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术后化疗护理的心得体会

郁燕

关键词:直肠癌, 术后化疗, 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病人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3例直肠癌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直肠癌病人术后化疗经精心、科学的护理,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减低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行有预见性的全程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60例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设立三个实验小组,分别为萎缩性胃炎组、糜烂性胃炎组和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小组患者各120例,采用C13呼气试验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果 通过检测可得,萎缩性胃炎组中检测85例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为70.8%;糜烂性胃炎组只有10名患者没有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其感染率极高,达92%;胆汁反流性胃炎组中检测出36例,其感染率为30%.结论 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岩;邢煜;杨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疼液搽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消疼液搽剂的制备,观察消疼液搽剂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消疼液搽剂制备完成后,选择473例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颈肩腰腿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用消疼液搽剂,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治疗者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疼液搽剂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直接作用于患处,对颈肩腰腿疼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各种疼痛疗效确切,使用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胡永军;朱晓帅;赵树楠;尚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配伍654-2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配伍654-2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甲(实验组),乙(对照组)两组,甲组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及654-2;乙组按人工流产常规操作手术,结果:甲组手术效果优于乙组,术中术后患者痛苦及并发症均少于乙组.结论 利多卡因配伍624-2宫颈注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安全简便,可减轻痛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后恢复快,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道癌放射治疗的护理

    我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国家,食道癌的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6.5%,居第四位,在世界各国中仍然位居前列.目前比较肯定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综合治疗、手术+放疗、放疗+化疗、化疗+手术、放疗+化疗+手术.食管癌治疗的基本现状:因为食管的解剖限制,外科治疗食管癌进展有限.而今年来治疗有较大的进展,目前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措施.但是临床上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全身反应、骨髓抑制、食管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脊髓炎、食管穿孔等.食管癌放射治疗时在加强治疗的同时,做好患者放疗前后的护理工作,对减轻患者放疗反应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效果,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孙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法合治腰肌劳损

    由于我院工作性质的关系,来我科治疗的患者,逗留的时间比较短暂,为了快速的解除病人的不适和痛苦,我努力探索,极力寻找一种快速而又行之有效的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方法.经过多年临床积累和不断摸索,考虑到本证的得病原因主要是寒邪所累,就尝试着运用被动能量输入,采用在推拿的基础上,合并振颤手法、油膏擦法和物理疗法三者相结合的组合式方法来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到目前为止,临床中总计治疗了945例慢性腰肌劳损,治愈率达到90.1%,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吴勇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腰腿痛的疗效评估与分析

    目的 对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根据患者自愿填写的患者调差表中的三种病症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退性病变相,各病症随机抽取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生活能力等全方面评估,分析病症病史及相关性.结果 根据患者调查表获取的ALS指数表,患者在治疗后,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腰肌劳损指数相差较大,分别为88%、93%、98%.结论 腰肌劳损可能对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造成影响,通过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可以预防腰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相发生恶化.

    作者: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48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试试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平;金明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特点分析

    目的 对血管性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选取5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5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实验组),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SSD)对这100例实验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与正常人的注意力、短程记忆能力、计算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时间定向以及空间认知功能相比,实验组的患者在这些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方面显著减退,并且这50例VD患者均存在着脑萎缩和额叶萎缩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脑血管弹性减退的现象.结论 VD患者的突出行为症状是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障碍,其危险因素是脑动脉的硬化和额叶萎缩.

    作者:王辉;李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全期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 对手术室全期护理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在进行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中,从其工作性质,及其工作职责出发,对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常见护理缺陷等,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在医院护理人员中,定期组织会议进行学习及讨论,以对防范措施加以完善.结果 在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中,安全问题显著减少,防范措施得当提高,并获得不断完善.结论 在手术室全期护理中,应重视其安全问题,以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为其生命安全,提供基本的保障.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解热镇痛中药相关药理研究

    解热镇痛主要具有退热和减轻慢性钝痛的作用,为了让解热镇痛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应用中的并发症,必须要对相关中药的药理进行研究,从而研制新型的解热镇痛中药.随着医疗理论的不断完善,经过不断的努力,对中药的药效学和相关机制研究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主要对目前解热镇痛中药的相关药理研究做了分析.

