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邓成飞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纵隔肿瘤,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纵膈肿瘤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肿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口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疗效判定.结果 ①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观察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平均时间等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②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优势明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掌握好手术的禁忌症和适应症,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炎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肺炎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体温、双肺呼吸音、血常规、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临床效果,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杨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措施的应用,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32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均为Ⅰ期愈合,术后无腹壁薄弱、腹壁疝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所有患者,暂未发现复发.结论 以手术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性全方位的诊治措施有利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情治愈,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吉红;刘钦文;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转氨酶等指标值均显著下降,提高其存活率.结论 对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有利于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值得在医学界推广使用.

    作者:刘彦森;马桂玲;李丹;崔凯;王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物理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物理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护理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婴幼儿发热的患儿4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物理降温,比较两组患者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采取药物治疗及物理降温后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婴幼儿发热护理中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再次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秀斌;吴夕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腔异物105例分析

    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多在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腔内.家长及时发现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早期取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若未及时发现,但儿童出现单侧鼻塞流涕且伴异臭者应考虑鼻腔异物的可能,应到医院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仇宝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少年儿童颅脑外伤后眼部漏诊原因分析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身心健康是日后成为祖国栋梁的重要基础.颅脑外伤后眼部漏诊失去佳治疗时机致裸眼视力无光感令人无限惋惜.青少年儿童自我表达能力欠佳,医疗卫生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家长监护职责不到位及对青少年儿童眼健康关注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值得深思.青少年儿童颅脑外伤后同时行眼部检查实属必须.

    作者:谢华;厉萍;赵阳;胡兵;路琦;刘翠红;孙志毅;卢秀珍;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法是临床上常用给药方法之一,长期静脉输液、输入刺激性较强药物,反复使用一条静脉,造成严重损伤,血管变硬,红,肿,热痛,有时成条锁状,病人造成很大痛苦.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静脉输液,可避免每日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减少病人痛苦,适当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科对200例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年龄大9岁,年龄小1岁;留管时间长7天,短1天.

    作者:侯淑文;张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延迟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手段延迟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形式、多方法、多途径的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均提高,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全部患者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中西医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84例需实施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方法在小儿短小手术临床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神经系统影响较小.

    作者:汤云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早期干预治疗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2年6月1日至2010年9月31日在朝阳市五县两区全部助产单位出生的新生儿及通过筛查确诊的34例PKU患儿,采取单一饮食治疗和联合治疗(饮食治疗加早期智能开发).结果 单一饮食及联合治疗干预通过对两组患儿智能发育上各能区治疗结果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采用联合治疗的PKU患儿智商发育明显高于采用单一治疗患儿智商发育.

    作者:王宏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通过对护理方法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疱疹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1.3%,对照组为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彩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气管切开术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出现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情况下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多重耐药性是指一种细菌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2].2013年6月,我们收治气管切开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新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8例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3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1.11%,高于对照组的27.7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克海;马存梅;徐振刚;孙以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治水先治气

    众知水液的代谢,全赖脏腑的气化.人以五谷为本,入胃,经脏腑的功能活动,分清别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如此循环,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脏腑功能紊乱,气……化失常,水不化精,则停聚而为胀为肿.故张仲景曰:“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景岳全书》)精辟地论述了理气在水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他又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关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以理气又分主次,尤以肺脾肾为主.且三焦为决渎之官,主通水道,故调气又当兼顾三焦.笔者就治水先治气谈论几点体会,如下.

    作者:潘红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ICU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心理状态变化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情志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其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治疗组焦虑评分(46.5±7.2),抑郁评分(56.6±7.1)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43.21±3.8),抑郁评分(52.0±6.4),组件数据对比P<0.05;两组间满意优良率分别为: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组件数据对比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表现有显著效果,患者满意率高,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扩冠,降低心肌耗氧量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14天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黄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郝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分析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CT扫描,MRI扫描,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0例病变发生双侧股骨头20例,左侧20例,右侧30例,以右侧多见.其典型的X线及CT表现为股骨头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界模糊,其间混杂有斑片状或囊状透亮区,严重者股骨头变扁、塌陷、关节间隙变窄.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线样征、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熊巧玲;杨富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腰腿痛的疗效评估与分析

    目的 对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根据患者自愿填写的患者调差表中的三种病症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退性病变相,各病症随机抽取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生活能力等全方面评估,分析病症病史及相关性.结果 根据患者调查表获取的ALS指数表,患者在治疗后,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腰肌劳损指数相差较大,分别为88%、93%、98%.结论 腰肌劳损可能对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造成影响,通过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可以预防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发生恶化.

    作者: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IHS)是神经内可较为多发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出现剧烈的体位性的头痛,而且患者严重者甚至出现项部强直,或者头晕,耳鸣等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1].但是本病由于其症状与多数神经内科疾病症状较为类似,因此容易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2].为研究此病的临床特点,我院对2008年6月——2010年9月收治的1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丙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