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培
目的 探讨分析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6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观察组与病理检测结果的相符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2.0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可增加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玉洁;赵全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普通钢板加空心钉固定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均获得临床骨质愈合,且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膝关节功能根据HSS评价标准,观察组优良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且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理想选择.
作者:乔立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治疗手足短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手足短管状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型钛板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年.骨折愈合率100%.无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或钛板螺钉松动.患者掌指关节正常,患足站立平卧,无疼痛不适.结论 应用微型钛板治疗手足短管状骨骨折,术后早期锻炼,效果可靠,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大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氟哇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我院76例应用氟哇诺酮类药物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氟哇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男性发生率明显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化,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应用中静脉给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结论 临床应用氟哇诺酮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禁忌症,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及时判断和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姚惠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入我院28例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来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5个月,优22例(78.6%),良4例(14.3%),差2例(7.1%),优良率为92.9%.患者达到或近似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无伤口感染,无内固定钢板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使肩关节功能活动恢复理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颖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脑瘤的患者33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一般准备工作,并于术后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针对性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以及护理干预,使患者治疗的显效率54.5%、有效率为24.2%以及无效率21.3%.结论 对于脑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遇辉;路芳;孙志璞;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用药依从性是治疗疾病成功的关键,但由于患者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疾病情况及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表现为各种各样.以服务患者为宗旨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优良的药学服务已成为药房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1].
作者:刘效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宣教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50例宣教组给予一对一护理健康宣教,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手术配合情况及裸眼视力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时间.结果 宣教组的手术配合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达到佳矫正视力时间短.结论 护理健康宣教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赛燕菲;孙玉霞;隋红娜;刘淑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综合讨论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30个对双额叶脑挫裂伤病例的诊断资料.结果 在治疗后跟进观察,以GOS标准分析:18例恢复良好(60.0%),3例中残(10.0%),2例重残(6.7%),2例植物生存(6.7%),5例死亡(16.7%).结论 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复杂,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应仔细观察病情,进行动态头颅的CT复查.若患者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要注意使用早期冠状皮瓣切口双额叶减压,这会大幅度降低患者的伤残率.
作者:白易欣;张美丽;高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及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难8月收治的86例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40例为甲减患者,46例为甲亢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并与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各项超声检查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甲亢组、甲减组甲状腺动脉PSV均有所上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抗体与其血流信号相关.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患者具有血流速度较高的特点,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等应用优势,在亚临床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电凝刀治疗76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完整分离囊肿38例,分离中囊壁破裂34例,无法剥离4例.用电凝刀分离、电凝、烧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50±32min,术中出血量为55-160ml,平均(85±26)ml,手术中无肠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手术治疗在锁骨中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选择手术治疗,患者治愈率达到98%,所有患者中由于切口引起感染的有1例.结论 运用手术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并发症情况数量也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福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所有8例患者MRI表现为宫腔增大,肌层不均匀增厚,宫腔和肌层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的囊性影和等信号结节影,外肌层和盆腔内可见大量的血管流空信号.5例宫腔和肌层内见斑点状、条片状高信号出血灶.6例双侧附件出现实性或囊性肿块.增强扫描表现为宫腔、肌层及附件病灶呈环形和结节状强化.结论 侵蚀性葡萄胎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作者:王宝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血管性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选取5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5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实验组),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SSD)对这100例实验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与正常人的注意力、短程记忆能力、计算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时间定向以及空间认知功能相比,实验组的患者在这些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方面显著减退,并且这50例VD患者均存在着脑萎缩和额叶萎缩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脑血管弹性减退的现象.结论 VD患者的突出行为症状是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障碍,其危险因素是脑动脉的硬化和额叶萎缩.
作者:王辉;李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03月——2013年06月间收治的24名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对策.结果 本组24名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有22名患者得到痊愈,另外2例患者症状缓解后再次梗阻,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患者短恢复时间为十天,长恢复时间为三十天,平均时间为十四天,所有患者均无肠瘘、肠坏死和腹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诊查和治疗,对于该类型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牛辉;郝小强;程汝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一组进行常规处理,一组例行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处理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骨折导致的大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感染率,提升患者疾病治愈率,效果满意,应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6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8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35%,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疾病具有显著效果,且具有恢复快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疼痛科对疼痛全程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根据我科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根据患者的疼痛原因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在实施前后的焦虑程度以及疼痛程度.结果 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明显减低患者的焦虑程度与疼痛程度,与实施全程护理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疼痛科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焦虑心理.
作者:程琳;高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是紧急情况下不可替代的救治手段.临床输血可以补充患者血容量,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救治患者生命.但部分受血者会出现输血反应,不当输血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经输血传播.输血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过程复杂,所有环节中都可能隐含着人为因素的错误,从而影响输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规范输血操作,科学合理用血,加强监督管理措施[1],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防止输血事故的发生.
作者:杨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和84.62%,均高于对照组的69.23%和61.5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选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