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对冠心病血脂及安全性影响的临床观察

孙明宝;刘培良;袁龙

关键词:冠心病, 血脂, 安全性, 阿托伐他汀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对68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加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37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共12周;B组31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共12周.A组患者在服药4周后如血脂水平未能达到有效标准者,阿托伐他汀增加剂量至20mg每日睡前口服,共观察12周.结果 A、B两组对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显著性疗效(P<0.05),B组有80.6%患者TC、LDL-C下降到理想水平,较A组(51.4%)有显著性疗效(P=0.012),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阿托伐他汀20mg/d较10mg/d能更有效地使LDL-C、TC达标,同时对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结核CT、MRI的影像对比分析

    本文探讨脊柱结核CT、MRI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就脊柱结核CT、MRI的影像表现以及CT、MRI各自优势方面进行了探讨,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在于提高对脊柱结核的综合认识以及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王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通过对护理方法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疱疹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1.3%,对照组为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彩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抽取手术室患者8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的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程度,并且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

    作者:吴金兰;吴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Q开关紫翠玉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疗效观察

    雀斑(Freckle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雀斑与日晒关系密切,夏季雀斑的数目多、形体大,为深褐色,冬季则较轻,这与雀斑皮肤黑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有关,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大量的黑素,形成斑点状色素沉着,所以雀斑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雀斑患者色素斑点的数目、大小、颜色取决于吸收阳光的量及个体对阳光的耐受性.面部雀斑影响患者美观,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较大[1],我们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焦园园;梁静;赵红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并辅局部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采用单纯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150mg/次2/日,甲硝唑片400mg/次2/日的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抗生素的同时,联合妇科千金片6片/次3次/日并于每晚睡前局部热敷下腹部半小时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此综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简单,经济,方便,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董方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与其他局麻药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比较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用1%罗派卡因1.7 ML+ 50%葡萄糖0.3ml,0.75%布比卡因1.7ML +50%葡萄糖0.3ML以及1%丁卡因1.7ML+ 50%葡萄糖0.3ML,配成重比重溶液.用25G脊麻穿刺针于L3-4间隙穿刺,以0.1ML/s的速度蛛网膜下隙给药.比较三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组的大阻滞时间比丁卡因组长而感觉恢复时间比丁卡因短,而与布比卡因组相似;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大运动阻滞时间罗哌卡因组比其他两组长,而大Bromage评分罗哌卡因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小(P<0.01),运动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和丁卡因组(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恶心呕吐,而心率减慢发生率罗哌卡因组少于布比卡因组(P<0.01)和丁卡因组(P<0.05).结论 17ML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较布比卡因和丁卡因占优.

    作者:张东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目的 对我院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就此提出对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160名护生,参加本次培训的指导老师一共有37位.在本次实验对护生发放的16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回收了150份,有效率为93.75%.在对指导老师发放的37份中有36份有效收回,有效率为97.28%.对这些收回的186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调查中护生实习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与临床脱节;实习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临床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实习和就业存在冲突.结论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护生之前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大多数与实际生产操作有些不符;参加培训的指导老师中,大多数都来自临床第一线,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培训,不知道怎么有效、准确的传授知识,教学经验不够;绝大部分在我院参加实习的护生不仅要每天按时来参加实习,还需要为自己准备好推荐材料,到多个用人单位参加招聘等,对此需要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实践带教管理;对带教老师的选拔,优化管理带教老师队伍.

    作者:许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民族地区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中医特色护理的体会

    2010年落实卫生部全国范围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011年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以及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实施,我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这些“活动”精神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突出中医特色,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展示了中医护士的精神面貌,突出了中医药护理的特殊疗效.

    作者:赵秀萍;闫秋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学生肺结核影像表现及筛查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大学生肺结核影像表现及筛查方法,为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高校大学生和因症就诊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所有学生实施胸部X线检查.结果 本次体检发生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结核病灶的主要集中部位是肺上叶,并占据总数的约百分之九十左右.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细菌学检查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为百分之十一点七,痰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为百分之八点六,对正常体检和因症就诊的患者对比发现,因症就诊患者发现肺结核的发现率高于体检,其数量低于体检.结论 在每年的大学生体检中往往都会发现肺结核患者,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有关肺结核的健康知识讲座,鼓励学生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作者:张家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治疗需要引流的患者2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减少或避免由于引流管护理不当引起的事故,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临床的恢复.

    作者:高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物理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物理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护理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婴幼儿发热的患儿4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物理降温,比较两组患者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采取药物治疗及物理降温后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婴幼儿发热护理中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再次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秀斌;吴夕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7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电凝刀治疗76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完整分离囊肿38例,分离中囊壁破裂34例,无法剥离4例.用电凝刀分离、电凝、烧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50±32min,术中出血量为55-160ml,平均(85±26)ml,手术中无肠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36例临床体会

    目的 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残留病变及复发.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对径路留置适宜大小的窦口,避免窦口周围重要结构发生损伤.

    作者:历茂刚;任海燕;李丽;赵丽丹;张会利;杨家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梗塞中医证型与血脂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236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及Hcy,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塞中医证型分布是以痰瘀互结、气虚血瘀、阴虚阳亢三型为主,脑梗塞组患者TG、Tch、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患者TG、Tch水平显著高于阴虚阳亢证组,痰瘀互结证Hcy水平显著高于气虚血瘀及阴虚阳亢证.

    作者:窦晨辉;王松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如何开展社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以健康为核心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其中,妇幼是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人群,并成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开展社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对提高妇幼保健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教育内容,并提出了开展社区妇幼健康教育的方法.

    作者:徐江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半乳糖凝集素-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浸润、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alectin-1与MMP-9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Galectin-1与MMP-9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水平随着恶性度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晚期、局部深度浸润中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 在宫颈癌变的过程中,Galectin-1与MMP-9在宫颈癌的中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毕洪艳;刘欣;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内科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护理效果并总结对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护理体会.结果 经内科护理后,6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2个月,60例患儿中出现心力衰竭1例,出现左心室泵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每日1剂,另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确定.

    作者:曹秀清;牛清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二次造影对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 调查研究二次造影技术在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30例,根据其二次检测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二次造影组)15例,对照组(头部CT、MRI组)15例.而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二次造影组患者的假阴性、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头部CT、MRI组患者的相应几率,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 二次造影技术对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相信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人性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并观察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时采取护理干预之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5例患有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两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吞咽康复以及并发吸入性肺炎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康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且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也较低(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提高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水平和能力,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