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张海珍

关键词:胃癌, 手术, 健康教育
摘要: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该手术对病人的打击较大,且患者往往伴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针对82例围手术期胃癌病人不同特点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理想,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3年06月共进行胃癌手术82例,其中男性69例,女13例,大年龄84岁,小年龄33岁,均为进展期胃癌.口头询问病人家属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病人不知道自己已患胃癌,病人家属要求医护人员对病人保密.全部患者希望得到手术治疗有关知识的指导.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传统开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传统开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妇产科传统剖腹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52例患者资料.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经局部消毒、湿敷、清创及引流等处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和患者的肥胖程度、全身系统性疾病、营养程度及合并症、高频电刀使用等手术中物理刺激、对切口的机械刺激等因素有关,提高手术操作的技巧,减少电刀的使用,减少手术的刺激,能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安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08例乳腺肿瘤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08例,对其进行乳腺X线检查、B超检查、红外线扫描以及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108例患者中,85例患者行肿瘤切除,18例患者进行了肿瘤切除术,外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进行二次手术的患者共有5例;术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及病理证实,所有患者中,19例患者为乳腺癌,55例患者为乳腺纤维腺瘤,16例患者为乳腺增生,其他性质的肿瘤患者一共为20例.结论 乳腺肿瘤是临床中一种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常用的检查方法为彩超、X线检查以及红外线扫描等;患者肿块切除后,对其进行再次的病理检查,对其肿瘤性质的判断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80例智齿冠周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

    目的 明确智齿冠周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80例,根据智齿冠周炎疾病的轻重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脓肿切开排脓及外科手术拔除病源牙.结果 根据智齿冠周炎具体炎症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100%.结论 智齿冠周炎患者应及早、及时就诊,以防炎症扩散及瘘管形成.

    作者:苏文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意义

    目的 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旅顺口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病人1016例,病史及查体典型病例608例,病史及查体不典型病例行CT检查408例,CT提示阑尾炎386例,敏感率94.6%.结论 CT能快速、准确判断有无急性阑尾炎及并发症,可提高鉴别诊断能力,特别是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明确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作者:林龙伟;王玉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2012年38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优12例,良16例,可9例,差1例,无一例症状加重或无效,未有行第3次手术者.术中3例硬膜损伤缝补后出现脑脊液漏,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漏的并发症.结论 腰椎管狭窄、瘢痕粘连、神经根受压变细及复发性间盘突出等为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的影响,探讨脑出血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63%、38.23%,同时观察组和对照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4%、75.32%,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杜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认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认知状况.方法 选自我院骨科33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院骨科护理对于康复护理认知的情况.结果 在临床康复护理知识方面,得分在15分以下的,有2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6.1%.得分在16分到30分之间的,有4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12.1%.得分在31分到45分之间的,有1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3.3%.得分在46分到60分之间的,有12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6.4%.得分在61分到75分之间的,有2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6.1%.得分在75分到90分之间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得分在91分以上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在临床康复总论知识方面,得分在15分以下的,有3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9.1%.得分在16分到30分之间的,有5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15.2%.得分在31分到45分之间的,有9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27.3%.得分在46分到60分之间的,有14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42.4%.得分在61分到75分之间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得分在75分到90分之间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得分在91分以上的,有1名护士,占调查总人数的3.0%.15名护士为本科学历,临床康复护理知识的得分为71.12±1.41,康复护理总论的得分为69.32±1.57. 16名护士为大专学历,临床康复护理知识的得分为57.23±1.31,康复护理总论得分为65.21±1.48.结论 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欠缺,需要不断的加强培训,并且需要针对于不同学历的护士采取不同的培训措施,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认知的水平.

    作者:汪秀红;丁蓓;王志群;胡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双腔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100例,52例间隔部起搏患者,48例心尖部起搏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年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大小以及分析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及心电图波时程变化.结果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在不同部位植入起搏器后变化差异无明显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术前变化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年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高,心尖部起搏组和间隔部起搏患者在术后三年QRS波时程均较术前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室失去同步收缩以及心方的不良重构大都由心尖部起搏引起,间隔部的起搏和生理性起搏更加接近,理想部位较为理想.

    作者:潘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一例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四氢叶酸钙(CF4)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结论 对个别甲氨蝶呤不良反应敏感的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做好化疗前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治疗、护理进行相关工作,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对症处理,将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陈伟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分析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以及超声刀、Ligasure和各类腔内切割闭合器等器械的应用,利用腹腔镜行中低位直肠癌手术可以游离手术层面至更低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保肛机会.我们对42例中、下段直肠癌施行了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2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1-72岁,平均53.6岁;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直肠指诊、肠镜、X线胸片、上腹部及盆腔CT等检查;其中病变距离肛缘5cm以内17例、5cm-10cm25例;术前病理诊断为腺癌32例、未分化癌6例、粘液腺癌2例;术后病检与术前相符,肿瘤分期:T1N0M0 2例、T1N1 M0 2例、T2N0M04例、T2N1 M0 12例、T2N2M0 15例、T3aN1 M0 3例、T3aN2M0 4例.

