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粘接剂与复合树脂的配伍性对微渗漏影响的探讨

李青

关键词:粘接剂, 复合树脂, 微渗漏, 探讨
摘要:牙齿充填后产生的边缘微渗漏被认为是修复体边缘着色、术后敏感和产生继发龋的主要原因[1].微渗漏的形成主要是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和粘接剂的粘接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大于粘接剂的粘接力时,粘接剂与牙齿之间脱粘接产生微缝隙,导致微渗漏的发生.由于填料含量、填料形态、基质类型等不同,不同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不同.不同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也各异.因此,复合树脂与粘接剂之间是否会存在配伍禁忌,是复合树脂还是粘接剂对微渗漏的产生影响更大,还未有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三种粘接系统中的粘接剂与复合树脂两两交叉配伍,比较不同配伍组间微渗漏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甲亢患者47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47例老年甲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对症治疗,如采用β受阻滞剂,抗心衰,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PTU)等.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3例患者误诊,患者临床症状中,心悸和消瘦较为多见;34例心电图示心律失常;39例甲状腺扫描阳性.结论 老年甲亢FT4及TT4,均升高较敏感,起病较为隐匿,可闻甲状腺血管杂音.

    作者:曹莉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饮食和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和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使用降糖药物和适当饮食控制,不做运动.后者在使用降糖药物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运动锻炼,6个月后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饮食和运动及药物是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缺一不可的治疗手段.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12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和非高血压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 高血压能加速血栓的形成,导致左心室肥厚,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功能不全,因此患有高血压病的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导致心肌梗死,病死率较血压正常者明显增加.

    作者:刘艳蓉;左丽丽;李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营养支持决策的作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医院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而临床营养支持这一新兴名词,作为缓解疾病,增强治疗效果的辅助措施,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重视.除了良好的治疗手段外,良好的临床营养支持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对于疾病的恢复以及健康的维护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临床营养支持决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作者:沈爱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与其他局麻药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比较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用1%罗派卡因1.7 ML+ 50%葡萄糖0.3ml,0.75%布比卡因1.7ML +50%葡萄糖0.3ML以及1%丁卡因1.7ML+ 50%葡萄糖0.3ML,配成重比重溶液.用25G脊麻穿刺针于L3-4间隙穿刺,以0.1ML/s的速度蛛网膜下隙给药.比较三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组的大阻滞时间比丁卡因组长而感觉恢复时间比丁卡因短,而与布比卡因组相似;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大运动阻滞时间罗哌卡因组比其他两组长,而大Bromage评分罗哌卡因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小(P<0.01),运动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和丁卡因组(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恶心呕吐,而心率减慢发生率罗哌卡因组少于布比卡因组(P<0.01)和丁卡因组(P<0.05).结论 17ML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较布比卡因和丁卡因占优.

    作者:张东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常见隐患与应对措施

    当前,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医院也越来越关注对病人的护理情况,加强对病人的护理有利于病人能够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对待疾病.对手术室护理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病人在手术室内动手术的过程也很有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患,容易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医院就必须要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就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并针对问题的存在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作者:古力米热·牙生;热孜万古力·铁木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手术室手术的患者120例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满意度上升.

    作者:邓德平;鲁玉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中药熥疗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疑难病症之一,也是骨科的常见病.此类疾病的发病与现代社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也是现代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常见职业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占50%左右,甚至高达90%.多数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以下肢痛为主.伴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肌力减退,少数病人兼见马尾综合征.近年来,笔者应用针灸、中药熥疗、熏蒸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单纯用针灸对症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分析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CT扫描,MRI扫描,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0例病变发生双侧股骨头20例,左侧20例,右侧30例,以右侧多见.其典型的X线及CT表现为股骨头出现散在的斑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界模糊,其间混杂有斑片状或囊状透亮区,严重者股骨头变扁、塌陷、关节间隙变窄.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线样征、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熊巧玲;杨富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解剖学教师人格的隐性教育功能

    解剖学教师教育职能主要体现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设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情感迁移.

    作者:程龙;潘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方法 从心里、术前、术后和出院4个方面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病人进行康复指导.结果 43例经系统康复训练、均痊愈出院.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孟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卡尼汀注射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应用左卡尼汀后肌肉痉挛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本透析室选择规律透析2年以上的40例患者中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名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回血前3min从血路管静脉端注入左卡尼汀1g;对照组20名患者发生上述症状时只给予停脱水或回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补钙.统计应用左卡尼汀后8周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肌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次数.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药前,每次透析过程中均可出现肌肉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连续给药8周后透析后用药前后肌痉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持续8周连续透析后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几率明显降低.

    作者:白智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79例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和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7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76.9%,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施手术室专科化护理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手术室专科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手术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与2011年1月1日开始对专科化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手术配合培训,对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的手术室配合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手术室配合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院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专科化轮转手术配合已经成为了其主要趋势,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深入培训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因此,在对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管理时,可以对手术室专科化轮转手术配合的培训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牛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音乐疗法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对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音乐疗法对促进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作者:安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酶联免疫技术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接收诊断的乙型肝炎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与同期就诊的44例健康者进行对比设为对照组.对全部患者运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并具体分析其检测结果予以评价.结果 近似临界值分析物的重复性情况:+20%浓度时,临界值分析物检测结果阳性率大于等于95%;-20%浓度时,临界值分析物检测结果阳性率小于等于5%.灵敏度情况:观察组中43例患者乙型肝炎呈阳性,灵敏度约为97.73%;对照组中43例乙型肝炎呈阴性,灵敏度约为97.73%.结论 酶联免疫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其临界值为±20%.在检测浓度范围内能够获得很高的灵敏度,对临床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施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

    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存在许多误区,滥用现象十分普遍.儿科临床中,由于儿童期的特殊性,滥用抗菌药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药,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避免药源性的损害,充分考虑患儿监护人的经济能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实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自然早产与干预早产的一些相关性的因素和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所收治的136例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出研究,分析所有早产孕妇的早产原因,对早产的婴儿体重进行分析和调查.结果 在136例早产孕妇当中,自然早产的孕妇有95例,干预性早产的有41例,造成自然早产的原因主要有胎膜早破、子宫畸形、生殖道感染、胎盘前置等;造成干预性早产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前置、妊娠高血压和胎儿窘迫等.还发现干预性早产的剖宫产率要比自然早产的剖宫产率高,孕周在34周的早产儿的病死率要明显低于孕周在34周以下的早产儿的病死率.结论 要及早地发现影响孕妇妊娠的高危因素,并对其及时地做出处理和防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胎龄延长到产妇的妊娠,减少早产的发生率,提高胎儿的存活率,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高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布林佐胺应用于青光眼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58只高眼压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及术后残余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34只眼,观察组采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眼压平均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现心率抑制,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5.3460,P<0.01).两组血压均正常,均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出现.结论 布林佐胺有显著的降眼压作用,并且无心率抑制作用,适合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广学;赵忠霞;徐兴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