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分析

熊巧玲;杨富辉

关键词:成人股骨头, 数字化X线摄影, CT,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CT扫描,MRI扫描,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0例病变发生双侧股骨头20例,左侧20例,右侧30例,以右侧多见.其典型的X线及CT表现为股骨头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界模糊,其间混杂有斑片状或囊状透亮区,严重者股骨头变扁、塌陷、关节间隙变窄.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线样征、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微小钙化的X线征象与诊断不典型乳腺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微小钙化形态征象及伴随征象,并与对应的病理结果对照,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38例女性患者乳腺数字化摄影的X线影像资料分析,并且与其手术切除后的病理资料相对照.结果 乳腺微小钙化恶性率较高,手术或活检前X线检查发现微小钙化诊断乳腺癌准确率为87%.结论 单纯微小钙化、微钙化伴腺体结构紊乱,微钙化伴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征象,应高度怀疑乳腺癌的可能性.

    作者:范建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身麻醉术中经可视喉镜引导放置胃管的体会探讨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术中经可视喉镜引导放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需要置入胃管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经可视喉镜引导下行全麻胃管放置术,对照组行传统气管盲插胃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插管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胃管放置术时长为(5.2±1.6) min,成功率达95.0%;对照组胃管放置术时长为(30.5±6.4)min,成功率为55.0%,两组插管术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插管过程中喉部损伤、出血、水肿及误插入气管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可视喉镜指导下行全麻胃管插入操作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意外损伤少,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罗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的影响,探讨脑出血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63%、38.23%,同时观察组和对照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4%、75.32%,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杜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临床上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4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氧氟沙星注射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持续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没有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临床上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宋立涛;王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观察分析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430例受术者给予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IUD副反应、并发症等护理,制定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430例,优325例,良98例,差7例(其中2例因术后阴道少量出血,引起抑郁,焦虑被迫取环).结论 加强受术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可提高护理优良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石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性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向全院提供消毒灭菌的器材敷料及其他物品,将全院各个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材回收,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后按照一定的规定储存、发放,因此,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看似简单而平凡,实则繁琐而重要,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工作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全院的医疗及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认识到,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对我院的医疗及护理质量产生影响,我院自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以来,住院病房床位大量增加,因而我科工作量也明显加大,工作人员也增加很多,存在着年龄、岗位、学历、个人能力、家庭状况、个人性格及对职业的敬业程度的差异,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善于发现、解决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消毒供应室成为一个协调、统一、有机的整体,团结一致、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作者:杨毅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光照疗法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新生儿蓝光治疗时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些经验.方法 对60例进行光照疗法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新生儿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根据新生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使家属和新生儿的依从性提高,新生儿哭闹减少,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新生儿蓝光治疗的次数,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溪市2008-2012年结核菌痰涂片检查室间质量评估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室间质量评估(EQA)在痰检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2008——2012年全市室间质量评估抽取的2073张痰涂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开展室间质量评估,2008至2012年,痰涂片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2.1%、76.5%、81.6%、87.5%、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2,P<0.01)痰检阳性结果符合率从93.1%上升到100%,痰检阴性结果符合率从97.2%上升到100%.结论 室间质量评估是痰涂片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幅提高了基层单位痰涂片的符合率.

    作者:邓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中药与穴位贴敷联合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较低复发率,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夏玉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2例临床表现与治疗

    目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4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表现为头痛29例(69.04%),其次为视乳头水肿22例(52.38%),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12例(28.57%),癫痫发作者占7例(16.67%),还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发热、偏瘫等等.均进行抗凝溶栓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方法的选择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颅内出血和昏迷患者的预后.

    作者:房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行发热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泰诺酚麻美敏片治疗,连续服用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廷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柴夏枳术厚朴理中汤加味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124例疗效观察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健忘、焦虑、注意力涣散、神经过敏、疼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作者:宗学银;周庆法;孙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6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的疗程明显缩短.结论 定点旋转复位法与常规推拿法治疗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蒙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伴腰椎失稳症35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脱出伴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脱出伴腰椎失稳症的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的患者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在术后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约为6-16个月,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以及下肢痛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6个月的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脱出伴腰椎失稳症的患者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均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两者间疗效差异不明显.

    作者:宋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研究

    本文主要对超声在产前畸形胎儿的检查诊断的作用中进行了研究,并证明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临床应用普遍,在胎儿产前畸形检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总结其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宫颈癌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均无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是及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手术配合,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作者:刘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患者前列腺穿刺术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患者对前列腺穿刺术健康知识的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50例前列腺特性抗原升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具有强烈的健康知识需求,主要以对前列腺穿刺术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其次为疾病知识需求、穿刺手术环境需求、穿刺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知识需求.结论 加强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患者关于前列腺穿刺术的健康知识的教育指导,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及健康状况的了解的需求.

    作者:牛志杰;牛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血播型肺结核、艾滋病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 本文通过对一例血播型肺结核、艾滋病病人护理,做出护理总结,发现目前在护理此类病人时存在的问题,以便持续改进总结经验,更好地护理此类病人.方法 将病人置于单间隔离病房,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病人所有物品专用,设专人护理,负责病人的一切治疗及生活护理,着重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通过对该病人的护理,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对此类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结论 护理工作中,加强防护措施,预防护理过程中职业暴露尤为重要,只有持续的改进,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茶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36例临床体会

    目的 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残留病变及复发.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对径路留置适宜大小的窦口,避免窦口周围重要结构发生损伤.

    作者:历茂刚;任海燕;李丽;赵丽丹;张会利;杨家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疗效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手术治疗在锁骨中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选择手术治疗,患者治愈率达到98%,所有患者中由于切口引起感染的有1例.结论 运用手术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并发症情况数量也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福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