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梅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防治方法 严格使用指征,预防为主,发现不良反应多数为对症治疗.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在抗感染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地应用此类药物,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何爱荣;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痴呆症是当代医学技术仍然无法克服的一种智能损害综合征,主要包括原因不明的阿茨海默型痴呆(简称AD)和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性痴呆(简称VD),而其中以AD为多见,老年然发病率7%到10%.临床表现主要是进行性的学习能力减退,直到丧失,伴有活动能力降低,后期甚至不能说话和行走.文就目前国内外对老年痴呆症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
作者:刘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微小钙化形态征象及伴随征象,并与对应的病理结果对照,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38例女性患者乳腺数字化摄影的X线影像资料分析,并且与其手术切除后的病理资料相对照.结果 乳腺微小钙化恶性率较高,手术或活检前X线检查发现微小钙化诊断乳腺癌准确率为87%.结论 单纯微小钙化、微钙化伴腺体结构紊乱,微钙化伴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征象,应高度怀疑乳腺癌的可能性.
作者:范建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患者240例随机分组各12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汤.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基底动脉TCD收缩末大流速变化比较,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汤加阿司匹林及氟桂利嗪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王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一组进行常规处理,一组例行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处理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骨折导致的大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感染率,提升患者疾病治愈率,效果满意,应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本院1999年1月——2010年12月.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征的灵床资料.结果 12例均有剖宫产史,均为手术切除病患手术后假孕治疗3个月,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切口部位包块做出诊断.手术切除包块是首先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手术中彻底切除病灶及手术后假孕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
作者:田德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呋塞米注射液之间存在的配伍禁忌,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2ml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 250ml0.9%氯化钠溶液配好后再分别加入呋塞米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观察莫非氏滴管内有没有白色的絮状沉淀或者其他的化学反应.结果 当滴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时,两种药液的交界处马上变成乳白色;当滴入呋塞米注射液中时,两药的交界处马上产生白色的混悬物或者白色的絮状沉淀;而呋塞米注射液加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时,没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仍为澄清透明液体.结论 盐酸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呋塞米注射液配伍时,可能会出现变色、沉淀或者浑浊等现象,存在配伍禁忌.因此,护士在给药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注意,应分开给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何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Eales病患者不同分期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方法 ①将所有受试对象进行常规的全身检查及眼科检查.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结合眼底检查确定Eales病的分期.③内皮素-1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①新生血管前期组和新生血管期组ET-1平均值比较P >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男性患者ET-1平均值比女性平均值含量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ET-1与年龄成正相关.结论 Eales病的血浆内皮素的水平与分期及病程发展无关.
作者:王志学;冀向宁;梁勇;王文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临床用药的处方数1200例,对2011年和2012年不合理的临床用药记录和进行药学干预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为36.99%,2012年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为15.9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011年209例不合理用药中200例提出建议,建议率为95.69%,医生接受建议的机率为84%,对2011年101例不合理用药中101例提出建议,建议率为100%,医生接受建议的机率为89.11%.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药学干预,能有效地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纠正不合理的用药现象,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机率,提高医疗的安全性和质量.
作者:宋晓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并观察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时采取护理干预之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5例患有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两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吞咽康复以及并发吸入性肺炎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康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且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也较低(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提高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水平和能力,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的临床处理原则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方法 2011年4月以来,我院共收治高危妊娠患者18例,搜集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安全生产,无临床并发症.结论 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配合有效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董翠萍;李春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针对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曾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妇在第一、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产程、产后出血、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106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根据产妇的意愿采取半卧位、侧卧位、蹲位、坐位等自由体位,接生时采用半卧位.对照组产妇进入分娩活跃期后采取床头抬高30°的仰卧位和截石位分娩.比较2组产程的长度、产后出血量、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缩短,阴道分娩成功率高.结论 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并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刘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室间质量评估(EQA)在痰检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2008——2012年全市室间质量评估抽取的2073张痰涂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开展室间质量评估,2008至2012年,痰涂片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2.1%、76.5%、81.6%、87.5%、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2,P<0.01)痰检阳性结果符合率从93.1%上升到100%,痰检阴性结果符合率从97.2%上升到100%.结论 室间质量评估是痰涂片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幅提高了基层单位痰涂片的符合率.
作者:邓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2年11月间收治的79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静脉注射血塞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两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术是出现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情况下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多重耐药性是指一种细菌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2].2013年6月,我们收治气管切开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新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二次手术患者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及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科行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切除标本病理报告为肝管细胞癌者1例.术后T管造影显示残留结石6例,左肝内叶2例,肝右叶1例,胆总管内3例,术后12周用胆道镜取出残留结石5例,1例因结石位于左肝内胆管且胆管狭窄而无法取出.结论 合适的手术方式及病人的基本状况是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提高成功率必要条件.
作者:石鹏飞;滕毅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一例23与21,22易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易位牙的疗效及预后等.
作者:杨雅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综合舒适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诊断为COPD患者给予化痰、抗感染、平喘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并给予基础护理、营养指导、心理护理、合理氧疗、呼吸道护理、呼吸功能锻炼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咯痰均较前减轻,病情好转出院,非常有效.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辛爱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CT扫描,MRI扫描,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0例病变发生双侧股骨头20例,左侧20例,右侧30例,以右侧多见.其典型的X线及CT表现为股骨头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界模糊,其间混杂有斑片状或囊状透亮区,严重者股骨头变扁、塌陷、关节间隙变窄.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线样征、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熊巧玲;杨富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