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术中经可视喉镜引导放置胃管的体会探讨

罗明

关键词:可视喉镜, 置入胃管术,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术中经可视喉镜引导放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需要置入胃管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经可视喉镜引导下行全麻胃管放置术,对照组行传统气管盲插胃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插管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胃管放置术时长为(5.2±1.6) min,成功率达95.0%;对照组胃管放置术时长为(30.5±6.4)min,成功率为55.0%,两组插管术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插管过程中喉部损伤、出血、水肿及误插入气管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可视喉镜指导下行全麻胃管插入操作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意外损伤少,效果十分理想.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风疹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风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风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风疹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罗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三种血清学检验梅毒的临床分析.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20272例标本,运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血清学检验方法对梅毒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 经过ELISA法检测有1350例患者为阳性,经TPPA复查1314例患者为阳性,阳性负荷率为97.33%.TRUST法检出848例阳性,经过TPPA确诊为阳性,然而经过ELISA筛查为阳性的患者,进行TRUST检验为阴性标本中约7.17%为假阳性.结论 临床上好是将三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显著的提升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阳性率.

    作者:王博;马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7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电凝刀治疗76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完整分离囊肿38例,分离中囊壁破裂34例,无法剥离4例.用电凝刀分离、电凝、烧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50±32min,术中出血量为55-160ml,平均(85±26)ml,手术中无肠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半乳糖凝集素-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浸润、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alectin-1与MMP-9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Galectin-1与MMP-9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水平随着恶性度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晚期、局部深度浸润中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 在宫颈癌变的过程中,Galectin-1与MMP-9在宫颈癌的中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毕洪艳;刘欣;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ICU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心理状态变化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情志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其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治疗组焦虑评分(46.5±7.2),抑郁评分(56.6±7.1)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43.21±3.8),抑郁评分(52.0±6.4),组件数据对比P<0.05;两组间满意优良率分别为: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组件数据对比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表现有显著效果,患者满意率高,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的结果的影响和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院40例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空腹静脉血进行分离,对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溶血对ALT、AST、TBIL、CHO、CK、TP、ALB、DBIL影响较为严重,溶血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TG、UA、BUN以及Cr则没有太大影响.结论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影响,临床上需要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预防,提高生化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于长英;杨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并分析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门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每周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记录血压状况与服药依从性.结果 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45、43、12例,分别占比45.0%、43.0%与12.0%,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2、2例,服用单药者31例,其中依从性佳21例,部分依存10例;服用两药者51例,其中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19、29、3;服用两药以上者18例,其中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5、4、9例.结论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存性存在于药物治疗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师需要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大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老年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并在科学合理的护理下,病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1.4%,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干预对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122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社区干预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3 (37.70%)例,对照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46(75.41%),经过一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鸣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额角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22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交通脑积水手术时机和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交通性脑积水,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回访0.5年-5年,术后无感染;术后意识状态,精神状态,大小便失禁不同程度改善以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分流管1例堵塞;有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结论 与后角或三角区分流,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对比,值得推广.

    作者:刘日祖;谢开友;邹于鹏;杨帅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2例输液发热反应救治体会

    输液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它是以输液为载体,通过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具有起效迅速,给药剂量准确等特点,由于致热原,液体或药物被污染、变质,输液用具不洁或变质(如胶管变质),液体选用不当,药物配伍错误、输液过多、过快等原因,常可在输液过程中引起严重反应,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作者:刘旭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饮食和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和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使用降糖药物和适当饮食控制,不做运动.后者在使用降糖药物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运动锻炼,6个月后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饮食和运动及药物是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缺一不可的治疗手段.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4例诊疗体会

    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03月——2013年06月间收治的24名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对策.结果 本组24名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有22名患者得到痊愈,另外2例患者症状缓解后再次梗阻,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患者短恢复时间为十天,长恢复时间为三十天,平均时间为十四天,所有患者均无肠瘘、肠坏死和腹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诊查和治疗,对于该类型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牛辉;郝小强;程汝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防治方法 严格使用指征,预防为主,发现不良反应多数为对症治疗.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在抗感染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地应用此类药物,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何爱荣;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前、后护理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医护人员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舒缓病人焦虑及手术后恐惧,有助于病人维持良好状态,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辉;王淑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供应室护理过程工作质量监测的实施体会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过程工作质量监测的实施体会.方法 针对2011年度与2012年度的消毒护理工作进行比较,以2011年度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对照组,2012年度实施护理过程工作的质量监测为观察组,比较两年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供应室护理过程实施工作质量的监测,完善相关的管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工作质量监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分工的顺利完成,又明显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张思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2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对患有胃肠间质瘤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之后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8例患有胃肠间质瘤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质量,患者的肿瘤直径为3-10cm之间,采用腹腔镜切除方法的5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超声内镜胃楔形切除8例、远端胃部分切除3例、近端胃部分切除3例、腹腔镜辅助下部分小肠切除4例.结果 所有的患者都顺的将手术治疗完成,胃间质瘤患者CD34的表达率,其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之间,以及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之间,所表达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且创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强;李硕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议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功能受限,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减少,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从而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加强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及保洁,减少分泌物淤积及细菌定植,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马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一例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四氢叶酸钙(CF4)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结论 对个别甲氨蝶呤不良反应敏感的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做好化疗前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治疗、护理进行相关工作,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对症处理,将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陈伟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弥漫性脑囊虫治疗中出现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囊虫病患者病原治疗中出现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1例弥漫性脑囊虫病患者致精神障碍采用生理、生活以及心理等整体护理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护理模式.结果 通过采取整体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尤其是情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治愈11例,好转8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 对弥漫性脑囊虫病患者致器质性精神障碍除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还应采用整体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等综合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