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王青
尿失禁(UI)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以老年人多见,系指尿液不自主的从尿道流出,可发生于任何季节,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属中医“遗溺”“小便不禁”范畴,多由于机体肾气亏虚,膀胱气化失约而发病.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4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大82岁,小59岁,平均年龄68岁.59-69岁16例,70-79岁25例,80岁以上4例.病程长者5年,短者1个月.
作者:高纪林;赵慧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骨关节面2-3 cm以内的松质骨及桡骨骨干远端皮质骨向松质骨移行部分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桡骨远端骨折常常累及关节面,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腕关节的功能障碍.良好的复位是治疗的关键,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要求大限度的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减少桡骨的短缩,大程度的恢复腕关节的功能.近年来,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新文献就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作一综述.
作者:吕伟明;卢锌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彩超技术对患者小腿动脉性阻塞性病变中的诊断,特别是对于其侧支血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腿动脉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有效运用彩超观察患者的小腿侧支动脉的影响特点,同时与患者主干动脉的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经过彩超的有效检查,发现对100例患有小腿动脉性阻塞性疾病的患者的侧支血流情况能够完全的检测出,即侧支血管的检出率是100%,且不同的病因会产生不同的侧支血流.结论 应用彩超对患者侧支血流的检查,有效的提高了对小腿动脉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使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在我院使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0例(49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利用HSS膝关节评分评价实际疗效.结果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HSS得分分别为(48.59±3.21)分、(83.47±3.04)分,评分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良率为93.88%.结论 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预后令人满意,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可推广使用.
作者:万英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间收住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6例实施祛痰平喘镇咳、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和莫西沙星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祛痰平喘镇咳、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方法联合纳洛酮与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姜民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2年11月间收治的79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静脉注射血塞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两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08例,对其进行乳腺X线检查、B超检查、红外线扫描以及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108例患者中,85例患者行肿瘤切除,18例患者进行了肿瘤切除术,外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进行二次手术的患者共有5例;术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及病理证实,所有患者中,19例患者为乳腺癌,55例患者为乳腺纤维腺瘤,16例患者为乳腺增生,其他性质的肿瘤患者一共为20例.结论 乳腺肿瘤是临床中一种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常用的检查方法为彩超、X线检查以及红外线扫描等;患者肿块切除后,对其进行再次的病理检查,对其肿瘤性质的判断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射频消融术靶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射频消融术靶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肌瘤剥除治疗,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与82.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对患者的身心创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78例COPD患者及80例非COPD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COPD组在室内通风差、燃料类型、日吸烟量、呼吸道疾病家族史、职业粉尘接触史的构成比明显大于非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避免COP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可降低本病的发生、复发率,并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单位职工超重、肥胖的流行特点及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某单位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员工971人进行分析,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空腹血糖,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 某单位职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3.3%和3.3%,超重、肥胖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组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随BMI的增加而增加,不同BMI分层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须加强超重、肥胖预防知识的宣传,加强体育锻炼,减少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邱建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68例患者经护理后进行6个月及1年随访,研究组患者6个月及1年后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的状态,增强患者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对于提高预后效果,提升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患者落实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以达到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90例及对照组410例.实验组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4个主题的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结果 实验组共发生护患纠纷38例,对照组发生65例.结论 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的落实,可减少护患之间冲突,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李玉兰;高艳艳;梁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肺结核影像表现及筛查方法,为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高校大学生和因症就诊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所有学生实施胸部X线检查.结果 本次体检发生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结核病灶的主要集中部位是肺上叶,并占据总数的约百分之九十左右.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细菌学检查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为百分之十一点七,痰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为百分之八点六,对正常体检和因症就诊的患者对比发现,因症就诊患者发现肺结核的发现率高于体检,其数量低于体检.结论 在每年的大学生体检中往往都会发现肺结核患者,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有关肺结核的健康知识讲座,鼓励学生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作者:张家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TEP是下腹正中小切口修补双侧腹股沟疝的英文缩写.将TEP同其他手术之间进行对比,尤其同“前、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以及使用腹腔镜进行的修补手术对比,发现TEP在手术理念上,同它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TEP相对于二者来说优势较为明显,比如切口比较小,并且修补可以通过双侧进行.在本文中,笔者通过TEP的主要手术方法进行介绍,阐述该手术在相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优势所在.
作者:余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ICU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心理状态变化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情志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其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治疗组焦虑评分(46.5±7.2),抑郁评分(56.6±7.1)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43.21±3.8),抑郁评分(52.0±6.4),组件数据对比P<0.05;两组间满意优良率分别为: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组件数据对比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表现有显著效果,患者满意率高,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过程工作质量监测的实施体会.方法 针对2011年度与2012年度的消毒护理工作进行比较,以2011年度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对照组,2012年度实施护理过程工作的质量监测为观察组,比较两年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供应室护理过程实施工作质量的监测,完善相关的管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工作质量监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分工的顺利完成,又明显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张思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CT扫描,MRI扫描,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0例病变发生双侧股骨头20例,左侧20例,右侧30例,以右侧多见.其典型的X线及CT表现为股骨头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界模糊,其间混杂有斑片状或囊状透亮区,严重者股骨头变扁、塌陷、关节间隙变窄.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线样征、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熊巧玲;杨富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待分娩的产妇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后自然分娩例数、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妇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不仅缩短了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窒息的新生儿减少,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产科的生产安全率.
作者:成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3例脑血管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处于康复护理不同阶段的护理效果,探讨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患者残存功能得到恢复,肌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有效降低残疾率.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对脑血管偏瘫患者预后起关键作用.
作者:吕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术后合并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营养护理.方法 脑出血术后合并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25例进行分析,给予有效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治疗后3天内的NA+,血糖值、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结果 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NA+,血糖值均降低而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出血术后合并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给予营养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