经验,为全自动摆药机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妍;陈丽;郝敏;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目的 分析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重要性.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有完整记录的780例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分为两组,携带药品、抢救器械到现场给予系统救治者510为院前组,到医院后才开始治疗者270例为院内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死亡人数,抢救成功率.结果 院内组270例患者中,死亡30例,抢救成功率仅88.9%;而院前组的510例患者由于得到了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的及时救助,仅死亡11例,抢救成功率高达97.8%.院前组的死亡人数明显低于院内组,而抢救成功率高于院内组(P<0.01).结论 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能降低死亡数,提高抢救急救患者的成功率.

    作者:廖翠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防医学(检验科)管理模式探讨

    预防医学检验是一门与公共卫生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食品安全等学科既有密切联系但又不尽相同的一门独立的科学.检验科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非常重要的科室,它不仅为相关学科和部门提供准确、科学、及时的检验数据,还给CDC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检验人员的素质决定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饮用水等的安全.如何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和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检验科与相关科室和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检验科面对的主要问题.这就是我们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深化CDC、检验科的改革,正确面对和处理今后工作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冯济尧;庞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骨关节面2-3 cm以内的松质骨及桡骨骨干远端皮质骨向松质骨移行部分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桡骨远端骨折常常累及关节面,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腕关节的功能障碍.良好的复位是治疗的关键,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要求大限度的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减少桡骨的短缩,大程度的恢复腕关节的功能.近年来,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新文献就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作一综述.

    作者:吕伟明;卢锌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13与支气管哮喘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的水平.白细胞介素(IL)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而白细胞介素13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被发现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支气管哮喘发作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玮琳;旷寿金;胡宇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渗漏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CT增强扫描是诊疗数据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对比剂渗漏是CT增强扫描中高压注射过程的严重并发症,对比剂渗漏率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以对比剂渗漏的原因,预防对比剂渗漏的护理措施,外渗后的正确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综述,旨在提升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注射的护理质量,减少对比剂渗漏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廖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解热镇痛中药相关药理研究

    解热镇痛主要具有退热和减轻慢性钝痛的作用,为了让解热镇痛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应用中的并发症,必须要对相关中药的药理进行研究,从而研制新型的解热镇痛中药.随着医疗理论的不断完善,经过不断的努力,对中药的药效学和相关机制研究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主要对目前解热镇痛中药的相关药理研究做了分析.

    作者:刘学功;谭亚萍;汤洁;李正朋;黄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与出生体重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点.目前关于围生期相关因素与儿童支气管哮喘之间的研究越来越多,查阅了大量关于出生体重对哮喘影响的文章后,本文通过探讨出生体重对支气管-肺发育、肺功能(气道功能,肺弥散功能)的影响,予以阐述其与哮喘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小琴;贾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分析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以及超声刀、Ligasure和各类腔内切割闭合器等器械的应用,利用腹腔镜行中低位直肠癌手术可以游离手术层面至更低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保肛机会.我们对42例中、下段直肠癌施行了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2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1-72岁,平均53.6岁;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直肠指诊、肠镜、X线胸片、上腹部及盆腔CT等检查;其中病变距离肛缘5cm以内17例、5cm-10cm25例;术前病理诊断为腺癌32例、未分化癌6例、粘液腺癌2例;术后病检与术前相符,肿瘤分期:T1N0M0 2例、T1N1 M0 2例、T2N0M04例、T2N1 M0 12例、T2N2M0 15例、T3aN1 M0 3例、T3aN2M0 4例.

    作者:李傲雷;陈亚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食品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食品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与要求也大大提高.食品检验是食品技术人员的必须技能,是保证食品品质的基础,这对于中职类院校开设的食品检验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检验工课程作为一门考证培训课程,是我校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出发,提出了新形势下中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食品检验课程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方案,并以实例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作者:魏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校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的刍议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日益得到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认可,面对医学类职业院校的特殊性,2008年两部委联合出台了《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但对于高职高专的医学类院校在实施上尚存在着许多问题.本课题旨在探讨医学类职业院校如何将服务地方经济和学生顶岗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建立起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规范化模式.使医院和学生达到双赢的目的.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中盐酸异丙嗪稳定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中盐酸异丙嗪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的方法,在紫外检测器249 nm波长处对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中含有的盐酸异丙嗪的量进行测定,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盐酸异丙嗪与峰面积在0.01-0.05mg/mL的范围内呈较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 =1.961X +5.369,相关系数为r=0.9997,盐酸异丙嗪在24h内的峰面积分值为RSD=0.72%,性质较为稳定.结论 将盐酸半胱氨酸加入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中能够保证盐酸异丙嗪的质量的稳定性,使用聚酯容量瓶分装较适宜.

    作者:肖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激光治疗的物理学机制研究

    从物理学的观点探讨了激光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为激光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罗利霞;刘燕茹;卢怀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科临床带教的体会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21世纪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临床带教,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临床带教质量的优劣,影响着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决定学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能否顺利走上护理岗位,适应护理需要.

    作者:旭仁其其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运动干预对运动员血糖的影响

    为了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我们对现代五项的运动员进行了3组试验,第一组为30秒功率自行车+阶梯性力竭跑台;第二组为12分钟跑;第三组为水槽游泳.我们对3组试验的运动员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10分钟的血糖分别进行了测试.第一组与第三组试验的结果均显示运动后血糖值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运动前的血糖平均值为6.03±1.03mmol/L,运动后10分钟的血糖平均值为4.92±0.8mmol/L;第三组运动前的血糖平均值为5.13±0.48mmol/L,运动后即刻的血糖平均值为5.89±0.67mmol/L,运动后10分钟的血糖平均值为5.73±0.52mmol/L);第二组的测试结果显示12分钟跑前与跑后10分钟的血糖值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测试论证了碳水化合物在运动中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的理论,以及及时补糖对运动员的重要性.

