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28例临床体会

李强;李硕贤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腹腔镜手术, 肠道间质瘤
摘要:目的 探讨对患有胃肠间质瘤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之后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8例患有胃肠间质瘤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质量,患者的肿瘤直径为3-10cm之间,采用腹腔镜切除方法的5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超声内镜胃楔形切除8例、远端胃部分切除3例、近端胃部分切除3例、腹腔镜辅助下部分小肠切除4例.结果 所有的患者都顺的将手术治疗完成,胃间质瘤患者CD34的表达率,其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之间,以及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之间,所表达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且创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治疗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欣维宁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欣维宁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 对112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应用欣维宁24-72h,给予穿刺部位的护理、出血事件的观察和护理及饮食、心理指导.结果 38例患者轻度出血,2例患者右前胸血肿,1例患者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欣维宁大的风险是出血,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出血征象,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万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下给予整体护理,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病情明显改善,其中痊愈19例,显效4例,好转l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6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救治率,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徐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B组,测定对比两组人员的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较B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验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能够作为评估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

    作者:付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病房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人文关怀”在妇产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坚持以“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进行护理文化建设,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杰霞;谢瑞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随访模式与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产后随访模式与效果.方法 选自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内我院雨田社区的产妇,从其中先后共选取1800例产妇进行产后随访,先是从产妇准备出院时对产妇与家属进行沟通,讲解产后随访的情况内容,争取到产妇与家属的同意后开始产后随访工作,随访采取入户访视,与产妇交谈、身体检查、健康知识教育等方面内容,然后将这1800例产妇进行随访前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查统计,通过随访前产妇对育儿知识、自身保护能力意识、身体各方面健康状况的了解情况,和随访后,产妇对这些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产后随访模式产生的有益效果.结果 随访前,1800例产妇只有180例,占该总人数10%的产妇对产后护理方面的知识算是比较了解,有760例产妇,占该总人数的42.22%的产妇对产后护理知识有一定范围的认知,860例,对产后护理几乎没什么医学概念,通过随访后统计,1800例产妇,占总人数93.33%的产妇都基本了解产后护理知识,只有6.67%的产妇还未全部了解.结论 产后随访模式对产妇进行全方面了解,讲解产后护理知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梅;黄秋丹;陈彬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对策效果.方法 选取我市某医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共100例,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其中,实验组进行胃镜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在治疗结束后观患者临床表现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两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总取出率为100%,对照组的临床表现不佳,护理满意度为76%(38/5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较好,且护理满意度为98% (49/5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 对使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在我院使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0例(49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利用HSS膝关节评分评价实际疗效.结果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HSS得分分别为(48.59±3.21)分、(83.47±3.04)分,评分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良率为93.88%.结论 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预后令人满意,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可推广使用.

    作者:万英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X线检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结果 82例患者通过X线检查,均能确定肺结核病灶,诊断结果较检查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检查快速、方便、准确,能有效诊断肺结核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和病变性质等,提高肺结核临床诊断率.

    作者:黄永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EELE特定蛋白分析仪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对DELTA特定蛋白仪和HEELE特定蛋白仪两种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分别使用两种仪器门诊患者进行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s-CRP <0.5mg/L时,HEELE特定蛋白分析仪的灵敏度低,hs-CRP>0.5mg/L时两种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EELE特定蛋白仪操作简便、快捷,用血量少,成本较低,并且迅速得出结果,适合门诊、夜间急诊患者和临床上的需求,可作为目前急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首选仪器.

    作者:杨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骨关节外伤应用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骨与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骨与关节损伤病人行64排螺旋CT扫描,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分析损伤情况.结果 80例病人中5例X线未发现骨折,经多层螺CT检查确诊有骨折.5例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修正骨折分型.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成像能更细致、全面、形象地显示病变部位.

    作者:尹继权;赵添雄;莫子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76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38例患者,两组患者皆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泼尼松+雷公藤多甙治疗,研究组加用维甲酸+雷公藤多甙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GFR(肾小球滤过率)与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GFR与生化指标皆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研究组在尿蛋白、甘油二酯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研究组治疗后的甘油二酯与对照组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维甲酸+雷公藤多甙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且生化指标改善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

    目的 针对急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对策,以期提升护理品质,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方法 以病患为中心,就各项护理隐患采取相应措施,彻底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大限度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极力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 作为护理质量的关键要素,护理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障.

    作者:李建菊;范娟;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液中检出一粘质沙质沙雷菌

    粘质沙雷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近年来渐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本文报道了从一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到一株产红色色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根据标本中分离得到的粘质沙雷氏菌的生化特性,本菌属于肠杆菌科,经微生物学鉴定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属.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粘质沙雷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磷酶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等敏感(S),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敏感性下降为中介[1],对头胞类、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等耐药(R).该菌株耐紫外线照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小白鼠有致病力.

    作者:杨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1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4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差异,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其安全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代洪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钬激光治疗的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采用钬激光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共选择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气压弹道碎石(对照组,n=40)与钬激光治疗(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2.5%,排净结石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总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采用钬激光治疗,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净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且具较高安全性,具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志新;李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需求的调查和干预

    目的 了解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的需求,并对该人群进行认知干预和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麻醉相关知识认知问卷调查,分析381名被调查的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需求情况,并实施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该人群对麻醉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了解及需求,但是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对麻醉认知程度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手术与否等因素有关;干预后,该人群对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所增加,对麻醉相关知识的需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麻醉相关知识的普及干预是提高人群对麻醉工作和麻醉医师认识的有效途径,而了解人群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和收集麻醉相关意愿反馈于临床,对制定有效的宣传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诗月;陈东旭;何静;刘杰;周超;毛茂光;肖久佳;邓世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治疗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以及出院6月后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A组高,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秀琼;徐江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6例心源性脑栓塞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特征,探讨适用于该病的治疗方式.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6例心源性脑栓塞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依达拉奉注射,对两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心源性脑栓塞实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预后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国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妈咪爱联合菌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妈咪爱联合菌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光照疗法、丙种球蛋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妈咪爱联合菌栀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具体见表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胆红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胆红素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咪爱联合菌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肯定,易于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 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抽取血标本62份,分别注入3支干净试管中,1管血放置室温下(20℃),另1管血放置4℃冰箱内存放,第3管采血后即刻离心取血清放置于4℃冰箱内.分别在2h、12h、24h后对3种存放方式下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展开检测,将各时段测定值与即刻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即刻测定值比较,在不同放置方式及放置时间下,标本的部分生化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及放置方式的不同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为保证生化指标的准确性,应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对于不稳定的检测项目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测定.

    作者:邵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