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笑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入院的58例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另外26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结果 32例患者经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后26例患者病情好转,6例患者终死亡.26例行常规治疗的患者16例终死亡,5例转为慢性肾脏功能不全,1例好转.结论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应给予积极应用.
作者:王生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54例,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SAS评分及疾病康复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疾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赵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病人就诊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 把消化内科中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首先从候诊病人开始进行干预,对照组病人直接将挂号单交给医护人员,然后进行候诊,期间接受医护人员的提问;治疗组病人在观察组候诊的基础上,由分诊护士采取主动的护理干预,并及时公布其就诊详细信息,实施一定的健康教育和合理的心理护理,然后对就诊期间的表现症状评分,焦虑程度评分;其次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两组病人都给予多潘立酮或奥美拉唑常用药,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护理干预,1周为一个疗程,并对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1一天分别进行消化症状程度评分,焦虑抑郁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病人与对照组的表现不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焦虑抑郁评分和症状表现评分上呈现较好的趋势.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对消化内科的病人起到积极的影响,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焦虑心态,有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
作者:姚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对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音乐疗法对促进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作者:安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方法 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和运动治疗,定期测量患者血糖值,观察其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通过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和运动治疗,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均无围生儿死亡和患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发生,新生儿血糖值正常,且没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状发生,没有新生儿畸形的情况出现.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了解,通过采用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和运动治疗,能有效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适时停止妊娠能减少母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董汝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众知水液的代谢,全赖脏腑的气化.人以五谷为本,入胃,经脏腑的功能活动,分清别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如此循环,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脏腑功能紊乱,气……化失常,水不化精,则停聚而为胀为肿.故张仲景曰:“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景岳全书》)精辟地论述了理气在水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他又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关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以理气又分主次,尤以肺脾肾为主.且三焦为决渎之官,主通水道,故调气又当兼顾三焦.笔者就治水先治气谈论几点体会,如下.
作者:潘红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52例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加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患者的术前心理辅导、术中操作配合、术后病情观察,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成功率.结论 熟练掌握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治疗流程,正确实施硬化治疗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董菊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血压病是目前全球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我国现在大约有9000万高血压患者,而且高血压病患病率仍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许多地区已成为超过肿瘤的主要杀手.但经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病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和高致残、致死率.笔者认为通过调查,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对本病存在的认识误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确实有效.
作者:王莹;安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例HIE新生儿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 无产检的新生儿HIE发病率高于有产检者,高危妊娠新生儿的HIE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HIE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阴道手术产的HIE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前两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HIE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提高监护技术,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及胎儿窘迫,普及新法复苏,对HIE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三种血清学检验梅毒的临床分析.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20272例标本,运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血清学检验方法对梅毒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 经过ELISA法检测有1350例患者为阳性,经TPPA复查1314例患者为阳性,阳性负荷率为97.33%.TRUST法检出848例阳性,经过TPPA确诊为阳性,然而经过ELISA筛查为阳性的患者,进行TRUST检验为阴性标本中约7.17%为假阳性.结论 临床上好是将三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显著的提升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阳性率.
作者:王博;马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点.目前关于围生期相关因素与儿童支气管哮喘之间的研究越来越多,查阅了大量关于出生体重对哮喘影响的文章后,本文通过探讨出生体重对支气管-肺发育、肺功能(气道功能,肺弥散功能)的影响,予以阐述其与哮喘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小琴;贾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对静脉采血人员的心理因素和不良心理反应分析,依据人员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让采血人员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陈彩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76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38例患者,两组患者皆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泼尼松+雷公藤多甙治疗,研究组加用维甲酸+雷公藤多甙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GFR(肾小球滤过率)与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GFR与生化指标皆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研究组在尿蛋白、甘油二酯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研究组治疗后的甘油二酯与对照组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维甲酸+雷公藤多甙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且生化指标改善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诊治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5例,对患儿家庭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喂养方式、断乳时间、辅食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情况、育儿健康教育状况、贫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其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系.结果 发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与母孕期缺铁、早产、多胎妊娠、不当喂养有关.结论 加强孕妇孕期保健、强化育儿健康教育指导,做到科学合理添加辅食,是防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林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CT扫描,MRI扫描,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0例病变发生双侧股骨头20例,左侧20例,右侧30例,以右侧多见.其典型的X线及CT表现为股骨头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界模糊,其间混杂有斑片状或囊状透亮区,严重者股骨头变扁、塌陷、关节间隙变窄.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线样征、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熊巧玲;杨富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双胎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87例双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比较两组产妇孕周、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孕周、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双胎妊娠的结局有重要影响.应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张延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待分娩的产妇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后自然分娩例数、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妇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不仅缩短了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窒息的新生儿减少,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产科的生产安全率.
作者:成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尿转铁蛋白(UTRF)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测定7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1名健康人的尿转铁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转铁蛋白(UTRF)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转铁蛋白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作者:吴欣梅;李丽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0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资料.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前后的检查值上存在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患者占76例,成功率为84.4%,住院期间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6.7% (6/90),心肌梗塞动脉残余的狭窄程度是(5.1±6.3)%.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瑞鹏;范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18例慢阻肺患者均分为2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护理组制定健康指导书,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干预和指导,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知识掌握度优良率96.6%、护理满意度优良率100%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7%和88.1% (p <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强化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慢阻肺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干预疾病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重视.
作者:蓝招添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