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体外循环完全动脉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配合

王林林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 完全动脉桥血管旁路移植, 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 采用完全动脉化桥血管旁路移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可提高再血管化率,防止术后狭窄及闭塞远端通畅率高.方法 回顾3例非体外循环完全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 3例患者中,2例三支病变,1例左主干及前降支旋支病变,均痊愈出院.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病人侵袭少,术后死亡率低,总结手术中配合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绩效考核对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为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全面管理,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绩效考核被充分的运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系统的全面高质量管理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刘明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溪市2008-2012年结核菌痰涂片检查室间质量评估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室间质量评估(EQA)在痰检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2008——2012年全市室间质量评估抽取的2073张痰涂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开展室间质量评估,2008至2012年,痰涂片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2.1%、76.5%、81.6%、87.5%、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2,P<0.01)痰检阳性结果符合率从93.1%上升到100%,痰检阴性结果符合率从97.2%上升到100%.结论 室间质量评估是痰涂片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幅提高了基层单位痰涂片的符合率.

    作者:邓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并分析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门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每周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记录血压状况与服药依从性.结果 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45、43、12例,分别占比45.0%、43.0%与12.0%,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2、2例,服用单药者31例,其中依从性佳21例,部分依存10例;服用两药者51例,其中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19、29、3;服用两药以上者18例,其中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5、4、9例.结论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存性存在于药物治疗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师需要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大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措施的应用,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32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均为Ⅰ期愈合,术后无腹壁薄弱、腹壁疝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所有患者,暂未发现复发.结论 以手术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性全方位的诊治措施有利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情治愈,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吉红;刘钦文;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迪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TP方案姑息化疗,其中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1d,时间>3h,常规应用地塞米松抗过敏处理,顺铂20mg,静脉滴注1-5d;治疗组姑息化疗及抗过敏处理同对照组,并加用艾迪注射液80ml,静脉滴注7-14天.结果 经2个疗程的化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4%,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满意,进一步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肺癌有其独特优势.

    作者:张健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对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手术后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60例完全恢复日常生活(66.7%),18例部分恢复生活自理(20%),4例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帮助(4.4%),2例植物生存(2.2%),4例放弃治疗出院(4.4%),2例因并发症死亡(2.2%).结论 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大大降低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硕;杨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其进行护理后获得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高血压病患者296例,对其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对比对患者完成护理后与护理前患者的依从性、患者高血压病的有关症状以及相关知识改善的程度.结果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康复护理后,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提高(P<0.01).不论在患者的收缩压方面或者在患者的舒张压方面,终的维持程度都非常高;患者针对高血压病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 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对其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的有关知识,有效确保患者的血压恢复正常.

    作者:孙月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奥扎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20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联合组的20例患者则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然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4%、78.2%、94.8%,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好(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 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郭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隔离措施在气管切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中的应用及作用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隔离措施在气管切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实施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护理中的隔离措施及应用效果.结果 50例气管切开病人在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后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6.00%.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表明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 隔离措施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病人的交叉感染,保证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芦亚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如何做好西药房管理

    加强西药房管理是促进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西药房涉及药品流通、资讯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具有较好的临床优势,做好西药房管理不仅对于落实医药管理制度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做好西药房管理对于医院健康运转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做好西药房管理的相关方法.

    作者:郭应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手术治疗方法,观察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1例在我科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全部经手术治疗,50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 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较多,在保守治疗无效及出现手术指征后应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诊治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5例,对患儿家庭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喂养方式、断乳时间、辅食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情况、育儿健康教育状况、贫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其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系.结果 发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与母孕期缺铁、早产、多胎妊娠、不当喂养有关.结论 加强孕妇孕期保健、强化育儿健康教育指导,做到科学合理添加辅食,是防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林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部头皮针穿刺输液贴固定改良法的探究

    目的 临床输液贴固定方法的探究.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在我科手背静脉输液患者600例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观察组在常规固定法基础上,将第三条输液贴于头皮针软管呈8字双向反折粘贴中间固定于穿刺点上方,第四条输液贴在输液管过滤终端上方2cm处固定于输液手的小指或食指外侧,且过滤终端与头皮针衔接处拧紧.结果 背手指固定法可有效减少因牵拉等原因造成的针头移位及输液管松脱.结论 这种改良输液贴固定法优于传统输液贴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霞;李亚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提高PICC操作成功的重点护理环节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 herally Inserted Cent ral Catheters,PICC)近年来,护理上为解决病人长期静脉穿刺的痛苦,又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及对局部组织的损伤.PICC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国临床实践中多遵循各导管公司依据美国静脉输液学会制定的“静脉输液实践标准”而规范的操作规程.我们为恶性肿瘤患者置入PICC进行化疗和静脉营养治疗,借鉴国内护理同仁经验,对导管尖端能到达上腔静脉这一正确位置,尽量一次成功.以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性损伤,防止血栓形成.在操作中进行改进和规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告知及知情同意制度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患者落实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以达到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90例及对照组410例.实验组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4个主题的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结果 实验组共发生护患纠纷38例,对照组发生65例.结论 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的落实,可减少护患之间冲突,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李玉兰;高艳艳;梁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解剖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26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解剖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3年5月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26例,SchatzkerV胫骨平台骨折21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5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2-58岁,平均46.27±11.83岁.术中采用前外侧切口+内侧微创切口,外侧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内侧用松质骨螺丝钉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以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以优良率表示.结果 26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14.6±5.7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优良率为92.3%.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能早期活动,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高述玲;张平;孙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防治方法 严格使用指征,预防为主,发现不良反应多数为对症治疗.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在抗感染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地应用此类药物,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何爱荣;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9例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2年11月间收治的79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静脉注射血塞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两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妇自由体位分娩对缩短产程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产妇在第一、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产程、产后出血、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106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根据产妇的意愿采取半卧位、侧卧位、蹲位、坐位等自由体位,接生时采用半卧位.对照组产妇进入分娩活跃期后采取床头抬高30°的仰卧位和截石位分娩.比较2组产程的长度、产后出血量、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缩短,阴道分娩成功率高.结论 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并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刘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民族地区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中医特色护理的体会

    2010年落实卫生部全国范围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011年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以及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实施,我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这些“活动”精神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突出中医特色,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展示了中医护士的精神面貌,突出了中医药护理的特殊疗效.

    作者:赵秀萍;闫秋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