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护理

张桂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加重期, 护理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内科常见病,常因多种因素尤其是感染因素导致病情加重,重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治疗重点是改善气流受限,恢复可逆部分,纠正低氧血症,消除二氧化碳潴留,现将治疗护理简述如下.1 氧 疗严重COPD患者典型表现为低氧血症.长期的低氧血症使患者活动能力受限,体重下降,精神改变.肺泡低氧引起肺血管收缩,虽使V/Q通气提供血流比值大于或接近正常,但引起肺动脉高压,血管通透性增强.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可使肺动脉压及阻力下降,减少渗出,运动耐量增加.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肺炎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呼吸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期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效果达到97.2%,护理满意率达到100%.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疾病临床治愈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前置胎盘术中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36例患者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即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子宫体及下段多点注射,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子宫排式缝合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和产褥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是(42±11.7)min、(821±234.5)ml、13.3%,有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成功率高,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作者:贾云昀;王海霞;侯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类型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类型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儿科确诊为细菌性支气管肺炎90例,支原体肺炎70例为观察组,病毒性肺炎30例,另选9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CRP和WBC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 在细菌性肺炎CRP和WBC的值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健康体检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分别于健康体检组比较或二者之间比较,CRP和WBC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WBC联合检测对肺炎类型的鉴别和诊断有较高特异性.

    作者:郭艳华;王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

    目的 对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血小板减少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在经过治疗八周之后,有49例患者病情好转,其临床治愈率达到81.67%.结论 血小板减少可以看作是慢性乙肝肝硬化病情发展的信号,可以作为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过程提供数据支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洪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Pd)、大P波时限(Pmax)以及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每日一次,必要时联合利尿剂.对照组患者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和利尿剂联合控制血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Pd、Pmax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和房颤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6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房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控制血压达标,降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d和Pmax,并能够减少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作者:李恺;陈国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艾滋病毒(HIV)、丙肝病毒(HCV)、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输血前患者传染病的发生情况,避免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126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记录统计结果并作出分析.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96%(41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为0.048%(2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为0.22%(9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为1.55%(64例).结论 输血前进行标志物检测可为相关血源性感染的疾病提供依据,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庹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如何开展社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以健康为核心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其中,妇幼是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人群,并成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开展社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对提高妇幼保健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教育内容,并提出了开展社区妇幼健康教育的方法.

    作者:徐江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对医疗护理纠纷现状的分析及策略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对医疗护理纠纷现状分析及策略.方法 通过多次出现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找出护理问题现状以及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策略.结果 采取相应护理管理策略明显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结论 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医疗护理纠纷常出现会,提高医院的效益,采取相应策略制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的美好声誉.

    作者:苗凤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谈谈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三大要素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高,医疗护理活动受外环境影响而变得日趋复杂,患者在就医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提供的技术、药物、食物、心理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疾病转归.为消除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医护人员在公众心目中形象,就需要谈及“护理安全”这一话题.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肾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5-200min,平均时间为60min,失血量为35-125ml,平均为45ml,1例患者因囊肿暴露困难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4-9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疗效显著.

    作者:李传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动脉栓塞联合醋酸注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向病灶内注射50%醋酸(PA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5年——2011年期间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共126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共64例患者,单纯做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TACE).另一组共62例患者,在做(TACE)2-3周后向病灶内注射醋酸.术后全部病例定期复查CT、AFP观察其疗效.结果 TACE治疗组有效率为43.9%,AFP下降幅度为66.5%,3年生存率22.0%.联合介入治疗组有效率为72.6%,AFP下降幅度为78.0%,3年生存率43%.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优于单纯(TACE)治疗.

    作者:董红建;张海峰;张培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18例慢阻肺患者均分为2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护理组制定健康指导书,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干预和指导,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知识掌握度优良率96.6%、护理满意度优良率100%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7%和88.1% (p <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强化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慢阻肺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干预疾病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重视.

    作者:蓝招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具有疗效迅速,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等优点,可为患者提供选择治疗的途径.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5-20岁6例,20-30岁6例,30-40岁8例,40-50岁5例,50-60岁4例,60岁以上7例;病程长者5年,短者1年.2 诊断标准口腔黏膜反复出资按大小不等的溃疡面,此起彼伏.3 辨证论治3.1 胃火炽盛型 22例.症见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多个溃疡面,伴有牙龈红肿或牙痛,或齿衄,口气热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治则:清胃凉血.基本方为清胃散加减.处方:黄连10g、当归10g、生地15g、丹皮10g、生石膏30g.便秘者加熟大黄6g,牙痛者加细辛5g,牙龈出血者加仙鹤草15g,口干甚者加玄参30g.

    作者:孔丽;宋剑波;慈志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0例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特征.方法 选择我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肺结核住院的30例病人,入院后半月内取静脉血分别以形态学方法和全量法测定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活性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同时查抗体IgA、IgG、IgM,观察30例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玫瑰花环、抗体IgA、IgG、IgM的分布情况.结果 30例中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者22例,玫瑰花环降低者26例,体液免疫中IgG升高者14例,IgA升高者4例.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大多数细胞免疫功能是降低的,淋转和玫瑰花试验的降低与拍菌和病变范围无关,体液免疫的改变大多为免疫球蛋白的增高.

    作者:武贵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激光治疗的物理学机制研究

    从物理学的观点探讨了激光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为激光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罗利霞;刘燕茹;卢怀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人文护理与有效沟通

    优质的护理服务是以病患为中心,关怀病患,与病患进行沟通,了解病患的切身需求.以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为病患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的同时,帮助病患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因此,加强与病患之间的交流,注重人文关怀,是建设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清霞;李普明;吕珍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气囊仿生助产330例初产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对缩短产程、降低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率及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及产科质量的效果,我院对2013年2月至10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30例应用气囊仿生助产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使用了气囊仿生助产的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率及剖宫产率均降低.结论 正确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可以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的痛苦、促进自然分娩、有效降低了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率及剖宫产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及产科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湘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氧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16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16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C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D组采用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治疗.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血压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D组患者收缩压变化值与舒张压变化值明显低于A、B、C三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富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33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脑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脑瘤的患者33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一般准备工作,并于术后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针对性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以及护理干预,使患者治疗的显效率54.5%、有效率为24.2%以及无效率21.3%.结论 对于脑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遇辉;路芳;孙志璞;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