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霞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对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音乐疗法对促进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作者:安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护理,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预见性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过程工作质量监测的实施体会.方法 针对2011年度与2012年度的消毒护理工作进行比较,以2011年度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对照组,2012年度实施护理过程工作的质量监测为观察组,比较两年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供应室护理过程实施工作质量的监测,完善相关的管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工作质量监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分工的顺利完成,又明显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张思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脑中风后遗症病人的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躯体、心理及经济压力.通过提高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水平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品质.
作者:李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明确智齿冠周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80例,根据智齿冠周炎疾病的轻重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脓肿切开排脓及外科手术拔除病源牙.结果 根据智齿冠周炎具体炎症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100%.结论 智齿冠周炎患者应及早、及时就诊,以防炎症扩散及瘘管形成.
作者:苏文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白内障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其临床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天、3个月患者视力高于1.0患者分别为12.9%、20.0%,视力0.6-1.0分别为38.6%、57.1%,并发症7例(10.0%)采用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水平的恢复.
作者:毛学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家庭角色功能锻炼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同一病区的75例女性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7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实施家庭角色功能锻炼.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为评价工具,于入组前和入组后3个月进行评价.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前两组患者的NOSIE、HAMD、HA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3个月后,两组的NOS-IE、HAMD、HAMA评分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角色功能锻炼可减轻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庭责任感,恢复患者的生活技能和出院后的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洁英;蔡红涛;邹彩媚;顾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甘油、美托洛尔、阿司匹林等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毫升加入25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中,日一次,静点,14天为一疗程.结果 临床症状疗效对比、心电图缺血变化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5%、90%,对照组为80%、7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崔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呋塞米注射液之间存在的配伍禁忌,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2ml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 250ml0.9%氯化钠溶液配好后再分别加入呋塞米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观察莫非氏滴管内有没有白色的絮状沉淀或者其他的化学反应.结果 当滴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时,两种药液的交界处马上变成乳白色;当滴入呋塞米注射液中时,两药的交界处马上产生白色的混悬物或者白色的絮状沉淀;而呋塞米注射液加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时,没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仍为澄清透明液体.结论 盐酸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呋塞米注射液配伍时,可能会出现变色、沉淀或者浑浊等现象,存在配伍禁忌.因此,护士在给药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注意,应分开给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何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特点.方法 本次共选择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妇产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n =50)与常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和外敷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明显少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在西药常规应用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逢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询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护理组针对恢复期脑梗死易发生情况提出询证问题,在护理干预中解决,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更高,汉密尔顿康复量表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询证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
作者:陆步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住院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维持患者正常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38例2012年1月——2013年9月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观察血糖值的变化.结果 通过饮食指导,除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外,均较指导前血糖控制理想.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科学合理饮食,能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疾病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柯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在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烧伤科住院的4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组采用0.45%氯化钠250ml+沐舒坦30mg+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持续湿化气道.结果 治疗组温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温化效果,有利于痰液及时排出,能够明显改善肺的顺应性,改善通气,明显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吴杨炀;张逸;胡克苏;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12例SAP患者早期行CVVH治疗,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CVVH的顺利有效进行.结果 12例中治愈5例、好转4例、死亡3例,其中2例因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CVVH在SPA救治中起得良好的疗效,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护理,使CVVH能有效进行,为治疗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结合当前饮食疗法对疾病抑制疗效分析,详细介绍碳水化合物的用量,并强调膳食纤维在疾病抑制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对过去研究的成果提出质疑,希望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临床上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讨论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方法 对1196例患有乙肝的患者同时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比较常见的模式1,3,5阳性503,HBV-DNA阳性率95.8;1,4,5阳性469例,HBV-DNA阳性率23.8;1,5阳性103例,HBV-DNA阳性率35.8;1,3阳性103例,HBV-DNA阳性率3.8.结论 仅仅依靠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病毒含量、病程发展情况是远远不够的,要结合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这样才能对乙型肝炎基因诊断,特别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虎晓文;李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术是出现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情况下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多重耐药性是指一种细菌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2].2013年6月,我们收治气管切开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新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50例(56眼)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30天的视力明显好于术前,术后第7天及第30天的角膜散光度明显好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生兰;唐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危重休克患者急诊时的接诊及护理抢救措施.方法 准确判断病情,确定休克类型和原因,及时有效地接诊、分诊,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通畅,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扩容等.结果 本组除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到急诊科时心跳已停止,经积极抢救后不到15min,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病例均纠正休克状态,病情稳定后安全送转病房处理.结论 休克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接诊时,护士准确判断病情,及时有效的接诊、分诊,争分夺秒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作者:赫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了解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病例都接受同样的医护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手术完成后的24h之内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的两周之后再进行康复训练,进而对两组人员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例的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在治疗时间六周之后将两组人员进行对比,实验组对比对照组两组案例的肢体功能康复率分别是70.00%和50.00%.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住院天数对比分别是37.3±2.2d与43.1±2.3天.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前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起到积极影响,减轻病人痛苦,对患者的健康有积极意义.
作者:章丽香;冯群;李海风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