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冬梅
目的 探讨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待分娩的产妇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后自然分娩例数、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妇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不仅缩短了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窒息的新生儿减少,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产科的生产安全率.
作者:成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方法 以附子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为研究对象,观察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结果 与单一的附子提取液相比,附子与麻黄或甘草共同煎煮后,其毒性成分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且三者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优.结论 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能达到有效的减毒效果,该配伍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华;李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子宫内膜增生常见于绝经期或绝经后期的妇女,此时出现无排卵性周期,然而,它也可以发生于年轻妇女和已经有月经但还没有排卵的青少年.[1]现有一例年轻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病例.1 病例资料病史:患者24岁.阴道不规则流血42天.彩超:子宫内膜厚,双侧卵巢多囊改变.大体:膜样碎组织数块,4cm ×3cm×1cm.镜下:内膜腺体排列紧密,腺腔扩张,腺上皮轻-中度异型,中心见圆形,多角形境界清楚细胞团,少数有坏死.病例诊断: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有非典型性.患者激素治疗3个月后活检.大量脱膜细胞间见少许鳞状细胞团.
作者:田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7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25例,研究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甲氰咪胍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26例患者痊愈,15例患者治疗显效,9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7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伍志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4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给予尿激酶(UK)溶栓治疗,治疗组经外周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和血管再通率等.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9例、32例患者的溶栓值趋向正常标准化,标准率分别为92.86%、76.19%,将两组数值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88.10%、73.8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引发的并发症例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使用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再通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萍;董路兵;苏琴;李娟;段成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该手术对病人的打击较大,且患者往往伴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针对82例围手术期胃癌病人不同特点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理想,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3年06月共进行胃癌手术82例,其中男性69例,女13例,大年龄84岁,小年龄33岁,均为进展期胃癌.口头询问病人家属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病人不知道自己已患胃癌,病人家属要求医护人员对病人保密.全部患者希望得到手术治疗有关知识的指导.
作者:张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健忘、焦虑、注意力涣散、神经过敏、疼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作者:宗学银;周庆法;孙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46例(46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46眼中43眼1次手术成功.随诊6个月至1年,43眼治愈,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2眼偶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仍不通.46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可恢复泪液引流系统正常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伤后及时处理及早吻合泪小管,预防感染,做好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工作和出院宣教是提高泪小管断裂术治愈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郭峻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是紧急情况下不可替代的救治手段.临床输血可以补充患者血容量,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救治患者生命.但部分受血者会出现输血反应,不当输血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经输血传播.输血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过程复杂,所有环节中都可能隐含着人为因素的错误,从而影响输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规范输血操作,科学合理用血,加强监督管理措施[1],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防止输血事故的发生.
作者:杨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法是临床上常用给药方法之一,长期静脉输液、输入刺激性较强药物,反复使用一条静脉,造成严重损伤,血管变硬,红,肿,热痛,有时成条锁状,病人造成很大痛苦.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静脉输液,可避免每日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减少病人痛苦,适当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科对200例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年龄大9岁,年龄小1岁;留管时间长7天,短1天.
作者:侯淑文;张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患者入院编号将12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糖的改善情况;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FBG(空腹血糖),2h PBG(餐后2h血糖),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及HbA1c(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更为明显(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更高(P<0.01).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情况.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自制鼻窥清洗架的专案改善的清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五官科检查患者用过的鼻窥镜1800件,随机分为三组,各600例,观察组进行自制鼻窥架清洗法,对照1组进行棉签撑开清洗法,对照2组进行常规清洗法,对三组进行目测法及杰力试纸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组的清洗效果.结果 目测与杰力试纸检测结果一致,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97.33% vs.93.16% vs.93.33%,p<0.05).结论 自制鼻窥清洗架,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依从性,节约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疗器械灭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淑瑶;刘芳;梁玉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樟脑酚和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儿童牙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口腔科治疗68例儿童牙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对照组采用樟脑酚根管消毒,两组均用氧化锌暂封.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34例中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组34例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儿童牙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既减少了感染复发几率,又维持了乳牙列的完整性,提高了患儿的咀嚼效率,同时引导了恒牙齿正常萌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保证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进行脑保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共15例患者进行CEA手术,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阻断颈动脉过程中保持足够高的血压水平,保证脑灌注,血管吻合完保持适当的低水平的血压,防止局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甘露醇防治过度灌注综合征,减轻脑水肿.结果 15例麻醉诱导过程平稳,无剧烈血压波动,术后清醒迅速,确保无手术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后返回病房,13例需要药物降压,1例需要升压.随访至病人出院未发生任何麻醉相关并发症.
作者:陈景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不良症状.也可无临床症状.内镜检查见组织学改变.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我科门诊自2013年3月应用蒙药白甘露丸共收治慢性胃炎患者50例.疗效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病例中15-30岁的11例,31-55岁的24例,56-70岁的15例病程长的20年,病程短的2个月.
作者:包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手足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16例,采用上臂外侧游离皮瓣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0岁.初始受伤原因:挤压伤11例,热压伤3例,电击伤2例,5例手背部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4例足背部皮肤缺损,3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2例手掌皮肤缺损,2例手背植皮瘢痕挛缩,缺损面积大12cm*6cm,小5cm*3cm.
作者:李连军;高树林;庞国强;姜文君;曹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对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帕瑞昔布组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PCEA组不用药.两组均于手术结束离室时启用PCEA.记录手术结束后2、4、8、12、24小时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口干等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8、12小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及在恶心、头晕、嗜睡、口干等发生情况,帕瑞昔布组明显低于P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对下肢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孙志璞;赵遇辉;王丹;李军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治方法,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儿科及儿童福利院收治的共2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21例先天性梅毒中有15例无症状患儿因母亲因素被建议进行诊治,6例患儿因出现早期先天性梅毒表现而入院诊治.21例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均经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明确诊断.21例中行腰椎穿刺16例(另外5例拒绝检查),发现4例患有神经梅毒.18例接受青霉素治疗而痊愈,另外3例放弃治疗.结论 早期先天性梅毒症状多不突出,易被漏诊,因此要重视孕前检查,加强梅毒的防控教育;采用正规青霉素系统治疗,预后多良好.腰椎穿刺应该成为先天性梅毒的常规检查.
作者:吴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方法 从心里、术前、术后和出院4个方面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病人进行康复指导.结果 43例经系统康复训练、均痊愈出院.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孟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分娩的单胎孕妇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胎心监护,对照组进行多普乐听诊,各50例,比较其胎儿窘迫情况、分娩方式、与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结局关系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胎心监护诊断为胎儿窘迫符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8% (P <0.05).
作者:周金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