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

洪海龙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硬化, 血小板减少, 意义与治疗
摘要:目的 对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血小板减少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在经过治疗八周之后,有49例患者病情好转,其临床治愈率达到81.67%.结论 血小板减少可以看作是慢性乙肝肝硬化病情发展的信号,可以作为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过程提供数据支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HEELE特定蛋白分析仪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对DELTA特定蛋白仪和HEELE特定蛋白仪两种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分别使用两种仪器门诊患者进行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s-CRP <0.5mg/L时,HEELE特定蛋白分析仪的灵敏度低,hs-CRP>0.5mg/L时两种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EELE特定蛋白仪操作简便、快捷,用血量少,成本较低,并且迅速得出结果,适合门诊、夜间急诊患者和临床上的需求,可作为目前急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首选仪器.

    作者:杨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制霉菌素软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制霉菌素软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制霉菌素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85%,治疗组治愈率为97.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霉菌素软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艳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患者因吸痰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因吸痰操作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从而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92例气管切开患者因吸痰操作而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105例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组的患者因吸痰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发生率较干预前减少78.6%%.结论 加强对护士吸痰技能的培训,采用正确的吸痰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吸痰管,能有效减少因吸痰操作不当而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发生.

    作者:刘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疾病的超声影像诊断研究及进展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影像诊断手段,较其他检查方法,其大的优点是无创性,适用于各年龄段和不同生理周期,可动态观察病情,有利于随访.本文综述了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等技术在乳腺疾病超声影像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1 概 述医学影像学对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的广大女性对乳腺健康的关注也随之提高.

    作者:康睿;商鸿;何芳;靳莉;王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

    作者:龚建红;徐环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维A酸治疗6种皮肤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异维A酸治疗6种皮肤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共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采用异维A酸治疗,总有效率为91%.结论 异维A酸治疗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确切.

    作者:焦林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创新护理管理策略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相关因素及护理管理策略,以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36例住院发生跌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的年龄、疾病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因素、环境设施、陪伴质量、护理人力管理等因素影响跌倒事件的发生.结论 创新并建立完善护理管理策略是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有力保障.

    作者:高庆军;张冬岩;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风疹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风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风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风疹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罗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静脉血管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静脉血管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搜集整理了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一年间收治的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影像造影的患者共72例,对于动脉血管造影患者通过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对于静脉血管造影的患者则通过下肢静脉进行对比剂注射,通过三维重建对其血管造影图像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过CT影像研究发现72例患者经过包括头部、颈部和胸部、腹部以及下肢静脉在内的CT血管造影,诊断得出的病情分别有:2例动脉瘤、1例烟雾病以及1例动静脉瘘;1例颈部血管迂曲,1例椎动脉发生变异;2例肺动脉出现栓塞,1例患者主动脉发生变异;1例肠系膜上动脉出现栓塞,1例患者的肾动脉发生栓塞.此外,接受下肢静脉CT血管造影的14例患者其影响均显示下肢静脉呈现浅淡性血栓,其迂曲扩张的侧支循环血管影响可见,且健侧的影响显示良好.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于患者动静脉的血管病变情况的诊疗具有显著清晰准确等优势,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应对措施,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100例报告为回顾性分析对象,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原因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我院门诊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100例报告中涉及抗菌药物高达28种,主要为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发生的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涉及20类药物,发生78例,口服给药22例,涉及8类抗菌药物,口服给药的安全性高于静脉滴注给药;临床不良反应表现部位以皮肤组织为多见,共54例,其次为消化系统23,原因主要为剂量使用不当、滴速过快、联合用药不当等几方面.结论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有一定的隐患,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与控制,强化医德教育,建立处方评估制度,以确保临床抗菌药物安全、有效、规范的使用,尽大限度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龙家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54例,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SAS评分及疾病康复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疾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赵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4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例马蹄肾结石患者,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各发生情况以及结石清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经皮肾镜通道均成功建立,14例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出血情况,患者Ⅰ期清石11例,清石率78.6%,Ⅱ期清石3例,清石率21.4%,总清石率100%,所有患者均清石成功.1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热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后得到控制.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对马蹄肾结石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马蹄肾结石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朱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卵巢癌组织中GRP78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卵巢癌中GRP78表达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5例卵巢癌和37例正常卵巢标本中GRP78的蛋白表达,并分析GRP78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化疗耐药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中GRP78表达阳性率74.5%,癌旁组织中GRP78表达阳性率29.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卵巢癌组织中,GRP78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患者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低分化和Ⅲ-Ⅳ期进展患者GRP78表达水平显著明显增高;此外,GRP78表达与患者顺铂耐药和预后亦具有相关性.结论 GRP78在卵巢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卵巢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作者:李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施手术室专科化护理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手术室专科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手术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与2011年1月1日开始对专科化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手术配合培训,对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的手术室配合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手术室配合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院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专科化轮转手术配合已经成为了其主要趋势,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深入培训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因此,在对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管理时,可以对手术室专科化轮转手术配合的培训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牛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30眼急性视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10例15眼)和对照组(10例15眼).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全身用药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用药治疗加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在治疗两周、一个月、两个月后进行的疗效观察显示,实验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全身用药治疗基础上加以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缩短治疗周期,值得推广.

    作者:段易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滋病病人母婴阻断护理干预和随访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人母婴阻断的护理干预措施和随访.方法 针对H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分别在妊娠时、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哺乳过程中实行母婴阻断护理措施,采用艾滋病知识宣教和咨询以及药物干预的措施进行母婴护理阻断.避免其所生子女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果 4例HIV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经过18个月观察和血标本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产科护理干预和必要的药物阻断是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

    作者:包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肺炎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体温、双肺呼吸音、血常规、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临床效果,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杨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层卫生院妇产科护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

    目的 对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若干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方法 对160位来我院进行妇产科疾病治疗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6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为90.0%,还是存在着不满意的情况,且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问题上.结论 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璐;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度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护理干预

    长期以来,窒息一直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常引起神经、心血管、泌尿及消化等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各器官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其中以胃肠道先受累且程度重,其发生率为33.69%;窒息程度越重,受损程度越重,出现腹胀、呕吐、奶量减少、胃肠道出血,甚至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避免或减少重度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必须强化护理干预.

    作者:贾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前牙根折或冠根联合折患者30例38颗患牙.患牙经根管治疗1-2周后,行高强度玻璃纤维根管桩根管内固定行烤瓷冠修复.结果 结果术后随访2年,30例患者38颗患牙中,成功28例36颗牙,成功率94.7%.结论 采用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快速、有效、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