    作者:徐倩;邱俊;王金昊;陆姣姣;陈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BL教学在心肺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新乡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在教育中注重临床技能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心肺脏检体诊断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从以“讲”为主向改变为以“导”为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提高了自学能力,克服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明显使教学效果提高.

    作者:魏祎;殷闯;李银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抗感解毒泡腾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感解毒泡腾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Hypersil GoLD Dim250(mm)×4.6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2:58:0.3),流速为0.8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 表明黄芩苷在0.1044-0.939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1.0000,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0.3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秀艳;张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制鼻窥清洗架的专案改善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

    目的 探析自制鼻窥清洗架的专案改善的清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五官科检查患者用过的鼻窥镜1800件,随机分为三组,各600例,观察组进行自制鼻窥架清洗法,对照1组进行棉签撑开清洗法,对照2组进行常规清洗法,对三组进行目测法及杰力试纸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组的清洗效果.结果 目测与杰力试纸检测结果一致,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97.33% vs.93.16% vs.93.33%,p<0.05).结论 自制鼻窥清洗架,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依从性,节约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疗器械灭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淑瑶;刘芳;梁玉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献血者街头ALT快速检测仪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仪比对分析及偏倚评估

    目的 依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附录B对街头快速检测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3台仪器进行正确度和精密度的估计.方法 街头快速检测系统microlab 300半自动生化仪为比较方法(y),以站内OLYMO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参考方法(x)进行方法学比较实验.重复测定稳定的ALT质控品血清.求得批内和批间均数(x)、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及偏倚计算,验证快速半自动生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的偏倚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确定半自动生化仪的不精密度.结果 3台ALT半自动生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比对结果的相关系数(r)均高于《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规定的可接受标准(r≥0.975或r2 ≥0.95),ALT医学决定水平处,microlab 300半自动生化仪的系统误差小于1/2CLIA' 88允许误差.半自动生化仪批内不精密度CV均小于5%,批间不精密度CV均小于6.7%.结论 3台ALT街头快速检测系统microlab 300半自动生化仪对献血者筛查ALT结果与OLYMO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偏倚为临床可接受,精密度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规定的可接受标准,可用于街头对献血者ALT的初筛.

    作者:李俊霞;左志平;赵恒丽;王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微粉体夏天无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建立夏天无超微粉体的HPLC指纹图谱,为夏天无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采用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固定相为diamonsil BDS C18(5μm,250mm×4.6mm),流动相为流动相:A乙腈-B水(每1000mL水中加入冰乙酸30mL,三乙胺8mL),柱温2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 初步建立了夏天无超微粉体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1个共有峰.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以较好地反映夏天无超微粉体的内在质量.

    作者:刘兵;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重、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体重、血糖及母儿结局,探讨医学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4——2013年12月在我院产检孕中晚期行OGTT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并接受医学营养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诊断为GDM未正规营养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孕妇孕期体重增加、胰岛素使用、妊娠并发妊高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结果 医学营养组孕期体重增加控制在合理范围的比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期需用胰岛素比率、妊高症及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学营养治疗能更好的控制孕期体重和血糖在合理的范围,减少妊娠并发妊高症及巨大儿的发生,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刘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Eales病患者不同分期血浆内皮素-1的检测

    目的 观察Eales病患者不同分期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方法 ①将所有受试对象进行常规的全身检查及眼科检查.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结合眼底检查确定Eales病的分期.③内皮素-1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①新生血管前期组和新生血管期组ET-1平均值比较P >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男性患者ET-1平均值比女性平均值含量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ET-1与年龄成正相关.结论 Eales病的血浆内皮素的水平与分期及病程发展无关.

    作者:王志学;冀向宁;梁勇;王文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本文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探讨,认为与胰岛素靶组织在细胞、受体、受体后和分子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缺陷以及胰岛素作用调控激素异常等环节有关.

    作者:胡燕;梁治学;王金权;李静雅;徐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及与不同生活方式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该研究为河北省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搜集我院内分泌科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100人,其中男性483人,女性617人,平均年龄为52±10.35岁,平均糖尿病病史10.50±7.32年.所有病人均接受完整的病史问卷调查和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底照相.调查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患病时间、空腹血糖,抽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运动、随访次数/年和胰岛素治疗.结果 该研究中病人的糖尿病视网膜发病率为27.9%.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抽烟、饮酒和运动减少没有显著性的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空腹血糖升高、10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和胰岛素治疗病史明显增加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结论 该研究证明了高空腹血糖,10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和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糖网病的并发症.同时不良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增加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作者:闫志鹏;张筠;李志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痰湿、瘀血、毒邪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本文就痰湿、瘀血、毒邪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痰湿、瘀血、毒邪及其相互交杂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期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指导.

    作者:梁治学;胡燕;王金权;李静雅;徐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餐营养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早餐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效果及其对糖尿病人体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早餐干预模式和自身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90天饮食干预.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HbA1c、TG、体重、BMI、腰围、臀围和上臂围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血清TC、HDL-C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血清LDL-C变化不明显.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餐模式干预时,其血脂代谢具有特殊性,需要密切监测与观察.

    作者:赵长峰;于连龙;胡藩;王淑娥;刘岩;张世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