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王辉;王淑宏

关键词:妇产科,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近年来,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前、后护理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医护人员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舒缓病人焦虑及手术后恐惧,有助于病人维持良好状态,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的临床处理原则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方法 2011年4月以来,我院共收治高危妊娠患者18例,搜集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安全生产,无临床并发症.结论 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配合有效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董翠萍;李春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脑中风后遗症病人的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躯体、心理及经济压力.通过提高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水平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品质.

    作者:李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EGFR基因突变与吉非替尼的疗效和获得性耐药关系的研究情况概述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为NSCLC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但几乎所有对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的病例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缓解期后会出现疾病进展,即发生获得性耐药,我们就吉非替尼临床疗效和获得性耐药及与之相关的EGFR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魏旭东;李进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本院1999年1月——2010年12月.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征的灵床资料.结果 12例均有剖宫产史,均为手术切除病患手术后假孕治疗3个月,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切口部位包块做出诊断.手术切除包块是首先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手术中彻底切除病灶及手术后假孕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

    作者:田德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布洛芬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符合小儿高热的门诊留观患儿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和对照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治疗)各112例.疗程均5d.期间定时记录两组患儿的体温变化,评价疗效,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各时段体温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67.0% (P <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较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高热的退热更快,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国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慢阻肺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内的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相同时间内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够减少患者发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的患者44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对照组患者不进行髌骨置换,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髌骨功能评分及术后患者膝前痛的发病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全关节置换术中实施髌骨置换有助于降低患者膝前痛的发病率,同时,在术后建议患者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以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董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枸橼酸抗凝在床旁血液滤过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枸橼酸抗凝血滤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护理要点和干预措施,以供临床借鉴.方法 选取46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危重透析患者,床旁透析治疗中应用枸橼酸局部抗凝,血流量200-230ml/min.分别在透析前与透析1h、2h、4h、6h及结束时监测患者透析管路动静脉端全血凝血时间(WBACT)、pH、剩余碱(BE)及血清总钙水平,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 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比普通抗凝有所延长,透析后酸中毒得到纠正,无碱中毒发生,出血并发症极少,透析前后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枸橼酸具有良好的局部抗凝效果,明显延长了滤器的使用时间,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风险,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马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法合治腰肌劳损

    由于我院工作性质的关系,来我科治疗的患者,逗留的时间比较短暂,为了快速的解除病人的不适和痛苦,我努力探索,极力寻找一种快速而又行之有效的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方法.经过多年临床积累和不断摸索,考虑到本证的得病原因主要是寒邪所累,就尝试着运用被动能量输入,采用在推拿的基础上,合并振颤手法、油膏擦法和物理疗法三者相结合的组合式方法来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到目前为止,临床中总计治疗了945例慢性腰肌劳损,治愈率达到90.1%,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吴勇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诊治体会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它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本病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种植、侵犯及远处转移能力[1].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与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的特点相符合.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种植于腹壁皮下脂肪层、腹直肌前筋膜甚至侵及肌肉组织,多来源于剖宫产术后,也见于孕中期剖宫取胎者.近年来因为各种社会因素的参与,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也随之上升,妇产科医生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应高度重视.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8例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学英;关素华;吴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92例于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7月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并与前期72例接受常规护理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对比.结果 上述选取患儿经过采取相应的对症指标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较前期72例患儿在预后改善上有明显的提升,两组在疗效、住院时间上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何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配伍654-2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配伍654-2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甲(实验组),乙(对照组)两组,甲组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及654-2;乙组按人工流产常规操作手术,结果:甲组手术效果优于乙组,术中术后患者痛苦及并发症均少于乙组.结论 利多卡因配伍624-2宫颈注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安全简便,可减轻痛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后恢复快,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及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难8月收治的86例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40例为甲减患者,46例为甲亢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并与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各项超声检查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甲亢组、甲减组甲状腺动脉PSV均有所上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抗体与其血流信号相关.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患者具有血流速度较高的特点,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等应用优势,在亚临床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纵膈肿瘤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肿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口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疗效判定.结果 ①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观察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平均时间等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②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优势明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掌握好手术的禁忌症和适应症,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邓成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微量白蛋白及脂蛋白a升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Alb)、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把患者按Alb> 20μg/ml及Alb< 20μg/ml分成两组,分别为16例、31例,并测定LP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RI)、餐后2h胰岛素(2hRI),先排除了糖尿病,然后做冠心病的系列检查,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者为冠心病,反之排除.结果 Alb> 20μg/ml组16例,Alb平均(41.03±20.658)mg/ml,符合冠心病诊断12例占75%.Alb< 20μg/ml组31例,Alb平均(10.21±3.994) mg/ml,符合冠心病诊断11例占35.48%(P<0.001).Alb> 20 μg/ml组,Lp(a)平均(0.3019±0.1921) g/L.Alb< 20μg/ml组,平均Lp(a) (0.129±0.1226) g/L(P <0.01).结论 Alb、LPa升高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冠心病的又一危险因素及诊断依据.

    作者:胡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36例临床体会

    目的 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残留病变及复发.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对径路留置适宜大小的窦口,避免窦口周围重要结构发生损伤.

    作者:历茂刚;任海燕;李丽;赵丽丹;张会利;杨家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对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手术后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60例完全恢复日常生活(66.7%),18例部分恢复生活自理(20%),4例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帮助(4.4%),2例植物生存(2.2%),4例放弃治疗出院(4.4%),2例因并发症死亡(2.2%).结论 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大大降低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硕;杨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孕晚期贫血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孕晚期贫血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孕晚期贫血孕妇,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1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等现象,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产后出血者多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11.25%高于对照组3.75% (P <0.05).研究组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婴儿贫血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孕妇孕晚期贫血会对孕妇及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孕妇出血率高,婴儿贫血几率高,因此需有效防治孕妇贫血疾病,增加孕妇及婴儿安全性与健康性.

    作者:魏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84例需实施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方法在小儿短小手术临床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神经系统影响较小.

    作者:汤云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合理用药的浅析

    药物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治疗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就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地使用药物,具体表现在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使用剂量,给药次数,患者的依从性等各方面.儿童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很多药物在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方面,儿童和成人是有区别的.因此用药安全更受关注.

    作者:许立峰;刘冰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