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腰腿痛的疗效评估与分析

张霞

关键词:针灸, 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腰肌劳损
摘要:目的 对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根据患者自愿填写的患者调差表中的三种病症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退性病变相,各病症随机抽取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生活能力等全方面评估,分析病症病史及相关性.结果 根据患者调查表获取的ALS指数表,患者在治疗后,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腰肌劳损指数相差较大,分别为88%、93%、98%.结论 腰肌劳损可能对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造成影响,通过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可以预防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发生恶化.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术治疗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者共18例,实施后腹腔镜下切除术,观察其手术效果,并总结其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均未发生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平均手术时间为(86.5±12.2) min,平均出血量为(110.3±12.5)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1.3±0.4)d;平均住院时间为(7.1±0.5)d.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症状均完全消失,残留半肾的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者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永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68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8 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经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治愈49例(72.1%)、显效16例(23.5%)、无效3例(4.4%),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以控制感染、通畅引流、祛除病因为治疗原则;包括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对未穿孔且耳痛明显者可加入地塞米松进行静滴,以减轻炎症,缩短病程.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部头皮针穿刺输液贴固定改良法的探究

    目的 临床输液贴固定方法的探究.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在我科手背静脉输液患者600例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观察组在常规固定法基础上,将第三条输液贴于头皮针软管呈8字双向反折粘贴中间固定于穿刺点上方,第四条输液贴在输液管过滤终端上方2cm处固定于输液手的小指或食指外侧,且过滤终端与头皮针衔接处拧紧.结果 背手指固定法可有效减少因牵拉等原因造成的针头移位及输液管松脱.结论 这种改良输液贴固定法优于传统输液贴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霞;李亚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与出生体重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点.目前关于围生期相关因素与儿童支气管哮喘之间的研究越来越多,查阅了大量关于出生体重对哮喘影响的文章后,本文通过探讨出生体重对支气管-肺发育、肺功能(气道功能,肺弥散功能)的影响,予以阐述其与哮喘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小琴;贾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手术止血及术后再出血影响及相关治疗.方法 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发幕上脑出血的39例手术患者,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3例,CT立体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18例,进行总结.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组,术中止血困难.术后均有大小不一再出血.CT立体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术中发现血肿凝结不牢固.结论 补充新鲜血小板可有效控制手术止血及术后再出血.CT立体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安全有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除非影响患者生命或者并发脑疝.尽量不选择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魏涛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治疗66例病例探究

    目的 分析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妇科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6例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62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2例采用介入治疗,2例气腹,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经1年随访发现,66例患者无1例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保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

    目的 对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与治疗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血小板减少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在经过治疗八周之后,有49例患者病情好转,其临床治愈率达到81.67%.结论 血小板减少可以看作是慢性乙肝肝硬化病情发展的信号,可以作为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过程提供数据支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洪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卡尼汀注射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应用左卡尼汀后肌肉痉挛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本透析室选择规律透析2年以上的40例患者中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名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回血前3min从血路管静脉端注入左卡尼汀1g;对照组20名患者发生上述症状时只给予停脱水或回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补钙.统计应用左卡尼汀后8周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肌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次数.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药前,每次透析过程中均可出现肌肉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连续给药8周后透析后用药前后肌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持续8周连续透析后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几率明显降低.

    作者:白智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与养生

    纵观中华养生之法有很多,不管是健身,养颜之法,都不是固定单一的模式,都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即使如此,仍要注意以下几点:1 起 居从早晨起床开始,就应当适时、适季,《内经》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则逆,是为内阁.”人的生理活动,广泛的应用阴阳理论来说,人体一天的寤寐而言,白昼人体内属阳的兴奋作用制约了属阴的抑制作用而至主导,人就处于醒寤的兴奋状态;进入黑夜,体内属阴的抑制作用制约了属阳的兴奋作用而至主导,人就进入了休眠状态.《内经》指出“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宜早卧晚起.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成神俱,而尽终天年.”而且,即使是晚睡也要掌握一定的时间,中医认为子时(23点到次日凌晨1点)是肝经当令,是一天中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内经》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所以,即使晚睡也要在23点前.

    作者:刘冰冰;许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本次观察组共选择研究对象50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对收集的住院期间静脉血液标本加以检测,并选择同期收集的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对比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液采集标本相应指标检测结果,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PDW、MPV、PLT、PCT血小板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红细胞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血液检验时,对预后有准确预估作用的指标包括RDW上升和血小板参数变动情况,另外,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相关数据变化也为评估患者有无心肌损伤伴发的标准和参考,故冠心病患者应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有贴切的诊治作用.

    作者:邵翠华;种敏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施手术室专科化护理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手术室专科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手术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与2011年1月1日开始对专科化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手术配合培训,对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的手术室配合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手术室配合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院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专科化轮转手术配合已经成为了其主要趋势,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深入培训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因此,在对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管理时,可以对手术室专科化轮转手术配合的培训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牛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了解暴露人群如何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充分认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进一步推广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作者:王晓芳;赵新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3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胃肠道间质瘤发生部位,胃21例,小肠14例,结直肠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且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6-40个月.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存活3年以上者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对预后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COX分析发现,肝脏转移,扩大切除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以胃及小肠,主要表现为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郭金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专人护理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康复的影响

    认知功能障碍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治疗带来诸多不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使患者融入社会受到严重影响.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我科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者实施了专人护理,效果较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脑卒中认知功能中障碍者68人,将他们按简易智力检查评估后均衡,分为观察组41人,对照组27人.

    作者:方艳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创新护理管理策略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相关因素及护理管理策略,以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36例住院发生跌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的年龄、疾病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因素、环境设施、陪伴质量、护理人力管理等因素影响跌倒事件的发生.结论 创新并建立完善护理管理策略是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有力保障.

    作者:高庆军;张冬岩;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行发热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泰诺酚麻美敏片治疗,连续服用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廷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卵巢癌组织中GRP78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卵巢癌中GRP78表达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5例卵巢癌和37例正常卵巢标本中GRP78的蛋白表达,并分析GRP78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化疗耐药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中GRP78表达阳性率74.5%,癌旁组织中GRP78表达阳性率29.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卵巢癌组织中,GRP78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患者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低分化和Ⅲ-Ⅳ期进展患者GRP78表达水平显著明显增高;此外,GRP78表达与患者顺铂耐药和预后亦具有相关性.结论 GRP78在卵巢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卵巢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作者:李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和防治

    目的 对脊柱结核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对该院在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4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这140例脊柱结核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为手术治疗,这140例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或者后路的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术以及加行内固定术.并对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对引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 根据随访记录发现本次收治的14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9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71%;在这29例患者中,胸腹膜损伤的有3例,神经功能障碍的有2例,术后感染的有7例,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有1例,脑脊液漏的有3例,手术应激反应的有2例,早期植骨排异反应的有2例,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的有2例,愈合后复发的有8例.结论 脊柱结核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一旦出现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要加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高朝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Q开关紫翠玉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疗效观察

    雀斑(Freckle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雀斑与日晒关系密切,夏季雀斑的数目多、形体大,为深褐色,冬季则较轻,这与雀斑皮肤黑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有关,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大量的黑素,形成斑点状色素沉着,所以雀斑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雀斑患者色素斑点的数目、大小、颜色取决于吸收阳光的量及个体对阳光的耐受性.面部雀斑影响患者美观,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较大[1],我们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焦园园;梁静;赵红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脑中风后遗症病人的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躯体、心理及经济压力.通过提高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水平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品质.

    作者:李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