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刘效云

关键词:药学服务, 用药依从性, 影响
摘要:患者用药依从性是治疗疾病成功的关键,但由于患者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疾病情况及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表现为各种各样.以服务患者为宗旨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优良的药学服务已成为药房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1].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微粉体夏天无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建立夏天无超微粉体的HPLC指纹图谱,为夏天无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采用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固定相为diamonsil BDS C18(5μm,250mm×4.6mm),流动相为流动相:A乙腈-B水(每1000mL水中加入冰乙酸30mL,三乙胺8mL),柱温2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 初步建立了夏天无超微粉体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1个共有峰.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以较好地反映夏天无超微粉体的内在质量.

    作者:刘兵;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法是临床上常用给药方法之一,长期静脉输液、输入刺激性较强药物,反复使用一条静脉,造成严重损伤,血管变硬,红,肿,热痛,有时成条锁状,病人造成很大痛苦.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静脉输液,可避免每日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减少病人痛苦,适当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科对200例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年龄大9岁,年龄小1岁;留管时间长7天,短1天.

    作者:侯淑文;张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

    作者:龚建红;徐环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本院治疗老年抑郁症住院的患者52例,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护理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显效率为80.76%,总有效率为90.39%;护理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评分,护理后第2、6、8周,HAMD评分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52例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后,轻微抑郁症和中重度的抑郁症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患者情绪较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0名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6例,占总数的43.33%,有效32例,占总数的53.33%,无效2例,占总数的3.33%,无1例恶化,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8例,占总数的13.33%,有效15例,占总数的25.0%,无效29例,占总数的48.33%,恶化8例,占总数的13.33%,总有效率为38.33%.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兰行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2例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72例牙列间隙患者均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牙列间隙应在治疗前后用游标卡尺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牙列间隙明显减小,纠正了牙齿畸形症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牙列间隙发生概率高的是中切牙,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效果完全满意者20例,比较满意者52例,2例患者在佩戴矫治器期间并发牙周病,停止治疗并积极治疗牙周病后再次给予正畸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2例切牙先天缺失的患者经矫治后复发,给予重新矫治后进行义齿修复.结论 牙列间隙的发生率较高.所有患者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牙列间隙消失,前牙形态正常,左右基本对称美观,上下前牙中线协调一致,覆合覆盖关系趋于正常,牙齿畸形得到纠正,外形恢复自然美观,符合生理要求,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大部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整体形象,本文就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我院的整体形象,值得推广.

    作者:耑娜;李伟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循证护理在腹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妇科循证护理在腹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6例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围手术期提出循证依据、循证问题并实施循证护理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仅有2例并发症,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国手术期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终使患者身心均得到佳康复状态.

    作者:杨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深静脉导管在临床的应用和护理

    探讨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和有效护理,选择科室使用深静脉置管患者35例,通过临床观察、使用和护理,总结深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李松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研究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的顽固性青光眼,在临床中随着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增多而越来越多,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控制眼压和保留较好视力的关键.因此,结合眼科新进展采用多种方法控制眼压,减轻患者痛苦,制订科学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是治疗NVG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几种治疗法案,并对NVG治疗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疼液搽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消疼液搽剂的制备,观察消疼液搽剂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消疼液搽剂制备完成后,选择473例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颈肩腰腿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用消疼液搽剂,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治疗者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疼液搽剂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直接作用于患处,对颈肩腰腿疼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各种疼痛疗效确切,使用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胡永军;朱晓帅;赵树楠;尚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微创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胫骨近端骨折患者8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髓内钉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按Johner-Wruhs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35%、86.06% (P <0.05).结论 经皮微创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效果稳定、术中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优点,临床疗效优于髓内钉.

    作者:蒋长伟;刘红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32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医患沟通,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生焦虑情绪较轻,术中配合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妇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医患沟通,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佳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肌力增强训练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肌力增强训练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肌力增强训练治疗65例肩周炎患者.结果 痊愈35例,显效2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6%.结论 肌力增强训练是无创、疗效可靠、简单易行的肩周炎治疗方法.

    作者:李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3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94.4%,对照组为83.3%,两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好,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2例临床表现与治疗

    目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4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表现为头痛29例(69.04%),其次为视乳头水肿22例(52.38%),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12例(28.57%),癫痫发作者占7例(16.67%),还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发热、偏瘫等等.均进行抗凝溶栓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方法的选择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颅内出血和昏迷患者的预后.

    作者:房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共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患者46例,按照AO分型,其中C2型27例,C3型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实施复位后在内侧放置普通钢板固定,而外侧则放置髁支持钢板,手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9-13周.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3±1.8)月,膝关节功能测定:优21例,良15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8.3%.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固定性较为满意,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景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SCHVD与心律失常关系的初步分析探讨

    目的 研究老年SCHVD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 分析200例老年SCHVD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全部患者首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实验室资料排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其他继发性心脏瓣膜病.结果 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2%.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占52.4%,室性心律失常占14%,房性心律失常并室性心律失常占10%,各种类型传导阻滞占24%.结论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的退行性变以及病变心肌的扩张、钙化涉及传导系统有关.

    作者:孙丽丽;刘培良;袁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检查对无脑儿的产前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对无脑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2013年10月来本院常规检查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诊断无脑儿27例,均在本院分娩获确诊.结论 超声是诊断无脑儿及其合并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减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方法 以附子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为研究对象,观察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结果 与单一的附子提取液相比,附子与麻黄或甘草共同煎煮后,其毒性成分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且三者同时煎煮时的减毒效果优.结论 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能达到有效的减毒效果,该配伍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华;李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