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患者HBV、HCV、TP和HIV感染率分析

梁静

关键词:输血性传染疾病, 化学发光法, 手术, 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3我院住院手术患者HBV、HCV、TP和HIV感染率,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68358例手术患者血清HBsAg、HCV-Ab、rP-Ab和HIV-Ab,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高,2011年为9.39%,2012年为9.85%,2013年为11.2%;TP-Ab阳性率2011年为2.86%,2012年为3.29%,2013年为4.05%;HCV-Ab阳性率2011年为2.39%,2012年为3.18%,2013年为3.62%;HIV-Ab阳性率2011年为0.36%,2012年为0.53%,2013年0.74%.结论 近年来.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这四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自身保护.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妇科子宫肌瘤手术采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将我院96例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复方异丙酚的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对比两种麻醉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HR、SpO2等相关麻醉前后数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作为新一代的阿片类镇痛药在临床针对妇科子宫肌瘤手术的麻醉中较芬太尼具有术后苏醒快、恢复良好,拔管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粘接剂与复合树脂的配伍性对微渗漏影响的探讨

    牙齿充填后产生的边缘微渗漏被认为是修复体边缘着色、术后敏感和产生继发龋的主要原因[1].微渗漏的形成主要是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和粘接剂的粘接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大于粘接剂的粘接力时,粘接剂与牙齿之间脱粘接产生微缝隙,导致微渗漏的发生.由于填料含量、填料形态、基质类型等不同,不同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不同.不同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也各异.因此,复合树脂与粘接剂之间是否会存在配伍禁忌,是复合树脂还是粘接剂对微渗漏的产生影响更大,还未有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三种粘接系统中的粘接剂与复合树脂两两交叉配伍,比较不同配伍组间微渗漏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白内障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其临床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天、3个月患者视力高于1.0患者分别为12.9%、20.0%,视力0.6-1.0分别为38.6%、57.1%,并发症7例(10.0%)采用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水平的恢复.

    作者:毛学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本组120患者均预后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能保证宫腔镜手术的安全顺利,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9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探讨从而寻找更加完善的混合痔疗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肛肠科混合痔患者98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不同的是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中药汤剂坐浴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恢复时间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疼痛评分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良好,对促进混合痔患者康复痊愈有着极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的20名医护人员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分析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急救流程改进后的现场抢救处理成功率、抢救室抢救成功率及社会综合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急救流程改进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有效增强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

    作者:吴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应用的效果评价

    一直以来,在普外科中,循证护理都是较为正确的临床护理方式,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便是对循证护理的主要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的方式是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的患者是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3年3月之间,入我院治疗的普外科患者,将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主要的分组标准是护理方式的不一样,从而分成A和B组,其中A组是观察组,B组是对照组.

    作者:罗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疗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治疗24例病例中痊愈18例,好转6例,出院后复发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合并症,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治疗以休息、抗病毒、保护心肌、中医中药等为主.

    作者:左丽丽;刘艳蓉;田兴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均出现了大出血,对患者进行宫腔防止球囊压迫进行止血,并立即入院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18例患者预后良好,无病危案例.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如在人工流产术中出现大出血,通过宫腔内放置压迫球囊止血方法,可以有效止血,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泰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一组进行常规处理,一组例行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处理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骨折导致的大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感染率,提升患者疾病治愈率,效果满意,应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颌下区气管插管在治疗全面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在全面部骨折手术中用颌下区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在6例全面部骨折手术中,均采用颌下区气管插管.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影响恢复咬合关系,术后无口底出血、感染、窒息、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颌下区气管插管是一种适合于全面部骨折手术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崔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84例需实施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方法在小儿短小手术临床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神经系统影响较小.

    作者:汤云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动脉栓塞联合醋酸注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向病灶内注射50%醋酸(PA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5年——2011年期间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共126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共64例患者,单纯做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TACE).另一组共62例患者,在做(TACE)2-3周后向病灶内注射醋酸.术后全部病例定期复查CT、AFP观察其疗效.结果 TACE治疗组有效率为43.9%,AFP下降幅度为66.5%,3年生存率22.0%.联合介入治疗组有效率为72.6%,AFP下降幅度为78.0%,3年生存率43%.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优于单纯(TACE)治疗.

    作者:董红建;张海峰;张培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非衍生化液相串联质谱法筛查遗传代谢病高危患儿380例初步分析

    目的 应用液相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技术对380例遗传代谢病(IEM)高危儿童进行筛查,初步了解我国IEM的发病种类和阳性率,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380例临床疑似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滤纸血片,用非衍生化法进行前处理后,采用安捷伦6460串联质谱仪分析其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浓度.结果 发现阳性患儿31例,其中氨基酸代谢病18例(58.1%),脂肪酸代谢疾病8例(25.8%),有机酸血症5例(16.1%).结论 液相串联质谱可以快速检测血滤纸片中的氨基酸及酰基肉碱浓度,是筛查IEM的有效工具.

    作者:李娴;张振华;李林飞;赵鼎;宋银森;孔京慧;李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0例肝移植病人随访体会

    目的 探讨肝移植病人的随访体会.方法 对50例肝移植术后病人在出院后一周、二周、三周、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半年等定期的随访.结果 肝移植术后病人,始终面临着排斥反应,感染和其他潜在的并发症,为此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和某些抗感染药物.结论 要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症随访是关键.

    作者:姜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治水先治气

    众知水液的代谢,全赖脏腑的气化.人以五谷为本,入胃,经脏腑的功能活动,分清别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如此循环,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脏腑功能紊乱,气……化失常,水不化精,则停聚而为胀为肿.故张仲景曰:“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景岳全书》)精辟地论述了理气在水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他又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关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以理气又分主次,尤以肺脾肾为主.且三焦为决渎之官,主通水道,故调气又当兼顾三焦.笔者就治水先治气谈论几点体会,如下.

    作者:潘红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联合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37例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配合西医常规药物在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以数字表法将79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7例联合给予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中医症侯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优于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NT-proBNP血清水平、中医症侯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联合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可促进病情缓解,提高运动耐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小儿咳嗽性变异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小儿咳嗽性变异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咳嗽性变异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妥洛特罗贴剂.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咳嗽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小儿咳嗽性变异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哮喘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措施的应用,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32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均为Ⅰ期愈合,术后无腹壁薄弱、腹壁疝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所有患者,暂未发现复发.结论 以手术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性全方位的诊治措施有利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情治愈,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吉红;刘钦文;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询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询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护理组针对恢复期脑梗死易发生情况提出询证问题,在护理干预中解决,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更高,汉密尔顿康复量表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询证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

    作者:陆步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