    作者:刘学功;谭亚萍;汤洁;李正朋;黄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自然早产与干预早产的一些相关性的因素和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所收治的136例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出研究,分析所有早产孕妇的早产原因,对早产的婴儿体重进行分析和调查.结果 在136例早产孕妇当中,自然早产的孕妇有95例,干预性早产的有41例,造成自然早产的原因主要有胎膜早破、子宫畸形、生殖道感染、胎盘前置等;造成干预性早产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前置、妊娠高血压和胎儿窘迫等.还发现干预性早产的剖宫产率要比自然早产的剖宫产率高,孕周在34周的早产儿的病死率要明显低于孕周在34周以下的早产儿的病死率.结论 要及早地发现影响孕妇妊娠的高危因素,并对其及时地做出处理和防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胎龄延长到产妇的妊娠,减少早产的发生率,提高胎儿的存活率,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高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家庭式沟通方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家庭式沟通方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诊的妇科病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式沟通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有效例数为80例,总有效率为100%;7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8.6%.对照组有效例数为69例,总有效率为86.3%;5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3%.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在妇科护理中采用家庭式沟通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韩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额角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22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交通脑积水手术时机和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交通性脑积水,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回访0.5年-5年,术后无感染;术后意识状态,精神状态,大小便失禁不同程度改善以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分流管1例堵塞;有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结论 与后角或三角区分流,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对比,值得推广.

    作者:刘日祖;谢开友;邹于鹏;杨帅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诊治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5例,对患儿家庭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喂养方式、断乳时间、辅食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情况、育儿健康教育状况、贫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其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系.结果 发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与母孕期缺铁、早产、多胎妊娠、不当喂养有关.结论 加强孕妇孕期保健、强化育儿健康教育指导,做到科学合理添加辅食,是防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林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Q开关紫翠玉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疗效观察

    雀斑(Freckle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雀斑与日晒关系密切,夏季雀斑的数目多、形体大,为深褐色,冬季则较轻,这与雀斑皮肤黑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有关,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大量的黑素,形成斑点状色素沉着,所以雀斑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雀斑患者色素斑点的数目、大小、颜色取决于吸收阳光的量及个体对阳光的耐受性.面部雀斑影响患者美观,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较大[1],我们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焦园园;梁静;赵红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慢阻肺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内的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相同时间内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够减少患者发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例骨折患者并发肺栓塞致猝死的教训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由于阻塞的部位和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和复杂,故此病具有极高的漏诊率及死亡率,目前仍为医学领域的难点和重点问题.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62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发骨折而入院.X示右上臂肱骨干骨折,右下肢股骨干骨折,骨盆骨折.入院后按医嘱给予抗炎止血扩容对症治疗,给予右上肢石膏外固定及在全麻下行右股骨干骨折切开内固定术.

    作者:盖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探析

    目的 对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出现压疮的ICU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4例出现压疮的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压疮彻底消失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出现压疮的ICU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大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浸润性癌共46例(95.8%),其他少见癌2例(4.2%);按乳腺癌TNM分期,Ⅰ期5例,ⅡA期3例,ⅡB期11例,ⅢA期13例,ⅢB期11例,Ⅳ期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32例(66.7%),阴性16例(33.3%).术后复发11例,复发率为22.9%;死亡8例,死亡率为16.7%.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德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生化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正常橙色生化管,一组应用肝素抗凝管,针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结果 肝素抗凝管生化检验结果与正常橙色生化管生化检验结果相比,两组检测在AST、ALT、DBIL、TBIL等项目检验中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P、GGT、Glu等项目研究中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20项生化检验项目中,大部分项目可以代替正常血清标本,具有生化检验可行性,同时,为了方便于临床医生的参考,建立相应的抗凝血浆的参考范围.

    作者:杨焕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