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翠华;种敏敏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该手术对病人的打击较大,且患者往往伴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针对82例围手术期胃癌病人不同特点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理想,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3年06月共进行胃癌手术82例,其中男性69例,女13例,大年龄84岁,小年龄33岁,均为进展期胃癌.口头询问病人家属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病人不知道自己已患胃癌,病人家属要求医护人员对病人保密.全部患者希望得到手术治疗有关知识的指导.
作者:张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的患者44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对照组患者不进行髌骨置换,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髌骨功能评分及术后患者膝前痛的发病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全关节置换术中实施髌骨置换有助于降低患者膝前痛的发病率,同时,在术后建议患者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以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董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采用优质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之后,患者在服务态度满意度(x2=4.66,P=0.03)、护士技能满意度(x2=6.03,P=0.01)、健康宣教满意度(x2=9.00,P=0.01)、服务态度满意度(x2=12.39,P=0.01)等四个方面具有显著提高.结论 门诊输液室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脑血栓治疗中应用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脑血栓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脑血栓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具有显著疗效,可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予以有效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唐丰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方法 分析我科120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基本状态及疾病情况,找出住院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包括无家属陪护、精神状态、不慎跌倒、环境改变、健康教育缺乏、患者不配合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正确评估患者状况、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做好药物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签名制度、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能够有效防范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凯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均出现了大出血,对患者进行宫腔防止球囊压迫进行止血,并立即入院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18例患者预后良好,无病危案例.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如在人工流产术中出现大出血,通过宫腔内放置压迫球囊止血方法,可以有效止血,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泰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通过对护理方法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疱疹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1.3%,对照组为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彩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介绍我院全自动口服摆药机的工作流程,讨论摆药机的优缺点.探讨了应用摆药机后的体会与经验,为全自动摆药机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妍;陈丽;郝敏;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由于阻塞的部位和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和复杂,故此病具有极高的漏诊率及死亡率,目前仍为医学领域的难点和重点问题.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62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发骨折而入院.X示右上臂肱骨干骨折,右下肢股骨干骨折,骨盆骨折.入院后按医嘱给予抗炎止血扩容对症治疗,给予右上肢石膏外固定及在全麻下行右股骨干骨折切开内固定术.
作者:盖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治疗需要引流的患者2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减少或避免由于引流管护理不当引起的事故,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临床的恢复.
作者:高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30眼急性视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10例15眼)和对照组(10例15眼).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全身用药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用药治疗加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在治疗两周、一个月、两个月后进行的疗效观察显示,实验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全身用药治疗基础上加以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缩短治疗周期,值得推广.
作者:段易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的20名医护人员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分析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急救流程改进后的现场抢救处理成功率、抢救室抢救成功率及社会综合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急救流程改进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有效增强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
作者:吴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主要对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再次行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92例剖宫产后再次行剖宫产生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前次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将这192例产妇分为A、B两组;A组(120例产妇)接受过的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而B组(72例产妇)接受的是传统的术式;对两组产妇其再次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疤痕大小、粘连发生率、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再次进行剖宫产中,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粘连发生率等方面与B组相比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再次剖宫产术后留下的瘢痕平均长度A组略小于B组,但其差异不显著(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改良新式的剖宫产术对于再次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在临床上需要尽量避免再行剖宫产,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苏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治愈,有22例患者有效,有4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2%.而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治愈,有21例患者有效,有1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既安全又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骨水泥渗漏情况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实施的经皮椎体成形术27例(男性6例,女性21例;年龄54-89岁,平均60.7岁)共42节椎体,均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通过对术后影像资料的分析统计骨水泥渗漏情况,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度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第二天腰背疼痛情况.结果 27例共计42节椎体均成功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在1.5-5ml,平均(2.58±0.30)ml,共有7节椎体出现渗漏,1节发生椎间盘渗漏,其余6节为椎体旁渗漏,总体渗漏率为16.7%(7/42),未见神经根、脊髓压迫症状等其它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1.9±0.3)较术前(7.5±0.6)明显改善(P<0.001).结论 PVP能迅速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李玉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一次性根充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08例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多次根充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我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统计学有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根充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为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入院的58例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另外26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结果 32例患者经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后26例患者病情好转,6例患者终死亡.26例行常规治疗的患者16例终死亡,5例转为慢性肾脏功能不全,1例好转.结论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应给予积极应用.
作者:王生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的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以往传统的单门学科以及组合的实验教学不能达成这种教学目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为了完成学科重组,教学中心成立和新实验教学新平台的搭建,以及实验教学独立的地位,都提供了可行依据.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有两个保障:即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体制构建.据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开放实验室等要求,以实验教学体系为具体依据的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组织机构设置,是为了确定实验教学模式和管理实验室.
作者:姜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国家,食道癌的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6.5%,居第四位,在世界各国中仍然位居前列.目前比较肯定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综合治疗、手术+放疗、放疗+化疗、化疗+手术、放疗+化疗+手术.食管癌治疗的基本现状:因为食管的解剖限制,外科治疗食管癌进展有限.而今年来治疗有较大的进展,目前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措施.但是临床上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全身反应、骨髓抑制、食管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脊髓炎、食管穿孔等.食管癌放射治疗时在加强治疗的同时,做好患者放疗前后的护理工作,对减轻患者放疗反应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效果,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孙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总治疗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时采用纳洛酮药物,用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