    作者:李傲雷;陈亚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研究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的顽固性青光眼,在临床中随着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增多而越来越多,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控制眼压和保留较好视力的关键.因此,结合眼科新进展采用多种方法控制眼压,减轻患者痛苦,制订科学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是治疗NVG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几种治疗法案,并对NVG治疗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考

    本文主要探讨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改革思考和方案,并为进行食品药品体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旨在提高监管工作效益,进行科学的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饮食和用药需求.现有的体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清晰等.以下就是通过对食品药品监管现存体制的缺陷,以及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思考.

    作者:魏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内科常见病,常因多种因素尤其是感染因素导致病情加重,重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治疗重点是改善气流受限,恢复可逆部分,纠正低氧血症,消除二氧化碳潴留,现将治疗护理简述如下.1 氧 疗严重COPD患者典型表现为低氧血症.长期的低氧血症使患者活动能力受限,体重下降,精神改变.肺泡低氧引起肺血管收缩,虽使V/Q通气提供血流比值大于或接近正常,但引起肺动脉高压,血管通透性增强.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可使肺动脉压及阻力下降,减少渗出,运动耐量增加.

    作者:张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EELE特定蛋白分析仪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对DELTA特定蛋白仪和HEELE特定蛋白仪两种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分别使用两种仪器门诊患者进行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s-CRP <0.5mg/L时,HEELE特定蛋白分析仪的灵敏度低,hs-CRP>0.5mg/L时两种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EELE特定蛋白仪操作简便、快捷,用血量少,成本较低,并且迅速得出结果,适合门诊、夜间急诊患者和临床上的需求,可作为目前急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首选仪器.

    作者:杨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艾滋病毒(HIV)、丙肝病毒(HCV)、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输血前患者传染病的发生情况,避免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126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记录统计结果并作出分析.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96%(41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为0.048%(2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为0.22%(9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为1.55%(64例).结论 输血前进行标志物检测可为相关血源性感染的疾病提供依据,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庹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原因及治疗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100例,并进行抗感染,保肝,以及胆囊切除术的治疗,观察其肝功能变化.结果 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经过治疗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损害,主要原因是感染,积极抗感染,保肝及手术切除胆囊是肝功能恢复的主要方法.

    作者:吴厚平;高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18例慢阻肺患者均分为2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护理组制定健康指导书,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干预和指导,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知识掌握度优良率96.6%、护理满意度优良率100%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7%和88.1% (p <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强化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慢阻肺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干预疾病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重视.

    作者:蓝招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Vitapex充填弯曲根管一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以右上后牙疼痛两周,加重2日,于2012年5月6日来本科就诊.口腔检查:左上4深龋,叩痛(+),冷热试验(-),松动I.x线片示根尖周围模糊影.诊断:根尖周炎.治疗方案:去除龋坏,开髓,置丁香油棉球于龋洞内开放2d后复诊.2d后患者按时复诊,叩痛(±).采用逐步深入法(step down)根管预备,根据x线片及根管测量仪确定工作长度(worker length),根管预备按常规清理根管内的坏死、坏疽及牙髓组织分解产物,每次用3%的双氧水与0.9%生理盐水清洗液交替冲洗,治疗中查及两根管较细,其中腭根中段弯曲,根管预备颊根至25#k锉仅至20#k锉.吸潮纸尖吸干根管内液体,髓室内放cp(樟脑酚)棉球,氧化锌暂封,嘱1周后复诊.1周后颊根报管充填剂+牙胶尖常规侧压法根充,腭根Vitapex充填,磷酸锌垫底,光固化充填,观察半月,无任何明显不适.

    作者:刘欣宇;杨学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辽宁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MDR-TB)防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耐多药肺结核诊断、治疗和管理策略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采取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项目”执行期间3个项目单位的月报表和季度报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12年4月——2013年9月,筛查MDR-TB可疑者数共1644例,培养阳性率为88.45%.进行药敏试验1311例,确诊MDR-TB 288例,MDR-TB检出率为23.78%.确诊的288例MDR-TB患者中,纳入治疗110例,纳入治疗率38.19%,等待结果100例,未纳入治疗36例.治疗满6月患者数89例,6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87.64%,痰培养阴转率为76.14%.结论 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地(市)为中心开展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答理的模式、标准化治疗方案为主的治疗策略是可行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钟威;戚巍;曹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危重病人的营养膳食探讨

    所谓危重病人就是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危险的病人.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压力逐渐增加,在很多人身上都肩负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背后就包含着对身体的隐患,很多人一味的忙于升职,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身体的例行体检,等到发现病情时,自己已成为了“危重病人”.但是,这也不代表着无济于事,无药可医.作为医生要从病人的饮食改善和营养补充的基础入手,促进病人的病情的改善,减少危重病人的痛苦.本文针对危重病人的营养膳食进行浅析探讨,更好的促进危重病人病情的改善.

    作者:周蓉;何世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