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友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身心健康是日后成为祖国栋梁的重要基础.颅脑外伤后眼部漏诊失去佳治疗时机致裸眼视力无光感令人无限惋惜.青少年儿童自我表达能力欠佳,医疗卫生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家长监护职责不到位及对青少年儿童眼健康关注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值得深思.青少年儿童颅脑外伤后同时行眼部检查实属必须.
作者:谢华;厉萍;赵阳;胡兵;路琦;刘翠红;孙志毅;卢秀珍;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住院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维持患者正常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38例2012年1月——2013年9月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观察血糖值的变化.结果 通过饮食指导,除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外,均较指导前血糖控制理想.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科学合理饮食,能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疾病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柯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使精神科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强化法律意识,减少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观察、护士业务素质、家属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方面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科的医患纠纷与专科疾病的特殊性、护士的责任心、护士的业务素质、家属精神卫生知识缺乏有关.结论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士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大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加强护理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观察和应急能力,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崔德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由于我院工作性质的关系,来我科治疗的患者,逗留的时间比较短暂,为了快速的解除病人的不适和痛苦,我努力探索,极力寻找一种快速而又行之有效的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方法.经过多年临床积累和不断摸索,考虑到本证的得病原因主要是寒邪所累,就尝试着运用被动能量输入,采用在推拿的基础上,合并振颤手法、油膏擦法和物理疗法三者相结合的组合式方法来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到目前为止,临床中总计治疗了945例慢性腰肌劳损,治愈率达到90.1%,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吴勇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应用左卡尼汀后肌肉痉挛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本透析室选择规律透析2年以上的40例患者中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名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回血前3min从血路管静脉端注入左卡尼汀1g;对照组20名患者发生上述症状时只给予停脱水或回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补钙.统计应用左卡尼汀后8周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肌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次数.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药前,每次透析过程中均可出现肌肉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连续给药8周后透析后用药前后肌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持续8周连续透析后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几率明显降低.
作者:白智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8 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经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治愈49例(72.1%)、显效16例(23.5%)、无效3例(4.4%),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以控制感染、通畅引流、祛除病因为治疗原则;包括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对未穿孔且耳痛明显者可加入地塞米松进行静滴,以减轻炎症,缩短病程.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急性心肌梗死是病情危急的急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治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尿激酶属于纤溶酶原激活剂,促进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起到溶解血栓作用.方法 本文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冠脉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与对照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实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可靠、安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适合基层医院对AMI的抢救施临床效果显著,冠脉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与诊疗.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与诊疗.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2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经过3-6个月的治疗,12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6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2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轻度改善.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血红蛋白及维生素B12浓度进行复查,均恢复正常.结论 充分了解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疾病病因,对患者进行科学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祥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分娩的单胎孕妇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胎心监护,对照组进行多普乐听诊,各50例,比较其胎儿窘迫情况、分娩方式、与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结局关系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胎心监护诊断为胎儿窘迫符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8% (P <0.05).
作者:周金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抢救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通过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降低颅内压、止血和利尿、严密观察病情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54例患者得到及时抢救已经好转,6例患者因错过就医时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脑出血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B组,测定对比两组人员的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较B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验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能够作为评估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
作者:付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电凝刀治疗76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完整分离囊肿38例,分离中囊壁破裂34例,无法剥离4例.用电凝刀分离、电凝、烧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50±32min,术中出血量为55-160ml,平均(85±26)ml,手术中无肠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手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可以避免对母亲或婴儿健康及性命损伤.剖宫产的手术伤口大,创面广,术后护理不当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54例剖宫产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01 ——2011年间36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72.2%,首次手术B-Ⅱ式24例,占66.7%,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平均时间为27.5年.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占52.8%,残胃小弯侧30.5%,贲门部16.7%.结论 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Ⅰ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残胃癌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兴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7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8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晶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人性化护理作为开展各项临床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医院在保障人们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性化护理服务予以患者人性化关怀,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医院护理服务的内涵,提高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内在素质以及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愈后护理质量.
作者:时春梅;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待分娩的产妇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后自然分娩例数、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妇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不仅缩短了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窒息的新生儿减少,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产科的生产安全率.
作者:成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前、后护理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医护人员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舒缓病人焦虑及手术后恐惧,有助于病人维持良好状态,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辉;王淑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55岁以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大竹县CDC结防所2005年——2010年55岁及以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和治疗效果.结论 55岁起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肺结核的症状和X线表现越来越不典型,并发症增多,治疗效果渐差,复发率增高.
作者:蒋进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脑中风后遗症病人的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躯体、心理及经济压力.通过提高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水平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品质.
作者:李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