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述玲;张平;孙艳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肝硬化病人大部分是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所引起的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多见于食管下端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破裂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如病情不及时处理,将死于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苏建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腰麻在高龄患者关节置换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ASAII级或Ⅲ级的40名老年关节疾病的患者,围术期均抗凝.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用药:A组,0.75%布比卡因15mg+ 10%葡萄糖1ml,B组芬太尼50μg+0.75%布比卡因15mg.术中观察两组病人感觉与运动阻滞时间,SBP、DBP、MBP、HR及麻醉效果的评估.结果 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P小于0.05).感觉阻滞时间满足手术要求(P小于0.05).结论 在蛛网膜下腔使用50 μg芬太尼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无需追加麻醉辅助用药,无需硬膜外腔给药.麻醉效果确切,对抗凝干扰小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作者:郝美玲;白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应用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手术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切皮前给予6% HES130/0.41000ml,50ml/min.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复方氯化钠.观察记录两组输血量、输液量、出血量的区别.结果 两组患者出血量和输液量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输血量及输血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患者使用HES施行AHH能有效减少输血量,并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长期以来,窒息一直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常引起神经、心血管、泌尿及消化等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各器官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其中以胃肠道先受累且程度重,其发生率为33.69%;窒息程度越重,受损程度越重,出现腹胀、呕吐、奶量减少、胃肠道出血,甚至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避免或减少重度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必须强化护理干预.
作者:贾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例马蹄肾结石患者,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各发生情况以及结石清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经皮肾镜通道均成功建立,14例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出血情况,患者Ⅰ期清石11例,清石率78.6%,Ⅱ期清石3例,清石率21.4%,总清石率100%,所有患者均清石成功.1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热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后得到控制.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对马蹄肾结石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马蹄肾结石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朱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不同剂量的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中产生的不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80例镇静麻醉药物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E1组8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0.5mg/kg的艾司洛尔;E2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0mg/kg的艾司洛尔.观察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各项数据变化,不良反应、OAA/S评分和恢复时间.结果 对照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著高于E1和E2组;对照组在BIS、HR、MAP变化方面均显著高于基础值和其他两组(P<0.05),而在术后五minOAA/S评分中对照组数据则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恢复时间也显著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艾司洛尔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和麻醉中能够有效减轻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伤害,其佳剂量为1.0mg/kg,通过使用艾司洛尔能够大大减少麻醉剂的用量,同时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周业建;李彦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产褥感染的发病率极高,是诱发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发生产褥感染后,必须尽快进行专业的治疗,避免威胁产妇生命[1].现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72例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行之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论通过积极护理工作,为产妇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缓解患者焦虑.
作者:付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针对中医疗效评估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作者:凌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正确治疗.方法 抽取来我院诊治的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失眠原因-因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因素者46例;因工作或学习压力、家庭及婚姻问题者27例;因出差或值夜班等生活节律经常改变者13例;因心动过速、心悸、呼吸不畅等躯体因素者11例;因咖啡因、麻黄碱等药物引起者3例.失眠类型-混合型者44例;入睡困难者21例;早醒者19例;维持睡眠困难者16例.结论 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失眠原因主要为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因素,失眠类型以混合型为主.
作者:甘炜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6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各6mL,平均分置于3支试管中,分别编为A组、B组和C组,每支2mL,A组是自然分离未发生溶血现象的标本;B组是指在较轻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轻度溶血的现象;C组是指较重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严重溶血的现象.观察并比较三组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同程度的溶血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影响.不溶血和轻度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溶血标本对于大部分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王露;谢在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心血管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健康行为以及心理反应明显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0年落实卫生部全国范围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011年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以及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实施,我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这些“活动”精神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突出中医特色,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展示了中医护士的精神面貌,突出了中医药护理的特殊疗效.
作者:赵秀萍;闫秋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功能受限,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减少,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从而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加强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及保洁,减少分泌物淤积及细菌定植,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马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西医治疗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利用中医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时利用中西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且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邹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方法 把80例均有心衰的患儿分为四组:a组给予常规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抗感染,支持疗法.b组给予高渗碳酸氢钠5ml/kg静滴,c组给予东莨菪碱每次0.1-0.3mg/kg,轻者日一次,重者4-6小时一次,d组给予高渗碳酸氢钠+东莨菪碱联合静点.结果 以48小时统计各组有效率分别为:a组35%,b组70%,c组75%,d组95%.结论 东莨菪碱为抗胆碱能药.①有利于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以止喘.②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部循环及肺的通气功能.③东莨菪碱可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肺的通气能力.④降低耗氧量和能量消耗,有利于脑组织恢复.高渗碳酸氢钠有纠正代酸,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恢复酶的活性,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微循环,减轻呼吸困难.两药联合应用,使心衰得到迅速控制,缩短住院天数,且系高效价廉,值得推广,是目前治疗心衰的理想用药.
作者:袁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取多种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教育前后采用问卷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主动配合治疗.结论 采取多种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骨与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骨与关节损伤病人行64排螺旋CT扫描,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分析损伤情况.结果 80例病人中5例X线未发现骨折,经多层螺CT检查确诊有骨折.5例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修正骨折分型.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成像能更细致、全面、形象地显示病变部位.
作者:尹继权;赵添雄;莫子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传统切开复位固定与MIPPO手术治疗对pilon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治疗的58例pilon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恢复优良者25(83.33%)例,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后恢复优良者16(57.14%)例,且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9,p =0.03).结论 对于pilonⅢ型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优于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高向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危重休克患者急诊时的接诊及护理抢救措施.方法 准确判断病情,确定休克类型和原因,及时有效地接诊、分诊,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通畅,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扩容等.结果 本组除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到急诊科时心跳已停止,经积极抢救后不到15min,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病例均纠正休克状态,病情稳定后安全送转病房处理.结论 休克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接诊时,护士准确判断病情,及时有效的接诊、分诊,争分夺秒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作者:赫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4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差异,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其安全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代洪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